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九十一回 纵淫心宝蟾工设计 布疑阵宝玉妄谈禅

话说薛蝌正在满心狐疑之际,忽然听到窗外传来一声笑,吓得他浑身一哆嗦。他心里暗自思忖:“这笑声,不是宝蟾,就一定是金桂。我且不理她们,看她们能耍出什么花样。” 薛蝌竖着耳朵听了好半天,外面却又寂静无声。他心里犯嘀咕,也不敢碰那些酒和果子。关上房门,正准备脱衣服睡觉,这时,只听见窗纸上微微响了一下。薛蝌此前被宝蟾一番纠缠,心里七上八下,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听到窗纸响动,他仔细瞧去,却又没了动静,这下自己反而起了疑心。他裹了裹衣服,坐在灯前,呆呆地沉思起来;又拿起一块果子,翻来覆去地打量。猛地一回头,发现窗纸上湿了一块,他凑过去眯着眼看,冷不防外面往里一吹,把薛蝌吓了一大跳。紧接着,传来 “吱吱” 的笑声。薛蝌赶忙把灯吹灭,屏住呼吸,躺在床上装睡。只听外面一个人说道:“二爷怎么不喝酒吃果子,就睡了?” 听声音,还是宝蟾。薛蝌默不作声,继续装睡。过了一会儿,又听到外面好像有人恨恨地说:“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没福气的人。” 薛蝌听着,这声音像是宝蟾,又像是金桂。到这时,他才明白她们的心思,翻来覆去,一直到五更天后才迷迷糊糊睡着。

天刚蒙蒙亮,就有人来敲门。薛蝌赶忙问是谁,外面却没人回应。薛蝌只好起身,打开门一看,竟然是宝蟾。只见她头发凌乱,衣服也没好好穿,穿着一件片锦边琵琶襟的小紧身衣,上面系着一条半新的松花绿汗巾,下面没穿裙子,露出石榴红洒花夹裤和一双崭新的绣着红花的鞋子。原来宝蟾还没梳洗,怕被人看见,所以赶早来取装酒果的家伙。薛蝌见她这副打扮走进来,心里不禁又 “咯噔” 一下,只好陪着笑问道:“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 宝蟾红着脸,没有回答,只顾把果子收拾到一个碟子里,端起来就走。薛蝌见她这样,知道是昨晚的事情闹的,心里想:“算了,要是能让她们死了心,不再纠缠,倒也省了麻烦。” 于是,他放下心来,叫人打水洗脸。他打算在家里安静地待上两天,一来调养调养心神,二来出去怕被那些人纠缠。原来,和薛蟠交好的那些人,见薛家没什么人主事,只有薛蝌在办事,而且他年纪轻轻,就动了不少歪心思。有的想趁机在里面跑腿捞好处;有的会写状子,认识一两个官府的书吏,想帮着上下打点,从中渔利;甚至还有人想拉着薛蝌一起赚钱;更有甚者,编造谣言来恐吓他,各种手段层出不穷。薛蝌见了这些人,都远远地躲开,又不敢当面拒绝,怕惹出意外的变故,所以只能躲在家里,等着上面的消息。这事儿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金桂昨晚打发宝蟾送了些酒果去试探薛蝌的态度,宝蟾回来后,把薛蝌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金桂见事情进展不太顺利,担心白忙活一场,还被宝蟾瞧不起。她本想找两三句话掩饰过去,可又舍不得薛蝌这个人,一时间没了主意,只能呆呆地坐着。殊不知,宝蟾也知道薛蟠短时间内难以回家,正想给自己找条出路,只是怕金桂责怪,所以一直不敢表露。如今见金桂先开了头,她便想借这个机会,先把薛蝌弄到手,不怕金桂不答应,于是便用言语挑拨。她见薛蝌似乎并非无情,可又不太主动,一时也不敢轻举妄动。后来见薛蝌吹灭灯自己睡觉,她觉得十分扫兴,回来告诉金桂,看金桂有什么办法,再做打算。见金桂也一副无计可施的样子,她也只能陪着金桂收拾睡觉。夜里,宝蟾翻来覆去睡不着,想出了一个主意:不如明天一大早起来,先去取了装酒果的家伙,然后换上一两件能吸引人的衣服,也不梳洗,故意显出一番娇媚的样子。到时候看薛蝌的反应,自己反倒装出一副生气的样子,索性不理他。要是薛蝌有悔意,自然会主动靠近,不愁不能先把他拿下。等到见到薛蝌,发现他还是昨晚那副样子,没有一点邪念,宝蟾只能将错就错,端着碟子回来,却故意把酒壶留下,想着以后还有机会再找借口接近。这时,金桂问道:“你去拿东西,有人碰见吗?” 宝蟾说:“没有。” 金桂又问:“二爷也没问你什么?” 宝蟾说:“也没有。” 金桂因为一夜没睡,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能回想着:“要是做这件事,别人好瞒,宝蟾可怎么瞒得住?不如我分她点好处,她自然会尽心尽力。我又不能亲自去,少不了要她帮忙,倒不如和她商量个稳妥的主意。” 于是,她笑着说道:“你觉得二爷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宝蟾说:“好像是个糊涂人。” 金桂听了,笑着说:“你怎么能这么说爷们呢。” 宝蟾也笑着说:“他辜负奶奶的心意,我当然能说。” 金桂问:“他怎么辜负我的心意了,你倒说说看。” 宝蟾说:“奶奶给他送好东西吃,他却不吃,这不是辜负奶奶的心意吗。” 说着,眼睛瞟了金桂一下,笑了笑。金桂说:“你别瞎想。我给他送东西,是因为大爷的事他不辞辛劳,我敬重他;又怕别人说闲话,所以问问你。你说这些话,我可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宝蟾笑着说:“奶奶别多心,我是一心跟着奶奶的,哪有二心。不过这事儿得保密,要是传出去,可就麻烦了。” 金桂听了,脸也红了,说道:“你这丫头就不是个正经人!想来是你自己看上了,拿我当幌子,是不是?” 宝蟾说:“奶奶可别这么想,我是替奶奶着急。奶奶要是真觉得二爷好,我倒有个主意。奶奶想想,哪只耗子不偷油呢,他不过是怕事情泄露,大家闹出事来不好看。依我看,奶奶别急,平时多在他需要帮助的地方关心关心他。他是小叔子,又没娶媳妇,奶奶多费点心和他搞好关系,别人也说不出什么。过几天他感激奶奶的恩情,自然会来答谢。到时候奶奶再准备点东西在咱们屋里,我帮着奶奶把他灌醉,还怕他跑了?他要是不答应,咱们索性闹起来,就说他调戏奶奶。他害怕,自然会顺着咱们。他要是还不答应,那他就不是人,咱们也不至于白白丢了脸面。奶奶觉得怎么样?” 金桂听了这话,两颊早已泛起红晕,笑骂道:“你这小蹄子,好像偷过多少汉子似的,怪不得大爷在家时离不开你。” 宝蟾撇了撇嘴,笑着说:“罢了罢了,人家好心替奶奶牵线搭桥,奶奶倒这么说我。” 从这以后,金桂一门心思笼络薛蝌,家里也少了些吵闹,稍微安静了些。当天,宝蟾去取酒壶,依旧装出一副稳重、正经的样子。薛蝌偷偷看了,反倒有些后悔,怀疑是不是自己误解了她们,或许她们并没有别的意思。要是真的是自己想错了,那可就辜负了人家的一番好意,说不定日后还会和自己闹矛盾,这不是自找麻烦吗。过了两天,家里格外安静。薛蝌遇见宝蟾,宝蟾低着头就走,连眼皮都不抬一下;遇见金桂,金桂却热情得像火一样。薛蝌见这情形,心里反倒有些过意不去。这些暂且不说。

