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七十四回 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矢孤介杜绝宁国府

平儿听迎春说完,正觉得好笑,忽然看见宝玉也来了。原来,管厨房的柳家媳妇的妹妹,因为开设赌局犯了错。园子里向来有和柳家不和睦的人,便趁机告发柳家,说她和她妹妹是同伙,虽然是她妹妹出面,可实际上赚了钱两人平分。因此,凤姐打算惩治柳家。

柳家得到这个消息,顿时慌了手脚。她心想,自己平日里和怡红院的人交情最深,于是悄悄跑来央求晴雯、金星玻璃等人帮忙。金星玻璃把这事告诉了宝玉。宝玉考虑到迎春的乳母也犯了同样的罪,觉得不如约上迎春一起去求情,这样比自己单独为柳家说情更妥当,所以就来了。一看到这么多人在,大家见他来了,都问:“你的病好了吗?怎么跑来了?” 宝玉不方便说出求情的事,只好说:“来看二姐姐。” 当时众人也没太在意,就聊起了闲话。

平儿便出去处理累丝金凤的事。王住儿媳妇紧紧跟在后面,嘴里不停地央求:“姑娘行行好,嘴下留情,我肯定会把金凤赎回来的。” 平儿笑着说:“你早赎晚赎都得赎,既然有今天,何必当初呢。你是不是想着这事能糊弄过去就算了。既然这样,我也不好意思去告发你,你赶紧去赎回来交给我,我保证一个字都不说出去。” 王住儿媳妇听了,这才放下心来,连忙道谢,又说:“姑娘您去忙您的,我晚上就把金凤拿来,先给姑娘您过目,再送回去,您看怎么样?” 平儿说:“晚上要是不来,可别怪我。” 说完,两人便分道扬镳,各自走了。

平儿回到房里,凤姐问她:“三姑娘叫你去做什么?” 平儿笑着说:“三姑娘怕奶奶您生气,让我来劝劝您,还问您这两天吃了些什么。” 凤姐笑着说:“还是她惦记着我。刚才又出了一件事:有人来告发柳二媳妇和她妹妹合伙开赌局,她妹妹做的事,都是她在背后主使。我想,你平时总劝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样就能省点心,自己也能好好保养身体。我之前没听进去,结果真出了事,先是得罪了太太,自己还落了一场病。现在我也想开了,随他们怎么闹吧,反正还有那么多人呢。我白白操心,还惹得大家咒骂。我还是先把病养好要紧;就算病好了,我也做个好好先生,能乐就乐,能笑就笑,所有的是非都随他们去。所以我只答应着知道了,根本没往心里去。” 平儿笑着说:“奶奶要是真能这样,那可真是我们的福气。”

话还没说完,只见贾琏进来,一边拍手一边叹气说:“好好的又出了事!前儿我跟鸳鸯借东西当钱,那边太太怎么知道了。刚才太太把我叫过去,让我不管从哪儿先挪二百银子出来,用作八月十五过节的费用。我回她说没地方挪。太太就说:‘你没钱就有地方挪。我跟你好好商量,你却敷衍我。你说没地方,前儿那一千银子的当是从哪儿来的?连老太太的东西你都有本事弄出来,这会子二百银子,你就这么推脱。幸亏我没跟别人说。’我觉得太太明明不缺钱,何苦来为难人呢。” 凤姐说:“那天没一个外人,谁走漏了这个消息呢。”

平儿听了,也仔细回想那天有谁在场,想了半天,笑着说:“对了。那天说话的时候没一个外人,但是晚上送东西来的时候,老太太那边傻大姐的娘正好来送洗好的衣服。她在下房里坐了一会儿,看到一大箱子东西,肯定会问,说不定是小丫头们不懂事,说出去了。” 于是便把几个小丫头叫来,问她们那天是谁告诉呆大姐的娘的。小丫头们吓得赶紧跪下,赌咒发誓说:“我们向来不敢多嘴。不管谁问什么,我们都回答不知道。这件事我们怎么敢乱说呢。”

凤姐分析说:“她们肯定不敢,可别冤枉了她们。现在先把这事放一放,要紧的是把太太打发了。宁可咱们自己手头紧点,也别讨没趣。” 于是叫平儿:“把我的金项圈拿来,先去押二百银子送去,把这事解决了。” 贾琏说:“干脆多押二百,咱们也得用呢。” 凤姐说:“没必要,我没地方用钱。这一去还不知道用哪项银子去赎呢。” 平儿拿着金项圈出去,吩咐一个人叫旺儿媳妇来领去,不一会儿就拿了银子回来。贾琏亲自把银子送去,暂且不提。

