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六十二回 张山李锦伐西岐

古典白话合集 第六十二回 张山李锦伐西岐

作者:清风随竹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4 20:27:59 来源:书海阁

“挠攘兵戈日不宁,生民涂炭自零星;甘驱苍赤填沟壑,忍令脂膏实羽翎。战士有心勤国主,被苍无意固皇殷;只因大劫人多难,致使西岐杀戮腥。”

话说那差官一路奔波,未曾停歇,顺利抵达朝歌城。他来到馆驿中,稍作歇息。次日,便进入午门,前往文书房。当日,正好是中大夫方景春负责审阅奏章。方景春接过奏章,仔细一看,得知苏护已然归降西岐,不禁摇头,低声骂道:“这老匹夫,一门上下都深受天子宠信,享受着荣华富贵,却不思报答皇恩,如今反倒投降叛逆,真是连猪狗都不如。” 于是,他抱着奏章,进入内庭,向侍御官打听:“天子此刻在何处?” 左右侍御官回答道:“天子正在摘星楼上。” 方景春径直来到摘星楼下,等候传旨。左右侍从赶忙向天子禀报,纣王听闻,宣方景春上楼。方景春行礼完毕,纣王问道:“大夫有何事上奏?” 方景春禀奏道:“汜水关总兵官韩荣呈递奏章到都城,奏报冀州侯苏护,世代蒙受皇恩,满门皆享荣华,却不思报国,反而归降叛逆,实在是让圣恩和法纪威严荡然无存,特具表申奏。臣不敢擅自做主,特请陛下定夺。” 纣王听了,大为震惊,说道:“苏护乃是朕的国戚,贵为皇亲国戚之卿,为何突然反降周军,助纣为虐,实在令人痛恨。大夫暂且退下,朕自会处理。” 方景春退下楼梯,纣王宣苏皇后。此时,妲己正在御屏后,早已听闻此事。听到宣召,她来到纣王的御案前,双膝跪地,泪如雨下,娇声软语地哭着奏道:“臣妾深居宫中,承蒙皇上恩宠,即便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却不知父亲受何人唆使,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犯下滔天罪行,依法当诛灭全族,实在罪无可恕。臣妾恳请陛下斩下妲己的首级,悬挂于都城,以此向天下谢罪。如此,百官万民便能知晓陛下圣明,掌控乾坤,严守祖宗成法,不偏袒权贵,这也算是臣妾报答陛下恩遇的一种方式,臣妾即便死了,也深感荣幸。” 说罢,她将香腮伏在纣王膝上,依偎着纣王,哭得悲痛欲绝。纣王见妲己泪流满面,哭声婉转,宛如带雨梨花,啼春娇鸟,心中愈发怜惜。他伸手扶起妲己,温柔地说道:“御妻,你父亲反叛,你身处深宫,又怎能知晓,何罪之有?赐你平身,莫要太过悲伤,以免损伤了花容月貌。即便朕失去江山,也与爱卿无关,你只管好好保重自己。” 妲己谢恩。

次日,纣王登上九间殿,召集文武百官,说道:“苏侯背叛朕,归降周军,实在令朕痛心疾首。谁能替朕出征讨伐周军,将苏护及一众叛逆之人,捉拿解押回京,以正其罪?” 班中走出一位大臣,乃是上大夫李定,他上前奏道:“姜尚足智多谋,善于用人,所以他所到之处,我军不是战败,就是归降,屡次让王师受辱,实在是大逆不道。若不慎重选人出征,尽快惩处这些叛逆,天下诸侯恐怕都会纷纷效仿,如此一来,又如何能惩戒将来?臣举荐大元戎张山,他久经沙场,用兵谨慎,谋略过人,堪当此重任,定不会辜负陛下的期望。” 纣王听了,十分高兴,当即下令传诏,派遣差官前往三山关。使命离开朝歌,一路上风餐露宿,无话可说。一日,来到三山关,在馆驿歇下。次日,传召管关元帅张山,以及钱保、李锦等人来到馆驿,接过圣旨。众人回到府堂,焚香设案,跪地聆听宣读。

诏曰:“征伐之事虽由天子决定,然而建功立业却依赖于在外的元戎。姬发猖獗,作恶多端,难以驱赶,我军屡次作战失利,实在令人痛心。朕本想亲自征讨逆贼,却被百官劝阻。如今,张山素有才名威望,上大夫李定等人特意举荐你,命你全权负责此次征伐。你务必用心谋划,大展宏图,切莫辜负朕对你的殷切期望。待凯旋之日,朕定不会食言,吝惜封赏;你当铭记圣命,尽心尽力。特诏。”

