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六十回 熊大郎途中失要犯 燕小姐堂上宴嘉宾

颜紫绡对宋良箴说:“这位姐姐你猜是谁?原来她是你的亲戚。姐姐别慌,咱们忙了这么久,身子都乏了,先坐下慢慢说。”大家依次落座。紫绡接着说:“刚才我从这儿出去,走到半路,突然碰到这位姐姐。问了她的姓名,原来她姓燕叫紫琼,是河东人,从小跟着哥哥学会了剑术。如今因为丈夫有难,特地奉母亲的命令前去营救。她也问了我的姓名,我把来意告诉了她。没想到她丈夫正是宋公子,所以我们一起赶到前面。我迎头拦住熊大郎,和他打斗,紫琼姐姐趁机把公子救走了。我打了几个回合,撇下熊大郎,追上紫琼姐姐,把公子送到燕家村,交给了太公和夫人。因为听说那儿的官兵正在搜捕余党,家家户户不得安宁,所以我和紫琼姐姐赶来,和诸位姐姐商议一个长久的应对之计。”三人听了,这才恍然大悟。紫琼问了众人的姓名,再次行礼,大家都感叹这奇妙的相遇。

红蕖问:“公子之前住在宋府,如今藏在燕府,不是挺妥当的吗,为什么还要商议长久之计呢?”紫绡说:“现在宋、燕两村都在到处搜捕余党。那熊大郎今天弄丢了公子,怎么可能善罢甘休,肯定还会回到原处搜捕。一旦打听到公子是燕府的女婿,哪会不去严查?况且这是钦命要犯,就算要闯进内室,又有谁敢阻拦?要是出了什么差错,那可关系重大,所以不能不提前谋划。现在看来,除了远走他乡躲避,没有别的好办法。不知道良箴姐姐有没有安置你哥哥的地方?”燕紫琼说:“良箴姐姐一直藏身的地方既然没人知道,可见住的肯定是偏僻的乡下,为什么不请公子先到你府上暂避一段时间,这样不是更放心吗?”良箴听了,忍不住流下泪来说:“姐姐哪里知道我的难处!自从父亲遇难,我逃到他乡,虽然脱离了危险,却也是九死一生。后来逃进尼姑庵,住的地方,不瞒嫂嫂说,面积不到一丈见方,起居坐卧、饮食等所有活动都在里面。一年到头只能看到星月的光,见不到太阳。因为住处离闹市近,白天常有游人,所以门总是紧紧反锁着;只有等到夜深人静没人的时候,才敢悄悄走出庭院;到了白天,又被锁在里面。天天如此,过了八年,我都快忘了太阳是什么样子。去年要不是闺臣姐姐帮忙,我恐怕就只能在那狭小的房间里困死了。如今虽然稍有生机,但我自顾不暇,哪能再有地方安置哥哥呢?”

闺臣说:“紫琼姐姐府上既然难以藏身,不如先到岭南,暂时在我家躲避一段时间,还有我家兄弟可以照应;等风头过去了,再回燕家村,这也是救急的办法。”红蕖说:“这个办法绝对不行。昨天九公打听到太后有‘特命天下大臣访拿’的旨意,既然命令天下访拿,岭南怎么会不搜捕呢?况且今天被劫走了人,明天通缉令就会传遍天下,搜捕肯定会更加严密,姐姐府上怎么能藏身呢?要是事情败露,不仅公子白白送命,还可能牵连到很多人。依我看,不如我写一封信,让公子去投奔小瀛洲,和我哥哥在一起,岂不是很好?”

紫绡说:“姐姐说得非常对。他们是郎舅至亲,在一起彼此也能照应。事不宜迟,就请你写信,好让紫琼姐姐趁早护送郎君上山。”紫琼听了,不觉害羞地说:“诸位姐姐的计策虽然好,但宋公子病得很重,现在昏迷不醒,而且离小瀛洲很远,我一个人怎么能完成这么大的事呢?还得麻烦紫绡姐姐一起帮忙照应,才不会有疏忽。”紫绡说:“去小瀛洲还有几百里路,咱们往返虽然速度快,但现在天已经快亮了,怎么能马上就回来呢?姐姐既然要我一起去,闺臣姐姐这边就只管收拾行李准备出发,明天我们在前面的客店会合就行了。”闺臣说:“既然这样,不如我们在这儿耽搁一天,等姐姐回来一起出发,也不算晚。”当时红蕖写好了信,交给燕紫琼,紫琼就带着紫绡,告别三人,腾空而去。

