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一一三回 忏宿冤凤姐托村妪 释旧憾情婢感痴郎

话说赵姨娘在寺庙里突然得了重病,见身边人少,行为举止越发怪异,嘴里胡言乱语,吓得众人对她心生厌恶,只能让两个女人搀扶着她。赵姨娘双膝跪在地上,一会儿说话,一会儿哭泣,有时还趴在地上求饶,喊道:“别打我了!红胡子的老爷,我再也不敢了!” 过了一会儿,又双手合十,喊着疼。她眼睛向外凸出,嘴里鲜血直流,头发散乱,那模样实在恐怖,谁都不敢靠近。此时天色渐晚,赵姨娘的声音越来越微弱,听起来竟像鬼哭狼嚎一般。没人敢待在她身旁,众人只好找来几个胆子大的男人,让他们在一旁守着。赵姨娘时而昏迷过去,时而又苏醒过来,就这样折腾了整整一夜。

到了第二天,赵姨娘不再说话,只是做着鬼脸,还用手撕扯自己的衣服,露出胸膛,仿佛有人在强行剥她的衣裳。可怜赵姨娘虽无法言语,可那痛苦的样子,任谁看了都觉得不忍直视。情况危急之时,大夫来了,可面对赵姨娘这般模样,大夫连脉都不敢诊,只是嘱咐了一句 “准备后事吧”,说完转身就走。送大夫的家人赶忙再三央求:“请老爷看看脉象,小的好回去向家主交代。” 大夫伸手一摸,发现赵姨娘已经没了脉息。贾环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放声大哭起来。众人的注意力都在贾环身上,根本没人去管赵姨娘。只有周姨娘心里满是苦楚,她暗自思忖:“做偏房侧室的,最终下场不过如此!况且她还有儿子,我以后死的时候,还不知道会怎样呢!” 想到这儿,周姨娘反倒哭得格外悲痛。这边有人赶忙赶回家中,把情况回禀了贾政。贾政立刻派家人去按照惯例料理后事,还让家人陪着贾环在那儿待了三天,之后一同回来。

那人离开后,消息便迅速传开,一人传十,十人传百,大家都知道赵姨娘因心怀歹意害人,被阴司拷打致死。还有人说:“琏二奶奶恐怕也不行了,听说还是琏二奶奶去阴司告状的呢。” 这些话传到平儿耳中,她心里十分焦急。再看凤姐的样子,实在是病入膏肓,好不了了。而且贾琏近日对凤姐,也不像以前那般恩爱,家里事情又多,他似乎完全置身事外,与凤姐毫不相干。平儿在凤姐身边,只能不停地劝慰,可她又想到邢夫人、王夫人回家这几天,只是派人来问问情况,根本不亲自来看望。凤姐心里愈发觉得悲凉凄苦。贾琏回来后,也没有一句贴心的话。凤姐此时只盼着能快点死去,她心里这么一想,仿佛各种邪魔都找上门来。恍惚间,只见尤二姐从房后走来,慢慢靠近床边,说道:“姐姐,好久不见了。妹妹我十分想念你,想见你却不能,如今好不容易进来看看姐姐。姐姐你心机用尽,咱们家二爷糊涂,不领你的情,反倒埋怨你做事太苛刻,害他没了前程,如今都没脸见人。我真替姐姐你感到不平。” 凤姐也恍惚地回应道:“我如今也后悔自己心胸太狭隘了,妹妹你不记旧仇,还来看我。” 平儿在一旁听到,忙问道:“奶奶,您在说什么?” 凤姐这才一下子清醒过来,想起尤二姐已经死了,心想定是她来索命。被平儿叫醒后,凤姐心里害怕,却又不肯说出来,只能勉强说道:“我神魂不太安稳,许是在说梦话呢。给我捶捶背。” 平儿上前给凤姐捶背,这时一个小丫头进来通报:“刘姥姥来了,婆子们带着她来给奶奶请安。” 平儿赶忙走下来说:“她在哪儿呢?” 小丫头说:“她不敢贸然进来,等着听奶奶的指示。” 平儿点了点头,心想凤姐病着,肯定懒得见人,便说道:“奶奶现在正在养神,先让她等等。你问问她来有什么事?” 小丫头回答:“她们问过了,没什么事。说是知道老太太去世了,因为没接到报信,所以来晚了。” 小丫头正说着,凤姐听到了,便喊道:“平儿,你过来,人家好心来看我,别冷落了人家。你去把刘姥姥请进来,我想和她聊聊天。” 平儿只好出去请刘姥姥进来就座。

