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叁十四回 飞虎归周见子牙

古典白话合集 第叁十四回 飞虎归周见子牙

作者:清风随竹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4 20:27:59 来源:书海阁

且说那左道旁门之术乱象丛生,恰似一团乱麻,可叹那昏庸的君主偏信奸邪之人。纣王贪淫无道,全然不顾伦理纲常,肆意乱政,却不知国家已危在旦夕。朝中将相本就应归附圣明之主,可韩荣为何要阻拦黄飞虎一行人前行呢?好在中途哪吒这位灵珠子现身,用金砖打伤余化,这才让黄飞虎等人有了转机。

话说黄滚来到韩荣军前行军礼请罪,见到韩荣后,口称:“犯官黄滚特来叩见总兵大人。” 韩荣连忙回礼,说道:“老将军,此事关乎国家重务,并非末将敢于擅自做主。如今老将军这般,有何吩咐?” 黄滚说:“黄门犯下国法,理应受到惩处,我自然无话可说。但有一事,实在可怜,倘若总兵大人能法外施仁,给我们留一条生路,那我父子即便死在九泉之下,也会感恩不尽。” 韩荣问:“老将军有何事,不妨直说,末将愿闻其详。”

黄滚说道:“儿子连累父亲,我不敢埋怨。只是黄门七世忠良,从未有过失节之事。如今不幸遭此劫难,若子孙全部被杀,实在令人怜悯。我实在没有办法,才前来求见总兵大人。还望您念在这些孩子年幼无知,罪不至死,放了我这几个孙儿出关,也好为黄门留下一脉。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韩荣回道:“老将军,您这话可就错了!我驻守此地,有自己的职责所在,怎能徇私而忘却对君主的忠诚呢?老将军您曾位居高官,统领百官,满门富贵,尽享国恩。却不思报答,反而纵容儿子反商,此罪不可饶恕,即便年幼的孩子也不能留下。一门犯法,绝不容情,必须解往朝歌,朝廷自有公论,是非曲直自会分明。到时候名正言顺,谁敢不服?如今老将军想让我放黄天祥出关,那我岂不是与反叛之人串通一气,欺侮朝廷了吗?国法何在?我反而要为老将军承担罪责了。此事我万万不敢从命。”

黄滚又说:“总兵大人,黄氏犯法,一门眷属众多,一个婴儿又能有什么妨碍呢?即便放了他,又能成什么事?这点情分您还是能做的吧。人皆有恻隐之心,将军何必如此固执,不肯给我们一条生路呢?况且我黄门功劳如山,如今却落得这般下场。古人云:‘当权若不行方便,如入宝山空手回。’人生在世,谁能保证一辈子都顺风顺水?何况我一家都是含冤受屈,并非那些大奸大恶、蓄意谋反之人可比。还望将军可怜可怜,放了我的孙儿。我们生当衔环,死当结草,绝不敢辜负将军的大恩大德。” 韩荣说:“老将军,您要天祥出关,除非我也跟着叛逃,随您一起往西岐,否则这件事我实在做不到。”

黄滚再三求情,韩荣却始终执法不允。黄滚大怒,对两个孙儿说:“我身为元帅,如今却要低声下气去求人。既然总兵不肯留情,我们公孙情愿赴死,又有何惧?” 于是,黄滚带着两个孙儿,主动前往韩荣的帅府,自投囹圄。来到监牢,黄飞虎忽见父亲和两个弟弟一同进来,不禁放声大哭:“没想到今日竟如父亲所言,让我成了万世唾弃的大逆之人。” 黄滚说:“事已至此,后悔也来不及了。当初我就劝你饶我一命,你不听,如今又何必埋怨呢?” 暂且不说黄滚父子在牢中悲痛哭泣。

且表韩荣立下了擒获黄家父子的大功,又收缴了黄家的货财珍宝等物。众官员设下酒席,为总兵贺功。一时间,大吹大擂,笙簧齐奏,众人欢歌畅饮。韩荣正在饮酒之际,与众人商议:“该派谁去解送黄家父子呢?” 余化说:“元帅要解送黄家父子,末将亲自去,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韩荣笑着说:“有先行官你前去,我心里才踏实。” 当晚酒散。第二天,余化点齐三千人马,将黄姓犯官,共计十一人,押解往朝歌。众官员都来为余化饯行。饮酒完毕,一声炮响,大军启程进发。

