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叁十七回 姜子牙一上昆仑

古典白话合集 第叁十七回 姜子牙一上昆仑

作者:清风随竹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4 20:27:59 来源:书海阁

姜子牙当初返回玉京,只见那瑶台琼楼被香雾环绕,如梦如幻。绿水悠悠,仿佛流尽了人世的繁华旧梦,青山依旧,却消磨了帝王的雄才大略。如今,军民深陷战火,干戈纷起,将士们也灾祸连连,奇异法术层出不穷。然而,封神一事乃是天意注定,姜子牙前往岐山,又将开启新的篇章。

话说哪吒用乾坤圈把张桂芳的左臂打得筋断骨折,张桂芳在马上晃了三晃,却强撑着没有摔下马来。哪吒得胜,骑着风火轮进城。探马赶忙跑到相府报告,随后哪吒前去拜见姜子牙。姜子牙问道:“你与张桂芳交战,胜负如何?” 哪吒回答:“弟子用乾坤圈打伤了他的左臂,他败退回营里去了。” 姜子牙又问:“他可曾叫你的名字?” 哪吒说:“桂芳连叫了三次,弟子没有理会他。” 众将听了,都不明白其中缘由。原来,但凡由精血孕育而成的人,都有三魂七魄,被桂芳叫一声,魂魄就会脱离身体,散在各处,自然就会从马上摔下来。可哪吒是莲花化身,全身都是莲花所化,根本就没有三魂七魄,所以张桂芳叫不动他从风火轮上下来。

且说张桂芳左臂受伤,先行官风林也受了伤,行动不便。无奈之下,张桂芳只得派差官,带着告急文书,前往朝歌去见闻太师,请求支援,暂且按下此事不表。

再说姜子牙在相府中暗自思量,哪吒虽然取胜,但他担心日后朝歌会调动大队人马前来,西岐恐怕难以抵挡。于是,姜子牙斋戒沐浴,换上干净的衣服,进宫去见武王。行过朝见之礼后,武王问道:“相父来见孤王,有什么要事?” 姜子牙说:“臣想向主公辞行,前往昆仑山走一趟。” 武王说:“如今敌军兵临城下,将至护城河边上,国内又缺少能主事的人,相父可不能在高山上逗留太久,让孤王苦苦盼望。” 姜子牙说:“臣此去,多则三天,少则两天,马上就回来。” 武王这才答应了。

姜子牙出了朝,回到相府,对哪吒说:“你和武吉要好好守城,不要轻易与张桂芳交战。等我回来,再做打算。” 哪吒领命。姜子牙吩咐完毕,随即施展土遁之术,朝着昆仑山飞去。那土遁之术有多神奇呢?有诗为证:

玄里玄空玄内空,妙中妙法妙无穷;

五行遁术非凡术,一阵清风至玉宫。

话说姜子牙施展土遁,来到麒麟崖,落下遁光。他看着昆仑山上的景致,不禁感叹起来。回想起自己离开这座山,不知不觉已经十年了,如今再次来到这里,感觉一切都焕然一新。姜子牙心中满是眷恋,这昆仑山究竟有多美呢?

只见山上烟霞绚丽多彩,日月的光辉在这里摇曳生姿。千株古老的柏树,郁郁葱葱,万节修长的竹子,一片翠绿。千株老柏,在雨中被染得满山青碧;万节修竹,含着烟雾,一条小径都透着苍苍之色。门外奇花似锦,桥边瑶草散发着阵阵清香。岭上的蟠桃花开得如红锦般灿烂,洞门口的茸草翠绿如丝,长得长长的。时常能听到仙鹤的鸣叫,也常见瑞鸾在空中翱翔。仙鹤鸣叫时,声音能传到九霄云外;瑞鸾飞翔之处,羽毛闪耀着五彩的光芒。白鹿和玄猿时不时地出没,青狮和白象也自在地往来。仔细观赏这灵秀的福地,真的比天堂还要美好。

