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八回 方弼方相反朝歌

古典白话合集 第八回 方弼方相反朝歌

作者:清风随竹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4 20:27:59 来源:书海阁

美人误国,致使万民遭受灾祸,忠良之士被驱逐,如同对待杂草一般。纣王独宠妲己,诛杀皇后,天道伦常尽失,听信谗言,杀害亲子,使得国家储君之位化为灰烬。英雄豪杰因君主无道纷纷离去,有才之人也都选择隐居。可怜纣王孤立无援,天下即将陷入战火纷飞的混乱局面。

话说晁田、晁雷押着姜环来到西宫,让他跪在地上。黄妃对姜后说:“姜娘娘,你的对头来了!” 姜后遭受冤屈和酷刑,一只眼睛勉强睁开,骂道:“你这个贼子!是何人收买你陷害我?你竟敢诬陷我主谋刺杀君主,皇天后土都不会保佑你。” 姜环却说道:“娘娘差遣小人,小人怎敢违抗旨意?娘娘不必推脱,这情况属实。” 黄妃大怒:“姜环,你这个家伙,你看看娘娘遭受如此惨烈的刑罚,无辜含冤,皇天后土必定会惩罚你。” 暂且不说黄妃审问的事。

且说东宫太子殷郊和二殿下殷洪兄弟俩正在东宫下棋,闲来无事。这时,执掌东宫的太监杨容前来禀报:“千岁,出大事了!” 当时,太子殷郊年仅十四岁,二殿下殷洪年仅十二岁,年纪尚小,还沉迷于嬉戏玩耍,起初并未在意。杨容又急忙禀报:“千岁,别下棋了。如今宫闱之中祸事降临,国家恐怕要灭亡了。” 殿下这才急忙问道:“到底出了什么大事,竟然祸及宫闱?” 杨容流着泪说:“启禀千岁,皇后娘娘不知被何人陷害,天子大发雷霆,下令让西宫剜去娘娘一只眼睛,还用铜斗炮烙她的双手。现在正在和刺客对质,请千岁赶紧去救娘娘。”

殷郊听后,大叫一声,和弟弟一起冲出东宫,径直奔向西宫,很快来到殿前。太子看到母亲浑身是血,双手被烧焦,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气味,顿时心中一阵酸痛,身体也忍不住颤抖起来。他赶忙上前,俯伏在姜后身上,哭着说:“娘娘,您到底因为什么事遭受如此惨刑?母亲,就算您犯了大错,贵为中宫皇后,又怎能轻易遭受这样的刑罚?” 姜后听到儿子的声音,睁开那只未被剜去的眼睛,看到儿子,大叫一声:“我的儿啊!你看我被剜眼烙手,这刑罚比杀戮还残忍。这个姜环诬陷我谋反,妲己进献谗言,残害我的手和眼睛。你一定要为我洗刷冤屈,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啊。” 说完,大叫一声:“苦死我了!苦死我了!” 便呜咽着气绝身亡。

太子殷郊见母亲死去,又看到姜环跪在一旁。殿下问黄妃:“谁是姜环?” 黄妃指着姜环说:“跪着的这个恶人,就是你母亲的对头。” 殿下大怒,只见西宫门上挂着一口宝剑。殿下拿起剑,说道:“好你个逆贼,竟敢昧着良心行刺,还陷害国母。” 一剑下去,将姜环砍成两段,鲜血溅了一地。太子大叫:“我先去杀了妲己,为母亲报仇。” 说完,提着剑出宫,快步如飞。晁田、晁雷见殿下拿着剑冲过来,以为是要杀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转身就跑,朝着寿仙宫跑去。