钦差官宣读完毕诏旨,众官谢恩,款待使臣,打发其回朝歌。张山等候交代官洪锦前来,交接好事务,便准备进兵。一日,洪锦到任,张山起兵,率领十万大军,左右先锋分别是钱保、李锦,裨将有马德、桑元。一路上,人喊马嘶。此时正值初夏,风和日暖,梅雨霏霏,景色宜人。这一番景象,有诗为证:“冉冉绿阴密,风轻燕引雏;新荷翻沼,修竹渐扶苏。芳草连天碧,山花遍地铺;溪边蒲剑插,榴火壮行图。何时了王事,镇日醉呼卢。”

话说张山的人马,一路晓行夜宿,风餐露宿,历经艰辛。不久,便来到西岐北门。左右侍从赶忙到行营禀报:“启禀元帅,前哨人马已抵达西岐北门。” 张山传令安营,一声炮响,三军齐声呐喊,迅速搭建起中军帐,张山在帐中坐定。只见钱保、李锦前来帐中参拜,钱保说道:“军队行军百里,不战也会疲惫,请主帅定夺下一步行动。” 张山对二人说道:“将军所言极是。姜尚乃是智谋之士,不可轻视。况且我军远道而来,速战速决才是上策。今日暂且让军士们休息,明日我自有安排。” 二人应诺退下。且说姜子牙在西岐,每日与众门人商议拜将之事,他命黄飞虎督造大红旗帜,且要求旗帜必须是纯色,不能有杂色。黄飞虎疑惑地问道:“军旗乃是三军的标识,通常分为五色,对应着五方的位次,目的是让三军在左右、前后、进退、攻击时,能明确各自的位置,不至于队伍混乱。若军旗全是红色,三军便无法分辨东西南北,又怎能知晓进退趋避的方法?恐怕这样不太妥当,不知其中是否另有妙用,还请丞相详细指教。” 姜子牙笑着解释道:“将军有所不知,红色代表火,如今主上所居之地在西方,西方属金,寒金若不借助火炼,又怎能发挥作用?这正是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我们可以在旗帜上另设号带,按照青、黄、赤、白、黑五色区分,让三军各自认清所属,自然不会混乱。同时,敌军见了,也会心生疑惑,不知其中缘由,从而导致军心大乱。兵法云:‘疑则生乱。’正是这个道理,又有何不可呢?” 黄飞虎拱手致谢道:“丞相真是神机妙算!” 姜子牙又命令辛甲打造军器。此时,天下诸侯纷纷相约西岐,邀请武王一同讨伐纣王,计划在孟津会师。姜子牙赶忙与众将商议此事,只是担心武王不肯答应。众人正在迟疑之际,只见探事兵跑到相府禀报姜子牙:“商朝有人马在北门安营扎寨,主将是三山关总兵张山。” 姜子牙听闻,连忙询问邓九公:“张山用兵如何?” 邓九公回答道:“张山原本是我交接的官员,此人不过是一介勇夫罢了。” 二人正说着,又有人来报:“有敌将前来挑战。” 姜子牙传令:“谁愿意去迎战?” 邓九公站起身来,说道:“末将愿往。” 他领命出城,只见一员敌将如同一团烈火般,疾驰至军前。这员敌将打扮得十分骁勇,有赞为证:顶上金冠分凤翅,黄金铠挂龙鳞砌;大红袍上绣团花,丝鸾宝带吞头异。腰下常悬三尺锋,打阵银锤如猛鹫,撺山跳涧紫骅骝,斩将纲刀生杀气。一心分免纣王忧,万古流传在史记。

话说邓九公骑马来到军前,一看,原来是钱保。邓九公大声喊道:“钱将军,你且回去,请张山出来,我有话要和他说。” 钱保指着邓九公,破口大骂:“反贼!纣王有哪点对不起你?朝廷封你为大将,对你宠信有加,你却不思报恩,一旦投降叛逆,简直猪狗不如,还有何颜面活在这天地之间?” 邓九公被这几句话骂得满脸通红,也骂道:“钱保!你不过是一介匹夫,有何能耐,竟敢口出狂言?你比得上闻太师吗?况且闻太师也不过如此。你还是趁早受我一刀,免得三军受苦。” 说罢,他纵马舞刀,直取钱保。钱保急忙举刀相迎,二马交错,双方展开一场大战。这一战,只见:二将坐鞍鞒,征云透九霄;急取壶中箭,忙拨紫金镖。只一个兴心安社稷,那一个用意正天朝;这一个千载垂青史,那一个万载把名标。真如一对狻猊斗,不亚翻江两怪蛟。