姜子牙上了昆仑山,过了麒麟崖,来到玉虚宫前。他不敢擅自进入,在宫前等候了许久。只见白鹤童子从宫里出来,姜子牙赶忙说道:“白鹤童子,麻烦你帮我通报一声。” 白鹤童子一看是姜子牙,急忙走进宫内,来到八卦台下,跪下启禀道:“姜尚在宫外,听候玉旨。” 元始天尊微微点头,说道:“正等他来呢。” 童子走出宫,对姜子牙说:“师叔,老爷有请。”

姜子牙来到台下,倒身下拜,说道:“弟子姜尚,愿老师父圣寿无疆。” 元始天尊说:“你今日上山来得正好。命南极仙翁取来封神榜给你,你可前往岐山建造一座封神台。在台上张挂封神榜,这样你一生的大事就算完成了。” 姜子牙跪着请求道:“如今有张桂芳,用左道旁门的法术征伐西岐。弟子所学有限,难以制服他,希望老爷大发慈悲,指点弟子。” 元始天尊说:“你身为人间宰相,享受国家俸禄,被称为相父,凡间的事情,我贫道又怎能全都管得了呢?西岐有有德之人坐镇。你若惧怕左道旁门之术,到了危急时刻,自然会有高人相助,此事不必再问我,你去吧。” 姜子牙不敢再问,只得退出宫去。

姜子牙刚出宫门,白鹤童子在后面叫道:“师叔,老爷叫你!” 姜子牙听到,急忙回到八卦台下跪下。元始天尊说:“此去但凡有人叫你,千万不可答应。若是答应了,将会有三十六路兵马前来征伐你。东海还有一人在等你,务必小心,你去吧。” 姜子牙出宫,南极仙翁前来相送。

姜子牙说:“师兄,我上山参拜老师,恳请他指点我如何退敌,可老爷不肯大发慈悲,这可如何是好?” 南极仙翁说:“上天的定数,终究难以改变。只是有人叫你时,切不可答应,这一点至关重要,我就不远送你了。”姜子牙捧着封神榜,向前走去。走到麒麟崖时,正要施展土遁,突然听到背后有人叫:“姜子牙!” 姜子牙心想:“当真有人叫我,可不能答应他。” 后面又叫:“姜子牙公!” 姜子牙还是不应。那人又叫:“姜丞相!” 姜子牙依旧不应。那人连着叫了三五次,见姜子牙不应,便大声喊道:“姜尚,你太无情,太忘本了!你如今做了丞相,位极人臣,难道就不想想在玉虚宫与你一同学道四十年的情分?今日连叫你数次,你竟然都不应。”

姜子牙听到这般言语,只得回头观看,只见一个道人。这道人长得如何呢?有诗为证:

头上青巾一字飘,迎风大袖衬轻梢;

麻鞋足下生云雾,宝剑光华透九霄。

葫芦里面长生术,胸内玄机隐六韬;

跨虎登山随地走,三山五岳任逍遥。

原来此人是姜子牙的师弟申公豹。姜子牙说:“兄弟,我不知道是你叫我。只因师尊吩咐,但凡有人叫我,切不可答应,所以我才没有回应,得罪了。” 申公豹问道:“师兄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 姜子牙说:“是封神榜。” 申公豹又问:“要拿到哪里去?” 姜子牙说:“往西岐建造封神台,在上面张挂。” 申公豹问:“师兄,你如今保的是哪一方?” 姜子牙笑着说:“贤弟,你这话说得糊涂。我在西岐,身居相位,文王将武王托付给我。如今三分天下,周土已得其二,八百诸侯都心悦诚服地归向周朝。我如今保武王灭纣王,正应了上天的垂象。你难道不知道凤鸣岐山,预示着真命天子的出现吗?如今武王的德行堪比尧舜,仁义合乎天心。况且成汤的王气已经黯淡,这一传承即将终结。贤弟反倒问我,这是为何?”

申公豹说:“你说成汤王气已尽,我如今下山,要保成汤,扶纣王。姜子牙,你要扶周,我偏要处处掣你的肘。” 姜子牙说:“贤弟,你这说的是什么话。师尊的严命,我怎敢违背?” 申公豹说:“姜子牙,我有一言相劝,你且听我说。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倒不如你我一同保纣灭周。一来你我弟兄可以同心合意,二来你我弟兄也不至于反目成仇,这岂不是两全其美之道,你意下如何?”