黄妃见殿下杀了姜环,还拿着剑出宫,大惊失色:“这孩子太不懂事了。” 赶紧对殷洪说:“殷洪,快把你哥哥追回来,就说我有话要说。” 殷洪听从吩咐,出宫追着喊道:“皇兄,黄娘娘叫你回去,有话跟你说!” 殷郊听到喊声,又回到宫中。黄妃说:“殿下,你太急躁了。现在杀了姜环,死无对证。要是我用铜斗烙他的手,或者严刑拷打,他自然会招供,也能知道是谁主使的,我也好回旨。你却提着剑出宫去杀妲己,只怕晁田、晁雷跑到寿仙宫告诉昏君,到时候大祸就临头了。” 黄妃说完,殷郊和殷洪后悔不已。

晁田、晁雷跑到寿仙宫,慌慌张张地进宫报告:“二殿下拿着剑追来了。” 纣王听后大怒:“好你个逆子!姜后谋反行刺,还没处治,这逆子竟敢拿着剑进宫弑父,果然是逆种,不能留着。晁田、晁雷,去拿龙凤剑,把这两个逆子的首级取来,以正国法。” 晁田、晁雷领命,拿着剑出宫,很快来到西宫。这时,西宫的奉御官来向黄妃报告:“天子命令晁田、晁雷捧着剑来诛杀殿下。”

黄妃赶忙来到宫门,只见晁田兄弟二人捧着天子的龙凤剑走来。黄妃问道:“你们二人为什么又到我西宫来,想干什么?” 晁田、晁雷回答:“臣晁田、晁雷奉皇上旨意,来取二位殿下的首级,以惩治他们弑父之罪。” 黄妃大喝一声:“你们这两个家伙!刚才太子追你们,一起出了西宫,你们为什么不去东宫找,却跑到我西宫来?我看你们是仗着天子的旨意,在后宫肆意乱闯,戏弄宫妃。你们这些欺君罔上的家伙,要不是有天子的剑旨,我立刻就斩了你们的狗头,还不快退下!” 晁田兄弟二人吓得魂飞魄散,唯唯诺诺地退下,连头都不敢抬,径直往东宫去了。

黄妃急忙进宫,赶忙叫来殷郊兄弟二人。黄妃哭着说:“昏君杀子诛妻,我这西宫保不住你们。你们快去馨庆宫杨贵妃那里,或许能躲上一两天。要是有大臣进谏营救,你们才可能平安无事。” 二位殿下双双跪下,说道:“贵妃娘娘,此恩此德,我们何时才能报答?只是母亲的尸骸还暴露着,希望娘娘大发慈悲,念在母亲死得冤枉,帮她讨一块木板遮身,这份恩情我们没齿难忘。” 黄妃说:“你们赶紧去吧,我回旨的时候自有办法。”二殿下出宫,径直前往馨庆宫。只见杨妃正倚在宫门,打听姜皇后的消息。二位殿下上前,哭着拜倒在地。杨贵妃大惊,问道:“二位殿下,娘娘的事情怎么样了?” 殷郊哭诉道:“父王听信妲己的话,不知道是谁收买了姜环,诬陷母亲,将母亲剜去一只眼睛,用烧红的铜斗烙她的双手,母亲含冤而死。现在又听妲己的谗言,要杀我们兄弟二人,希望姨母救救我们的性命!” 杨妃听后,泪流满面,呜咽着说:“殿下,你们快进宫来。”

二位殿下进了宫,杨妃心想,晁田、晁雷到东宫找不到太子,肯定会来这里寻找。我得先把他们打发走,再想办法。杨妃站在宫门,只见晁田、晁雷二人如恶狼般飞奔而来。杨妃命令传宫官:“给我把来人拿下,这里是深宫禁地,外官怎么敢擅自前来?按律法应当灭族。” 晁田听了,上前说道:“娘娘千岁,臣是晁田、晁雷,奉天子旨意,前来寻找二位殿下。我们带着龙凤剑,不敢行礼。” 杨妃大喝:“殿下在东宫,你们怎么跑到馨庆宫来。要不是天子的命令,我就把你们当贼臣抓起来了,还不快退下!” 晁田不敢顶嘴,只得退走。兄弟俩商量着,这事情可怎么办才好?晁雷说:“东宫和西宫都找遍了,我们对宫内不熟悉,不知道内廷的路径,还是先回寿仙宫向天子回旨吧。” 二人便回去了,暂且不表。

