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四十八回 陆压献计射公明

古典白话合集 第四十八回 陆压献计射公明

作者:清风随竹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4 20:27:59 来源:书海阁

周家开国顺应天命,又怎会惧怕区区定海珠?陆压身怀奇术,自有办法制敌,而赵公明却无计可施,难以保全自身。世间幻化多端,奇人异士层出不穷,又有谁能想到,凶残的独夫终究难以长久。闻仲逆天行事,本意是为主尽忠,他的一片忠肝义胆,或许只能留在史书之中了。

话说赵公明祭起金蛟剪,这金蛟剪可不一般,乃是由两条蛟龙所化。它们汲取天地间的灵气,承受日月的精华,一旦飞起在空中,往来上下,周身有祥云护体。两蛟头并着头,恰似剪刀一般锋利;尾交着尾,犹如粗壮的绳索。即便是得道的神仙,被这金蛟剪一剪,也会被斩为两段。此刻,金蛟剪在空中盘旋一圈,便朝着燃灯道人迅猛地剪了下来。燃灯道人见势不妙,赶忙舍弃了梅花鹿,施展木遁之术匆匆逃走。可怜那梅花鹿,被金蛟剪瞬间剪成两段。赵公明见燃灯道人逃脱,心中怒气未消,暂且回到老营,按下不表。

且说燃灯道人逃回芦篷,众仙纷纷迎上前去,询问金蛟剪的厉害之处。燃灯道人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这金蛟剪太过厉害!起在空中时,宛如两条蛟龙相互交缠,落下来时,锋利得如同利刃。我见形势危急,提前施展木遁逃走了,可惜我的梅花鹿被它一剪两段。” 众道人听了,都不禁心中发寒,纷纷商议该用什么办法来应对。

正在商议之时,哪吒登上芦篷,禀报说:“启禀老爷,有一位道者前来求见。” 燃灯道人说道:“请他进来。” 哪吒下了芦篷,对那位道人说:“老师有请。” 这位道人走上芦篷,施了个稽首礼,说道:“列位道兄,有礼了。” 燃灯道人和众道人都不认识此人。燃灯道人面带微笑,开口问道:“道友来自哪座名山,何处洞府?” 道人回答说:“贫道闲来云游五岳,逍遥戏耍于四海,不过是个闲散之人罢了。” 说罢,他还吟诵了一首诗:

贫道本是昆仑客,右桥南畔有旧宅;

修行得道混元初,了长生知顺逆。

休夸炉内紫金丹,须知火妄焚玉液;

跨青鸾骑白鹤,不去蟠桃餐寿乐。

不去玄都拜老君,不去玉虚门下诺;

三山五岳任我游,海岛蓬莱随意乐。

人人称我为仙僻,腹内盈盈自有情;

陆压道人亲到此,西岐单伏赵公明。

道人接着说道:“贫道乃是西昆仑的闲散之人,姓陆名压。只因赵公明扶持虚妄,打压正道,又借金蛟剪下山,伤害了众位道友。他只以为自己道术高强,却不知这世间还有更为玄妙的法术。所以贫道特意前来,会会他,管教他的金蛟剪也派不上用场,他自然也就无计可施了。” 当天,陆压道人默默静坐,没有再多言语。

次日,赵公明骑着黑虎来到芦篷前,大声呼喊:“燃灯,你既然自称有无穷妙道,为何昨日却吓得逃走了?速速出来,与我一决雌雄!” 哪吒赶忙跑上芦篷禀报。陆压道人说:“贫道亲自去会会他。” 陆压道人下了芦篷,径直来到军前。赵公明忽见一个身材矮小的道人,头戴鱼尾冠,身穿大红袍,长相奇特,留着长长的胡须,一边走一边唱着歌:

烟霞深处访玄真,坐向沙头洗幻尘;

七情六欲消磨尽,且把功名付水流。

任逍遥自在闲身,寻野叟同垂钓;

觅诗人共赋吟,乐陶陶别是乾坤。

赵公明不认识他,便问道:“来的道者是何人?” 陆压道人说:“赵公明,你竟然不认识我。我既不是仙,也不是圣,你且听我道来:

性似浮云意似风,飘流四海不定踪;

或在东洋观皓月,或临南海又乘龙。

三山虎豹俱骑尽,五岳青鸾足下从;