姜子牙一脸正色,说道:“兄弟,你这话可就说错了。如今若听了贤弟的话,反倒违背了师尊的命令。况且这是天命,人怎敢违抗,绝无此理。兄弟,请回吧。” 申公豹顿时怒容满面,说:“姜子牙,你以为你保周,能有多大本领?你的道行不过四十年罢了。你且听我道来。有诗为证:

炼就五行真始诀,移山倒海更通玄;

降龙伏虎随吾意,跨鹤乘龙入九天。

紫气飞升千万丈,喜时大内种金莲;

足踏霞光闲戏耍,逍遥也过几千年。

姜子牙说:“你的功夫是你自己修炼所得,我的功夫也是我自己修炼所得,岂能只看年数的多少?” 申公豹说:“姜子牙,你不过会些五行之术,能倒海移山罢了。你怎能比得上我?像我能将首级取下来,往空中一掷,便能遍游千万里。还有红云托着,再放回颈项上,依旧完好如初,这又岂是你能做到的。有这样的道术,才不枉学道一场。你有何能耐,敢保周灭纣?你依我,烧了封神榜,和我一同前往朝歌,也不失丞相之位。”

姜子牙被申公豹这番话迷惑,心想人的头乃是六阳之首,砍下来后还能游千万里,再放回颈项上还能恢复如初,有这样的法术,实在是稀罕。于是说道:“兄弟,你把头取下来。若真能像你说的那样,起在空中,还能依旧放回,我便把封神榜烧了,同你往朝歌去。” 申公豹说:“可不许失信!” 姜子牙说:“大丈夫一言既出,重如泰山,岂有失信之理?”

申公豹解下头巾,手持宝剑,左手抓住头发,右手挥剑一挥,把头割了下来。他的身子竟然没有倒下。申公豹又将头往空中一掷,那头在空中盘旋着,越飞越高。姜子牙是个忠厚君子,仰着头呆呆地看着。只见那申公豹的头在空中盘旋,周围还环绕着一些黑气。

不说姜子牙被迷惑,且说南极仙翁送姜子牙,没有进宫去,在宫门前休息了一会儿。只见申公豹趁机追赶姜子牙,一直追到麒麟崖前,两人在那里指手画脚地争论着。又看到申公豹的头在空中游动。仙翁说:“姜子牙是个忠厚君子,险些被这孽障给迷惑了。” 急忙呼唤:“白鹤童子在哪里?” 童子回答:“弟子在此。” 仙翁说:“你快化作一只白鹤,把申公豹的头衔了,往南海飞去。” 童子领了法旨,立刻化作一只白鹤,飞起后把申公豹的头叼着,朝着南海飞去了。有诗为证:

左道旁门惑子牙,仙翁妙算更无差;

邀仙全在申公豹,四九兵来乱似麻。

众人看着姜子牙仰头观望,忽然间,一只白鹤飞来,将申公豹的头叼走了。姜子牙急得跺脚,大声呼喊:“这孽障怎么把头衔走了!” 正喊着,却没注意到南极仙翁从后面走过来,在他后心轻轻拍了一巴掌。姜子牙赶忙回头,见是南极仙翁,忙问道:“道兄,你怎么又回来了?”仙翁指着姜子牙说道:“你呀,真是个呆子!申公豹本就是左道之人,这不过是些小幻术,你怎么能当真呢?只要过个一时三刻,他的头还回不到颈上,自然就会因失血过多而死。师尊吩咐过你,不要答应别人叫你,你怎么又应了他?你这一答应可不要紧,将会有三十六路兵马前来讨伐你。刚才我在玉虚宫门前,看到你和他说话。他用这妖术迷惑你,你竟然就要烧了封神榜。倘若真烧了这榜,那可怎么办?所以我才叫白鹤童子化作一只白鹤,把他的头叼到南海去。过了一时三刻,这孽障一死,你也就没了祸患。”