且说杨妃进宫,二位殿下来见。杨妃说:“这里不是你们兄弟能待的地方,耳目众多,君主昏庸,臣子奸邪,杀子诛妻,纲常大乱,人伦尽失。二位殿下可以去九间殿,满朝文武还没有散朝。你们去见皇伯微子、箕子、亚相比干、微子启、微子衍、武成王黄飞虎,就算你们的父亲要为难你们,也会有大臣保护你们!” 二位殿下听了,叩头拜谢姨母指点活命之恩,流着泪离开了。

杨妃送二位殿下出宫后,坐在绣墩上,暗自叹息:“姜后作为元配,被奸臣陷害,遭受如此横祸,更何况我们这些偏宫呢?如今妲己恃宠而骄,迷惑昏君。要是有人传说二位殿下是从我宫中放出去的,到时候罪责就会落到我头上,我也会遭受这样的惨刑。况且我侍奉昏君多年,却没有一儿半女。东宫太子是他的亲生儿子,父子天性如此,都落得这般下场。三纲已绝,不久之后必定会有祸乱,我以后肯定也没有好结果。” 杨妃想了很久,心中充满悲伤,关上宫门,上吊自杀了。宫官赶紧把消息报入寿仙宫,纣王听说杨妃自杀,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传旨用棺椁把她停放在白虎殿。

且说晁田、晁雷来到寿仙宫,只见黄贵妃乘坐辇车进宫回旨。纣王问:“姜后死了吗?” 黄妃奏道:“姜后临死前,大叫几声说:‘我侍奉陛下十多年,没有任何不轨的罪名,身为中宫皇后,一直谨慎小心,日夜操劳,没有丝毫懈怠,陛下也没有嫉妒之心。不知道是谁嫉妒我,买通刺客姜环,给我安上一个大逆不道的罪名,让我遭受如此惨刑,十指枯焦,筋酥骨碎。生的儿子就像浮云一样,夫妻恩爱也付诸流水,死了还不如禽兽。这场冤枉无处可申,只求把我的尸体停放在白虎殿,或许以后会有公论。’她还恳请妾身把这些话转达给陛下。姜后说完就气绝身亡,尸体躺在西宫。希望陛下念在她是元配,又生了太子的情分上,赐给棺椁收敛,也算是全了礼数,免得文武百官议论,不失陛下的仁德。” 纣王传旨准奏,黄妃回宫。

只见晁田、晁雷前来回旨,纣王问:“太子在哪里?” 晁田等人奏道:“我们到东宫去找,没找到殿下的下落。” 纣王说:“难道还在西宫?” 晁田、晁雷说:“不在西宫,连馨庆宫也找过了,都没有!” 纣王说:“三宫都没有,那想必在大殿;必须把他们抓住,以正国法。” 晁田领旨出宫,暂且不表。

且说二位殿下前往九间殿,两班文武大臣都还没有散朝,都在等宫内的消息。武成王黄飞虎听到慌乱的脚步声,往孔雀屏那边一看,只见二位殿下神色慌张,战战兢兢。黄飞虎迎上前去,问道:“殿下,为什么这么慌张?” 殷郊看到武成王黄飞虎,大叫一声:“黄将军,救救我兄弟的性命!” 说完大哭起来,一把拉住黄飞虎的袍服,跺脚说道:“父王听信妲己的话,不分青红皂白,把我母后剜去一只眼睛,用烧红的铜斗烙去双手,死在西宫。黄贵妃审问,根本没有半点实情。我亲眼看着生身母亲遭受如此惨刑,那姜环跪在面前对质。当时我心急如焚,没来得及多想,就把姜环杀了。我又拿着剑想去杀妲己,没想到晁田奏请父王,父王要赐我们二人死罪。希望各位皇伯可怜我母亲含冤而死,救救我殷郊,好歹保住成汤的血脉。” 说完,二位殿下放声大哭。

