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三十二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话说宝玉瞧见那只金麒麟,心里欢喜得不得了,赶忙伸手去拿,脸上堆满笑容说道:“多亏你捡到啦。你是在什么地方捡到的呀?” 史湘云笑着打趣:“幸好丢的是这个,要是哪天把官印丢了,难道也能不当回事?” 宝玉也笑着回应:“丢了官印倒还不算什么,要是丢了这个,我可就罪该万死了。”

这时,袭人倒了杯茶给史湘云,笑着说道:“大姑娘,听说前阵子你有喜事呀。” 史湘云一下子红了脸,只顾喝茶,没有搭话。袭人接着说:“这会儿倒害起臊来了。你还记得十年前,咱们在西边暖阁住的时候,晚上你跟我说的那些话吗?那时候你可没这么害羞,现在怎么反倒不好意思了?” 史湘云笑着说:“你还提呢。那时候咱们多要好啊,后来我母亲去世了,我回家住了一阵子,怎么你就被派去伺候二哥哥了。我再来的时候,你对我的态度就不像从前那么亲近了。” 袭人笑着回应:“你还好意思说。以前你左一个姐姐、右一个姐姐地哄着我,让我给你梳头洗脸,帮你做这做那,现在长大了,摆出小姐的架子来了。你既然端起小姐的架子,我哪还敢跟你亲近呀?” 史湘云连忙说道:“阿弥陀佛,真是冤枉啊!我要是这样,立刻就死。你看看,这么热的天,我一过来,肯定先跑来看你。不信你问问翠缕,我在家的时候,哪一刻没念叨你几声。” 话还没说完,袭人和宝玉赶忙劝道:“开个玩笑,你又当真了。还是这么急性子。” 史湘云说:“你不觉得自己说话气人,反倒说我性子急。” 说着,她打开手帕,把戒指递给袭人。

袭人满心感激,笑着说:“你前几天送给姐姐们的戒指,我已经收到了;今天你又亲自送来,可见没把我忘了。就冲这个,就能看出你的心意。戒指能值多少钱呀,关键是你的这份真心难得。” 史湘云问道:“是谁把戒指给你的?” 袭人回答:“是宝姑娘给我的。” 湘云笑着说:“我还以为是林姐姐给你的呢,原来是宝钗姐姐给的。我天天在家想着,这些姐姐们当中,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宝姐姐的。可惜我们不是亲姐妹。我要是能有宝姐姐这样的亲姐姐,就算没了父母,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说着,眼眶都红了。宝玉赶忙说:“好了好了,别提这个话题了。” 史湘云说:“提这个怎么了?我知道你的心思,你是不是怕你的林妹妹听见我夸赞宝姐姐,又要埋怨我。是不是因为这个?” 袭人在一旁忍不住 “嗤” 地笑了一声,说道:“云姑娘,你现在长大了,说话越发直来直去了。” 宝玉笑着说:“我说你们这几个人说话让人头疼,还真是一点不假。” 史湘云说:“好哥哥,你别说了,说得我都觉得腻味。你就会在我们面前耍嘴皮子,见到你的林妹妹,又不知道变成什么样了。”

袭人说:“先别说这些玩笑话了,我还真有件事想求你帮忙。” 史湘云问道:“什么事呀?” 袭人说:“有一双鞋,需要在鞋面上绣点花样。这两天我身体不舒服,做不了,你有空帮我做一下行吗?” 史湘云笑着说:“这可奇怪了,你们家有那么多心灵手巧的人,还有专门做针线、裁剪的,怎么反倒让我来做呢?你要让谁做,人家也不好意思拒绝呀。” 袭人笑着说:“你又糊涂了。你难道不知道,我们屋里的针线活,向来不让那些外面做针线的人插手。” 史湘云一听,就知道这鞋是宝玉的,笑着说:“既然这样,那我就帮你做吧。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只有你的活我才做,别人的我可不干。” 袭人笑着说:“又来了,我算什么呀,还劳驾你给我做鞋。实话说吧,这鞋不是我的。你别管是谁的,反正我承你的情。” 史湘云说:“按理说,你的东西我也不知道帮你做了多少回了,今天我不想做的原因,你肯定也清楚。” 袭人说:“我还真不知道。”

