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八十一回 子牙潼关遇痘神

古典白话合集 第八十一回 子牙潼关遇痘神

作者:清风随竹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4 20:27:59 来源:书海阁

“痘疹恶疾胜疮伤,不信人间有异力;泡紫毒生追命药,浆清气绝索魂汤。时行户户多遭难,传染人人尽着伤,不是武王多福荫,枉教军士丧沙场。”

话说吕岳匆忙走进瘟癀阵,杨任毫不犹豫地紧紧追了上去。吕岳迅速登上八卦台,撑起瘟癀伞,猛地往下一罩。杨任见状,立刻挥动五火扇,朝着瘟癀伞用力一扇,那瘟癀伞瞬间化作灰烬,随风飘散。杨任紧接着又连续扇了好几下,只见那二十把瘟癀伞全都被扇成了飞灰。瘟部神李平见势不妙,赶忙走进阵中,试图劝解吕岳,让他不要再与周兵作对。无奈这一切都是天数注定,李平刚一靠近,就被杨任一扇子扇了过来。可怜李平,根本来不及逃脱,就这样一命呜呼。真是:一点灵心分邪正,反遭一扇丧微躯。

李平不幸被杨任一扇子扇成了灰烬,陈庚见状,怒火中烧,破口大骂:“你这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妖人,竟敢伤害我弟弟!” 说着,他挥舞着兵刃,恶狠狠地朝着杨任扑了过去。杨任毫不畏惧,再次挥动扇子,连续扇了好几下。这扇子威力巨大,莫说是陈庚一人,就连周围的土地都被扇得一片通红。

吕岳在八卦台上,看到局势如此凶险,急忙捏起避火诀,妄图趁机逃走。然而,他却不知道杨任手中的这把扇子,乃是由五火真性汇聚而成,威力绝非普通五行之火可比,岂是区区避火诀就能躲避得了的。吕岳眼见火势越来越猛,根本无法压制,无奈之下,只得转身往后逃窜。杨任岂会放过他,快步追上前去,接连扇了好几下。这几下下去,八卦台连同吕岳一起,都被烧成了灰烬,吕岳的三魂七魄也随之奔赴封神台而去。有诗为证:“九龙岛内曾修炼,得道多年根未深;今日遭逢神火扇,可知天意灭真心。”

话说杨任成功破了瘟癀阵,只见姜子牙伏在四不象上,手中紧紧握着杏黄旗,左右两侧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如同金花簇拥,保护着他的身体。众门人见此情景,纷纷上前,小心翼翼地将姜子牙搀扶下来。此时的姜子牙,面色如淡金一般,沉默不语。只见四不象猛地一跃而起,武王在辕门远远望见武吉背着姜子牙走来,心中悲痛,忍不住垂泪说道:“相父一心为国为民,受尽了千辛万苦。” 随后,武吉将姜子牙背至中军大帐,轻轻放在卧榻之上。云中子赶忙取出丹药,缓缓灌入姜子牙口中,让丹药顺利送下丹田。过了一会儿,姜子牙缓缓睁开双眼,看到众将官整齐地站立在左右两侧,这才开口说道:“有劳各位费心了。” 武王见姜子牙醒来,心中大喜,说道:“相父暂且安心调养,不必过于操劳。”

姜子牙在军中安心调养了数日。这天,云中子前来探望,对姜子牙说道:“子牙,你且放宽心。待到‘万仙阵’之时,我等必定再来助你一臂之力。今日我便要告辞了。” 姜子牙深知云中子来去自由,不便强行挽留,只得目送云中子返回终南山。

姜子牙调养好身体后,便开始谋划攻打穿云关。这时,杨任走上前说道:“前些日子,我已经暗中将黄飞虎、南宫适、洪锦、徐盖四位将军放了进去,元帅可速速调遣他们,里应外合,定能拿下此关。” 姜子牙听后,心中大喜,既然杨任说有四将在关内接应,那便需要从外部发起进攻,如此方可顺利取关。于是,姜子牙立即传令,点齐众将,准备攻打穿云关。