这边凤姐和平儿猜测到底是谁走漏了风声,却怎么也想不出是谁。凤姐又说:“知道这事还是小事,就怕那些小人趁机又编造谣言,再生出别的事来。要紧的是那边正和鸳鸯结了仇,现在听说她私自借给琏二爷东西,那些小人眼馋心贪,连没缝的鸡蛋都要挑刺,现在有了这个由头,说不定又会编造出些没天理的话来。对琏二爷来说倒没什么,可鸳鸯是个正经姑娘,要是连累她受委屈,那可就是咱们的过错了。”

平儿笑着说:“这倒没什么。鸳鸯借东西,是看在奶奶您的面子上,又不是为了二爷。一来鸳鸯虽然名义上是私情,其实她是跟老太太说过的。老太太怕孙男弟女多,这个也借,那个也要,到跟前撒娇,跟谁要去,所以就装作不知道。就算闹出来,也没什么大碍。” 凤姐说:“道理是这样,可咱们心里明白,那些不明白的人,能不生疑吗?”话还没说完,有人来禀报:“太太来了。” 凤姐听了,心里很诧异,不知道太太为什么亲自来了,便和平儿等人急忙迎出去。只见王夫人脸色很难看,只带了一个贴身的小丫头过来,一句话也不说,径直走到里间坐下。凤姐连忙奉上茶,陪着笑脸问道:“太太今天怎么有空,到这儿来逛逛。” 王夫人喝令:“平儿出去!” 平儿见这架势,心里慌了,不知道出了什么事,连忙应了一声,带着众小丫头一起出去,在房门外站住,索性把房门关上,自己坐在台阶上,不许任何人进去。

凤姐也慌了神,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只见王夫人含着泪,从袖子里掏出一个香袋子扔出来,说:“你看看。” 凤姐急忙捡起来一看,见是一个十锦春意香袋,也吓了一跳,急忙问:“太太从哪儿得到的?” 王夫人见问,眼泪流得更凶了,声音颤抖地说:“我从哪儿得到的!我天天就像坐在井里一样,还把你当成个细心人,所以才抽空来问问你。没想到你也和我一样。这样的东西,大白天的明晃晃地摆在园里的山石上,被老太太的丫头捡到了,幸亏你婆婆撞见,要不然早就送到老太太跟前去了。我且问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落在那里?”

凤姐听了,脸色也变了,急忙问:“太太怎么知道是我的?” 王夫人又哭又叹地说:“你还反问我!你想想,一家子除了你们小夫妻,剩下的老婆子们,要这个有什么用?再说说女孩子们,她们从哪儿能得到这个?肯定是你家那不长进的下流种子贾琏弄来的。你们关系好,把这当作好玩的东西,年轻人在闺房里有点私情是难免的,你还跟我耍赖!幸好园子里上下的人还不懂事,还没捡到。要是丫头们捡到了,你姊妹们看见了,那还得了。不然要是小丫头们捡到了,出去说是在园子里捡到的,让外人知道了,咱们这性命脸面还要不要了?”

凤姐听了,又着急又羞愧,顿时涨红了脸,便靠着炕沿双膝跪下,也流着泪诉说:“太太说的当然有道理,我也不敢辩解说我没有这样的东西。但这里面还请太太仔细想想:这香袋是外面雇人仿照宫里的样式绣的,连穗子都是市面上卖的货。我就算年轻不懂事,不尊重自己,也不会要这种东西,我用的自然都是好的,这是其一。其二,这东西也不是常带在身上的,我就算有,也只会放在家里,怎么会带在身上到处走呢?况且还是在园子里,我和姊妹们都经常拉拉扯扯的,要是露出来了,不但在姊妹们面前没面子,就是让奴才们看见了,我也没脸啊。我就算年轻不懂事,也不至于糊涂到这个地步。其三,论主子,我是年轻媳妇,可算起奴才来,比我更年轻的又不止一个人。况且他们也常进园子,晚上各自回家,怎么知道不是他们身上的呢?其四,除了我常在园子里,还有那边太太常带过几个小姨娘来,像嫣红、翠云等人,都是年轻的侍妾,她们更有可能有这个。还有那边珍大嫂子,她也不算太老,也常带佩凤等人来,怎么知道不是她们的呢?其五,园子里丫头太多了,能保证个个都正经吗?也有年纪大些懂人事的,说不定趁人不注意偷偷跑出去,或者借着由头跟二门上的小厮们打情骂俏,从外面得来的,也有可能。如今不但我没有这事,就连平儿,我也可以担保。太太请仔细想想。”