凤姐刚要闭眼,忽然又看见一男一女走到炕前,像是要爬上炕似的。凤姐顿时着了慌,赶忙叫平儿:“怎么有个男人跑到这儿来了!” 连叫了两声,只见丰儿和小红赶忙跑过来说:“奶奶,您需要什么?” 凤姐睁眼一看,却没见有人,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却不肯说出来,便问丰儿:“平儿去哪儿了?” 丰儿回答:“不是奶奶您叫她去请刘姥姥了吗。” 凤姐定了定神,也不再言语。

不一会儿,平儿带着刘姥姥和一个小女孩进来了,刘姥姥问道:“我们姑奶奶在哪儿呢?” 平儿把她引到炕边,刘姥姥连忙说道:“给姑奶奶请安。” 凤姐睁眼一看,不禁一阵心酸,说道:“姥姥,你好啊?怎么现在才来?你瞧,你外孙女儿都长这么大了。” 刘姥姥看着凤姐瘦得皮包骨头,神情恍惚,心里也跟着难过起来,说:“我的奶奶呀,这才几个月没见,怎么就病成这样了。我真是糊涂,怎么不早点来给姑奶奶请安呢!” 说着,便叫青儿给姑奶奶请安。青儿只是笑,凤姐见了,心里倒是十分欢喜,便让小红招呼着。刘姥姥说:“我们屯子里的人一般不生病,要是生了病,就去求神许愿,从来不知道吃药这回事。我寻思姑奶奶这病,是不是冲撞了什么东西?” 平儿听这话不太靠谱,便在背后悄悄拉了拉刘姥姥。刘姥姥心领神会,便不再说话。可她哪里知道,这话正说到了凤姐心坎里,凤姐挣扎着说:“姥姥,你年纪大,说得有道理。你听说了吗,赵姨娘也死了。” 刘姥姥惊讶地说:“阿弥陀佛!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就死了呢?我记得她还有个小哥儿,这可怎么办呢?” 平儿说:“这有什么好担心的,他还有老爷太太呢。” 刘姥姥说:“姑娘,你不懂,亲生的和隔层肚皮的可不一样,亲生的要是没了,那才叫揪心,隔层肚皮的可就没那么上心了。” 这话又勾起了凤姐的愁绪,她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众人赶忙上前劝解。巧姐儿听到母亲哭泣,便走到炕前,拉着凤姐的手,也跟着哭了起来。凤姐一边哭一边问:“你见过姥姥了吗?” 巧姐儿说:“没有。” 凤姐说:“你的名字还是她给取的呢,就跟干娘一样,你去给她请个安。” 巧姐儿便走到刘姥姥跟前,刘姥姥连忙拉着她说:“阿弥陀佛,可别折煞我了!巧姑娘,我一年多没来,你还记得我吗?” 巧姐儿说:“怎么不记得。那年在园子里见你的时候我还小,前年你来,我还跟你要隔年的蝈蝈儿,你没给我,肯定是忘了。” 刘姥姥说:“好姑娘,我真是老糊涂了。要说蝈蝈儿,我们屯子里多得是,只是你们没到我们那儿去,要是去了,要一车都容易。” 凤姐说:“不然你把她带走吧。” 刘姥姥笑着说:“姑娘这千金之躯,从小都是绫罗绸缎裹着,吃的都是好东西,到了我们那儿,我拿什么哄她玩,拿什么给她吃呢?这不是坑我嘛。” 说完,自己也笑了,接着又说:“要不这样,我给姑娘做个媒吧。我们那儿虽说在屯子里,可也有大财主,有几千顷地,几百头牲口,银子也不少,就是不像这里有金有玉。姑奶奶怕是瞧不上这样的人家,可在我们庄家人眼里,这样的大财主,那简直就是天上的人了。” 凤姐说:“你去说,我愿意就把她嫁过去。” 刘姥姥说:“这不过是玩笑话罢了。像姑奶奶这样大官大府的人家,只怕人家还高攀不上呢,怎么会嫁给庄家人。就算姑奶奶愿意,上头太太们也不会同意。” 巧姐儿听这话不太顺耳,便走开去和青儿说话。两个女孩儿倒是挺投缘,很快就熟络起来了。