且说徐芳得知瘟癀阵已破,又有左右来报,说方义真已死,那四位被擒的周将也不知去向,心中顿时慌乱起来。就在这时,只听关外杀声震天,锣鼓齐鸣,喊声连绵不绝,仿佛天崩地塌一般。徐芳急忙登上关楼,准备守御。只见周兵大队人马从四面蜂拥而来,纷纷架起云梯,点燃火炮,发起了猛烈的进攻。雷震子见状,更是怒不可遏,振翅飞到空中,手中的黄金棍用力一挥,只听 “咔嚓” 一声,城楼上的敌楼被砸塌了半边。徐芳见此情形,吓得惊慌失措,再也禁受不住,急忙下城逃窜。此时,雷震子早已如神兵天降,稳稳地站在了城墙上。哪吒也不甘示弱,脚蹬风火轮,迅速登上城楼。守城的军士们见雷震子如此勇猛凶恶,吓得纷纷四散而逃。哪吒趁机下城,挥剑斩断了城门的锁钥,周兵如潮水般一拥而入。

徐芳见周营大队人马已经冲进关内,无奈之下,只得纵马提枪,上前抵挡。然而,他很快就被周营的大小众将团团围住,陷入了混战之中。且说黄飞虎、南宫适、洪锦、徐盖四人,在关内听到关外喊杀声震天,知道是周兵进攻得手。四人立刻步行赶到关前,只见周兵已经将徐芳团团困住。黄飞虎见状,大声喊道:“徐芳,休要逃走!我来了!” 徐芳正在慌乱之际,突然看到黄飞虎等四人冲杀过来,不禁大吃一惊。慌乱之中,他措手不及,被黄飞虎一剑砍来。徐芳急忙往后一闪,那剑虽然没有砍中他的身体,却砍在了马头上。马匹吃痛,瞬间将徐芳掀翻在地,徐芳就这样被士卒生擒活捉,五花大绑地押到了关下。众将见徐芳已被擒获,纷纷收兵,迎接姜元帅进关。姜子牙进关后,在营帐中升帐坐下,随后立刻出榜安民。黄飞虎、南宫适等人前来拜见姜子牙,姜子牙感慨地说道:“将军等遭受囚禁之苦,幸好皇天庇佑,如今转祸为福。这都是将军等一心为国,忠心耿耿,才感动了天地啊。” 众将在穿云关安顿好之后,姜子牙下令:“把徐芳押上来。” 左右士卒立刻将徐芳推到阶前。徐芳昂首挺立,拒不跪地。姜子牙见状,怒声骂道:“徐芳!你竟然擒获了自己的兄长,全然不顾手足之情;作为臣子,又未能尽到守护边疆的责任。你还有何颜面如此傲慢无礼?简直就是人面兽心!来人,速速将他推出去斩首!” 众军士领命,将徐芳推出营帐,斩首示众,并将他的首级悬挂在穿云关,以儆效尤。

武王见战事告捷,心中欢喜,设宴与众将一同饮酒,犒赏三军。第二天,姜子牙传令起兵。大军前行了八十里,来到潼关,安营扎寨。一时间,炮声隆隆,营寨迅速搭建起来。姜子牙升帐,众将官纷纷前来参拜。参拜完毕后,众人开始商议攻打潼关的计策。

且说潼关的主将余化龙,有五个儿子,分别是余达、余兆、余光、余德,其中只有余德一人在海外出家,不在潼关。因此,与余化龙一同镇守此关隘的,只有父子四人。这天,忽然听到关外炮声响起,探事的士兵急忙来报,说周兵已经抵达关下,安营扎寨。余化龙听后,对四个儿子说道:“周兵此次前来,一路之上屡屡得胜,如今到了这里,必定也是强敌。我们必须全力以赴,不可掉以轻心。” 四个儿子齐声应道:“父亲放心,姜子牙能有多大能耐?不过是偶然得胜罢了。我们料定他绝对过不了这潼关。” 余化龙父子几人正在商议,暂且按下不表。