王夫人听了这一番话,觉得很有道理,便叹了口气说:“你起来吧。我也知道你是大家小姐出身,怎么会轻薄到这个地步,不过是我太生气了,拿话激你。但现在该怎么办呢?你婆婆才派人封了这个给我看,说是前天从傻大姐手里得到的,把我气得要死。” 凤姐说:“太太您千万别生气。要是让大家察觉到了,保不准老太太也会知道。咱们得平心静气地暗暗查访,才能查出实情;就算查不出来,外人也不会知道。这就叫‘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如今趁着赌钱的事已经革除了很多人这个空当,把周瑞媳妇、旺儿媳妇等四五个靠得住、不会乱说话的人安插在园子里,以查赌为由。再加上现在她们的丫头太多了,人心难测,保不准会生事捣乱,等闹出事来,后悔就来不及了。现在要是无缘无故裁革丫头,不但姑娘们会委屈烦恼,就连太太您和我也不好交代。不如趁这个机会,以后凡是年纪大些的,或者有些难缠的,找个错处撵出去配人。一来能保证不出别的事,二来也能节省些开支。太太您觉得我这话怎么样?”

王夫人叹了口气说:“你说的何尝不对,但仔细想想,你这几个姊妹也挺可怜的。也不用和别人比,就说你林妹妹的母亲,没出嫁的时候,是多么娇生惯养,多么金尊玉贵,那才像个千金小姐的样子。如今这几个姊妹,不过比别人家的丫头强点罢了。总共每人就只有两三个像样的丫头,剩下的就算有四五个小丫头,也跟庙里的小鬼似的。现在还要裁革她们,不但我心里不忍,只怕老太太也不会答应。虽然日子艰难,也不至于到这个地步。我虽然没享受过什么大荣华富贵,但比你们还是强点的。现在我宁可自己省点,也不能委屈了她们。以后要节省,就先从我开始。现在先叫人把周瑞家的等人传进来,吩咐他们赶紧暗中查访这件事要紧。”凤姐听了王夫人的吩咐,立刻唤平儿进来,让她出去安排。不一会儿,周瑞家的、吴兴家的、郑华家的、来旺家的、来喜家的这五家陪房都进来了,其余的陪房都在南方,各自有执事在身。王夫人正嫌人手不够,难以勘察清楚事情,忽然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来了,刚才正是她送香囊过来的。王夫人向来对邢夫人的心腹之人并无二心,如今见她来打听此事,一副十分关切的样子,便对她说:“你去回禀太太,也到园子里帮忙照管照管,你可比别人更得力些。” 这王善保家的平日里进园子,那些丫鬟们对她不太恭敬,她心里一直不痛快,想找丫鬟们的茬儿又找不到,恰好出了这档子事,她觉得这下有了把柄。又听王夫人委托她,正中下怀,说道:“这有什么难的。不是奴才多嘴,按理说这事早就该严格处理了。太太您不常去园子,这些女孩子们一个个都骄纵得像受了封诰似的,都快成千金小姐了。就算闹翻天,谁敢说一个不字。要不然,就教唆姑娘们的丫头,说被欺负了,谁能担待得起。”

王夫人说:“这也是常有的事,跟姑娘的丫头原本就比别的丫头娇贵些。你们应该劝劝她们。连主子家的姑娘不好好教导都不行,更何况她们。” 王善保家的接着说:“别的也就罢了。太太您不知道,宝玉屋里有个叫晴雯的丫头,仗着自己长得比别人标致,又有一张巧嘴,天天打扮得像个西施似的,在人跟前能说会道,还爱出风头、争强好胜。一句话说不对,她就瞪着眼睛骂人,那轻狂劲儿,实在不成体统。”

王夫人听了这话,猛地想起之前的事,便问凤姐:“上次我们跟着老太太进园子逛,有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有点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儿骂小丫头。我当时就看不上她那轻狂的样子,只是跟着老太太,没来得及说。后来想问是谁,又给忘了。今天对上号了,那丫头想必就是她了。” 凤姐说:“要说这些丫头,总体比起来,都没晴雯长得好看。论举止言语,她确实有点轻浮。刚才太太说的倒很像她,我也忘了那天的事,不敢乱说。”