姜子牙说:“道兄,你既然知道他的底细,就饶了他吧。修行之人,应心怀慈悲,他多年修行,历经数载,好不容易丹成九转,龙虎交汇,就这样死了,实在可惜。” 南极仙翁说:“你饶了他,他可不会饶你。到时候三十六路兵马杀来,你可别后悔。” 姜子牙坚持道:“就算后面有兵马来讨伐我,我也不能忘了慈悲之心,做出不仁不义之事。”

暂且不说姜子牙苦苦哀求南极仙翁,且说申公豹被仙鹤叼走了头,回不来了,心里焦急万分。要知道,过了一时三刻,血一流尽他就会死,这可把他急得左右为难。

再说姜子牙再三恳求仙翁,仙翁见他心意已决,便把手一招。只见白鹤童子张嘴一松,将申公豹的头放了下来。只是落得太匆忙,这头竟然脸朝着背脊。申公豹赶忙用手抓住耳朵,使劲一扭,才把脸转了过来。他睁开眼,看到南极仙翁站在面前,仙翁大喝一声:“你这该死的孽障!竟敢用左道之术迷惑姜子牙,让他烧毁封神榜,还想让姜子牙保纣灭周,你到底安的什么心?你就该去玉虚宫,面见掌教老师,好好交代!” 又呵斥道:“还不快退下!姜子牙,你也赶紧走吧。”

申公豹满脸羞愧,不敢还嘴,骑上白额虎,指着姜子牙恶狠狠地说:“你走着瞧,我定要让你西岐血流成海,白骨堆积如山。” 说完,恨恨地离去了,暂且不表。

话说姜子牙捧着封神榜,施展土遁之术,朝着东海飞去。正飞着,忽然飘落一座山上。这座山玲珑剔透,怪石嶙峋,山峰高耸险峻,云雾缭绕,靠近海岛,景色十分奇异。有诗为证:

海岛峰高起怪云,岸傍桧柏翠氤氲;

峦头风吼如猛虎,拍浪穿梭似破军。

异草奇花香馥馥,青松翠竹色纷纷;

灵芝结就清灵地,真是蓬莱迥不群。

姜子牙看着这山上的景物,美不胜收,心中不禁感叹:“我要是能了却红尘,来这地方,在蒲团上静坐,朗诵黄庭经,那才是我心之所愿。” 话还没说完,只见海水波涛汹涌,旋风突然刮起。狂风掀起巨浪,浪花如翻卷的雪练,海水涌起,波涛声如雷鸣。一时间,云雾相连,阴云四合,将山峰笼罩起来。姜子牙大惊失色,说道:“怪了!怪了!”

正看着,只见巨浪分开,出现一个人,赤条条地大声呼喊:“大仙!我这游魂被埋没千年,一直未能解脱。前日清虚道德真君下了符命,说今日此时有法师经过,让我这游魂在此等候。恳请法师大发神威,普济我这游魂,让我能超脱这烟波苦海,您的大恩,我将永记万代。”

姜子牙壮着胆子问道:“你是谁?为何在此兴风作浪?有什么冤屈,从实说来。” 那东西说:“我这游魂乃是轩辕黄帝的总兵官柏鉴。当年大破蚩尤时,我被火器打入海中,千年都没能摆脱这劫难。万望法师能指引我超脱,前往福地,您的恩情如同泰山一般重。”

姜子牙说:“你就是柏鉴,听我玉虚法牒,随我往西岐,等候任用。” 说完,把手一挥,五雷轰鸣,震开了迷障,柏鉴瞬间超脱,成了神道。柏鉴现身,连忙拜谢。姜子牙十分高兴,随即施展土遁,带着柏鉴往西岐飞去。

不一会儿,风声呼啸,他们来到一座山前,只听狂风大作,这风刮得好不厉害。有诗为证:

细细微微播土尘,无形过树透荆榛;

太公仔细观何物,却是朝歌五路神。

当时姜子牙一看,原来是五路神前来迎接。五路神大声呼喊:“以前在朝歌时,承蒙恩师吩咐,让我们往西岐山等候。如今知道恩师路过,特来远迎。” 姜子牙说:“我要选个吉日,建造封神台,由柏鉴负责监造。等台造好,我将封神榜高高挂起,自有妙用。” 姜子牙又吩咐柏鉴:“你就在这里监督建造,等台建好,我再来开榜。” 五路神和柏鉴领了法旨,便在岐山开始建造封神台。