不久天亮了,闺臣假装生病,不能动身,在店里住了一天,到了晚上仍然和红蕖、良箴一起守候。三更时分,紫绡才回来。良箴说:“连日来姐姐为了我哥哥的事,多次辛苦奔波,我实在过意不去。送到小瀛洲了吗?”紫绡说:“今早我和紫琼姐姐到了她家,见到叶氏夫人,把上面的事说了。夫人和太公再三商量,虽然放心不下,但因为事情危急,无可奈何,只好勉强答应。到了晚上,我和紫琼姐姐把公子送到小瀛洲山寨里,把信放下,就马上回来了。”闺臣问:“那燕家姐姐呢?”紫绡说:“紫琼姐姐也要上京应试,知道诸位姐姐去应试的消息,心里很高兴,想结伴同行。她家就在前面的燕家村,咱们去的话,肯定会从村前路过,所以紫琼姐姐先赶回家准备酒饭,好招待大家,还让我回来转达她的意思。姐姐觉得怎么样?”闺臣说:“我巴不得多几个姊妹,路上才有照应。现在紫琼姐姐有这个想法,明天路过燕家村,自然要去约她。”第二天收拾好行李出发,走了五十里,到了燕家村,早有燕家的仆人和丫鬟前来迎接。众姊妹进了燕府,见到紫琼,彼此行礼,并拜见了叶氏夫人。原来紫琼的父亲叫燕义,曾经担任总兵的职务,如今年近七十,已经退休在家。妻子叶氏,有一儿一女。女儿就是紫琼,儿子叫燕勇,从小习武,出去参加考试还没回来。燕义家中非常富有,虽然退休在家,但因为主上一直没有复位,他时刻牵挂,所以家里养了很多教师,广泛结交天下好汉,就等着天下有人起义兵,好助一臂之力,共同为勤王出力。昨天听说女儿要和闺臣结伴去应试,知道闺臣是探花唐敖的女儿,又有骆宾王的女儿同行,都是忠良之后,心里很高兴,就命令家人准备宴席款待。

很快,各村都知道燕小姐就要出发了,于是燕义的外甥女姜丽楼、表侄女张凤雏,都来当面请求,要一起去应试。紫琼和唐闺臣商量,闺臣非常乐意。燕义就通知了各家。当时张凤雏、姜丽楼都过来和众人见面。燕紫琼让丫鬟摆了五桌酒席。唐闺臣、林婉如、廉锦枫、洛红蕖、田凤翾、秦小春、宋良箴、黎红红、卢亭亭、枝兰音、阴若花、颜紫绡、余丽蓉、司徒娬儿、林书香、阳墨香、崔小莺、蔡兰芳、谭蕙芳、叶琼芳、褚月芳、张凤雏、姜丽楼、燕紫琼,一共二十四位小姐,按照年龄依次落座,一边喝酒一边畅谈。原来紫琼很健谈,席上气氛热闹,一点也不冷清。婉如说:“我们和紫琼姐姐今天虽然是初次见面,但听她说话,大家都情投意合,真让人遗憾相见太晚。就像各位姐姐,一见面就都像老朋友一样,好像以前就见过似的。难道我们前世都曾见过面吗?”小春说:“怎么没见过?我听说凡人死后投胎,都要到转轮王殿上听候安排。大概我们前世在那儿见过一面。”说得众人忍不住笑了起来。

吃完饭掌灯时分,大家正在闲聊,忽然有一个女子飞进堂中。她身穿桃红绸短袄,下穿桃红棉裤,头上束着桃红渔婆巾,脚下穿着三寸桃红鞋,腰系一条桃红丝绦,手里拿着宝剑,长得十分艳丽。众姊妹见了,又惊又疑。只听那女子厉声问道:“昨天是谁劫走了宋素?姓什么叫什么?出来见我!”紫绡听了,立刻从身边抽出宝剑,挺身而出说:“是我颜紫绡!”紫琼也拿着剑上前说:“是我燕紫琼!你是什么人?问这个干什么?”女子把二人上下打量了一番说:“我还以为是三头六臂的人物,原来不过如此。但你们二人既然随身带着宝剑,自然都是精通剑术的人。我听说剑客行事,无不公正无私,如果心存偏袒,没有不遭恶报的;至于除暴安良,更是至关重要。现在宋素是钦命要犯,我特奉密旨前来擒拿,你们竟敢抗拒官兵,在半路上劫人。我表兄熊训一时疏忽,让要犯逃走了,所以特地托我前来。快把宋素交出来,免得大祸临头!我姓易,叫紫菱。我父亲在世的时候,曾任大唐都招讨的职务,祖父当年也曾经执掌兵权。我家世代受国家的恩惠,所以特地来捉拿这个叛逆!”