不富贵不簪缨,玉虚宫内亦无名。

玄都观里桃千树,自酌三任我行;

喜将棋局邀玄术,闷坐山听鹿鸣。

闲吟诗句惊天地,静理瑶琴乐性情;

不识高名空费力,吾今到此绝公明。

贫道乃是西昆仑的散人陆压。” 赵公明听了,顿时大怒:“好你个妖道,竟敢如此出口伤人,欺我太甚!” 说着,他纵虎提鞭,朝着陆压道人扑了过去。陆压道人手持宝剑,迎了上去。两人交锋,没战三五个回合,赵公明便将金蛟剪祭到空中。陆压道人见状,大声喊道:“来得好!” 随即化作一道长虹,消失不见了。赵公明见陆压道人逃走,心中怒气更盛,又见芦篷上燃灯等人安然端坐,气得咬牙切齿,只得返回军营。

且说陆压道人逃走,并非是畏惧与赵公明交战,而是为了仔细观察赵公明的模样,以便定下计策。正所谓:千年道行随流水,绝在钉头七箭书。

陆压道人回到芦篷,与诸位道友相见。燃灯道人问道:“你与赵公明交战的情况如何?” 陆压道人说:“此事自有办法。不过,此事需要子牙亲自去做。” 姜子牙说:“谨遵吩咐。” 陆压道人打开花篮,取出一幅书卷,说道:“上面写得清清楚楚,有符印和口诀,你依照上面的指示依次施行。你前往西山扎下一座营寨,营内搭建一座高台,扎一个草人,在草人身上写上‘赵公明’三个字。草人头上点一盏灯,脚下点一盏灯,按照特定的步法踏罡斗,书写符印,然后焚烧,每天拜祭三次。到了第二十一天的午时,贫道自会前来相助,赵公明自然就会气绝身亡。” 姜子牙领命,前往岐山,暗中调遣三千人马,又命令南宫适、武吉先行去安排。姜子牙随后带着军队来到岐山,南宫适搭建好高台,一切准备妥当。姜子牙依照方法,扎了一个草人,披散着头发,手持宝剑,脚踏罡斗,书写符印,连续拜祭了三五天。这一番举动,把赵公明折磨得心烦意乱,心如火燎,意似油煎,在营帐前走来走去,抓耳挠腮,坐立不安。闻太师见赵公明如此不安,心中也十分忧虑,连军情都无心处理了。且说烈阵主白天君走进军营,对闻太师说:“赵道兄如此心绪不宁,恍惚不安,不如暂且留在营中,我去用烈阵会一会阐教的门人。” 闻太师想要阻拦白天君,白天君却大声说道:“十阵之中,没有一阵建功,如今若坐视不理,何时才能成功?” 说完,他不听闻太师的劝阻,转身走出军营,进入烈阵。阵中钟声响过,白天君骑着鹿,在芦篷下大声呼喊。

燃灯道人和众道人走下芦篷,排好队伍,刚一出来,还没站稳,就听见白天君大叫:“玉虚门下,谁来会我这烈阵?” 燃灯道人环顾左右,无人应答。陆压道人在一旁问道:“这是什么阵?” 燃灯道人说:“这是烈阵。” 陆压道人笑着说:“我去会他一会。” 说罢,他唱着歌走了出来:

烟霞深处运玄功,睡醒茅芦日已红;

翻身跳出尘埃境,肯把功名付转篷。

受用些明月清风,人世间逃名士;

云水中自在翁,跨青鸾游遍山峰。

陆压道人唱完歌,白天君问道:“你是什么人?” 陆压道人说:“你设下此阵,阵内必定暗藏玄机。我贫道乃是陆压,特意前来会你。” 白天君大怒,手持宝剑刺向陆压道人。陆压道人举剑相迎,两人没战几个回合,白天君便朝着阵内跑去。陆压道人听到钟声响起,随即追了上去。白天君下了鹿,登上高台,将三面红色的旗帜挥舞起来。陆压道人进入阵中,只见空中火、地中火、三昧火,三种火焰将他团团围住。然而,白天君不知道,陆压道人乃是火内之珍,离地之精,三昧之灵,三种火焰汇聚在一起,也无法伤到他分毫。陆压道人被三种火焰焚烧了两个时辰,却在火中悠然唱起歌来:

燧人曾火中阴,三昧攒来用意深;

烈空烧吾授,何劳白礼费其心。

白天君听到歌声,仔细看向火中,只见陆压道人精神抖擞,手中托着一个葫芦。葫芦内有一道毫光,高三丈有余,毫光之上出现一物,长有七寸,有眉有目,眼中射出两道白光,反过来罩住了白天君的泥丸宫。白天君顿时感到一阵昏迷,神志不清,分不清左右。陆压道人在火中微微一躬,说道:“请宝贝转身。” 那宝贝在白礼头上一转,白礼的首级便瞬间掉落尘埃,一道灵魂朝着封神台飘去。陆压道人收起葫芦,成功破了烈阵。

陆压道人刚走出阵,就听见后面有人大喊:“陆压,休要逃走!我来了!” 原来是落魂阵主姚天君,他骑着鹿,手持锏,面如黄金,下巴上长着红色的胡须,口中獠牙外露,声音如同霹雳,风驰电掣般赶来。燃灯道人对姜子牙说:“你去叫方相去破落魂阵。” 姜子牙急忙命令方相:“你去破落魂阵,此功不小。” 方相应声而出,手提方天画戟,快步走出阵,大声喝道:“我奉将令,特来破你落魂阵。” 说罢,他二话不说,一戟刺向姚天君。方相身材高大,力大无穷,姚天君抵挡不住,虚晃一锏,朝着阵内逃去。方相听到鼓声,随后追了进去。他赶进落魂阵中,只见姚天君已经登上板台,抓起一把黑沙,朝着方相洒了下来。可怜方相,哪里知道其中的奥妙,大叫一声,瞬间气绝身亡,一道灵魂朝着封神台飘去。

姚天君再次骑上鹿,走出阵来,大声呼喊:“燃灯道人,你身为名士,为何派一个凡夫俗子来白白送死?你们应该派德行清高之士,来会我这阵。” 燃灯道人命令道:“赤精子,你该去了。” 赤精子领命,提着宝剑,唱着歌走来:

何幸今为物外人,都因夙世了凡尘;

要知生死无差别,开了天门妙莫论。

事事事通非事事,神神神彻不神神;

目前总是长生理,海角天涯总是春。

赤精子唱完歌,对姚天君说:“姚宾,你前番将姜子牙的魂魄拜走,我第二次进入你阵中,虽然救出了姜子牙的魂魄,今日你又伤了方相,实在可恨!” 姚天君说:“太极图虽然玄妙,但如今也已成为我的囊中之物。你们玉虚门下的神通,虽然高强,但也不过如此。” 赤精子说:“这都是天数,该当如此。你如今已陷入绝境,性命难保,后悔也来不及了。” 姚天君大怒,手持锏,朝着赤精子打去。赤精子口称:“善哉!” 一边招架闪躲。两人没战几个回合,姚宾便跑进落魂阵中。赤精子听到后面钟声响起,随即进入阵中。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进入此阵,自然知道阵中的利害。赤精子将头顶上的庆云显现出来,先护住自身,又将八卦紫绶仙衣披在身上。仙衣光华闪耀,使得黑沙无法沾身,他自然安然无恙。

姚天君上台,见赤精子进阵,急忙将一斗黑沙往下泼洒。赤精子头顶有庆云,身上有仙衣,黑沙根本无法侵犯他。姚天君见状,大怒不已,见自己的法术不起作用,便想要下台,再次与赤精子交战。没想到,赤精子暗中拿出阴阳镜,朝着姚宾迎面一晃。姚天君顿时眼前一黑,撞下台来。赤精子对着东方,再次行了个稽首礼,说道:“弟子开了杀戒。” 说罢,他提剑砍下了姚天君的首级,姚宾的一道灵魂朝着封神台飘去。赤精子成功破了落魂阵,取回了太极图,送回玄都洞。且说闻太师因为赵公明的缘故,心中十分忧虑,无心处理军务。他还不知道两位阵主又失利了。闻太师听到破了两阵的消息,急得三尸神暴跳,七窍生烟,顿足叹道:“没想到今日连累诸位道友遭受此等灾祸。” 他赶忙请来两位阵主,张、王两位天君。闻太师流着泪说:“不幸奉命征讨,连累诸位道友遭受这无辜的灾祸。我受国家之恩,理应如此,可众道友却是为何遭受这等苦难,让我闻仲心中如何能安?” 他又看到赵公明昏昏沉沉,不理军务,只是沉睡,还能听到他的鼻息声。俗话说:“神仙不寝,乃是清净六根。” 如今赵公明已经六七天都在昏睡,实在奇怪。暂且不说成汤军营中乱作一团,众人计议纷纷,且说姜子牙在岐山拜祭了半个月,赵公明的元神已经渐渐消散,无法归位。要知道,神仙以元神为主,元神可以畅游八极,逍遥自在。如今赵公明的元神一旦被姜子牙拜走,他便陷入了昏沉状态,只想着睡觉。闻太师心中十分着急,不明白赵道兄为何一直昏睡不醒,总觉得必有凶兆,心中越发忧虑不安。