王善保家的赶忙说:“不用猜了,现在把她叫来,太太一看便知。” 王夫人说:“宝玉房里常见我的只有袭人、麝月,这两个丫头笨笨的,倒还老实。要是有晴雯在,她肯定不敢来见我。我这辈子最讨厌这样的人,况且又出了这事。好好的宝玉,要是被这丫头勾引坏了,那还得了。” 于是叫来自己的丫头,吩咐她去园子里,说:“就说我说有话问她们,留下袭人、麝月服侍宝玉,不用来,有个叫晴雯的最伶俐,让她马上过来。你不许跟她透露什么。”

小丫头答应着,走进怡红院。当时晴雯身体不舒服,刚睡午觉起来,正觉得烦闷,听小丫头这么说,只好跟着她去了。平日里这些丫鬟都知道王夫人最讨厌打扮艳丽、言语轻薄的人,所以晴雯向来不敢太张扬。最近因为连日身体不适,没怎么精心打扮,自己觉得没什么不妥。等来到凤姐房里,王夫人一看到她头发略显凌乱,衣衫不整,带着几分慵懒的姿态,容貌正是上月见到的那个,不禁勾起了刚才的怒火。王夫人本就是个直性子,喜怒都挂在脸上,不像那些喜欢掩饰的人,如今真的怒火攻心,又想起往事,便冷笑着说:“好个美人!还真像个病西施。你天天打扮得这么轻狂,给谁看呢?你干的那些事,别以为我不知道!我先暂且放过你,看我明天不收拾你!宝玉今天好些了吗?”

晴雯一听这话,心里十分诧异,立刻明白有人在背后算计她。虽然恼怒,但也不敢吭声。她本就聪明绝顶,见王夫人问宝玉的情况,便不肯说实话,只说:“我不常去宝玉房里,也不常和宝玉在一起,他怎么样我不清楚,您问袭人、麝月她们吧。” 王夫人说:“你这该打嘴!你难道是死人吗?要你们有什么用!”

晴雯说:“我原本是跟老太太的人。老太太说园里空大,人又少,宝玉害怕,所以把我拨到外间屋值夜,不过是看屋子罢了。我原本就说过自己笨,不会服侍人。老太太骂我说:‘又没让你管他的事,要伶俐的做什么。’我听了这话才去的。也就是十天半个月,宝玉闷了,大家一起玩一会儿就散了。至于宝玉的饮食起居,上有老奶奶、老妈妈们照顾,下有袭人、麝月、秋纹等人伺候。我闲下来还要做老太太屋里的针线活,所以对宝玉的事没怎么留心。太太既然怪罪,往后我留心便是了。”

王夫人信以为真,连忙说:“阿弥陀佛!你不亲近宝玉,这是我的福气,可别劳你费心了。既然是老太太给宝玉的,我明天回了老太太,再打发你走。” 接着对王善保家的说:“你们进去,好好盯着她几天,不许她在宝玉房里睡觉。等我回了老太太,再处置她。” 然后大声呵斥:“出去!站在这儿,我看着你这轻狂样就来气!谁许你打扮得这么花枝招展的!” 晴雯只好出来,心里气坏了,一出门就拿手帕捂着脸,一边走一边哭,一直哭到园门里面。这边王夫人对凤姐等人抱怨道:“这几年我越发精力不济,照顾不过来。这样妖精似的东西,我竟然都没注意到。只怕还有这样的人,明天得好好查查。” 凤姐见王夫人正在气头上,而且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的耳目,平时就爱挑唆邢夫人生事,即便有千言万语,此时也不敢说,只能低头应着。王善保家的说:“太太您还是先保养身体要紧,这些小事交给奴才就行。如今要查这件事的主儿很容易,等晚上园门关了,内外不通,我们来个突然袭击,带人到各个丫头房里搜查。想来谁有那个香囊,肯定不止这一样,自然还有别的东西。到时候翻出别的,那香囊自然就是她的了。” 王夫人说:“这话有理。不这样,根本查不清楚。” 接着问凤姐的意见。凤姐只好答应说:“太太说的是,就这么办吧。” 王夫人说:“这主意不错,不然一年也查不出来。” 于是大家商量好了。

晚饭后,等贾母安睡了,宝钗等人进园子时,王善保家的便请了凤姐一起进园子,下令把角门都锁上,先从值夜婆子那里开始抄检,不过抄出了些多余攒下的蜡烛、灯油等物。王善保家的说:“这也是赃物,不许动,等明天回了太太再说。”