再说姜子牙第二天升帐,询问左右:“哪位将领愿意前往潼关,与敌军交战?” 话音刚落,太鸾挺身而出,大声说道:“末将愿往!” 姜子牙点头应允。太鸾领命,出了营帐,来到关下挑战。哨马迅速将消息报入关内,余化龙命令长子余达出关迎敌。余达领令,披挂整齐,骑着战马,威风凛凛地滚出关来。只见他头戴紫金冠,束着头发,飞凤盔上插着雉尾,面色如傅粉一般白净,身上穿着大红袍,外罩连环甲,腰间系着狮鸾宝带,显得格外玲珑。手中握着的打将钢鞭,如同铁塔一般沉重,胯下的银鬃马奔跑起来,犹如飞云一般迅速。他手持白银枪,枪杆上挂着一面大红旗,上面写着大大的金字:潼关首将名余达。

太鸾见余达出关,大声喝道:“潼关来将,报上名来!” 余达回应道:“我乃余元帅长子余达是也。早就听闻姜尚大逆不道,兴兵作乱,不守臣子本分,竟敢冒犯朝廷的关隘,简直是自取灭亡!” 太鸾义正言辞地说道:“我家元帅乃是奉天征讨,东进五关,为的是吊民伐罪,会合天下诸侯,共商伐商大计。如今五关已过其三,你竟然还敢抗拒天兵?速速倒戈投降,或许还能饶你一命。否则,等到关隘被攻破之日,玉石俱焚,到时候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余达听后,勃然大怒,挥舞着长枪,直刺太鸾。太鸾毫不畏惧,举起手中的大刀,迎着余达的枪奋力抵挡。二人你来我往,大战了二三十回合。余达见难以取胜,便心生一计,拨马佯装逃走。太鸾不知是计,以为余达不敌,急忙拍马追赶。余达听到身后马蹄声渐近,知道太鸾追了上来,他悄悄挂下长枪,取出撞心杵,猛地回手一杵,正中太鸾的面部。太鸾猝不及防,顿时翻下鞍鞒。可怜这位为将之人,真是:祸福随身於顷刻,翻身落马项无头。

余达用撞心杵将太鸾打下马来后,又补上一枪,结果了他的性命。随后,余达割下太鸾的首级,得意洋洋地掌鼓进关,向父亲请功。余化龙见儿子得胜归来,十分高兴,下令将太鸾的首级悬挂在关上,以示警戒。周营的败兵逃回营中,将太鸾战死的消息报告给姜子牙。姜子牙听闻太鸾已死,心中十分不悦。

第二天,姜子牙再次升帐。苏护上前请命,想要去攻打潼关,姜子牙同意了。苏护骑上战马,来到关下挑战。哨马将消息报入关内,余化龙命令次子余兆出关迎敌。苏护见余兆出关,问道:“来者何人?” 余兆回答道:“我乃余元帅次子余兆是也。你是何人?” 苏护说道:“我非别人,正是冀州侯苏护。” 余兆听后,说道:“老将军,末将不知您是老皇亲。老将军身为贵戚,世受国恩,理应共同守护王土,报效朝廷。为何却要忘记椒房之宠,一旦造反,助纣为虐呢?末将实在为将军感到不值。一旦武王失败,那时将军被擒,身死国亡,还会遗臭万年,追悔莫及。还请将军速速倒戈投降,尚可转祸为福。” 苏护听后,大怒道:“天下大势已去,如今**成的土地都已不再是商土,岂在乎这一个潼关?” 说罢,纵马摇枪,直取余兆。余兆急忙用手中的枪奋力抵挡。二人的战马往来交错,没战几个回合,余兆突然取出一面杏黄旗,用力一展。刹那间,只见一道金光闪过,余兆连人带马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苏护见状,心中大惊,急忙左右查看。就在这时,他突然听到身后马蹄声响起,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余兆已经一枪刺中了他的胁下。苏护惨叫一声,翻鞍落马,一缕冤魂直奔封神台而去。余兆割下苏护的首级,进关向父亲报功。余化龙见儿子又立了一功,十分高兴,下令将苏护的首级悬挂在关上,庆祝胜利,暂且按下不表。且说姜子牙又见折损了苏护,心中十分悲痛,深感惋惜。苏护的长子苏全忠听闻父亲战死的噩耗,悲痛欲绝,痛哭着上帐,请求为父报仇。姜子牙无奈之下,只得应允。苏全忠领命,来到关下挑战。哨马将消息报入关内,余化龙命令第三子余光出关迎敌。苏全忠见关中出来一位少年将领,顿时切齿咬牙,大声喝道:“你可是余兆?快来受死!” 余光回答道:“非也,我乃是余元帅三子余光是也。” 苏全忠大怒,纵马摇戟,朝着余光冲杀过去。二人的战马相交,枪戟并举,大战了二十多个回合。余光见难以取胜,便按下手中的枪,取出梅花镖,回手一镖。只见五枚梅花镖一齐出手,苏全忠躲避不及,身中三镖,险些从马上坠落下来。他强忍着疼痛,败回周营。余光见苏全忠败走,得胜进关,向父亲复命,报告说用镖打退了苏全忠。余化龙听后,说道:“明日我亲自出战,与姜尚一决高下。我定要设下计谋,共同破敌,务必取得全胜。”