话说邓九公与钱保大战三十回合,钱保哪里是邓九公的对手,被邓九公回马一刀,劈于马下。邓九公割下钱保的首级,进城来见姜子牙,听候命令。姜子牙十分高兴,记功设宴,庆祝胜利,暂且不表。只见败兵跑回张山大营,报告说:“钱保被邓九公割了首级,带进城去了。” 张山听闻,勃然大怒。

次日,张山亲自来到阵前,指名要邓九公出来答话。邓九公挺身而出,他的女儿邓婵玉也愿意跟随压阵,姜子牙答应了。邓九公和女儿一同出城,张山一见邓九公,立刻纵马来到军前,破口大骂:“反贼匹夫!国家有什么亏待你的,你竟背恩忘义,投靠敌国,真是死有余辜。如今你还不放下武器,束手就擒,竟敢逞强,杀害朝廷命官。今日我定要将你这匹夫捉拿,押解到朝歌,以正国法。” 邓九公说道:“你身为大将,上不知天时,下不谙人事,白白活在世上,枉披这身衣冠,简直就是人中之畜生。如今纣王贪淫无道,残忍不仁,天下诸侯纷纷背离纣王,归附周军,人心所向,由此可见。你还想逆天而行,这是自寻死路,就像闻太师等人一样,白白送了性命。你若听我一言,下马归周,一同讨伐那独夫民贼,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上顺天意,下应民心,自然不失封侯之位。若还执迷不悟,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张山怒不可遏,大骂道:“你这巧言令色的匹夫,竟敢用这些无稽之谈,蛊惑世人,污蔑百姓,即便将你碎尸万段,也不足以抵偿你的罪过!” 说罢,他挥舞长枪,直刺邓九公。邓九公举刀相迎,二人你来我往,展开一场激烈的大战。这一战,有赞为证:轻举擎天手,生死在轮回;往来无定论,叱吒似春雷。一个恨不得平吞你脑後,一个恨不得活砍你头腮;只杀得一个天昏地暗没三才,那时节方才两下分开。

话说邓九公与张山大战三十回合,渐渐不敌张山。邓婵玉在后阵,见父亲刀法凌乱,急忙打马向前,出手一石,正中张山面部,张山险些坠马,只得败退回大营。邓九公父女敲起得胜鼓,回城进入相府报功,暂且不表。话说张山战败回营,脸上受伤,心中十分烦躁,恨得咬牙切齿。忽然,有人来报:“营外有一位道人求见。” 张山传令请进。只见一位道人头挽双髻,背后背着一口宝剑,飘飘然走进中军帐,向张山行了个稽首礼。张山起身还礼,请道人在帐中坐下。道人见张山脸上青肿,便问道:“张将军脸上为何受伤?” 张山回答道:“昨日交战,不慎被敌女将暗算。” 道人连忙取出药膏,为张山敷上,张山脸上的伤立刻痊愈。张山急忙问道:“老师从何处而来?” 道人说道:“我从蓬莱岛而来,贫道乃是羽翼仙,特地前来助将军一臂之力。” 张山十分感激。

次日,羽翼仙早早来到城下,指名要姜子牙答话。报马跑到相府禀报:“城外有一位道人前来挑战。” 姜子牙说道:“原本就该有三十六路兵马征伐西岐,如今已经来了三十二路,还有四路尚未到达,我也该出去会会他。” 他急忙传令,排列五方队伍。一声炮响,大军齐出城来。羽翼仙抬头望去,只见城门大开,一队队身穿红、绿服饰的虎狼之将,纷纷涌出,簇拥着一位位骁勇善战的骑兵。哪吒与黄天化并肩而立,金吒与木吒相互照应,韦护与雷震子威风凛凛,杨戬与众门人左右排列,保护着中军。武成王黄飞虎压阵,姜子牙骑着四不象,走出阵前。只见对面走来一位道者,模样古怪,尖嘴缩腮,头挽双髻,不紧不慢地走来。这道者究竟是何模样?有诗为证:“头挽双髻,体貌轻扬:皂袍麻履,形异非常。嘴如鹰鸷,眼露凶光;葫芦背上,剑佩身藏。篷莱怪物,得道无疆;飞腾万里,时歇沧浪。名为金翅,绰号禽王。”