史湘云冷笑一声,说:“前几天我听说,我做的扇套被拿去和别人的比,结果二爷一气之下给铰坏了。我早就听说这事了,你还瞒着我。现在又让我做活,我都快成你们的奴仆了。” 宝玉连忙笑着解释:“前几天那件事,我根本不知道是你做的。” 袭人也笑着说:“他确实不知道是你做的。是我骗他的,说最近外头有个女孩子做活特别精致,扎的花特别好看,我就让他拿个扇套去看看怎么样。他信以为真,拿去给这个瞧瞧,给那个看看。不知道怎么就惹恼了林姑娘,把扇套铰成了两段。他回来还让赶紧再做一个,我这才告诉他是你做的,他后悔得不行。” 史湘云说:“这就更奇怪了。林姑娘也没必要生气呀,她既然会剪,那就让她自己做呗。” 袭人说:“她才不做呢。就算这样,老太太还怕她累着。大夫也说要好好静养,谁还敢让她做针线活呀?去年她花了一整年时间,才做了一个香袋;今年都过了半年了,也没见她动过针线。”正说着,有人来通报:“兴隆街的大爷来了,老爷叫二爷出去会客。” 宝玉一听,就知道是贾雨村来了,心里顿时觉得不痛快。袭人赶忙去拿衣服。宝玉一边蹬靴子,一边抱怨:“有老爷陪着他就行了,每次都非得叫我去见他。” 史湘云一边摇着扇子,一边笑着说:“肯定是你擅长应酬客人,老爷才让你去的呀。” 宝玉说:“才不是老爷的意思,是他自己非要见我。” 湘云笑着说:“主人风雅,客人自然来得勤。肯定是你有什么让他欣赏的地方,他才总想见你。” 宝玉说:“算了算了,我可不敢说自己风雅,我就是个俗得不能再俗的人,根本不想跟这些人打交道。”

湘云笑着说:“你这脾气还是一点都没变。现在你也长大了,就算不想读书考举人进士,也应该经常去见见那些当官的,跟他们聊聊仕途经济的学问,以后也好应酬社交,多交些朋友。别整天就跟我们这些人混在一起!” 宝玉听了,说道:“姑娘要是觉得我这儿待着不舒服,就去别的姊妹屋里坐坐吧,我怕我的粗俗会玷污了你那高深的经济学问。” 袭人赶紧说:“云姑娘,快别说这话了。上次宝姑娘也说过类似的话,他可不管人家面子上过不过得去,咳了一声,抬脚就走了。宝姑娘的话还没说完呢,他就走了,把宝姑娘弄得脸通红,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幸好是宝姑娘,要是林姑娘,还不知道要闹成什么样,哭成什么样呢。说起这事,宝姑娘还真是让人敬重,自己尴尬了一会儿就走了。我都觉得过意不去,还以为她生气了呢。结果后来她还是跟以前一样,真是有涵养,心胸宽广。可他反倒跟宝姑娘疏远了。要是林姑娘见你赌气不理她,你得赔多少不是呀!” 宝玉说:“林姑娘什么时候说过这种混账话?要是她也说过这种话,我早就跟她疏远了。” 袭人和湘云都点头笑着说:“这确实是混账话。”

原来,林黛玉知道史湘云在这儿,宝玉肯定也会赶来,肯定会说起麒麟的事儿。她心里琢磨着,最近宝玉弄来的那些外传野史,大多是才子佳人通过小巧的玩物结缘,有的是鸳鸯,有的是凤凰,还有玉环金佩、鲛帕鸾绦之类的,都是因为这些小物件成就了终身大事。如今看到宝玉也有麒麟,她就担心宝玉会借着这麒麟,跟史湘云闹出什么风流韵事来。于是,她悄悄走过来,想找个机会,看看他们俩到底是怎么回事。没想到刚走到跟前,就听到史湘云在说仕途经济的事儿,又听到宝玉说,林妹妹从来不说这种混账话,要是她说了,自己也会跟她疏远。