姜子牙回到西岐,来到相府。武吉和哪吒迎接到殿中,姜子牙坐下后,便问:“张桂芳可曾来挑战?” 武吉回答:“没有。” 姜子牙前往宫殿,向武王回旨。武王宣姜子牙到殿前,行礼完毕,武王问道:“相父去昆仑山,事情办得如何?” 姜子牙只好含糊其辞,把张桂芳的事遮掩过去,不敢泄露天机。武王说:“相父为了孤王,如此劳苦,孤王心中不安。” 姜子牙说:“老臣为了国家,理当如此,怎会害怕劳苦。” 武王传旨设宴,与姜子牙共饮了几杯。姜子牙谢恩后,回到相府。第二天,姜子牙击鼓聚将,众将参拜完毕,姜子牙传令,给诸将官发放简帖。他先令:“黄飞虎领令箭。” 又令:“哪吒领令箭。” 接着令:“辛甲、辛免领令箭。” 姜子牙安排妥当。

且说张桂芳被哪吒打伤了臂膊,正在营中养伤,等待朝歌的援兵,却没想到姜子牙会来劫营。三更时分,只听得一声炮响,喊杀声四起,震动了山岳。张桂芳慌忙披挂上马,风林也急忙上马。等他们出了营,只见遍地都是周兵,灯球火把将天地照得通红。喊杀声不断,山摇地动。只见辕门口,哪吒蹬着风火轮,挥舞着火尖枪,冲杀过来,气势如同猛虎一般。张桂芳一看是哪吒,吓得不战而逃。

风林在左营,见黄飞虎骑着五色神牛,提着长枪冲杀进来。风林大怒,骂道:“好你个反叛贼臣!竟敢趁夜劫营,简直是找死!” 说着,他纵马向前,挥舞着两根狼牙棒,直取黄飞虎。牛马相逢,双方在夜间混战起来。

再说辛甲、辛免往右营冲杀,营内没有将领敢抵挡,他们在里面纵横驰骋。一直杀到后寨,看到周纪、南宫适被关押在陷车中。他们赶忙杀开纣王的士兵,打开陷车,救出二将。周纪、南宫适步行,抢了利刃在手,只杀得天崩地裂,鬼哭神愁。周兵里外夹攻,张桂芳的军队如何抵挡得住?张桂芳与风林见形势不妙,只得带着伤逃了回去。战场上,遍野都是尸体,满地血流成河。士兵们叫苦不迭,纷纷丢弃战鼓和铜锣,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张桂芳连夜败走,退到西岐山,收拾残兵败将。

风林上马,与主将商议。张桂芳说:“我自从出兵以来,还从未打过败仗。今日在西岐,损失了这么多人马,心里实在不痛快。” 他赶忙写了告急文书,派人送往朝歌,请求速发援兵,一同诛杀反叛。

且说姜子牙收兵,得胜回营。众将欢呼雀跃,齐声高唱凯歌。正是:

鞍上将军如猛虎,得胜小校似飞彪。

话说张桂芳派去的官员进入朝歌,来到太师府,呈上文书。闻太师升殿,聚将鼓响,众将前来参拜。堂候官将张桂芳的申文呈了上去。太师拆开一看,大惊失色,说道:“张桂芳征伐西岐,不但不能取胜,反而损兵折将。看来老夫必须亲自出征,才能攻克西土。无奈东南两路战事频繁,一直未能平定,又见游魂关总兵窦荣也不能取胜。如今盗贼四起,这可如何是好?我若去西岐,国家就会空虚;我若不去,又无法征服西岐。”

这时,他的门人吉立上前说道:“如今国内无人,老师怎能亲自出征呢?不如在三山五岳之中,邀请一两位师友,前往西岐协助张桂芳,这样大事自然可定。何必劳烦老师费心,损伤贵体呢?” 就这一句话,引出了两对修行之人,他们的名字也将在封神台上留名。至于吉凶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