话说姜子牙见到羽翼仙,连忙拱手说道:“道友,有礼了!” 羽翼仙也回应道:“有礼!” 姜子牙接着问道:“不知道友高姓大名?今日相会,不知有何事指教?” 羽翼仙回答说:“贫道乃是蓬莱岛的羽翼仙。姜子牙!我且问你,你可是昆仑门下元始天尊的徒弟?你有何能耐,竟敢对人辱骂我,还说要拔掉我的翎毛,抽我的筋骨。我与你本无瓜葛,你为何如此欺人太甚?” 姜子牙微微欠身,解释道:“道友,可千万别错怪了人。我与道友,见面次数屈指可数,我也了解道友的根基。想必是有人从中挑拨,才说我有什么失礼得罪之处。我与道友连一面之交都称不上,这些话从何说起呢?还请道友三思。” 羽翼仙听了这话,低头沉思片刻,觉得姜子牙所言在理,便对姜子牙说道:“你这话虽然有理,但这些传言未必空穴来风。不过既然说开了,从今往后,你行事可要多加斟酌,别再这般造孽。若再有类似之事,我可不会善罢甘休。你走吧!”

姜子牙刚要勒马离开,哪吒在一旁听了,顿时大怒,喝道:“你这泼道,竟敢如此放肆,竟敢轻视我师叔!” 说着,他蹬开风火轮,手持长枪,朝着羽翼仙刺去。羽翼仙笑着说:“原来你就仗着这些凶顽的手段,便敢欺人。” 他移步向前,手持宝剑,与哪吒交锋,一时间,枪剑并举。黄天化见状,急忙催动玉麒麟,挥舞双锤,与哪吒一同对战羽翼仙。雷震子也展开风雷翅,飞在空中,手持黄金棍,朝着羽翼仙猛砸下来。土行孙则倒拖镔铁棍,攻向羽翼仙的下三路。杨戬纵马舞着三尖刀,也赶来助战,将羽翼仙团团围在中间。上三路有雷震子,中三路有杨戬、哪吒、黄天化,下三路有土行孙。

且说哪吒见羽翼仙率先出手,便祭起乾坤圈,朝着羽翼仙打去,正好击中羽翼仙的肩甲。羽翼仙眉头一皱,刚想抽身逃走,黄天化回身又是一记钻心钉,将羽翼仙的右臂打穿。紧接着,土行孙又用铁棍在羽翼仙腿上打了好几下。杨戬见状,也祭起哮天犬,一口咬住羽翼仙的脖子。羽翼仙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吃了大亏,大叫一声,施展土遁之术逃走了。姜子牙大获全胜,众门人簇拥着他回到城中。

且说羽翼仙吃了这么大的亏,咬牙切齿,回到营中。张山赶忙迎上来,说道:“老师,今日中了奸计,老师反而被他们所伤。” 羽翼仙说:“无妨,我是没防备他们,才着了他们的道。” 羽翼仙急忙从花篮中取出丹药,用水吞服下一粒,伤口顿时痊愈。羽翼仙对张山说:“我向来心怀慈悲,不愿伤害众生性命。他们今日反倒来伤我,这是他们自寻死路。” 他又对张山说:“去拿些酒来,你我痛饮一番。等到夜深时分,我要让西岐这一郡,化为一片汪洋。” 张山听了,十分高兴,赶忙准备酒菜,款待羽翼仙,暂且不表。

却说姜子牙得胜回到府中,与诸位门人、将领商议事情。忽然,一阵大风刮过,将屋檐上的几片瓦都吹落下来。姜子牙赶忙在香炉中焚香,取出金钱,占卜吉凶。只见卦象排开,姜子牙看后,吓得魂不附体。他连忙沐浴更衣,朝着昆仑山方向下拜。拜完之后,姜子牙披散着头发,手持宝剑,调动北海之水,用来救护西岐,将整个城郭都笼罩起来。原来,昆仑山玉虚宫的元始天尊早已知晓此事的来龙去脉。他用琉璃瓶中的三光神水,洒向北海之上,又命令四位偈谛神,将西岐城牢牢护住,不得晃动。正所谓:人君福德安天下,元始先差偈谛神。