于是一行人先来到怡红院,大声下令关门。当时宝玉正因为晴雯心情不好而担心,忽然见这么多人来,不知道为什么直往丫头们的房里冲,便迎上去问凤姐是怎么回事。凤姐说:“丢了一件要紧的东西,大家互相推诿,怕有丫头偷了,所以都检查一下,好排除嫌疑。” 一边说,一边坐下喝茶。

王善保家的等人搜了一阵,又仔细询问这几个箱子是谁的,让本人亲自来打开。袭人见晴雯的情况,知道肯定出了不寻常的事,又见这次抄检,只好自己先打开箱子和匣子,任由他们搜查,里面不过是些日常用的东西。搜查完,又去搜别人的,依次都搜了一遍。

轮到晴雯的箱子时,王善保家的问:“这是谁的箱子,怎么不开了让我们搜?” 袭人等人正要替晴雯打开,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哗啦” 一声把箱子掀开,双手抓住箱子底,朝天一倒,把里面的东西全都倒了出来。王善保家的觉得很没面子,看了看,也没发现什么违规的东西。便回禀凤姐,要去别的地方。

凤姐说:“你们可要仔细查,这次要是查不出来,可不好交代。” 众人都说:“都仔细翻看了,没什么不对劲的东西。虽然有几样男人物品,都是小孩子的东西,想来是宝玉的旧物件,没什么关系。” 凤姐听了,笑着说:“既然这样,咱们就走,去别处看看。”

说着,一行人出来,凤姐对王善保家的说:“我有句话,不知道该不该说。要抄检就抄检咱们家的人,薛大姑娘屋里,绝对不能抄检。” 王善保家的笑着说:“那自然。哪有抄亲戚家的道理。” 凤姐点头说:“我也是这么想的。” 一边说,一边到了潇湘馆。

黛玉已经睡了,忽然听说这些人来了,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刚要起身,只见凤姐已经走进来,连忙按住她,不让她起来,只说:“睡吧,我们马上就走。” 这边凤姐和黛玉闲聊着。王善保家的带着众人到丫鬟房里,也一个个开箱倒柜地抄检了一番。从紫鹃房里抄出两副宝玉常换下来的寄名符,一副束带上的披带,两个荷包和扇套,扇套里有扇子。打开一看,都是宝玉以前用过的东西。王善保家的自以为得了便宜,连忙请凤姐过来查看,还说:“这些东西是从哪儿来的?” 凤姐笑着说:“宝玉和她们从小一起长大,这些自然是宝玉的旧东西。这也不算什么稀奇事,放下吧,赶紧去别处才是正事。” 紫鹃笑着说:“到现在,我们两边的东西都分不清了。要问这个,连我都忘了是哪年哪月有的了。” 王善保家的听凤姐这么说,也只好作罢。

接着到了探春院里,谁知早就有人报信给探春了。探春心里猜到肯定有缘由,才引出这样的丑事,于是让丫鬟们点上蜡烛,打开门等着。

不一会儿,众人来了。探春故意问发生了什么事。凤姐笑着说:“丢了一件东西,连着几天都查不出是谁拿的,怕旁人冤枉这些女孩子们,所以干脆大家都搜一搜,也好消除嫌疑,这对她们来说也是洗刷清白的好办法。” 探春冷笑着说:“我们的丫头,自然都是贼,我就是第一个窝主。既然这样,先搜我的箱柜吧,她们偷来的东西都交给我藏着呢。” 说着,就让丫头们把箱柜都打开,把镜奁、妆盒、被褥、衣包等大大小小的东西都打开,请凤姐来抄检。凤姐陪着笑说:“我不过是奉太太的命令来的,妹妹可别错怪我。何必生气呢。” 说完,让丫鬟们赶紧关上。