闻太师听了众人的分析,点头说道:“此言有理。” 于是赶忙安排香案,亲自拈香,通过八卦之术进行推算。不一会儿,闻太师满脸惊愕,失声叫道:“竟是术士陆压在西岐山用钉头七箭书,企图射杀赵道兄,这可如何是好?” 王天君赶忙说道:“既然是陆压在背后捣鬼,我们必须前往西岐山,把那箭书抢回来,才能解赵道兄的危难。” 闻太师却摇头否定:“不可莽撞,他既然有此算计,必然早有防备。我们只能暗中行事,不可明目张胆地去抢,否则反而会陷入不利境地。”

闻太师随后走进后营,见到赵公明,忧心忡忡地问道:“道兄,你如今感觉如何?” 赵公明有气无力地反问:“道兄,究竟发生了何事?” 闻太师无奈地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原来是术士陆压,用钉头七箭书来对付你。” 赵公明听闻此言,大惊失色,急忙抓住闻太师的手臂,急切地说:“道兄!我为了助你下山,如今陷入这般险境,你可要设法解救我啊!” 闻太师此刻也乱了方寸,神魂仿佛被狂风卷起,心乱如麻,一时间完全没了主意,急得在原地团团转。

张天君见状,赶忙上前献计:“闻道兄不必如此着急,今晚就命陈九公、姚少司二人,施展土遁之术,暗中前往岐山,把那箭书抢回来,只有这样,大事才有转机。” 闻太师一听,觉得此计可行,顿时转忧为喜。然而,一切皆是天意,真命之主的运势又岂是人力能够轻易改变的呢?正所谓:天意已归真命主,何劳太师暗安排?

且说陈九公和姚少司二人奉命去抢箭书,暂且按下不表。此时,燃灯道人和众门人正在芦篷中静坐,各自运转元神。陆压道人突然心中一动,面露异样。他没有声张,而是默默掐指一算,瞬间知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陆压赶忙说道:“众位道兄,闻仲已经察觉了我们的计划,此刻正派两个门人前往岐山抢夺箭书。倘若箭书被他们抢走,我们可就性命不保了。得赶紧派得力之人去通知子牙,让他加强防备,方可确保万无一失。” 燃灯道人听闻,立刻派遣杨戬和哪吒二人,火速前往岐山通知姜子牙。哪吒脚蹬风火轮,一马当先冲了出去,杨戬骑着马,在后面紧紧跟随。只因风火轮速度极快,杨戬的马则稍显迟缓。

且说闻太师派赵公明的两个徒弟陈九公、姚少司前往岐山抢夺钉头七箭书。二人领命后,马不停蹄,迅速朝着岐山赶去。抵达岐山时,已是二更时分。二人施展土遁之术,在空中穿梭。远远望去,只见姜子牙披散着头发,手持宝剑,脚踏罡步,对着台前的箭书念念有词,正在作法。就在姜子牙俯身拜下去的瞬间,二人看准时机,猛地从空中俯冲而下,一把抓起案上的箭书,随后化作一阵疾风,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姜子牙听到声响,急忙抬头查看,却发现案上的箭书已然不翼而飞。他心中疑惑,暗自沉吟,正满心忧虑之时,只见哪吒匆匆赶来。南宫适赶忙跑进中军帐禀报,姜子牙急忙传令让哪吒进来。