话说羽翼仙饮酒至一更时分,让张山撤去酒席,走出辕门,现出本相,原来是一只大鹏金翅乌。它张开两只巨大的翅膀,飞到空中,瞬间将半边天都遮黑了。这大鹏的威势极为厉害,有诗为证:“二翅遮天云雾起,空中响亮似春雷;曾扇四海具见底,吃尽龙王海内鱼。只因怒发西岐难,还是明君神德齐;羽翼根深归正道,至今万载把名题。”

大鹏在空中向下望去,只见西岐城被北海水笼罩着。羽翼仙不禁失声笑道:“姜尚真是迂腐,全然不知事情的利害。我若稍微用些力气,莫说这一海之水,就是四海之水,我也能瞬间扇干。” 于是,羽翼仙展开双翅,用力一扇,接连扇了七八十下。然而,他却不知这水上有三光神水,越扇水反而涨得越高,丝毫不见干涸。

羽翼仙从一更时分,一直扇到五更天,那水几乎都快碰到大鹏的脚了。仅仅一夜,羽翼仙就将气力耗尽,却未能成功,它不禁大惊失色,心想:“若再拖延下去,恐怕到了天明,就不好看了。自觉惭愧,也没脸进营去见张山。” 于是,它一展翅膀,飞了起来,来到一座山洞前。这山洞十分清幽奇特,究竟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有赞为证:高峰掩映,怪石嵯峨;奇花瑶草馨香,红杏碧桃艳艳。崖前古树,霜皮溜雨四十围;门外苍松,黛色参天三千尺。双双野鹤,常来洞口舞清风;对对山禽,每向枝头啼白昼。簇簇黄如挂索,行行烟柳似垂金;方塘积水,深袕依山。方塘隐千年未变的蛟龙,深袕依山生万载得道之仙子;果然不亚玄都府,真是神仙出入门。

话说大鹏飞到山洞前,看见一位道人靠在洞边静静地打坐。羽翼仙心想,不如将这道人抓来充饥,再做打算。大鹏刚要扑过去,道人抬手轻轻一指,大鹏便 “扑塌” 一声,重重地跌落在地。道人皱着眉头,自言自语道:“你怎么如此不讲道理!为何要来伤害我?” 羽翼仙说道:“实不相瞒,我去攻打西岐,腹中饥饿,想借你充饥。却不知道友仙术如此精妙,得罪了。” 道人说:“你腹中饥饿,问我一声便是,我自然会指点你去处。你怎能直接来害我,这太无礼了。也罢,我告诉你,离这里二百里,有一座山,名叫紫云崖。三山五岳、四海的道人,都在那里赴香斋。你赶紧去,恐怕去晚了就来不及了。” 大鹏连忙道谢:“多谢指教。” 它展开双翅,瞬间便飞到了紫云崖,随即现出仙形。

只见那紫云崖上,道人三三两两,或三五人聚集一处,或七八人围坐一团,都是来自四海三山的道人在赴斋。又有一个童儿来回穿梭,给众道人送上食物。羽翼仙说道:“道童,你好。贫道是来赴斋的。” 那童儿听了,“呀” 的一声回答道:“老师您要是来得早些就好了,如今食物已经没了。” 羽翼仙说:“怎么偏偏我来就没东西了?” 道童回答说:“来得早的就有,来晚了食物都已经给师父和众位道爷吃完了,哪里还会有呢?只能等到明日了。” 羽翼仙说:“你这是看人布施,我今日偏要吃。” 两人便争吵起来。

这时,一位身穿黄色道袍的道人走上前,问道:“你们为何在此争论?” 童儿说:“这位师父来晚了,非要吃斋,可已经没有了,所以才在这里争论。” 那道人问:“童儿,你还有面做的点心吗?” 童儿回答说:“点心还有,斋食却没有了。” 羽翼仙说:“有点心也行,快拿来给我。” 童儿连忙将点心拿来,递给羽翼仙。羽翼仙一口气吃了七八十个,童儿问道:“老师,您吃饱了吗?” 羽翼仙说:“还有的话,我还能再吃几个。” 童儿又拿了数十个点心过来,羽翼仙总共吃了一百零八个。正所谓:妙法无边藏秘诀,今番捉住大鹏。

话说羽翼仙吃饱之后,谢过斋饭,再次现出本相,展翅往西岐飞去。当它从那洞府上空飞过的时候,那位道人还坐在那里。道人望着大鹏,抬手一指,大鹏便一头栽了下来。只听 “哎呀” 一声,大鹏的肚肠竟然跌断了,它在地上痛苦地打滚,大声喊叫:“痛死我了!” 不知大鹏此番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