林黛玉听了这些话,心里又是高兴,又是惊讶,又是悲伤,又是叹息。高兴的是,自己果然没看错人,一直把宝玉当成知己,他还真就是自己的知己。惊讶的是,宝玉在别人面前毫无顾忌地夸赞自己,对自己的亲密和深情,一点都不避嫌。叹息的是,既然你是我的知己,那我自然也是你的知己;既然你我是知己,那又何必会有什么 “金玉良缘” 的说法呢;要是真有 “金玉良缘”,也应该是你我之间的缘分,又何必冒出个宝钗来呢!悲伤的是,自己父母早逝,虽然和宝玉有刻骨铭心的感情,却没人能为自己做主。况且最近总觉得精神恍惚,身体也越来越差,医生说气血虚弱,恐怕会得痨病。你我虽然是知己,可我担心自己命不久矣;你就算是我的知己,可我这么薄命,又能怎么办呢!想到这儿,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她觉得进去跟他们见面也没什么意思,就一边擦眼泪,一边转身回去了。

这边宝玉匆匆忙忙穿好衣服出来,突然看见林黛玉在前面慢慢地走着,好像在擦眼泪。他赶忙追上去,笑着问:“妹妹这是要去哪儿呀?怎么又哭了?是谁惹你不高兴了?” 林黛玉回头一看是宝玉,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好好的,我哪有哭。” 宝玉笑着说:“你看看,眼睛上的泪珠还没干呢,还在说谎。” 说着,忍不住伸手去帮她擦眼泪。林黛玉连忙往后退了几步,说道:“你又想找事儿啦!干嘛动手动脚的!” 宝玉笑着说:“我一激动就忘了分寸,一不留神就动手了,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林黛玉说:“你死了倒没什么,只是你丢下什么金呀、麒麟呀的,可怎么办呢?” 这句话又把宝玉惹急了,他追上前问道:“你怎么还说这种话,你到底是在咒我还是在气我呢?” 林黛玉被这么一问,才想起前几天的事儿,后悔自己又说错话了,赶忙笑着说:“你别着急,我是说错了。这有什么大不了的,看你急得青筋都暴起来了,满脸是汗。” 说着,忍不住走上前,伸手帮他擦脸上的汗。

宝玉盯着林黛玉看了半天,才说出 “你放心” 三个字。林黛玉听了,愣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不明白你这话什么意思。你倒是说说,什么放心不放心的?” 宝玉叹了口气,问道:“你真不明白这话的意思?难道我平时对你的心思都白费了?要是连你的心思都猜不透,也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 林黛玉说:“我真不明白你说的放心不放心是怎么回事。” 宝玉点了点头,叹着气说:“好妹妹,你就别哄我了。你要是真不明白这话,那我平时对你的心意就全白费了,而且你平时对我的心意也都被辜负了。你就是因为心里总是不踏实,才落下一身病。要是能放宽心,这病也不至于一天比一天严重。”林黛玉听了这些话,就像被雷劈了一样,仔细想想,这些话比从自己心里掏出来的还恳切。她心里有千言万语,可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是呆呆地望着宝玉。此时,宝玉心里也有千言万语,却不知道从何说起,也呆呆地望着黛玉。两个人就这么愣了半天,林黛玉轻轻咳了一声,眼泪又忍不住流了下来,转身就要走。宝玉赶忙上前拉住她,说道:“好妹妹,你先别走,听我说完一句话再走。” 林黛玉一边擦眼泪,一边推开宝玉的手,说道:“还有什么好说的。你的心思我早就知道了!” 嘴上这么说,却头也不回地走了。