平儿、丰儿等人赶忙帮着待书等人,有的关箱子,有的收拾东西。探春说道:“我的东西,你们可以搜查看;但要是想搜我的丫头,那可不行。我这个人比别人厉害些,丫头们所有的东西我都清楚,都在我这内间收着,她们一针一线都没地方藏,所以要搜就来搜我。你们要是不同意,尽管去回禀太太,就说我违抗了太太的命令,该怎么处置,我自会去领罚。你们别急,自然有抄你们的日子!你们今天早上不是议论甄家吗,说他们自家好好的抄家,没想到今天咱们家也真的抄起来了。看来咱们家也渐渐走到这一步了。要知道,像咱们这样的大族人家,要是从外面攻打,一时半会儿是打不败的,这就是古人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可要是从家里开始自杀自灭,那就会一败涂地!” 说着,不禁流下泪来。凤姐只是看着那些媳妇们。周瑞家的赶忙说:“既然姑娘丫头们的东西都在这儿,奶奶就先到别处去吧,也让姑娘能安心休息。” 凤姐便起身告辞。探春说:“你们可都仔细搜清楚了?要是明天再来,我可就不答应了。” 凤姐笑着说:“既然丫头们的东西都在这儿,就不用再搜了。” 探春冷笑着说:“你倒机灵。连我的包袱都打开了,还说没翻。明天是不是要说我护着丫头们,不许你们翻了。你趁早说清楚,要是还想翻,不妨再翻一遍。” 凤姐知道探春平日里就与众不同,只好陪着笑说:“我已经把你的东西都搜查清楚了。” 探春又问众人:“你们也都搜明白了吗?” 周瑞家的等人都陪着笑说:“都翻明白了。”

那王善保家的本来就是个没什么心眼的人,平日里虽然听说过探春的名声,但她觉得众人都是没眼力、没胆量,哪会想到一个姑娘家这么厉害;况且探春还是庶出,能把她怎么样。她仗着自己是邢夫人的陪房,连王夫人都对她另眼相看,更何况别人。如今见探春这样,她还以为探春只是单单生凤姐的气,和她们没关系。于是她想趁机讨好卖乖,便越过众人,上前拉起探春的衣襟,故意一掀,嬉皮笑脸地说:“连姑娘身上我都翻了,真的什么都没有。” 凤姐见她这样,连忙说:“妈妈,快走吧,别疯疯癫癫的。” 话还没说完,只听 “啪” 的一声,王善保家的脸上已经挨了探春一巴掌。

探春顿时大怒,指着王善保家的骂道:“你算什么东西,敢来扯我的衣裳!我不过是看在太太的面子上,又因为你年纪大,才叫你一声妈妈,你就狗仗人势,整天惹是生非。如今更是过分了。你以为我像你们姑娘那样好脾气,任由你们欺负,那你可就打错算盘了!你搜检东西我不生气,可你不该拿我开玩笑。” 说着,便亲自解开衣服、脱下裙子,拉着凤姐要她仔细翻。还说:“省得让奴才来翻我身上。”

凤姐、平儿等人赶忙帮探春整理衣裙,嘴里斥责王善保家的说:“妈妈喝了点酒就疯疯癫癫的。前儿还冲撞了太太。快出去,别再说了。” 又劝探春别生气。探春冷笑着说:“我要是有点脾气,早就一头撞死了!不然,怎么能容忍奴才来我身上搜贼赃。明天一大早,我先去回禀老太太、太太,然后再去给大娘赔礼,该怎么着,我都认了。”

那王善保家的讨了个没趣,在窗外嘟囔着:“算了,算了,这还是我头一回挨打。我明天回了太太,回我老娘家去算了。这老命还要它干什么!” 探春喝令丫鬟们:“你们没听见她这话吗,还等我跟她顶嘴去?” 待书等人听了,便出去说:“你要是真回老娘家去,那可真是我们的福气。只怕你舍不得走。” 凤姐笑着说:“好丫头,真是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仆人。” 探春冷笑着说:“我们这些被当成贼的人,嘴里总能说上几句。这还算笨的,要是厉害点的,背地里还会挑唆主子呢。” 平儿赶忙也陪着笑劝解,一面又把待书拉了进来。周瑞家的等人也劝了一番。凤姐一直等到服侍探春睡下,才带着人往对面的暖香坞去。

当时李纨还病在床上,她和惜春住得近,又离探春不远,所以顺路先到这两处。因为李纨刚吃了药睡着了,不好打扰,就只到丫鬟们的房中一一搜查了一遍,也没发现什么东西,接着就到了惜春房里。

由于惜春年纪小,还不太懂事,被吓得不知道出了什么大事,凤姐也只好安慰她。没想到在入画的箱子里搜出一大包金银锞子,大概有三四十个,还有一副玉带板子和一包男人的靴袜等东西。入画吓得脸色都变黄了。