姜子牙焦急地询问事情缘由,哪吒说道:“奉陆压道者之命,得知有闻太师的人来抢箭书。这箭书一旦被抢走,我们都将性命不保。所以陆压道者派弟子前来报信,让师叔提前做好防御。” 姜子牙听罢,大惊失色,说道:“我方才正在施法,突然听到一声响动,箭书就不见了,原来是这么回事。你赶紧去把箭书抢回来!” 哪吒领命,迅速出了营帐,登上风火轮,朝着箭书被抢走的方向追去,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杨戬骑着马,不紧不慢地前行。没走几里路,忽然一阵怪风扑面而来。这风来得极为诡异,只见:滑碌碌如同虎吼,滑喇喇猛虎咆号;扬尘播土逞英豪,搅海翻江华岳倒。损林木如同劈砍,响时节花草齐凋;催云卷雾岂相饶,无影无形真个巧。杨戬见这风如此怪异,心中暗自揣测,想必是有人抢了箭书从此处经过。他立刻下马,迅速抓起一把土,朝着空中一洒,口中大喝一声:“疾!” 随即施展先天秘术,静静地坐在一旁等待时机。这先天秘术果然奇妙无穷,仿佛在暗中护佑着真命之主,随时能够应对各种危机。且说陈九公、姚少司二人抢到箭书后,满心欢喜。看到前方就是自家的老营,便落下土遁,准备进营复命。他们遇到正在外营巡逻的邓忠,邓忠见二人回来,急忙跑去禀报。二人进入营帐,只见闻太师端坐在中军帐中。二人赶忙上前回话,闻太师问道:“你们去抢书,事情办得如何?” 二人得意地回答:“奉命前去抢书,我们看到姜子牙正在施展法术,等他拜下去的时候,弟子瞅准机会,乘空将书抢了回来。” 闻太师大喜,连忙让二人将书呈上来。二人恭恭敬敬地将书献上,闻太师接过书,看了一眼,便放入袖中,说道:“你们去后面回复你们师父吧。”

二人转身往后营走去,刚走没多远,只听得背后一声惊雷响起。二人急忙回头,却发现大营竟然消失不见了,自己正站在一片空旷之地。二人顿时如坠迷雾,头脑发懵,不知所措。就在他们满心疑惑之时,只见一人骑着白马,身形高大,大声喊道:“还我书来!” 陈九公、姚少司大怒,抽出四口宝剑,朝着那人刺去。此人正是杨戬,他毫不畏惧,急忙挺戟相迎。于是,双方在这深夜之中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一时间,战场上天昏地暗,戟剑相交的声音不绝于耳。

正在酣战之际,忽然听到空中传来风火轮的声音。哪吒听到兵器碰撞的声音,知道有人在交战,便落下风火轮,加入战团,挥舞长枪,助力杨戬。陈九公、姚少司哪里是杨戬的对手,更何况又多了个哪吒前来助战。哪吒奋勇向前,一枪将姚少司刺死。杨戬也趁机一戟刺中陈九公的胁下。二人顿时气绝身亡,灵魂朝着封神台飘去。

杨戬对哪吒说道:“箭书已经被我夺回来了。” 哪吒说:“师叔的箭书被抢走后,让我前来追赶。” 杨戬解释道:“方才看他们二人施展土遁,风声怪异,我就猜到他们抢了此书。于是我便设下一计,凭借武王的洪福,把书骗了过来。又幸得道兄前来协助,可喜这二人都已丧命。” 杨戬和哪吒随即再次前往岐山,去见姜子牙。二人赶到岐山时,天色已经大亮。武吉赶忙跑进营中禀报,姜子牙正满心纳闷,不知箭书能否追回,这时听到来报:“杨戬、哪吒求见。” 姜子牙赶忙传令让二人进入中军帐,询问抢书的详细经过。杨戬便将设下计谋夺回箭书的过程,一五一十地说给姜子牙听。

姜子牙对杨戬赞不绝口:“你智勇双全,立下的奇功必将万古流芳。” 又夸奖哪吒协助得力,赤心为国。杨戬将箭书恭敬地献给姜子牙,二人随后返回芦篷,暂且不表。且说姜子牙自此事后,日夜小心翼翼,时刻提防着敌人再次来抢箭书,整日提心吊胆。