第二天,潼关内点响了火炮,呐喊声震天。余化龙带领四个儿子出关,来到周营挑战。哨马迅速将消息报入营中,姜子牙与众将急忙出营迎战。只见周营左右军威整齐,气势磅礴。余化龙见姜子牙出兵,心中暗自感叹:“人言姜子牙善于用兵,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余化龙仔细观察一番后,一马当先,高声喊道:“姜子牙,请了!” 姜子牙回礼道:“余元帅!我因身穿甲胄,不便行全礼。我姜子牙奉天征讨独夫民贼,为的是铲除无道,吊民伐罪。因此,所到之处,望风纳降者,皆能保全富贵。而那些逆天而行、拒不投降者,随即败亡,国家也将不复存在。元帅可不要以为昨日三次侥幸得胜,就认为这是必胜之策。倘若执迷不悟,一旦玉石俱焚,后悔可就来不及了。还请元帅三思而后行,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余化龙听后,不屑地说道:“像你这般出身浅薄之人,根本不知天高地厚,也不懂得皇恩浩荡。只会妖言惑众,造反叛主,妄图逞一时之狂妄。今日遇到我,定要让你片甲无存,死无葬身之地!” 说罢,厉声大叫:“左右,谁与我拿下姜尚,立头功一件?” 只见他的四个儿子,如饿虎扑食一般,冲杀过来。苏全忠见状,立刻挺枪迎战余达,武吉挥刀抵住余兆,邓秀舞动兵器拦住余光,黄飞虎则与余先展开了激烈的交锋。余化龙则压住阵脚,指挥战斗。四对儿战将你来我往,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这场大战,真是杀得昏天黑地,鬼哭神嚎。只见战场上旗帜飘扬,四对将领各逞英豪。长枪阔斧相互交错,短剑寒光闪烁。苏全忠英勇无比,余达犹如猛虎摇头;武吉大喊着要活拿余兆,邓秀则高呼着要生擒余光。黄飞虎恨不得一枪将余先挑落马下,众儿郎们则如潮水般呐喊助威。不一会儿,天地间便昏暗无光,杀了许久,只听得鬼哭狼嚎之声不绝于耳。这一阵直杀得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大地,然而双方却依然不肯罢休。

八员战将,各个奋勇争先,都想立下头功。余达见难以取胜,便拨马佯装逃走。苏全忠不知是计,急忙拍马追赶。余达见苏全忠追了上来,突然回手一杵,正中苏全忠的护心镜。只听 “咔嚓” 一声,护心镜被打得粉碎,苏全忠也被这股巨大的力量震得翻身落马。余达见状,立刻勒回马,挺枪便刺。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雷震子展开双翅,如闪电般飞来。他手中的黄金棍用力一挥,当头朝着余达砸了过去。余达无奈,只得连忙举棍抵挡。周营内早有偏将尹公,趁机将苏全忠救了回去。