两班文武大臣都含着泪上前说:“国母遭受诬陷,我们怎么能坐视不管?可以鸣钟击鼓,请天子上殿,说明此事,或许能找出罪人,洗清皇后的冤枉。” 话还没说完,只听到殿西头传来一声大喊,如同空中霹雳,有人高呼:“天子失政,杀子诛妻,建造炮烙,阻塞忠良,肆意无道。大丈夫既然不能为皇后雪冤,为太子复仇,却在这里含泪悲啼,像个儿女一样。古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如今天子诛妻杀子,三纲已绝,违背大义,恐怕不能成为天下之主,我们也耻于做他的臣子。我们不如反出朝歌,另寻安身之所,离开这个无道的君主,保全社稷。” 众人一看,原来是镇殿大将军方弼、方相兄弟二人。黄飞虎听了,大喝一声:“你不过是个小官,怎敢如此胡言乱语。满朝有这么多大臣,哪里轮得到你来说话?本应该把你这个乱臣贼子拿下,还不快退下!” 方弼、方相二人低头诺诺,不敢顶嘴。黄飞虎看到国政混乱,不祥之兆接连出现,也知道天意和人心都显示出国家将有离乱的迹象,心中郁闷,无话可说。又看到微子、比干、箕子等诸位殿下,以及满朝文武,人人咬牙切齿,个个长叹不已。正在无计可施之时,只见一位官员身穿大红袍,腰系宝带,上前对诸位殿下说:“今天的变故,正应了终南山云中子的预言。古话说,君主不正,臣子就会出现奸佞。如今天子冤杀太师杜元铣,用炮烙害死谏臣梅伯,如今又发生这样的怪事。皇上黑白不分,杀子诛妻。我想,那出谋划策的奸臣,行事的贼子,他们肯定在一旁暗自偷笑。可怜成汤的社稷,恐怕不久就会变成废墟,像我们这样的人,迟早会被他人掳走。” 说话的是上大夫杨任。

黄飞虎长叹几声:“大夫说得对!” 百官都默默不语,二位殿下悲痛哭泣不止。只见方弼、方相分开众人,方弼挟着殷郊,方相挟着殷洪,厉声高喊:“纣王无道,杀子绝宗庙,诛妻坏纲常。今天我们要保二位殿下往东鲁借兵,除掉昏君,恢复成汤的基业。我们反了!” 二人背着殿下,径直出了朝歌南门。大概是二人力气太大,当时不知道撞倒了多少官员,根本没人能拦住他们。后人有诗为证:

“方家兄弟反朝歌,殿下今朝出网罗;漫道妇人掉长舌,天心已去奈伊何?”

话说众多文武官员,见方弼、方相竟然反了,都大惊失色,唯有黄飞虎却像没看见一样。亚相比干走上前问:“黄大人,方弼反了,大人为何一言不发?” 黄飞虎回答道:“可惜文武官员中,竟没有一个像方弼二人这般的。方弼只是个莽汉,他不忍心国母含冤受屈,太子无辜枉死,自知自己官职卑微,不敢向君主进谏,所以才背着二位殿下离开了。要是被圣旨追拿回来,殿下必死无疑,忠良之士也会惨遭杀戮。这件事明知有死无生,可他出于一腔忠义,才犯下这‘罪孽’,其情状实在让人怜悯。”

百官还没来得及回应,就听到殿后传来奔跑追逐的声音。众官员正看着,只见晁田兄弟二人,手按宝剑走进殿内,说道:“列位大人,二位殿下可曾到九间殿来了?” 黄飞虎说:“二位殿下方才上殿哭诉冤枉,国母被屈打成招,惨遭杀害,又要赐死太子。镇殿将军方弼、方相听到后,不忍心看着他们蒙冤,就背着二位殿下,逃出都城,走得还不远。你们既然奉了天子旨意,就赶紧去把他们抓回来,以正国法。”