且说闻太师等人满心欢喜地等待着抢书的人回来报喜,然而到了第二天巳时,却始终不见陈九公和姚少司二人回来。闻太师心中隐隐不安,又命令辛环前去打探消息。没过多久,辛环回来禀报:“启禀太爷,陈九公、姚少司不知为何,死在了半路上。” 闻太师听闻,猛地一拍桌子,大声叫道:“二人已死,那箭书必定也无法追回了。” 他气得捶胸顿足,在中军帐中放声大哭。

这时,两位阵主走进营帐,看到闻太师如此悲痛,急忙询问缘由。闻太师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两位天君听后,一时也无言以对。三人一同走进后营,去看望赵公明。只见赵公明鼻息如雷,仿佛陷入了沉睡。三人走到榻前,闻太师眼中含泪,轻声呼唤:“赵道兄!” 赵公明缓缓睁开眼睛,看到闻太师等人来了,便急切地询问抢书的事情。闻太师如实相告:“陈九公、姚少司都已战死。”

赵公明听后,猛地坐起身来,双目圆睁,大声呼喊:“罢了!悔不听我妹子之言,今日果然招来杀身之祸。” 闻太师见状,吓得浑身冷汗直冒,却又无计可施。赵公明长叹一声,缓缓说道:“想我在天皇时代便已得道,修成玉肌仙体,怎奈今日竟遭此劫难,反被陆压害死,实在可悲。闻兄,我料自己难以再生,如今追悔莫及。但我死后,你将金蛟剪用我的袍服包裹住,再用丝带捆绑牢固。我那三位妹子云霄她们必定会来看望我的尸骸,你将这包着金蛟剪的袍服交给她们。我三位妹子看到我的袍服,就如同见到我本人一样。” 说罢,赵公明泪流满面,突然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大叫:“云霄妹子!悔不听你之言,才有今日之祸啊!” 言罢,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闻太师见赵公明如此痛苦,心中犹如刀绞一般。他气得怒发冲冠,钢牙咬得咯咯作响。这时,红水阵主王奕看到闻太师如此伤心,心中不忍,毅然走出老营,将红水阵布开,径直来到芦篷下,大声呼喊:“玉虚门下,谁敢来会我这红水阵?”

哪吒和杨戬正在芦篷上向燃灯道人和陆压道人汇报情况,听到红水阵已经开启,燃灯道人无奈,只得带领众人走下芦篷。众弟子分列左右,只见王天君骑着鹿,气势汹汹地赶来。这王天君模样甚是凶恶,有诗为证:“一字青纱头上盖,腹内玄机无比赛;红水阵中显其能,修惹下诛身债。”燃灯道人见状,命令道:“曹道友,你去破这红水阵,走一遭吧。” 曹宝回答道:“既然是为了真命之主,我又怎能推辞?” 说罢,他手持宝剑,大步走出阵去,大声呼喊:“王奕,休要张狂!” 王天君认得曹宝,说道:“曹兄,你本是闲散之人,此事与你无关,为何也要来趟这趟浑水,白白送死?” 曹宝义正言辞地说:“是非曲直,自在人心。你们扶持虚妄,打压正道,却不知天意早已注定,何必如此固执。就说那赵公明,逆天而行,如今自食恶果,十阵之中,已有**阵被破,可见天意不可违。”

王天君听后,勃然大怒,挥舞宝剑,朝着曹宝刺去。曹宝急忙举剑相迎,二人一个步行,一个骑鹿,你来我往,没战几个回合,王奕便佯装不敌,朝着阵中逃去。曹宝不知是计,随后追赶,进入阵中。只见王天君迅速登上高台,拿起一个葫芦,将里面的水猛地往下一泼。葫芦瞬间破裂,红色的水如同汹涌的洪水,平地而起,迅速蔓延开来。这红水极为厉害,只要有一点沾到身上,四肢便会立刻化为血水。曹宝躲避不及,被红水沾身,可怜他瞬间肉身消散,只剩下道服和丝带,一缕灵魂朝着封神台飘去。

王天君再次骑着鹿,走出阵来,大声呼喊:“燃灯,你实在太不讲道理,平白无故断送了一条性命。玉虚门下能人众多,还有谁敢来会我这红水阵?” 燃灯道人见状,命令道德真君:“你去破此阵。” 不知道德真君此去胜负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