这边平儿担心刘姥姥话太多,扰得凤姐心烦,便拉着刘姥姥说:“你提到太太,还没去见过呢。我出去找人带你去见见,也不枉你跑这一趟。” 刘姥姥便要起身走。凤姐说:“急什么,你坐下,我问问你,近来日子过得怎么样?” 刘姥姥千恩万谢地说:“我们要是不靠着姑奶奶,” 说着,指了指青儿,“她的爹娘都得饿死了。如今虽说庄家人日子苦,可家里也挣了好几亩地,还打了一口井,种些菜蔬瓜果,一年卖的钱也不少,够他们吃喝了。这两年姑奶奶还时常给些衣服布匹,在我们村里,也算是过得不错的了。阿弥陀佛,前儿她爹进城,听说姑奶奶这儿遭了事,我差点吓死。亏得又有人说不是这儿,我才放下心来。后来又听说这里老爷升官了,我可高兴了,就想来道喜,可地里庄稼正忙,走不开。昨天又听说老太太没了,我正在地里打豆子,一听这消息,吓得连豆子都拿不稳了,就在地里大哭了一场。我跟女婿说,我也顾不上你们了,不管是真是假,我都得进城来瞧瞧。我女儿女婿也不是没良心的,听了也哭了一场,今儿天没亮就催着我进城了。我谁都不认识,也没地方打听消息,就直接来到后门,一看门神都糊上了,我这又吓了一跳。进了门找周嫂子,怎么都找不着,碰到一个小姑娘,说周嫂子犯了错,被撵走了。我又等了好半天,遇见个熟人,才进得门来。没想到姑奶奶也病成这样。” 说着,又落下泪来。平儿等人着急,不等她说完,就拉着她走,说:“您老人家说了半天,口干了吧,咱们去喝碗茶。” 拉着刘姥姥到下房坐下,青儿则在巧姐儿那边。刘姥姥说:“茶就不用了。好姑娘,让人带我去给太太请安,再去给老太太哭一场吧。” 平儿说:“您别急,今儿也出不了城了。方才我是怕您说话不注意,惹得我们奶奶哭,才催您出来的。您别往心里去。” 刘姥姥说:“阿弥陀佛,姑娘你多心了,我懂。只是奶奶这病,到底能不能好呢?” 平儿说:“您瞧着,这病严重不严重?” 刘姥姥说:“说句罪过的话,我瞧着不太好。”

正说着,又听见凤姐在叫人。平儿赶忙跑到床前,凤姐却又不说话了。平儿正想问丰儿,贾琏进来了,他朝炕上看了一眼,也不言语,径直走到里间,气呼呼地坐下。只有秋桐跟着进去,倒了茶,还殷勤地伺候着,也不知道两人在那儿小声嘀咕些什么。过了一会儿,贾琏叫平儿过来问道:“奶奶不吃药吗?” 平儿说:“不吃药。那又能怎么办呢?” 贾琏说:“我怎么知道!你把柜子上的钥匙拿来。” 平儿见贾琏在气头上,也不敢多问,只好走到凤姐耳边轻声说了一句。凤姐没说话,平儿便把一个匣子放在贾琏那儿,转身要走。贾琏说:“有鬼催你吗!你放那儿,叫谁拿?” 平儿强忍着气打开匣子,取出钥匙开了柜子,问道:“要拿什么?” 贾琏说:“咱们还有什么能拿的?” 平儿气得哭了起来,说:“有话就直说,人死了也能闭眼!” 贾琏说:“还说什么!之前的事都是你们闹出来的。如今老太太丧事的银子还缺四五千两,老爷叫我拿公中的地契去换银子,你说有吗?外头欠的账不还能行吗?谁让我担这个名儿!只好把老太太给我的东西拿去变卖了。你不同意吗?” 平儿听了,一句话也没说,就把柜子里的东西往外搬。这时小红过来说:“平姐姐,快过来,奶奶不好了。” 