凤姐问这些东西是从哪儿来的,入画只好跪下哭诉实情,说:“这是珍大爷赏给我哥哥的。因为我们的父母都在南方,现在只能跟着叔叔过日子。我叔叔婶婶就知道喝酒赌钱,我哥哥怕把这些东西交给他们又被花光了,所以每次得到了,就悄悄拜托老妈妈带进来让我收着。” 惜春胆小,看到这个也害怕,说:“我根本不知道。这还得了!二嫂子,你要是要打她,好歹带她出去打,我听不得这些。” 凤姐笑着说:“这话要是真的,倒也可以原谅,只是不该私自把东西传进来。这次能传这个,下次就能传别的。这就是传东西的人的不对了。要是这话是假的,东西是偷来的,那你可就别想活了。” 入画跪着哭道:“我不敢撒谎。奶奶明天只管去问我们奶奶和大爷,要是说不是赏的,就把我和我哥哥一起打死,我们也没怨言。”

凤姐说:“这自然是要问的,就算是真赏的也不对。谁允许你私自传东西的!你快说是谁帮你传递的,我就饶了你。下次可千万不能再这样了。” 惜春说:“嫂子这次可别饶了她。这里人多,要是不拿一个人开刀,那些大丫头们知道了,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嫂子要是饶了她,我可不答应。” 凤姐说:“平时我看她还不错。谁能不犯错呢,就这一次。要是再犯,就两罪并罚。但不知道帮她传递东西的是谁。” 惜春说:“要说传递,没有别人,肯定是后门上的张妈。她经常和这些丫头们偷偷摸摸的,这些丫头们也都愿意关照她。” 凤姐听了,便让人记下来,把东西先交给周瑞家的暂时拿着,等明天问清楚了再做决定。于是告别了惜春,往迎春房里去。迎春已经睡着了,丫鬟们也正要睡觉,众人敲了半天门才开。凤姐吩咐:“别惊动小姐。” 就到丫鬟们的房里去了。因为司棋是王善保家的外孙女,凤姐倒想看看王善保家的有没有藏私,便留意看着她搜检。先从别人的箱子搜起,都没发现什么特别的东西。等到搜司棋的箱子时,王善保家的说:“也没什么东西。”

正要盖上箱子的时候,周瑞家的说:“等等,这是什么?” 说着,便伸手拿出一双男子的锦带袜和一双缎鞋。还有一个小包袱,打开一看,里面有一个同心如意和一个字帖儿。一并递给了凤姐。凤姐因为当家理事,经常看帖子和账目,也认识几个字。就看那帖子是大红双喜笺帖,上面写着:

上月你来家后,父母已觉察你我之意。但姑娘未出阁,尚不能完你我之心愿。若园内可以相见,你可托张妈给一信息。若得在园内一见,倒比来家得说话。千万,千万。再所赐香袋二个,今已查收外,特寄香珠一串,略表我心。千万收好。表弟潘又安拜具。

凤姐看完字帖,不但没生气,反而笑了起来。其他人都不识字。王善保家的向来不知道司棋和她姑表兄弟有这一段情事,看到那双鞋袜,心里已经觉得有些不对劲,又看到有一张红帖,凤姐还看着笑,便赶紧解释说:“肯定是他们乱写的账目,字都不成样子,所以奶奶见笑了。” 凤姐笑着说:“这账还真是算不清楚。你是司棋的姥姥,她表弟应该姓王,怎么又姓潘呢?” 王善保家的被问得莫名其妙,只好勉强回答:“司棋的姑妈嫁给了潘家,所以她姑表兄弟姓潘。上次逃走的潘又安就是她表弟。” 凤姐笑着说:“原来是这样。” 接着又说:“我念给你听听。” 说完便从头到尾念了一遍,众人听了都大吃一惊。

王善保家的一心想抓别人的把柄,没想到反倒抓住了自己外孙女的事,又气又羞。周瑞家的等四个人都盯着她问:“您老听到了吧?清清楚楚的,没什么可说的了。现在依您看,该怎么办?” 王善保家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凤姐只是看着她,笑嘻嘻地对周瑞家的说:“这倒也好。不用你们当长辈的操一点心,她悄无声息地给你们找了个好女婿,大家倒省心了。” 周瑞家的也跟着笑着凑趣。

王善保家的气没处撒,就自己抬手打自己的脸,骂道:“我这老不死的,造了什么孽啊!说大话遭报应,在众人面前现眼。” 众人见她这样,都笑得停不下来,又是半劝半嘲讽。凤姐见司棋低着头不说话,脸上既没有害怕,也没有羞愧的神情,反而觉得很奇怪。心想现在夜深了,先别盘问了,就怕她夜里因为羞愧想不开寻短见,于是叫来两个婆子把她看管起来。然后带着人,拿着这些证物回去,暂且休息,等明天再处理。谁知道到了夜里,凤姐又连着起来几次,下身流血不止。