一行人走了十里,来到界牌关。黄滚坐在陷车中,看到帅府厅堂依旧,可如今自己却成了犯官,睹物伤情,忍不住泪如雨下。关内的军民纷纷前来观看,无不叹息流泪。暂且不表黄家父子在途中的情形。

且说乾元山金光洞的太乙真人,正悠闲地坐在碧游床上,运起元神。忽然,心血来潮。看官须知,但凡神仙,烦恼、嗔怒、爱欲这三件事早已忘却。他们心如磐石,不为外物所动。而心血来潮,便是心中忽然有所感应。真人掐指一算,便知晓此事:“呀!原来是黄家父子有难,贫道理应前去搭救。” 于是,真人唤道:“金霞童儿,去请你师兄来。” 金霞童儿来到桃源,见哪吒正在练枪。金霞童儿说:“师父有请。” 哪吒收起长枪,来到碧游床下,倒身便拜:“弟子哪吒,不知师父唤弟子有何事吩咐?” 真人说:“黄飞虎父子有难,你下山去救他们,将他们送出汜水关后,速速回来,不得有误。日后你与他们将同殿为臣。” 哪吒本就好动,一听此事,心中十分高兴,赶忙收拾一番,准备下山。他脚蹬风火二轮,手持火尖枪,离开了乾元山,朝着穿云关飞驰而去。那速度极快,有诗为证:脚登风轮起在空,乾元道术妙无穷;

周游天下如风响,忽见川云眼角中。

话说哪吒脚蹬风火二轮,眨眼间便来到穿云关,落在一座山冈上。他四处张望,不见动静,便在那里站立了许久。只见远处一支人马浩浩荡荡而来,军旗招展,剑戟森严。哪吒心想:“平白无故的,怎样才能引发争斗呢?必定要找他们一个错处,方可动手。” 哪吒思索片刻,便编了一首儿歌唱了起来:

吾当生长不记年,只怕师尊不怕天;

昨日老君从此过,也须送我一金砖。

哪吒唱完,脚蹬风火二轮,站在咽喉要道之上。有探事的士兵飞报给余化:“启禀老爷,有一人站在车轮上唱歌。” 余化传令扎营,催动火眼金睛兽,出营查看。只见哪吒站在风火轮上,模样十分奇特,有诗为证:

异宝灵珠落在尘,陈塘关内脱真神:

九湾河下诛李良,怒发抽了小龙筋。

宝德门前敖光服,二上乾元现化身;

三追李靖方认父,授火尖枪一根。

顶上揪巾光灿烂,水合袍束虎龙文;

金砖到处无遮挡,乾坤圈配混天绫。

西岐屡战成功绩,方保周朝八百春;

东进五关为前部,展旗开回绝轮。

莲花化身无坏体,八臂哪吒到处闻。

话说余化问道:“站在风火轮上的是何人?” 哪吒回答:“我长久居住此地,但凡有过往之人,不论官员还是皇帝,都得给些买路钱。你如今要到哪里去?赶紧送上十块金砖,我便放你过去。” 余化大笑道:“我乃汜水关总兵韩荣的前部将领余化。如今押解反臣黄飞虎等官员前往朝歌请功,你好大的胆子,竟敢阻拦去路!还唱什么歌!赶紧退下,饶你性命。” 哪吒说:“原来你是捉将有功之人,如今从此处经过也可以,只要送我十块金砖,我就放你走。” 余化大怒,催动火眼金睛兽,挥舞方天画戟,直刺哪吒。哪吒急忙用手中长枪抵挡,二人交起手来,一场大战就此展开。两人往来冲突,一个是七孤星般英勇的猛虎,一个是莲花化身、精神抖擞的哪吒。哪吒施展的是仙传妙法,与常人大大不同,把余化杀得筋疲力尽,余化虚晃一戟,扬长败走。哪吒喊道:“哪里走!” 便向前追赶。