平儿也顾不上贾琏,急忙跑过去,只见凤姐在空中伸手乱抓,平儿赶忙握住她的手,哭着呼喊。贾琏也过来一看,跺着脚说:“要是这样,可真是要我的命了。” 说着,也掉下泪来。丰儿进来说:“外头有人找二爷。” 贾琏只好出去了。凤姐的病情愈发严重,丰儿等人忍不住哭了起来。巧姐听到动静,赶忙跑了过来。刘姥姥也急忙走到炕前,嘴里念着佛,还做了些驱邪的动作,说来也怪,凤姐的情况果然好了一些。过了一会儿,王夫人听丫头报信,也赶了过来。她先看到凤姐安静了些,心里稍微放心了些,接着看到刘姥姥,便说道:“刘姥姥,你好啊?什么时候来的?” 刘姥姥连忙请安,说:“给太太请安。” 没来得及详细说别的,就先说起了凤姐的病情。两人谈论了好一会儿,彩云进来说:“老爷请太太过去呢。” 王夫人叮嘱了平儿几句话,便离开了。凤姐折腾了一阵,这时感觉头脑清醒了一些,见刘姥姥在这里,心里相信她求神祷告有用,就把丰儿等人支开,让刘姥姥坐在炕头,告诉她自己心神不宁,总感觉像见到了鬼怪。刘姥姥便说,她们屯子里哪个菩萨特别灵验,哪个庙特别有感应。凤姐说:“求你替我祷告,要是需要供献的银钱,我这儿有。” 说着,就从手腕上褪下一只金镯子递给刘姥姥。刘姥姥连忙说:“姑奶奶,用不着这个。我们庄户人家许了愿,病好了,花上几百钱就行了,哪用得着这么多。就算我替姑奶奶去求,也就是许个愿。等姑奶奶病好了,要花什么钱,您自己去花就行。” 凤姐知道刘姥姥是一片好心,也不好勉强,只好把金镯子收回来,说:“姥姥,我的命就交给你了。我的巧姐儿也是从小就体弱多病,也托付给你了。” 刘姥姥顺口就答应了,说:“这样的话,我看现在天色还早,还能赶得及出城,我这就去。明天姑奶奶要是好了,再去还愿。” 凤姐因为被那些冤魂纠缠,心里害怕,巴不得刘姥姥赶紧去,便说:“你要是肯替我用心,能让我安稳睡一觉,我就感激不尽了。你外孙女儿就让她在这儿住下吧。” 刘姥姥说:“乡下孩子没见过世面,别在这儿让人笑话。我还是带她回去好。” 凤姐说:“你这就是见外了。既然咱们是一家人,这有什么好怕的。虽说我们家现在穷了,多一个人吃饭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刘姥姥见凤姐一片真心,也觉得让青儿住几天挺好,还能省家里一口吃食。只是怕青儿不愿意,不如问问她,要是她愿意,就留下。于是刘姥姥跟青儿说了几句。青儿因为和巧姐儿玩得很熟了,巧姐又舍不得她走,青儿自己也愿意留下来。刘姥姥便嘱咐了青儿几句,辞别了平儿,匆匆忙忙地出城去了。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栊翠庵原本就是贾府的产业,因为修建省亲园子,把庵圈在了里面,一直以来,庵里的日常开销和香火钱都不花贾府的钱粮。如今妙玉被劫,庵里的女尼便向官府报了案,一是等候官府缉拿盗贼,打听妙玉的下落,二是妙玉的基业不能就这么散了,女尼们依旧住在庵里,不过也把这件事回禀了贾府。那时贾府的人虽然都知道了,但因为贾政刚刚去世,大家又都心事重重,也不敢把这些无关紧要的事回禀给当家的。只有惜春对这件事格外上心,日夜都不得安宁。消息渐渐传到宝玉耳朵里,说妙玉被贼劫走了,还有人说妙玉凡心萌动,跟着人跑了。宝玉听了十分纳闷,心想妙玉肯定是被强徒抢走了,以她的性子,肯定不会屈从,说不定已经遭遇不测。但又一点消息都没有,宝玉心里十分不安,每天都唉声叹气。还说:“妙玉自称‘槛外人’,怎么会落得这样的下场!” 