话说余化龙见雷震子敌住了余达,便亲自纵马舞刀,朝着姜子牙杀了过去。哪吒见此情形,立刻脚踏风火轮,挺枪迎战。二人在战场上往来冲突,杀得难解难分。两军将士也不甘示弱,纷纷奋勇厮杀,一时间,战场陷入了一片混战之中。正在战斗激烈之时,杨戬押运粮草回到了营地。他见姜子牙正在与敌军交战,便立马横刀,在一旁观战。只见战场上十名战将你来我往,难分胜负。杨戬心中暗自思忖:“我且暗中助他们一臂之力。” 于是,他远远地祭起哮天犬。余化龙毫无防备,被哮天犬一口咬住了脖子,连头盔都被扯掉了。哪吒见余化龙受伤,趁机祭起乾坤圈,正中余光的肩窝。余化龙父子见势不妙,只得大败而逃。周兵见状,士气大振,挥动着人马,趁机冲杀过去。只杀得敌军尸横遍野,血淋满地。姜子牙见战事取得胜利,便下令鸣金收兵,掌鼓回营。眼前得胜欢回寨,只恐飞灾又降临。

话说余化龙被哮天犬咬伤,余光的肩背也受了伤,父子二人疼得呻吟了一整夜,整个府中上下都不得安宁。没过几天,余德回家探望父亲。家将赶忙禀报:“五爷回来了。” 此时余化龙仍在不停地呻吟。

余德快步走到父亲的卧榻旁,看到父亲这般痛苦的模样,急忙询问缘由。余化龙便把之前与周兵交战,被杨戬的哮天犬咬伤,以及余光受伤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余德。余德听后,说道:“父亲莫慌,这是哮天犬咬伤所致。” 他赶忙取出丹药,用水调和后给父亲敷上,没过多久,余化龙的伤势就痊愈了。接着,余德又调配药物,为兄长余光进行调治。当晚的事情暂且不提。第二天,余德出关,径直来到周营,点名要姜子牙出来答话。哨马赶忙跑到中军报告,姜子牙于是走出大营,只见一个道童,头顶挽着抓髻,穿着麻鞋道服,手持宝剑,迎面走来。姜子牙问道:“道者从何处而来?” 余德回答:“我乃余化龙的第五子余德。杨戬用哮天犬咬伤我父亲,哪吒用乾坤圈打伤我的三哥,今日我下山,就是为父兄报仇。我要与你们一较高下,看看谁的道术更厉害。” 说罢,他提剑就向姜子牙刺去。

姜子牙身旁的杨戬赶忙挥舞大刀,上前迎战。哪吒也手持长枪,显出三头八臂的法身。雷震子、韦护、金吒、木吒、李靖等人,也一同上前,准备围堵余德,口中大喊:“抓住这个恶道,别让他跑了!” 众门人瞬间将余德围在中间,即便余德有奇术,此时也难以施展。

杨戬见余德周身被一团邪气笼罩,心中明白这是左道之术。他拨马跳出包围圈,取出弹弓,发射出金丸,正中余德。余德大叫一声,借着土遁逃走了。姜子牙回到营中,杨戬对姜子牙说:“余德是左道之士,浑身被邪气笼罩,我们要防备他暗中使用妖术。” 姜子牙说:“我师父曾说‘谨防达兆光先德’,莫非指的就是余德?” 一旁的黄飞虎说道:“前些日子,我们四员将领与他们父子四人轮番交战了四天,对方正是余达、余兆、余光、余先,再加上这个余德。” 姜子牙听后大惊,满脸忧愁,眉头紧锁,心中苦苦思索应对之策。

且说余德受伤,败回潼关关上,回到府中,服下药物。没过一会儿,身体就恢复了。余德心中咬牙切齿,愤恨地说:“我若不把你们全部消灭,就枉为有道之士!” 到了晚上,余德对四个兄长说:“你们今夜要沐浴净身,我施展一种法术,让周兵在七日内,一个不留,全部死光。” 四人听从他的话,各自沐浴更衣。

到了一更时分,余德取出五块手帕,按照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铺在地上。接着,他又拿出五个小斗,让四个兄长一人拿着一个,叮嘱道:“我让你们遮挡的时候,你们就遮挡;让你们把斗里的东西往下泼,你们就往下泼。不用张弓射箭,七日内就能让他们死得干干净净。” 兄弟五人站在各自颜色的手帕上,余德开始步罡斗法,运用先天一气,急忙祭起符印,顿时刮起一阵怪风。有诗为证:“萧萧飒飒竟无踪,拨树崩山势更凶;莫道封姨无用处,藏妖影怪作先锋。”