宝玉站在那儿,整个人发起呆来。原来他刚才出来得匆忙,忘了带上扇子。袭人担心他热,赶忙拿着扇子追过来送给他。她一抬头,看见林黛玉正和宝玉站在一起。不一会儿,黛玉走了,宝玉却还呆呆地站着不动。袭人便快步赶上,说道:“你扇子也不带就走,幸好我瞧见了,赶紧给你送来。” 宝玉正出神呢,听到袭人和他说话,都没看清是谁,就一把拉住对方,说道:“好妹妹,我这心里的事儿,从来都不敢说,今天我豁出去了,说出来就算死也甘心!我为了你,也落下了一身病,又不敢告诉别人,只能自己忍着。就盼着你的病能好起来,说不定我的病才能跟着好呢。我就连睡觉做梦,都忘不了你!” 袭人听了这话,吓得魂飞魄散,直喊道:“老天爷呀,可坑死我了!” 她赶忙推开宝玉,说道:“这说的是什么话!你莫不是中邪了?还不快走!” 宝玉这才一下子回过神来,发现是袭人来送扇子,顿时羞得满脸通红,夺过扇子,匆匆忙忙地跑开了。

袭人看着宝玉离去的背影,心里琢磨着,他刚才那些话,肯定是因为黛玉才说的。这么看来,将来恐怕会出些不好的事,真是让人又惊又怕。想到这儿,袭人也忍不住怔怔地流下泪来,心里暗自盘算着该怎么处理,才能避免这场丑事。她正想着,宝钗从那边走了过来,笑着问:“这么大太阳底下,你在这儿发什么呆呢?” 袭人见问,赶忙笑着回答:“那边有两只雀儿打架,还挺好玩的,我就看入神了。” 宝钗又问:“宝兄弟这会儿穿好衣服,急匆匆地去哪儿呀?我刚才看见他走过去,本想叫住问问他呢。他现在说话越来越没个分寸,我就没叫他,随他去了。” 袭人道:“老爷叫他出去呢。” 宝钗听了,忙说道:“哎呀!这么热的天,叫他出去做什么!该不会是老爷想起什么事生气了,叫出去教训他一顿吧。” 袭人笑着说:“不是的,大概是有客人要见。” 宝钗笑着说:“这客人也真是的,这么热的天,不在家里凉快着,还跑出来干什么!” 袭人笑着回应:“谁说不是呢。”

宝钗接着问道:“云丫头在你们这儿做什么呢?” 袭人笑着说:“刚聊了会儿家常。你看,我前几天粘的那双鞋,打算明天让她帮忙做一下。” 宝钗听了这话,左右看了看,见周围没人,便笑着说:“你这么聪明的人,怎么这会儿就不体谅人了呢。我最近看云丫头的神情,再从她话里话外听来,她在家里简直一点主都做不了。他们家嫌开销大,都不用那些做针线活的人,差不多的东西都是她们娘儿们自己动手做。怪不得这几次她来,跟我聊天的时候,只要旁边没人,她就说家里累得很。我再问她几句家里过日子的事儿,她眼圈都红了,话也含含糊糊,想说又不想说的。看她那样子,从小没了爹娘,肯定吃了不少苦。我看着她,也忍不住心疼。”

袭人听了这话,一拍手说:“对啊,对啊。难怪上个月我让她帮我打十个蝴蝶结子,过了好长时间才派人送来,还说‘打得粗糙,你先在别处凑合着用吧;要是想要精细的,等下次我来住着的时候再好好打’。现在听宝姑娘这么一说,想来我们让她帮忙,她不好意思推辞,也不知道她在家里得熬到多晚才能做完。我也真是糊涂,早知道这样,就不麻烦她了。” 宝钗说:“上次她就跟我说,在家里做活都做到三更天,要是帮别人做一点半点的,家里那些奶奶太太们还不高兴呢。”