紫琼面带微笑,缓缓说道:“您说的这些话,看似有理,但您可知道宋素究竟是怎样的人?我们救他,难道会没有原因吗?”易紫菱回应道:“他哪里姓宋!他是叛逆九王的儿子,我怎么会不知道!”紫琼笑了笑,接着问:“既然您知道,那就更好说了。我想请教一下,您说您家世代蒙受国恩,这个国恩自然是大唐的恩情吧?”易紫菱回答:“那当然!”紫琼又道:“您府上既然受大唐的恩泽,要知道九王爷不但是大唐的正统血脉,更是大唐的忠良之士。他因为大唐天子被废,常常感念皇恩,想要报效国家,所以才起兵,希望迎回主上。怎奈寡不敌众,最终为国捐躯。上天没有让忠良断后,所以留下了这一脉。没想到您家身为世代受大唐恩泽之人,不想着如何报效,反而要迫害唐家子孙,妄图献媚求荣,这不仅是恩将仇报,会遗臭万年,而且剑侠的道义何在?公道之心又何在?如今各位姐姐都在这里,您不妨把这其中的缘由说清楚。如果宋素真有大罪,我们自然会把他交出来,绝不食言。”易紫菱听了这番话,像个木偶一样呆立在堂中,半晌说不出话来。

红蕖见此情景,赶忙拉着闺臣,上前行了个万福礼,说道:“姐姐有话,不妨请坐,咱们慢慢聊。”易紫菱一边把剑插入鞘中,一边还礼道:“姐姐请坐。”于是众人纷纷落座。紫绡、紫琼也把宝剑入鞘归位。易紫菱询问了众人的姓名,闺臣把上京赴试、路过此地的事情说了一遍。红蕖看向燕紫琼,说道:“我看紫菱姐姐举止高雅,气度不凡,不愧是名将之后,只恨我们相见太晚。既然她家世代受国恩,肯定不会恩将仇报。这是上天不让善良之人绝后,所以有幸遇到这位姐姐;要是遇到那些负义忘恩的人……”紫菱没等红蕖说完,就接着说:“宋素毕竟是唐家子孙。要是我现在吃着周朝的俸禄,自然只知道尽忠君主,为君主分忧,哪有时间考虑别的。好在我不是有官职领俸禄的人,这次来是受表兄所托;既然各位姐姐仗义相救,我又怎么敢有别的想法。就此告辞,日后咱们在京中再相会。”她正要拜别,燕紫琼哪里肯放,一定要挽留她喝几杯酒,以尽地主之谊。闺臣、红蕖等众姊妹也都再三挽留。紫菱实在推辞不过,只好答应。燕义躲在后堂,探听到这些情况,早就命人准备好了筵席。很快,众人重新摆好杯盘,众姊妹再次入座。闺臣、红蕖、紫绡、紫琼与易紫菱坐在同一桌。酒过几巡,红蕖问道:“刚才姐姐说日后在京中相会,莫非您也要去京师吗?”紫菱说:“不瞒姐姐说,我小时候也读过些诗书,之前参加郡试,侥幸考中了,但可惜没有同伴,所以一直没启程。大概迟早我也会出发。”闺臣说:“姐姐既然没有同伴,要是府上没什么事,不如和我一起同行,岂不是很方便?”紫菱说:“我刚才也有这个想法,只是初次见面,不敢贸然开口。既然承蒙姐姐厚爱,我心里真是欣慰。等我回去禀告母亲,肯定会跟随大家一起走。各位姐姐要是能在这里稍作停留,我回去简单收拾一下,不过两天,就能赶回来。”燕紫琼说:“家母正想挽留众位在这里多住几天,姐姐只管回去,慢慢收拾,我们就在这里静静等候。”闺臣说:“虽然承蒙伯母盛情,但我们人太多,过于打扰,实在过意不去。姐姐一定要早点赶来,以便我们尽快起身。”紫菱连连点头。紫绡说:“姐姐回去后怎么回复你家表兄,也得提前谋划好,免得临到时候又有麻烦。”紫菱说:“我就说找不到人,他又怎么能再纠缠呢?”宴席结束后,紫菱告别众人,纵身一跃,瞬间就离开了。像林书香、蔡兰芳、司徒娬儿这些人,从来没见过能飞来飞去的人,如今看到紫菱这样的举动,都惊叹不已,纷纷说道:“没想到世间竟有如此奇人!”