又想到:“当初园子里是何等热闹,自从二姐姐出嫁以后,死的死,嫁的嫁,我本以为妙玉能一尘不染,保得住自己,没想到突然出了这样的变故,比林妹妹的死还离奇!” 这样一想,便从一件事联想到另一件事,追思起来,又想到《庄子》里说的话,人生虚无缥缈,难免风流云散,不禁大哭起来。袭人等人还以为他的疯病又犯了,便好言好语地温柔劝解。宝钗一开始不知道怎么回事,也用言语劝他。无奈宝玉一直抑郁不欢,精神也恍惚起来。宝钗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再三打听,才知道妙玉被劫,下落不明,心里也很伤感。只是因为宝玉愁闷,便用正言开导他,说:“兰儿自从送殡回来,虽然没去上学,可听说日夜都在用功读书。他是老太太的重孙,老太太向来盼着你能有出息,老爷也为你日夜操心,你却为了这些闲情痴意,作践自己,我们守着你,这算怎么回事呢!” 宝玉听了,无言以对,过了一会儿才说:“我哪管得了别人的闲事,只是感叹咱们家的运气越来越差了。” 宝钗说:“你又这么说,老爷太太一心希望你能有出息,继承祖宗的家业。你却执迷不悟,这可怎么好。” 宝玉听了,觉得话不投机,便靠在桌上睡着了。宝钗也不理他,让麝月等人伺候着,自己去睡了。

宝玉见屋里人少,心想:“紫鹃来到这里以后,我一直没跟她说过几句知心话,冷冷清清地把她晾在一边,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她又和麝月、秋纹不一样,我和她们相处起来没那么多顾忌。想起从前我生病的时候,她在我这儿陪伴了好些日子,如今她的那面小镜子还在我这儿,她对我的情义也不薄。可如今不知道为什么,她见了我总是冷冷淡淡的。要说因为我们家的事,她和林妹妹最要好,我看她对紫鹃也不错。我不在家的时候,紫鹃和她有说有笑的;我一回来,紫鹃就躲开了。想来肯定是因为林妹妹死了,我又成了家的缘故。唉,紫鹃啊紫鹃,你这么聪明的一个女孩儿,难道连我这点苦衷都看不出来吗!” 又一想:“今晚她们有的睡觉,有的做针线活,不如趁着这个空当,我去找她,看看她有什么话要说。要是我有什么地方得罪了她,给她赔个不是也行。” 主意已定,宝玉便轻轻地走出房门,去找紫鹃。紫鹃的房间就在西厢的里间。宝玉悄悄地走到窗下,看见里面还亮着灯,便用舌头舔破窗纸,往里一看,只见紫鹃一个人在挑灯,也没做什么活计,只是呆呆地坐着。宝玉便轻轻地叫道:“紫鹃姐姐,还没睡吗?” 紫鹃听了,吓了一跳,愣了好一会儿才说:“是谁?” 宝玉说:“是我。” 紫鹃听着,感觉像是宝玉的声音,便问:“是宝二爷吗?” 宝玉在外面轻轻地应了一声。紫鹃问:“你来干什么?” 宝玉说:“我有几句心里话想跟你说说,你开开门,我到你屋里坐一会儿。” 紫鹃沉默了一会儿,说:“二爷有什么话,天晚了,请回吧,明天再说。” 宝玉听了,心里凉了半截。他还想进去,又怕紫鹃不肯开门;想要回去,可这一肚子的心事,被紫鹃这一句话勾得更难受了。无奈之下,宝玉说:“我也没别的话,就问你一句。” 紫鹃说:“既然只有一句,那就说吧。” 宝玉却半天没说话。紫鹃在屋里不见宝玉吭声,知道他一向有痴病,怕要是话说得太狠,勾起他的旧病,可就不好了。于是站起来仔细听了听,又问道:“是走了,还是傻站着呢?有话又不说,在这儿干着急人。已经害死了一个,难道还要再害死一个吗!这是何苦呢!” 说着,也从宝玉舔破的地方往外看了一眼,见宝玉在那里呆呆地听着。