余德施展法术,祭起五方云,来到周营上空,站在空中,将五个斗里的毒痘,朝着四面八方泼洒下去,一直到四更天,才返回潼关,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周营中的众人,都是**凡胎,哪里经得起这般折腾。一时间,三军将士人人发热,众将领也个个身体不适。姜子牙在中军大帐中,也感觉浑身发热;武王在后殿,也觉得身体疼痛。六十万大军,无一幸免。三天之后,所有门人众将,浑身上下都长出了颗粒,动弹不得。营中连烟火都断绝了,唯有哪吒是莲花化身,没有遭受这场厄运。杨戬知道余德是左道之人,所以夜间不在营中,而是自己运功修炼,因此也没有被感染。

过了五六天,姜子牙浑身上下长满了黑色的痘疹,这些痘疹的颜色,按照五方排列,分别是青、黄、赤、白、黑。哪吒对杨戬说:“这次又是像当年吕岳制造瘟疫那样的事。” 杨戬说:“吕岳攻打西岐的时候,还有城郭可以依靠,如今只是行营寨栅,怎么抵挡?倘若潼关的余家父子冲杀过来,我们如何是好?” 两人心中十分焦急烦闷。

且说余化龙父子六人,在潼关城上眺望,只见周营中没有烟火,只有空立的旗幡和寨栅。余达说:“趁着周营众将患病,我们领兵下关,一起杀过去,打这一仗,必定能大获全胜,岂不是美事一桩?” 余德说:“长兄,不必兴师动众,他们自然会全部死光。让旁人知道我们的妙法无边,不动声色,就能让六十多万周兵自然灭绝。” 父子五人齐声称赞:“妙啊!妙啊!”

看官们有所不知,这正是武王有福,否则依照余达的想法,周营的兵将恐怕就要死无葬身之地了。正是:洪福已扶仁圣主,徒令余德逞奇谋。

话说杨戬见姜子牙病情愈发严重,生命垂危,心中十分慌张,便与哪吒商议:“师叔如今这般狼狈,呼吸都困难,这可如何是好?” 话还没说完,只见半空中黄龙真人骑着仙鹤飞来。杨戬和哪吒赶忙迎接,将黄龙真人请到中军大帐坐下。

黄龙真人问:“杨戬,你师父来了吗?” 杨戬回答:“还没有来。” 黄龙真人说:“他原本说会先来,如今也该到万仙阵的时候了。” 话还没说完,又看见玉鼎真人从空中来到。杨戬赶忙迎上去,行礼拜见。玉鼎真人起身,走进内营去看望姜子牙。看到姜子牙病成这副模样,玉鼎真人摇头叹息道:“虽说你是帝王之师,可这一路走来,实在是太不容易了。正是你:‘七死三灾今已满,清名留在简编中。’”玉鼎真人叹息不已,随后命令杨戬:“你再去火云洞走一趟。” 杨戬领命,借着土遁,朝着火云洞飞奔而去,速度如同风云一般。很快,就来到了山脚下。这火云洞所在的山,景色美不胜收,奇花异草,香气扑鼻。那山势连接天界,名叫火云。只见郁郁葱葱的乔松,龙鳞般的针叶层层重叠;亭亭玉立的秀竹,凤尾般的枝叶相互交错。嫩绿柔软的碧草,如同龙须一般;形状古怪的古树,鹿角般的枝丫四处伸展。乱石堆积成山,仿佛大大小小伏地的老虎;老藤缠绕在墙壁上,好似弯弯曲曲的蛇。丹壁上有着清晰分明的金碧影子,低涧中散发着馥郁芬芳的瑞莲花香气。洞府中弥漫着朦胧的雾霭,青峦上笼罩着绚烂的烟霞。一对对彩鸾鸣叫,声音宛如咿咿哑哑的美妙音律;一双双丹凤呼啸,仿佛嘹嘹的笙笳之音。碧水跳珠,点点滴滴,仿佛从玉女盘中倾泻而出;虹霓流彩,闪闪灼灼,从苍龙岭上斜飞而下。这里真是福地,仙境也不过如此,火云仙府比玄都还要美妙。