余化回头见哪吒追来,便挂下方天戟,取出戮魂幡,像之前那样,要拿哪吒。哪吒一见,笑着说:“此物不过是戮魂幡,有什么稀奇的!” 哪吒见数道黑气扑面而来,只用手一招,便将其接住,塞进豹皮囊中,大声喊道:“有多少,一起放马过来!” 余化见宝物被破,便拨转兽头,回来再战。哪吒心想,自己奉师父之命下山,是来救黄家父子的,要是余化泄露了机密,杀了黄家父子,可就糟糕了。于是,他左手持枪抵挡方天戟,右手取出一块金砖,抛向空中,大喝一声:“疾!” 只见五彩光芒闪现,天地间一片昏暗,乾元山上宝光闪耀。那金砖落下来,正打在余化的顶门上。余化被打得趴在鞍桥上,口中喷血,倒拖画戟败逃。哪吒追了一段路,心想:“我奉师命来救黄家父子,要是一味贪追,误了大事可不好。” 于是,他登上风火轮,又祭起一块金砖,打得众士兵四散奔逃,如鸟兽散。

哪吒见陷车中的人个个垢面蓬头,便厉声大喊:“谁是黄将军?” 飞虎问道:“站在风火轮上的是谁?” 哪吒回答:“我乃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门下,姓李,双名哪吒。得知将军如今有难,奉师父之命下山来救你。” 武成王大喜。哪吒用金砖打开陷车,放出众将。飞虎倒身拜谢。哪吒说:“列位将军慢行,我如今先去把汜水关拿下,等将军们出关。” 众人再三称谢:“多谢您的大恩大德,救了我们的性命。” 众人各自拿起器械,咬牙切齿,怒气冲天,随后跟着哪吒前行。

且说余化败回汜水关。那火眼金睛兽日行千里,从穿云关到汜水关一百六十里,很快便到了。韩荣正在府中与众将官饮酒作乐,欢庆胜利,心情愉悦,正谈论着黄家之事。忽然有人来报:“先行官余化前来复命。” 韩荣大惊道:“去了又回来,其中必有蹊跷。” 赶忙下令:“让他进来。” 正所谓 “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看容颜便得知”。韩荣忙问:“将军为何回来?看你面容失色,似乎还受了伤。” 余化请罪道:“人马行至穿云关附近,有一人不通姓名,脚蹬风火二轮,唱歌截路,要我十块金砖才肯放行。末将不肯,与他大战一场。那人法术精妙,末将只得回马,想用宝物拿他。可我举宝时,那人伸手就接了过去。末将不服,勒马与他再战,只见他手一动,不知取出何物,一道黄光闪过,末将颈项受伤,所以败回。” 韩荣急忙问:“黄家父子怎么样了?” 余化回答:“不知道。” 韩荣顿足叹道:“一场辛苦,却让反臣跑了。要是天子知道了,我如何脱罪?” 众将说:“料想黄飞虎他们前不能出关,后不能回朝歌,总兵速速派人马把守关隘,以防众反叛逃脱。”正商议间,探事官来报:“有一人脚蹬车轮,手持长枪,威风凛凛,自称要会会七首将军。” 余化在一旁说:“就是此人。” 韩荣大怒:“传令众将上马,等我去擒他。” 众将得令,纷纷上马,出了帅府。三军如潮水般涌来。哪吒登上风火轮,大声呼喊:“余化,快出来见我,说个明白!” 韩荣一马当先,问道:“来者何人?” 哪吒见韩荣头戴束发冠,身披金锁甲,身着大红袍,腰束玉束带,手持点钢枪,骑着银鬃马,便答道:“我不是别人,乃是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门下,姓李名哪吒。奉师父之命下山,特来解救黄家父子。刚刚遇见余化,没把他打死,我特来擒他。” 韩荣说:“你竟敢截抢朝廷犯官,还在此嚣张,实在可恶。” 哪吒说:“成汤气数将尽,西岐圣主已出,黄家乃是西周的栋梁之材,正应上天之象。你们为何违背天命,制造这不可测的灾祸呢?” 韩荣大怒,纵马挥枪,直取哪吒。哪吒蹬转风火轮,举枪相迎。轮马相交,没几个回合,左右的将士一齐围了上来。好一场大战,只见:

咚咚鼓响,杂彩旗摇:三军齐呐喊,众将执刀枪。哪吒长枪生烈焰,韩荣马上逞英雄;众将精神虽似虎,哪吒狮子把头摇。众将如狻猊摆尾,哪吒似搅海金龙;火尖枪犹如怪蟒,众将兵杀气滔滔。哪吒斩关落锁施威武,韩荣阻挡英雄气概高;天下兵戈从此起,汜水关前第一遭。

话说哪吒手中的火尖枪,乃是金光洞里太乙真人传授,其使法独特非凡。枪尖刺出时,宛如银龙探爪般迅猛,收枪时又似走电飞虹般快捷。他舞动长枪,挑落一众敌将,那些将领根本抵挡不住,纷纷落马,各自逃命去了。韩荣拼了性命奋力抵抗,双方正酣战之际,黄明、周纪、龙环、吴谦、飞彪、飞豹等人,一同杀了过来,大声呼喊:“这次一定要拿下韩荣,为我们报仇!” 且说余化实在没有办法,只能鼓足勇气,催动火眼金睛兽,挥舞画杆戟,杀出府门。两边顿时陷入混战。

哪吒见黄家众将杀到,便伸手从怀中取出金砖,抛向空中,金砖朝着守将韩荣砸去,正中韩荣。韩荣的护心镜被打得粉碎,他只得落荒而逃。余化见状,大声呼喊:“李哪吒!休要伤害我家主将!” 说着,纵兽摇戟,直取哪吒。两人交手没到三四个回合,哪吒用枪架住余化的画戟,迅速从豹皮囊中取出乾坤圈,朝着余化打去。乾坤圈正中余化的臂膊,打得他筋断骨折,余化差点从兽背上坠落,朝着东北方向败逃而去。

哪吒成功拿下了汜水关,黄明、周纪等人在关内奋勇拼杀,杀得关内的三军四处逃窜,他们趁机大开杀戒。第二天,黄滚与飞虎等人一同赶到。众人将韩荣府内的财物,一股脑儿地装在车辆上,载着这些东西,驶出了汜水关,来到了西岐地界。哪吒将他们送到金鸡岭后,便与黄飞虎等人告别。飞虎及众将感激不已,说道:“承蒙公子搭救,让我等绝处逢生,实在是出乎我们的意料。不知何时才能再次与公子相见!日后若有机会,定当效犬马之劳,以表我们的赤诚之心。” 哪吒说:“将军一路保重,我不久后也会前往西岐,咱们后会有期,不必如此过谦。” 众人就此分别,哪吒返回乾元山,暂且按下不表。

话说武成王黄飞虎带着原来的三千人马,以及家将等人,一行人白天赶路,夜晚休息。一路上翻山越岭,山路崎岖险峻,河水湍急且深。有诗为证:

别却朝歌归圣主,五关成败力难支;

子牙从此刀兵动,准备四九伐西岐。

话说黄家众将经过首阳山、桃花岭,越过燕山,历经多日,终于来到了西岐山。此处距离西岐城只有七十里路程。武成王的兵马抵达岐山后,安营扎寨。黄飞虎向黄滚禀报说:“父亲,孩儿打算先往西岐城去见姜丞相。倘若他肯接纳我们,我们便可进城;若不接纳,我们再另做打算。” 黄滚说:“我儿所言极是。”

黄飞虎身着素色衣服,骑马走了七十里路,来到西岐城。他看着西岐的景致,只见这里山川秀丽,风土人情淳朴厚实,与朝歌大不相同。街道上,行人相互让路,长幼尊卑有序,城中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而且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飞虎不禁感叹道:“都说西岐是圣土,今日一见,果然百姓安居乐业,物产丰富,真真是如同尧天舜日般的太平景象。” 飞虎对西岐称赞不已。