晁田、晁雷一听是方弼、方相反了,吓得魂不附体。要知道,方弼身高一丈六尺,方相身高一丈四尺,晁田兄弟哪敢招惹他们?他们一拳都承受不住。晁田心里暗自思忖:“这明显是黄飞虎故意刁难我,我自有应对之策。” 晁田说:“方弼既然保护二位殿下逃出都城了,末将这就进宫回旨。”

晁田来到寿仙宫,见到纣王奏道:“臣奉旨前往九间殿,见文武官员还没散朝,却没找到二位殿下。只听百官说:‘二位殿下向文武哭诉冤情,镇殿将军方弼、方相保护二位殿下,反出都城,向东鲁借兵去了。’请陛下定夺。” 纣王大怒道:“方弼反了!赶快去把他抓回来,不许疏忽,让他逃脱了律法制裁。” 晁田奏道:“方弼力大勇猛,臣怎么能抓得住他?要捉拿方弼兄弟,陛下得赶紧下一道手诏,派武成王黄飞虎去,才能成功,殿下也不至于逃脱。” 纣王说:“马上写手敕,让黄飞虎速速去捉拿。”

晁田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扔给了黄飞虎。晁田捧着纣王的手敕来到大殿,命令武成王黄飞虎:“速速捉拿反叛的方弼、方相,并取二位殿下的首级回旨。” 黄飞虎笑着说:“我就知道,这是晁田给我找的麻烦。” 随即领了剑敕,走出午门。只见黄明、周纪、龙环、吴谦说:“小弟们陪您一起去。” 黄飞虎说:“不用你们去。” 说完,他骑上五色神牛,这神牛日行八百里。

且说方弼、方相背着二位殿下,一天跑了三十里,才把殿下放下来。殿下说:“二位将军,这份恩情我们何时才能报答?” 方弼说:“臣想到千岁遭受如此冤屈陷害,心中实在不平,一时冲动,才反出朝歌。如今我们得商议一下,该逃到哪里去?” 正商量着,只见武成王黄飞虎骑着五色神牛,飞奔而来。方弼、方相慌忙对二位殿下说:“末将二人一时鲁莽,没仔细考虑,如今性命恐怕不保,这可如何是好?” 殿下说:“二位将军救了我们兄弟性命,大恩无以为报,怎么能说这样的话?” 方弼说:“黄将军来捉拿我们,此番前去,必定会被诛杀。”

殷郊正着急,黄飞虎已经赶到面前。二位殿下在道旁跪下,说:“黄将军此来,莫不是要捉我们?” 黄飞虎见二位殿下跪在道旁,赶忙从神牛上滚下来,也跪在地上,口称:“臣罪该万死!殿下请起!” 殷郊说:“将军此来,所为何事?” 飞虎说:“臣奉命差遣,天子赐下龙凤剑,要请二位殿下自行了断,臣才敢回旨复命。并非臣胆敢逼死储君,请殿下赶快动手!”殷郊听罢,跪地哀求道:“将军您清楚我母子二人含冤受屈,母亲遭受惨刑,冤屈无法昭雪;如今又要杀我等幼子,让我一门尽绝。恳请将军可怜我们这些含冤的孤儿,开天地仁慈之恩,赐我们一线生机。倘若能有一方寸土得以安身,我们活着会衔环相报,死了也会结草报恩,至死都不敢忘记将军的大德。”

黄飞虎跪着说:“我反复思量,岂不知殿下冤枉,可命运往往由不得自己。臣若放了殿下,就犯了欺君卖国之罪;若不放殿下,又实在不忍心看着殿下蒙冤,臣心里怎么能过得去?想来想去,实在没有两全之策。”

只见殷郊自己心想,料想今日难以逃脱此劫,便说:“也罢!将军既然奉了君命,不敢违抗。我还有一言,希望将军能行此大德,保全我一脉生命。” 黄飞虎说:“殿下有何事?但说无妨!” 殷郊说:“将军可将我殷郊的首级,带回都城复命。可怜我年幼的弟弟殷洪,放他逃往别国,倘若他日他长大成人,或许能借兵报仇,洗雪我母亲的沉冤。我殷郊即便死了,也如同活着一样,希望将军可怜我们。”

殷洪上前急忙阻止说:“黄将军,此事万万不可!皇兄是东宫太子,我不过是个庶子,况且我年纪又小,没有什么大的作为。黄将军可将我殷洪的首级带回去复命,皇兄可以往东鲁,或者去西岐,借一支军队,或许能报母亲和弟弟的仇,我又怎会吝惜这条性命?”