且说宝钗母女发现金桂这几天突然安静下来,对人也变得亲热起来,一家子人都觉得这事稀罕。薛姨妈十分高兴,心想一定是薛蟠娶这个媳妇时冲撞了什么,才导致这几年家里不顺。如今闹出这样的事,多亏家里有钱,贾府也帮忙,才有了转机。媳妇突然变安静了,说不定是薛蟠转运了,也未可知,于是她心里便觉得这是件稀奇的好事。这天饭后,薛姨妈由同贵搀扶着,来到金桂房里看看。走到院子里,只听见一个男人在和金桂说话。同贵很机灵,马上说道:“大奶奶,老太太过来了。” 说话间已到门口。只见一个人影在房门后一闪,躲了起来,薛姨妈吓了一跳,往后退了一步。金桂说道:“太太请进。没外人,他是我的过继兄弟,一直住在乡下,不太习惯见人,因为没见过太太。今天才来,还没来得及去给太太请安。” 薛姨妈说:“既然是舅爷,见见也无妨。” 金桂叫她兄弟出来,那人出来见到薛姨妈,作了个揖,问了好。薛姨妈也回了礼,坐下聊起天来。薛姨妈问:“舅爷来京城多久了?” 那个叫夏三的说道:“上个月我妈没人管家,就把我过继过来了。前天才进京,今天来看姐姐。” 薛姨妈看这人举止不太得体,坐了一会儿,便起身说:“舅爷坐着吧。” 又回头对金桂说:“舅爷刚来,留在咱们这儿吃了饭再走吧。” 金桂答应着,薛姨妈便离开了。金桂见婆婆走了,便对夏三说:“你坐着,今天可算是光明正大地来了,省得我们二爷查问你。我今天还要你去买些东西,注意别让大家看见。” 夏三说:“这事儿交给我就成。你要什么,只要有钱,我就能买回来。” 金桂说:“先别夸海口,你要是买错了,我可不要。” 说着,两人又笑了一阵,然后金桂陪着夏三吃了晚饭,告诉他要买的东西,又再三嘱咐,夏三才离开。从这以后,夏三经常来,虽然有个年老的看门人知道他是舅爷,也不常通报,却因此生出了无数的风波,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一天,薛蟠有信寄回家,薛姨妈打开信,叫宝钗一起看,上面写着:

儿子在县里没吃苦,母亲放心。只是昨天县里的书办说,府里已经批准了我们的请求,想来是我们的人情起了作用。谁知府里把公文呈上去后,道里却驳回了。幸亏县里的主笔相公人好,马上写了回文又呈了上去。可道里却斥责了知县。现在道里要亲自提审,要是我被提上去,又得吃苦。肯定是道里的人情没做到位。母亲看到信后,赶紧找人去求道爷。还让兄弟快来,不然我就要被解送到道里去了。银子不能少,要快,要快!

薛姨妈看完,又大哭了一场,这自不必说。薛蝌一边安慰,一边说:“事不宜迟。” 薛姨妈没办法,只好让薛蝌去县里照料,让人赶紧收拾行李,兑换好银子。家人李祥本来就在那里照应,薛蝌又带上一个店里的伙计,连夜出发了。

当时家里忙得不可开交,虽然有下人帮忙操持,但宝钗又担心他们考虑不周全,便亲自过来帮忙,一直忙到四更天才休息。到底是富家娇养长大的女子,心里着急,又劳累了一番,晚上就发起烧来。到了第二天,连汤水都喝不下去。莺儿赶忙去告诉薛姨妈。薛姨妈急忙过来看,只见宝钗满脸通红,浑身滚烫,话都说不出来。薛姨妈慌了手脚,哭得死去活来。宝琴在一旁扶着,劝慰薛姨妈。秋菱也泪流满面,不停地呼喊着宝钗。宝钗说不出话,手也动不了,眼睛干涩,鼻子堵塞。家人赶紧请医生来诊治,宝钗才渐渐苏醒过来。薛姨妈等人这才稍微放下心来。这件事很快惊动了荣宁两府的人,先是凤姐派人送来十香返魂丹,随后王夫人也送来了宝丹。贾母、邢夫人、王夫人以及尤氏等都派丫头来问候,却都不让宝玉知道。一连治疗了七八天,都不见好,后来还是宝钗自己想起冷香丸,吃了三丸,病才渐渐好了起来。后来宝玉知道了,因为宝钗病好了,也就没去探望。

那时,薛蝌又有信寄回家来。薛姨妈看了信,担心宝钗忧虑,便没告诉她。薛姨妈自己来找王夫人,还跟她讲了一阵子宝钗生病的事。薛姨妈走后,王夫人又去求贾政。贾政说:“这事儿上面的关系可以托付,下面的关系却不好办,必须得花些心思去打点才行。” 王夫人又提起宝钗的婚事,说道:“这孩子也够苦的了。既然已经算是我们家的人,也该早点把她娶进门,别让她把身体熬坏了。” 贾政说:“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他们家现在乱糟糟的,又快到年底了,年关将近,各家都得料理自家的家务。今年冬天先把定亲的事办了,明年春天再行过礼,等过了老太太的生日,就选个日子把宝钗娶过来。你把这些话先跟薛姨妈说一声。” 王夫人答应了。到了第二天,王夫人把贾政说的话转述给薛姨妈。薛姨妈觉得也有道理。饭后,王夫人陪着薛姨妈来到贾母房里,大家互相谦让着坐下。贾母问:“姨太太刚过来?” 薛姨妈说:“昨天就来了。因为晚了,没来得及过来给老太太请安。” 王夫人便把贾政昨晚说的话向贾母详细说了一遍,贾母听了十分高兴。正说着,宝玉进来了。贾母问道:“吃过饭了吗?” 宝玉说:“刚从学房回来,吃了饭正打算再去学房,先来见见老太太。又听说姨妈来了,就过来给姨妈请安。” 接着他又问:“宝姐姐的病全好了吧?” 薛姨妈笑着说:“好了。” 原来大家正说着话,一看见宝玉进来,都停住了话头。宝玉坐了一会儿,发现薛姨妈的态度不像以前那么亲热了,心里想:“虽说她现在心情不好,可也不至于大家都不说话呀。” 他满心疑惑,便去学房了。