若花接着又说起去年紫绡寄信时,婉如赤脚乱钻的情景,引得众人忍不住发笑。小春说:“我看婉如姐姐日后肯定能成仙。”兰音问:“为什么这么说?”小春说:“世上既然有‘缠足大仙’,自然就该有‘赤足小仙’。这是一脉相承,也不是偶然的,所以我知道她肯定能成仙。”众人听了,虽然觉得好笑,但都不知道“缠足大仙”是谁。婉如说:“‘缠足大仙’这四个字,只有闺臣、若花两位姐姐心里清楚,除此之外,再没有第三个人知道,怎么会传到小春姐姐耳朵里呢?真让人不解。”田凤翾说:“你们在海外的各种事情,我家九公舅舅没事的时候就和我们闲谈,什么都讲;还嘱咐我们日后要是去海外,遇见仙果,千万别嘴馋,就怕被捉去酿倮儿酒,那可就惨了!”婉如听了,回想起当日吃了仙果后身体发软,还有男妖搽脂抹粉的情景,也觉得好笑。廉锦枫见他们说得藏头露尾,便走到小春跟前,再三追问。小春只好把倮儿酒以及缠足大仙的大概情节讲了一遍,众人笑得前仰后合。褚月芳说:“今天见到紫菱姐姐飞来飞去,已经够稀奇了,没想到还有海外这些奇事,真是闻所未闻!”

余丽蓉说:“刚才紫菱姐姐来的时候多么威风!谁知道紫琼姐姐口才这么好,只几句话,就把她说得哑口无言,把天大的一件事给化解了。可见口才是万万不可少的。当年‘子产有辞,郑国赖之’,这话真是一点没错。”司徒娬儿说:“紫琼姐姐几句话,不但免去了许多纷争,还和紫菱姐姐成了相识,最后还结为了伴侣。将来路上有了紫绡、紫琼、紫菱三位姐姐,我别的好处没有,到了客店就可以安心睡觉,高枕无忧了。”婉如说:“照姐姐这么说,路上有了她们三位,连看家狗都不用带了。”颜紫绡说:“要是把狗带去,万一有人赤脚钻到床底下,它扑上去一口,能把脚咬得通红呢!”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小春说:“紫绡姐姐把‘赤脚’二字突然改成‘脚赤’,这个典故用得妙,真是化腐朽为神奇。将来考场中的文章都像这样写,我不但要蹭喜酒喝,而且我从此都要搁笔不写了!”婉如说:“考场中要是这么写,就算高中,也带着点‘臭气’。”紫绡笑着说:“原来婉如姐姐的脚是臭的。咱们快走吧,别把紫琼姐姐的厅房给薰坏了!”大家笑着,一起起身,来到叶氏夫人面前,感谢她的盛情款待,然后各自回房休息。

第二天饭后,叶氏夫人让丫鬟带着众位小姐去花园游玩。此时正是桃杏初开,柳芽吐翠,满园都是明媚的春光,十分惹人喜爱。大家随意漫步,把各处都畅游了一遍。紫琼说:“我这个花圃,只有十几处庭院,不过是让大家随便走走,其实没什么特别好看的。不过里面有个好处,要是各位姐姐喜欢喝茶,倒可以煮茶招待。”兰音说:“难道这里有特别的甘泉?能不能赏我们一杯尝尝?”紫琼说:“岂止是甘泉,还有几株特别好的茶树。要是用鲜叶泡茶,我平时不喝茶,虽然品不出味道,但只觉得那汤色更好看。”墨香说:“姐姐何不领我们去喝杯鲜茶,那多有意思?”紫琼在前边带路,不一会儿就来到一个庭院。庭院当中有一座亭子,四周都是茶树,这些茶树高矮不同,大小各异,一片碧绿,散发着清幽的香气,让人闻着心旷神怡。走到亭子跟前,只见亭子上挂着一块匾额,上面写着“绿香亭”三个大字。后来又会发生什么呢?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