殷郊上前一把抱住兄弟殷洪,放声大哭:“我怎么忍心让年幼的弟弟遭受如此惨刑?” 二人痛哭流涕,彼此都不忍心,你推我让,谁也不肯舍弃对方。方弼、方相看到如此悲痛的情景,二人喊道:“真是苦死人了!” 泪如雨下。

黄飞虎见方弼如此忠心,心中实在不忍,感到十分凄凉。于是含泪喊道:“方弼,不必啼哭,二位殿下也不必伤心。此事只有我们五人知晓,如有泄露,我举族都难以保全。方弼过来,你保护殿下往东鲁去见姜桓楚,方相你去见南伯侯鄂崇禹,就说:‘我在中途,放殿下往东鲁。’告诉他们:‘让他们两路调兵,清除奸佞,洗刷冤屈。’我黄飞虎到时候自有办法应对。”

方弼说:“我弟兄二人今日早朝时,不知会发生这样的异事,当时只顾临朝保驾,没带路费。如今要分头前往东南二路,这可怎么办?” 飞虎说:“这事你我都没料到。” 飞虎沉思了半晌,说:“可把我家内悬挂的宝物拿去,到前面路上卖掉,权当路费。这宝物上有金镶,价值百金。二位殿下,前途保重!方弼、方相,你们兄弟可要用心,这功劳可不小,臣回宫复命了。”

飞虎骑上神牛,返回朝歌进城时,天色已晚,百官还在午门。黄飞虎下了坐骑,比干问:“黄将军,事情怎么样了?” 黄飞虎说:“没追上,只能回来复旨。” 百官听了,都十分高兴。

且说妲己见没能抓住殷郊,又进言说:“陛下今日让殷郊逃脱了,倘若他投奔姜桓楚,只怕不久后大军就会杀来,那灾祸可不小。况且闻太师正在远征,不在都城。陛下不如赶快命令殷破败、雷开,立刻点三千飞骑,星夜前去捉拿,斩草除根,以免后患。” 纣王听了,说:“夫人此言,正合朕意。” 急忙传下手诏:“命令殷破败、雷开,点三千飞骑,速速捉拿殿下,不得延误,否则治罪。”

殷、雷二将领了诏书,便前往黄飞虎府内来领取兵符,调选兵马。黄飞虎坐在后厅,心里想着:“朝廷如此不正,将来必定民怨沸腾,百姓惶惶不安,四海分崩离析,八方战乱纷起,百姓生灵涂炭,永无宁日,这可如何是好?” 正想着,军政司来禀报:“老爷,殷、雷二将前来听令!” 飞虎说:“让他们进来。”

二将进入后厅,行礼完毕。飞虎问:“刚刚散朝,又有什么事?” 二将启奏说:“天子手诏,命令末将领三千飞骑,星夜追赶殿下,捉拿方弼等人,以正国法,特来请老爷发放兵符。”

飞虎暗想:“这二将前去追赶,必定会坏事。我之前的一番好意,恐怕要付诸东流。” 于是吩咐殷破败、雷开说:“今日天色已晚,人马还没集齐,明日五更,再来领取兵符,速速出发。” 殷、雷二将不敢违抗命令,只得退下。

要知道,黄飞虎是元戎,殷、雷二将是他的下属,哪敢强行争辩,只得回去,暂且不表。且说黄飞虎对周纪说:“殷破败来领取兵符,要调三千飞骑追赶殿下。你明日五更,把左哨那些年老体弱、疾病缠身、不堪作战的士兵,点三千给他。” 周纪领命。