话说杨戬欣赏完景致,不敢擅自进入。过了一会儿,只见一个水火童子走了出来。杨戬上前,行了稽首礼,说道:“麻烦师兄,帮忙传句话,就说杨戬求见。” 童子认得杨戬,连忙回礼:“师兄稍等。” 童子说完,走进洞府禀报:“启禀皇爷,外面有杨戬求见。” 伏羲圣人说:“让他进来。”

童子再次来到外面,让杨戬进去拜见。杨戬走到蒲团前,倒身下拜:“弟子杨戬,愿皇爷圣寿无疆!” 拜完,将书信呈上。伏羲展开书信,仔细阅读。信中写道:

“弟子黄龙真人、玉鼎真人虔诚顿首,恭敬上书,呈给开辟天地的太昊皇上帝陛下:弟子们仰仗三教,研习灵文,本应默默坚守蒲团修行,怎敢冒昧进言,亵渎圣听?只是弟子们时运不济,恰逢劫数,杀戒降临。如今辅佐顺应天命的天子,讨伐无道的暴君,行军至潼关,突然遭遇余德,他施展左道幻术,暗中毒害生灵。现在元帅姜尚,以及门徒、将士、士卒六十多万人,突然染上颗粒状的疮毒,分不清是痈还是毒。众人气息奄奄,生命垂危,呼吸都变得困难,旦夕之间就要死去,连水浆都无法饮用。弟子们实在无奈,只能仰仗皇爷的仁慈,恳请皇爷大发慈悲,怜悯继承天命、建立统治的圣君,拯救无辜中毒的性命,早日降下恩泽,解除众人的危难。在此恭请皇爷,不胜感激。”

伏羲看完书信,对神农说:“如今武王肩负着平定天下的使命,是顺应天命的君主,命中注定会有这场劫难,我们理应助他一臂之力。” 神农说:“皇兄所言极是。” 于是,神农取出三粒丹药,交给杨戬。

杨戬接过丹药,跪着问道:“这丹药该如何使用?” 伏羲说:“这一粒丹药可以救武王,一粒可以救姜子牙,还有一粒用水化开,在军前四处洒一洒,这毒气自然就会消散。” 杨戬又问:“不知这疾病叫什么名字?” 伏羲说:“此疾名为痘疹,是一种传染病。如果救治稍晚,就会变成死症。”

杨戬又启奏道:“倘若日后这种疾病在人间传播,用什么药物可以治疗?还请皇爷指示。” 神农说:“你跟我到紫云崖来。” 杨戬跟随神农来到紫云崖前,神农四处寻找,找到了一种草药,递给杨戬:“你把这种草药带到人间,传给后世,它能治疗痘疹之患。” 杨戬又跪地恳请:“请问这种草药叫什么名字?” 神农说:“你听我道来,这种草药有诗为证:‘紫梗黄根八瓣花,痘疮发表是升麻;长桑曾说玄中妙,传与人间莫浪夸。’”

话说杨戬求得了丹药,又得到了升麻这种草药,以便救济后人。他离开火云洞,径直回到周营,拜见玉鼎真人,详细讲述了求得丹药和升麻草,以及可以救治痘疹的事情。黄龙真人赶忙将丹药化开,先救武王。玉鼎真人则为姜子牙治疗。杨戬和哪吒用水化开丹药,用杨枝蘸着,在周营四周洒下。霎时间,痘疹的毒素全部消散。正是:痘疹毒害从今起,后人遇着有生亡。

周营内被杨戬、哪吒用丹药四处救治,那些三山五岳的门人,与普通凡夫不同,他们腹内有三昧真火,又懂得五行之术,不知不觉中,都率先康复了。众人对余德恨得咬牙切齿。

第二天,姜子牙看到众门人脸上都留下了疤痕,十分愤怒,与众人商议,一定要夺取潼关,以泄心头之恨。众人齐声高呼:“今日若不夺取潼关,我们绝不回军!” 不知道余化龙父子的性命将会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