进了城后,黄飞虎询问路人:“姜丞相的府邸在哪里?” 百姓回答道:“小金桥头便是。” 黄飞虎来到小金桥,找到了相府,对堂候官说:“麻烦你进去禀报丞相一声,就说朝歌的黄飞虎前来求见。” 堂候官敲响云板,通报丞相升殿。姜子牙走出银安殿,堂候官将写有黄飞虎求见的手本呈上。姜子牙看过后心想:“朝歌的黄飞虎,那可是武成王啊。他今日前来,会有什么事呢?” 于是急忙传令接见。姜子牙身着官服,迎到仪门等候。黄飞虎来到滴水檐下,向姜子牙下拜行礼。姜子牙也以大礼回敬,说道:“大王大驾光临,姜尚未能远迎,实在是失礼,还望大王勿怪。” 黄飞虎说:“末将黄飞虎如今是落难之臣,如今弃商归周,就如同飞鸟失去了栖息的树林,只能暂且寻求一处容身之所。倘若丞相能够接纳,飞虎感激不尽。” 姜子牙赶忙将黄飞虎扶起,请他与自己分宾主入座。黄飞虎推辞道:“末将是商朝的叛臣,怎敢与丞相同坐一旁呢?” 姜子牙说:“大王言重了,我虽然忝居相位,但也曾在大王的治下为官。今日大王何必如此谦逊。” 黄飞虎这才入座。

姜子牙恭敬地问道:“大王为何要舍弃商朝呢?” 武成王黄飞虎长叹一声,说道:“纣王荒淫无道,权臣把持朝政,不接纳忠良之士,只亲近小人。他贪恋美色,日夜笙歌,丝毫不把国家社稷放在心上;残害忠良,毫无顾忌;还大兴土木,致使万民受苦。元旦之时,末将的原配夫人前往中宫朝贺,妲己设计陷害,导致末将的原配夫人坠楼身亡。末将的妹妹在西宫得知此事后,前往摘星楼辩明是非,可纣王却偏袒妲己,竟将我妹妹抓住,扯住宫衣和后鬓,从摘星楼上扔了下去,摔得粉身碎骨。末将心想:‘君主无道,臣子投奔他国,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所以我才反出朝歌,杀出五关,特意前来投奔丞相,愿为丞相效犬马之劳。倘若丞相能够容纳我们父子,那便是丞相的莫大恩情。”

姜子牙听后大喜,说道:“大王既然愿意投奔,全力扶持社稷,武王必定欣喜万分。我岂有不容纳之理?请大王先到公馆休息,我这就进宫去面见大王。” 黄飞虎告辞,前往公馆,暂且不表。

且说姜子牙骑马进宫,此时周武王正在显庆殿闲坐。当驾的太监启奏:“丞相候旨。” 武王宣姜子牙进见。姜子牙行礼完毕,武王问道:“相父有何事要见孤王?” 姜子牙上奏道:“恭喜大王,如今成汤的武成王黄飞虎,舍弃纣王,前来投奔大王,这可是我西土兴盛的吉兆啊。” 武王问:“黄飞虎可是朝歌的国戚?” 姜子牙说:“正是。昔日先王曾说过,黄飞虎夸官之时,先王曾受其大恩。如今他前来归附,理应请他进宫相见。” 武王传旨请黄飞虎进宫。

不一会儿,传旨的人回来复命:“黄飞虎候旨。” 武王命人将黄飞虎宣至殿前。黄飞虎倒身下拜,说道:“成汤的落难之臣黄飞虎,愿大王千岁!” 武王回礼道:“本王久仰将军威名,威震天下,义薄四方,广施恩德,人人敬仰,将军真是忠良君子。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黄飞虎伏地奏道:“承蒙大王提拔,让我黄飞虎一门脱离险境,摆脱困境,我怎敢不尽心竭力,以报答大王的恩情。”

武王问姜子牙:“黄将军在商朝官居何位?” 姜子牙上奏道:“官拜‘镇国武成王’。” 武王说:“孤王西岐只需改一字,便封他为‘开国武成王’。” 黄飞虎谢恩。武王设宴,君臣一同饮酒。席间,黄飞虎将纣王的失政之举,详细地说了一遍。武王说:“君主虽无道,但臣子仍应秉持礼仪,各自尽到自己的本分。” 武王又吩咐姜子牙挑选吉日动工,为黄飞虎建造王府。姜子牙领旨,君臣宴席结束。

第二天,黄飞虎上殿谢恩完毕,又上奏道:“臣的父亲黄滚,以及弟弟飞彪、飞豹,儿子天禄、天爵、天祥,义弟黄明、周纪、龙环、吴谦,还有家将一千名,人马三千,不敢擅自进入都城,如今驻扎在西岐山,请大王定夺。” 武王说:“既然有老将军,传旨让他们速速进入都城,各自担任原来的官职。” 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