第二天五更,殷、雷二将前来领取兵符,周纪来到教场,命令左哨点出三千飞骑,交给殷、雷二将领走。二将一看,都是些老弱病残的士兵,又不敢违抗命令,只得带领这些人马出了南门。一声炮响,催动三军前进,可这些老弱疾病的士兵,怎么能走得快?急得二将毫无办法,只能随军勉强前行。有诗为证:“三千飞骑出朝歌,呐喊摇旗擂鼓锣;队伍不齐叫难支,行人拍手笑呵呵。”

暂且不说殷破败、雷开追赶二位殿下的事。且说方弼、方相保护着二位殿下走了一两天,方弼对弟弟方相说:“咱们保护二位殿下反出朝歌,可如今口袋空空,一点路费都没有,这可如何是好?虽说黄老爷赐了玉佩,但咱们哪能随便用呢?要是有人盘查起来,反倒麻烦。咱们现在身处东南两条路的岔口,你正好可以给二位殿下指引前往的方向,我兄弟俩再另寻去处,这样才能两全其美。” 方相说:“兄长这话极是。”

方弼于是向二位殿下说道:“臣有一句话,要启禀二位千岁。臣等不过是一介勇夫,心思愚笨。昨天看到殿下背负如此冤屈痛苦,一时冲动,就反出了朝歌,却没想到路途遥远,又没有盘缠。如今要是把黄将军留下的玉佩变卖使用,又怕被盘查出来,反而不利。况且咱们是逃灾避祸,得低调隐藏些才好。刚才臣想到一个办法,咱们得分头行动,各自潜藏,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还望二位千岁仔细考虑,并非臣不能善始善终。”

殷郊说:“将军所言甚是。可我兄弟俩年纪尚小,又不知道该走哪条路,这可怎么办?” 方弼说:“这一条路是往东鲁,那一条路是往南都,都是大路,沿途人烟密集,可以放心前行。” 殷郊问:“既然如此,二位将军打算前往何方,咱们何时才能再次相聚呢?” 方相说:“臣此去,不管在哪个镇诸侯处,暂且安身。等殿下借兵攻打朝歌的时候,臣自会前来投奔殿下麾下,做先锋打头阵。”

四人各自挥泪,就此分别。这里先不说方弼、方相告别殿下后,从小路离开了。且说殷郊对弟弟殷洪说:“兄弟,你打算往哪一方去?” 殷洪说:“全凭哥哥做主。” 殷郊说:“我往东鲁,你往南都。我去向外公哭诉这场冤苦,舅爷必定会调兵。我会派官员通知你,你也可以借几万军队,咱们一起讨伐朝歌,捉拿妲己,为母亲报仇。这件事千万不能忘记!” 殷洪流着泪点头:“哥哥,从此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 兄弟二人放声大哭,手牵着手,难舍难分。有诗为证:

“旅雁分飞最可伤,弟兄南北苦参商;思亲痛有千行泪,失路愁添万结肠。横笛几声催暮霭,孤云一片逐沧浪;谁知国破人离散,方信倾城在女郎。”

话说殷洪踏上路程,泪水止不住地流,心中满是凄惨,忧愁万千。况且殿下年纪幼小,一直在深宫里养尊处优,哪里懂得长途跋涉的艰辛?他走走停停,一会儿担心这,一会儿忧虑那,肚子也饿了起来。你想啊,殿下在宫中时,想要衣服就是绫罗绸缎,想要食物就是山珍海味,哪里会向别人乞讨呢?