紫鹃便不再说话,回身剪了剪烛花。忽然听到宝玉叹了口气,说:“紫鹃姐姐,你以前可不是这么铁石心肠,怎么近来连句好话都不跟我说了?我固然是个糊涂人,不配你们搭理我;可要是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只希望姐姐能跟我说清楚,哪怕姐姐一辈子不理我,我死了也能做个明白鬼呀!” 紫鹃听了,冷笑着说:“二爷就这句话呀,还有别的吗?要是就这句话,我们姑娘在的时候,我都听腻了!要是我们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我是太太派来的,二爷不如回太太去,反正我们丫头们也不算什么。” 说到这儿,紫鹃的声音哽咽起来,还抽了抽鼻子。宝玉在外面知道她伤心哭了,急得直跺脚,说:“这是怎么说呢,我的事你在这儿几个月还不了解吗。就算别人不肯跟你说,难道你也不让我说,要把我憋死不成!” 说着,也呜咽起来。

宝玉正在这儿伤心,忽然听到背后一个人接话道:“你让谁替你说呢?谁是谁的什么人?自己得罪了人,自己去求人家呀,人家给不给面子那是人家的事,何苦拿我们这些不相干的人当出气筒呢。” 这句话把屋里屋外的两个人都吓了一跳。你猜这人是谁?原来是麝月。宝玉顿时觉得脸上无光。只见麝月又说:“到底怎么回事?一个人赔不是,一个人又不理。你倒是赶紧求求人家呀。哎呀,我们紫鹃姐姐也太狠心了,外头这么冷,人家求了半天,你连个软话都没有。” 又对宝玉说:“刚才二奶奶说了,都什么时候了,还以为你在哪儿呢,你却一个人站在这房檐底下干什么!” 紫鹃在屋里接着说:“这算怎么回事呢?早就请二爷进去了,有话明天再说。这又是何苦呢!” 宝玉还想说话,因为麝月在旁边,不好再说别的,只好一边跟着麝月往回走,一边说:“罢了,罢了!我这辈子也没法把这心思说清楚了!只有老天知道我的心了!” 说到这儿,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止都止不住。麝月说:“二爷,依我看,你就死了这条心吧,白白掉眼泪也没用。” 宝玉也不答话,便进了屋子。只见宝钗假装睡着了,宝玉也知道她是装的。这时袭人说了一句:“有什么话明天说不行吗,非得大晚上跑到那儿去闹,闹得 ——” 说到这儿,又不肯说了,过了一会儿才接着说:“身上感觉怎么样?” 宝玉也不说话,只是摇了摇头。袭人这才伺候他睡下。这一夜,宝玉自然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这边紫鹃被宝玉这么一闹,心里越发难受,整整哭了一夜。她思前想后,觉得:“宝玉的事,我知道他生病的时候不明白,所以大家才弄鬼弄神地把婚事办了。后来宝玉清醒了,旧病复发,常常哭着想念林姑娘,他也不是个忘情负义的人。今天他这番柔情,更让人心里不好受,只可惜我们林姑娘真是没福气消受他的情意。这么看来,人生的缘分都是注定的,在缘分没到头的时候,大家都痴心妄想。等到无可奈何的时候,糊涂的人也就不在乎了,情深义重的人也只能对着风对着月,伤心流泪。可怜那死去的人可能什么都不知道,活着的人却真是苦恼伤心,没完没了。这么想来,倒不如草木石头,没有知觉,心里还干净些!” 想到这儿,紫鹃原本伤感的心一下子变得冰冷。刚要收拾睡觉,只听到东院里吵嚷起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