晚上,宝玉回来,见过众人后,就前往潇湘馆。他掀起门帘进去,紫鹃迎上来,见里间屋里没人,宝玉便问:“姑娘去哪儿了?” 紫鹃说:“去上屋了。知道姨太太来了,姑娘去请安了。二爷没去上屋吗?” 宝玉说:“我去了才回来,没见到你家姑娘。” 紫鹃说:“这可奇怪了。” 宝玉问:“姑娘到底去哪儿了?” 紫鹃说:“不太清楚。” 宝玉转身就往外走。刚出屋门,就看见黛玉带着雪雁慢慢走过来。宝玉说:“妹妹回来了。” 说着便又退回到屋里。

黛玉走进来,进了里间屋,便请宝玉到里面坐。紫鹃帮黛玉换了一件外罩,然后黛玉坐下,问宝玉:“你去上屋见到姨妈了吗?” 宝玉说:“见到了。” 黛玉问:“姨妈提到我了吗?” 宝玉说:“不但没提你,就连见到我,也不像以前那么亲热了。今天我问起宝姐姐的病,她只是笑了笑,没回答。难道是怪我这两天没去看她?” 黛玉微微一笑,问:“你去看过她吗?” 宝玉说:“前几天不知道她病了;这两天知道了,也没去。” 黛玉说:“这就对了。” 宝玉说:“老太太不让我去,太太也不让我去,老爷又不让我去,我哪敢去呀。要是像以前那扇小门还能走得通的时候,让我一天去看她十趟都没问题。可现在门堵上了,要从前门绕过去,自然不方便了。” 黛玉说:“她哪里知道这些缘故呢。” 宝玉说:“宝姐姐向来最体谅我的。” 黛玉说:“你可别自己想错了。要说宝姐姐,更不会体谅你。又不是姨妈病了,是宝姐姐病了。以前在园子里,大家一起作诗、赏花、饮酒,多热闹啊,如今隔开了,你看到她家有事,她又病得那么重,你却像个没事人一样,她怎么能不生气呢。” 宝玉说:“这样的话,难道宝姐姐就不和我好了吗?” 黛玉说:“她和你好不好,我可不知道,我只是就事论事。” 宝玉听了,瞪大了眼睛,愣了半天。黛玉见宝玉这副模样,也不去理会他,只是自己让人添了香,又翻开书仔细看起来。只见宝玉皱着眉头,跺了跺脚说:“我真觉得人生在世有什么意思!天地间要是没有我,倒还干净些!” 黛玉说:“本来就是有了我,才有了人;有了人,便生出无数的烦恼,还有恐怖、颠倒、梦想,更有许多牵绊。我刚才说的都是玩笑话,你不过是见姨妈没精打采的,怎么就怀疑到宝姐姐身上去了呢?姨妈来是因为家里官司的事心烦意乱,哪还有心思应酬你呀?都是你自己胡思乱想,钻进牛角尖里去了。” 宝玉听了,恍然大悟,笑着说:“对,对。你的悟性可比我强多了,怪不得前年我生气的时候,你跟我说过几句禅语,我根本对不上。我虽说像那丈六金身,还得借助你这一茎所化呢。” 黛玉趁机说:“我问你一句话,你怎么回答?” 宝玉盘着腿,双手合十,闭上眼睛,抿着嘴说:“你讲。” 黛玉问:“宝姐姐和你好,你会怎样?宝姐姐不和你好,你又会怎样?宝姐姐以前和你好,现在不和你好,你怎么办?今天和你好,以后不和你好,你又怎么办?你和她好,她偏不和你好,你怎么办?你不和她好,她偏要和你好,你又怎么办?” 宝玉愣了半天,突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黛玉问:“要是瓢在水上漂走了呢?” 宝玉说:“不是瓢在漂水,是水自己流,瓢自己漂罢了!” 黛玉又问:“要是水停了,珠子沉下去了,又怎么办?” 宝玉说:“我的禅心已经像那沾了泥的柳絮,不会再向春风里的鹧鸪起舞了。” 黛玉说:“禅门第一戒就是不能说谎。” 宝玉说:“我对天发誓。” 黛玉听了,低下头不再说话。

这时,只听见屋檐外老鸹 “呱呱” 叫了几声,便朝东南方向飞走了。宝玉说:“不知道这是主吉还是主凶。” 黛玉说:“人的吉凶祸福,可不在于鸟叫。” 忽然,秋纹跑过来说:“请二爷回去。老爷派人到园子里来问,二爷从学里回来了没有。袭人姐姐只说已经回来了。二爷快去吧。” 宝玉一听,吓得赶紧站起身,匆忙往外走,黛玉也不好挽留。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