他看到有一处村庄,人们都在家里吃饭。殷洪走到跟前,说道:“给孤家一些饭吃。” 众人见殿下身着红衣,相貌不凡,赶忙起身说:“请坐,请坐,有饭。” 急忙把饭端到桌上。殷洪吃了饭,起身道谢:“承蒙赐饭,打扰了,不知何时才能报答你们?” 乡人问:“小公子这是要去哪里?贵姓啊?” 殷洪说:“我不是别人,正是纣王的儿子殷洪。如今要前往南都去见鄂崇禹。” 那些人一听是殿下,赶忙跪地叩头,口称:“千岁!小民有眼不识泰山,没能迎接,还望恕罪!” 殿下问:“这里是前往南都的路吗?” 乡民回答:“这就是大路。”

殿下离开村庄,继续向前赶路,一天走不到二三十里。毕竟殿下在深宫里娇生惯养,哪里会走路呢?此时,他走到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无处歇脚,心里十分着急。又走了两三里,只见松树林茂密,道路清晰,前方有一座古庙。殿下大喜,径直朝庙前奔去。只见庙门上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 “轩辕庙”。

殿下走进庙中,拜倒在地,说道:“轩辕圣王,您制定衣裳、礼乐、冠冕制度,还开创了日中为市的交易方式,是上古的圣明君主。殷洪是成汤三十一代孙,纣王之子。如今父王无道,杀子诛妻,殷洪逃难至此,想借圣帝的庙宇借宿一晚,明日一早便启程,希望圣帝保佑。若能有一方安身之所,殷洪定会重修殿宇,重塑金身。” 此时殿下一路奔波,身体十分困倦,便在圣座下和衣而睡,暂且不表。

且说殷郊朝着东鲁的大道前行,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他只走了四五十里,便看到一座府邸,上面写着 “太师府”。殷郊心想:“这里是官宦人家,可以借宿一晚,明日一早再走。” 殿下问道:“里面有人吗?” 问了一声,见里面没人回应。殿下只好又走进一层门,只听到里面有人长叹一声,吟道:

“几年待罪掌丝纶,一片丹心岂白湮?辅弼有心知为国,坚持无地向私人。孰知妖孽生宫室,致使黎民化鬼;可叹野臣心魏阙,乞灵无计叩枫宸。”

话说殿下听完里面的人作诗,又问道:“里面有人吗?” 里面传来人声,问道:“是谁?” 天色已晚,在黑影中看不太清楚。殷郊说:“我是过路投亲的,天色晚了,想借府上一宿,明日一早便走。” 里面的老者问:“听你声音,像是朝歌人?” 殷郊回答:“正是。” 老者又问:“你是在乡下还是在城里?” 殿下说:“在城里。” 老者说:“请进来,我问你一事。”殿下向前一看,惊讶道:“呀!原来是老丞相。” 商容见是殷郊,连忙下拜:“殿下!您怎么会来到这里?老臣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商容又说:“殿下是国家的储君,怎么会独自一人来到这里?想必国家发生了不祥之事,请殿下坐下,细细说与老臣听。” 殷郊流着泪,把纣王杀子诛妻的事情,详细地说了一遍。

商容跺着脚,大声叫道:“没想到昏君如此横暴,灭绝人伦,三纲尽失。我虽隐居山林,却心系朝廷。怎知平地起风波,发生如此变故。娘娘竟惨遭酷刑,二位殿下流离失所,百官为何都闭口不言,不犯颜直谏,致使朝政颠倒。殿下放心,待老臣与您一同进朝歌,直言劝谏天子,让他改弦更张,挽救祸乱。” 随即唤来左右,吩咐准备酒席,款待殿下,等明日再写奏本。这里暂且不说殷郊在商容府内的情况。

且说殷破败、雷二将领兵追赶二位殿下,虽然有三千人马,但都是些老弱不堪的士兵,一天只能走三十里,走不了多远。走了三天,才走了一百来里路。一天,他们来到一个三岔路口。雷开说:“兄长,咱们先把人马安置在这里。你带领五十名精壮士卒,我带领五十名精壮士卒,分头去追赶。你往东鲁方向,我往南都方向。” 殷破败说:“这个主意不错。不然,带着这些老弱士兵一起走,一天走不了二三十里,怎么能追得上,最终肯定误事。” 雷开说:“要是兄长先追上了,就在这里等我。要是我先追上了,也在这里等兄长。” 殷破败说:“有理。”

二人把那些老弱军卒屯扎在此处,各自带领五十名年轻力壮的士卒,分头追赶。不知道二位殿下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