到了第二天,凤姐就觉得身体十分虚弱,起身时头晕目眩,实在撑不住了。请来太医,太医诊完脉,便写下药方说:“少奶奶心气不足,虚火影响脾胃,都是因为忧虑操劳过度,导致嗜睡、脾胃虚弱,不想吃东西。现在先用升阳养荣的药剂调理。” 写完,便开了几味药,不过是人参、当归、黄芪之类的。太医走后,有老嬷嬷拿着方子回禀王夫人,王夫人不免又增添了几分愁绪,于是就把司棋的事情暂时搁下了。

正巧这一天尤氏来看望凤姐,坐了一会儿后,到园子里又去看望了李纨。正要去探望其他姊妹时,忽然惜春派人来请,尤氏便来到了惜春的房间。惜春把昨晚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详细告诉了尤氏,又让人把入画的东西都拿过来给尤氏过目。

尤氏说:“这确实是你哥哥赏给她哥哥的,只是不该私自传递,如今这合法的东西倒像是偷运的私货了。” 于是骂入画 “糊涂透顶,猪油蒙了心”。惜春说:“你们管教不严,反倒骂丫头。这些姊妹当中,唯独我的丫头这么没脸,我以后怎么见人。昨天我一直逼着凤姐姐把她带走,她就是不肯。我想,入画原本是那边的人,凤姐姐不带她走,也有道理。我今天正打算把她送过去,嫂子来得正好,赶紧把她带走。不管是打,是杀,还是卖,我一概不管。”

入画听了,又跪下哭着哀求:“我再也不敢了。只求姑娘看在从小服侍您的情分上,好歹让我和您生死在一起吧。” 尤氏和奶娘等人都很了解情况,都说她 “不过是一时糊涂,下次肯定不敢了。她从小就服侍你,好歹留着她吧”。谁知道惜春虽然年纪小,却天生有一种百折不挠、廉洁孤傲的性格,不管别人怎么说,她都觉得丢了自己的面子,咬着牙坚决不肯。还说得十分决绝:“不但不要入画,如今我也长大了,连我自己也不方便再去你们那边了。况且最近我常常听到有人在背地里议论一些不堪入耳的闲话,我要是再去,恐怕连我也会被编排进去。”尤氏问:“谁在议论什么?又有什么好议论的!姑娘是什么身份,我们又是什么身份。姑娘既然听到有人议论我们,就该去问问他们。” 惜春冷笑着说:“你这话问我倒合适。我一个姑娘家,本就该躲是非,我反倒去招惹是非,那成什么人了!还有一句话,我不怕你生气,是非自有公论,又何必去问别人。古人说得好,‘善恶生死,父子都不能相互帮助’,何况你我之间。我只知道保住自己就够了,不管你们的事。从今后,你们有事别连累我。”

尤氏听了,又生气又觉得好笑,便对旁边的众人说:“怪不得人人都说这四姑娘年纪小不懂事,我还不信。你们听听她刚才这一番话,没头没脑,不分好歹,也没个轻重。虽说这是小孩子的话,却也能让人寒心。” 众嬷嬷笑着说:“姑娘年纪小,奶奶您自然要多担待些。” 惜春冷笑着说:“我虽然年纪小,但这话可不幼稚。你们不读书,没什么见识,所以都是些糊涂人,看到明白人,反倒说我年纪小不懂事。”

尤氏说:“你是状元、榜眼、探花,是古今第一个才子。我们都是糊涂人,不如你明白,行了吧?” 惜春说:“状元、榜眼难道就没有糊涂的吗?可见他们也有想不明白的事。” 尤氏笑着说:“你倒好。刚说自己是才子,这一会儿又像个大和尚,说起什么开悟来了。” 惜春说:“我要是不开悟,也舍不得让入画走了。” 尤氏说:“可见你是个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 惜春说:“古人也说过‘不做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凭什么被你们连累坏了!”

尤氏心里本来就有心病,最怕听到这些话。一听说有人议论,心里已经又羞又恼,只是看在惜春的份上不好发作,忍了大半。如今见惜春又这么说,实在按捺不住,便问惜春:“怎么就连累你了?你的丫头犯错,无缘无故说我,我都忍了半天了,你反倒得寸进尺,只管说这些话。你是千金小姐,以后我们就不亲近了,省得连累了小姐的好名声。马上叫人把入画带走!” 说完,便赌气起身走了。惜春说:“你要是真不来,倒也省了口舌是非,大家都清净。” 尤氏也不回应,径直往前面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