袭人道:“偏偏我们家那位少爷,脾气又倔又拧,不管大小活计,一概不让家里做活计的人插手。我又应付不过来这些事。” 宝钗笑着说:“你别管他,尽管找人去做,就说是你做的就行。” 袭人道:“那可骗不了他,他一眼就能看出来。没办法,我只能慢慢受累了。” 宝钗笑着说:“你别急,我帮你做一些怎么样?” 袭人高兴地说:“要是真能这样,那可真是我的福气。晚上我亲自给你送过去。”

话还没说完,突然一个老婆子急匆匆地跑过来,说道:“这是怎么说的!金钏儿姑娘好好的,竟然投井死了!” 袭人吓了一跳,忙问:“哪个金钏儿?” 老婆子说:“哪还有两个金钏儿呀?就是太太屋里的那个。前几天也不知道为什么,太太把她撵出去了,她在家里哭得死去活来,家里人也都没当回事,谁知道她突然就不见了。刚才打水的人在东南角的井里打水,看见一个尸首,赶紧叫人打捞上来,没想到是她。他们家里人还忙着要救活她,可哪里还来得及啊!” 宝钗说:“这可真奇怪了。” 袭人听了,点头叹息,想起平日里和金钏儿的情谊,忍不住流下泪来。宝钗听到这话,赶忙往王夫人那儿去安慰她。袭人则回了自己的住处,这里暂且不提。再说宝钗来到王夫人房里,只见屋里静悄悄的,只有王夫人在里间坐着流泪。宝钗不好直接提金钏儿的事,只好在一旁坐下。王夫人问道:“你从哪儿来的?” 宝钗说:“从园子里来。” 王夫人又问:“你从园子里来,看见你宝兄弟了吗?” 宝钗说:“刚才倒是看见了。他穿好衣服出去了,不知道去哪儿。”

王夫人点了点头,哭着说:“你知道一件奇怪的事吗?金钏儿突然投井死了!” 宝钗听了,说道:“怎么好好的就投井了呢?这也太奇怪了。” 王夫人说:“前几天她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她几下,把她撵了下去。我本来想着气她几天,再让她回来,谁知道她这么想不开,就投井死了。这可都是我的罪过啊。” 宝钗叹了口气说:“姨娘您一向慈善,肯定会这么想。依我看,她不一定是赌气投井。多半是她下去以后,在井边玩耍,不小心失足掉下去的。她在府里拘束惯了,一出去,自然想到处逛逛玩玩,哪会有这么大的气性!就算真有这么大的气性,那也是个糊涂人,也没什么可惜的。” 王夫人点头叹息道:“话虽然这么说,可我心里还是不安。” 宝钗叹道:“姨娘也别老想着这事了,要是实在过意不去,多赏她家里几两银子安葬她,也就尽了主仆的情分了。”

王夫人说:“刚才我赏了她娘五十两银子,还想从你们姐妹的新衣服里拿两套给她装殓用。可凤丫头说碰巧都没有新做的衣服,只有你林妹妹做生日的两套。我想着你林妹妹这孩子平时心思细腻,而且她也体弱多病,既然说好了给她过生日,这时候又拿去给别人装殓,多不吉利啊。所以我现在叫裁缝赶紧做两套给她。要是别的丫头,赏几两银子也就算了,可金钏儿虽然是个丫头,平日里在我跟前,跟我的女儿也差不多。” 说着说着,眼泪又流了下来。宝钗赶忙说:“姨娘这会儿何必再叫裁缝赶做呢,我前几天正好做了两套,拿来给她不是更省事。况且她活着的时候也穿过我的旧衣服,身材也差不多。” 王夫人说:“话是这么说,可你不忌讳吗?” 宝钗笑着说:“姨娘放心,我从来不在乎这些。” 说着,就起身往外走。王夫人连忙叫了两个人跟着宝钗去拿衣服。

不一会儿,宝钗拿着衣服回来了,只见宝玉正坐在王夫人旁边流泪。王夫人刚才正在说他,见宝钗来了,便闭上了嘴不再说。宝钗见这情形,稍微观察了一下,心里就明白了大概。于是她把衣服交给王夫人,王夫人叫金钏儿的母亲来把衣服拿走了。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