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八十九回 纣王敲骨剖孕妇

古典白话合集 第八十九回 纣王敲骨剖孕妇

作者:清风随竹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1 22:58:24 来源:书海阁

“纣王酷虐古今无,滢酗贪婪听美妹;孕妇无辜遭恶劫,行人有难罹凶途。遗讥简册称残贼,留与人间骂独夫;大道悠悠难究竟,且将浊酒对花奴。”

话说姚庶良在后面紧紧追赶常昊。常昊本是蛇精,他骑着马,脚下突然刮起一阵旋风,卷起一团浓厚的黑雾,将他连人带马一同罩住。紧接着,常昊现出了原形,原来是一条巨大的蟒蛇。蟒蛇张开血盆大口,吐出一阵令人作呕的毒气。姚庶良哪里经受得住这股毒气,瞬间便昏迷在马下。常昊见状,立刻下马,割下了姚庶良的首级,随后大声呼喊:“如今要捉拿姜尚,就如同对付姚庶良这般容易!”

众诸侯之中,没有人知道常昊是妖精。这时,兖州伯彭祖寿愤怒不已,他骑着马,挥舞长枪,高声大喊:“匹夫,竟敢伤害我军大臣!” 袁洪身旁的吴龙,见常昊立下战功,按捺不住,手持两口双刀,催动马匹,飞奔向前,喊道:“休要冲击我军阵脚!” 二人并不答话,两匹马交错在一起,刀枪并举,在阵前展开了一场激战。六百镇诸侯都在两旁观望,注视着二将交锋。

双方交战没几个回合,吴龙虚晃一刀,假装战败逃走。彭祖寿不知是计,在后面紧紧追赶。吴龙本是蜈蚣精,见彭祖寿快要追上来了,立刻现出原形。刹那间,一阵妖风刮起,黑云滚滚而来,妖气弥漫,令人头晕目眩。彭祖寿顿时失去了意识,被吴龙一刀斩为两段。众诸侯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只见己方将官追过去,就被一块黑云笼罩,随后便没了性命。

姜子牙身旁的杨戬,对哪吒说道:“这两个将领都不是凡人,似乎带有浓重的妖气。我和道兄一起去会会他们,如何?” 这时,吴龙骑着马,挥舞双刀,飞奔到军前,大声呼喊:“谁敢先来尝尝我的双刀厉害?” 哪吒蹬开风火轮,手持火尖枪,现出三头八臂的法身,迎了上去。吴龙问道:“来者何人?” 哪吒答道:“我乃哪吒是也。你这孽畜,怎敢施展妖术伤害我军诸侯?” 说罢,哪吒将枪一摆,直刺吴龙。吴龙急忙用手中的刀抵挡。双方交手还不到三四个回合,哪吒祭起九龙神火罩,只听 “轰” 的一声,吴龙被罩在其中。然而,吴龙却化作一道清风逃走了。哪吒用手一拍神火罩,等到九条火龙在军中显现时,吴龙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常昊见哪吒用九龙神火罩罩住吴龙,心中大怒,骑着马,手持长枪,大声呼喊:“哪吒,不要跑!我来了!” 只见杨戬手持三尖刀,骑着银合马,与哪吒一起双战常昊。常昊见势不妙,转身败下阵去。杨戬也不追赶,他取出弹弓,随手发出一枚金丸,朝着常昊打去。奇怪的是,那金丸不知打到了何处。哪吒再次祭起神火罩,将常昊罩住,可常昊也像吴龙一样,化作一道赤光逃走了。

袁洪见这两位将领如此神通广大,心中十分欢喜,传令三军擂鼓助威。袁洪骑着马,冲入敌阵,大声呼喊:“姜子牙,我要与你一决雌雄!” 一旁的杨任,见袁洪冲了过来,急忙催动云霞兽,挥舞飞雷枪,拦住袁洪。两人交战五七回合,杨任取出五火扇,朝着袁洪一扇。袁洪早有防备,提前逃走了,只烧死了他的一匹马。姜子牙见此,鸣金收兵,回到营中,升帐坐下,叹息道:“可惜折损了两位诸侯,实在令人心痛。”

杨戬上帐说道:“今日弟子观察那三人,都带着妖怪的气息,不像是人类。杨任的神火扇,弟子的金丸,都没能伤到他们,他们竟然化作清光逃走了。” 众诸侯也都在议论常昊、吴龙的妖术,大家众说纷纭。

且说袁洪回到营中,升帐坐下。常昊、吴龙一同前来拜见。袁洪说道:“哪吒的神火罩,杨任的扇子,都十分厉害。” 吴龙笑着说:“他们的罩子和扇子,只能对付别人,对我们可不起作用。只是今日本想捉拿姜尚,谁知只杀了他两个诸侯,也算不得完全成功。” 袁洪随即写了一份奏章,派人送往朝歌报捷,好让天子宽心。

且说鲁仁杰对殷成秀、雷鹏、雷 - 说道:“贤弟们,今日你们看到袁洪、吴龙、常昊与姜子牙交战的情形了吗?” 众人回答:“不太明白其中缘由。” 鲁仁杰说:“这正所谓‘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他们都不以正常人类的形态出现。如今天下诸侯在此会师,这可是强大的敌人,难道这些妖邪真能抵御并取得胜利吗?” 殷成秀说:“长兄暂且不要说破,且看他们日后如何。” 鲁仁杰说:“总之,我受成汤三世的大恩,怎敢有负国恩?唯有以死报国罢了。”

话说差官前往朝歌,来到文书房。飞廉接过奏章一看,见是袁洪报捷,上面写着连斩大镇叛逆诸侯彭祖寿、姚庶良等人,心中十分高兴。他急忙拿着奏章,登上鹿台去见纣王。当驾官上台启奏:“有中大夫飞廉等候圣旨。” 纣王说:“宣他进来。” 左右将飞廉宣至殿前,飞廉行三拜之礼后,伏在地上奏道:“如今元帅袁洪,领旨镇守孟津,抵御天下诸侯。初次交战,便斩杀了兖州侯彭祖寿、右伯姚庶良,军威大振,狠狠地挫了周兵的锐气。自从兴兵以来,从未有过今日这般大捷,这都是陛下洪福齐天,得到如此大帅,想必很快就能大功告成,安定社稷了。特呈上奏章,向陛下禀报。”纣王听后十分高兴,说:“元帅袁洪连斩两个叛逆,足以震慑敌人,功劳极大。传朕旨意,特下敕令嘉奖,赐给他锦袍金帛,以激励他的功劳。再赐蜀锦百匹,宝钞万贯,以及羊酒等物品,犒劳将士们的辛勤付出。务必要用心筹划,剿灭叛逆,之后朕定会论功行赏,分封土地,朕绝不食言,钦此!” 飞廉叩头谢恩,领旨准备,带着犒赏之物前往孟津,此事暂且不表。

且说妲己听闻飞廉奏报袁洪得胜,前来拜见纣王,说道:“臣妾苏氏恭喜陛下,又得到一位社稷之臣。袁洪确实有大将之才,足以担当重任。像这样频频报捷,叛逆很快便能平定,臣妾不胜欣喜,这实在是皇上无边的福分所致。今日臣妾特备下美酒,为陛下庆贺。” 纣王说:“御妻所言,正合朕意。” 于是命当驾官在鹿台上摆下九龙席,三妖与纣王一同畅饮。

此时正值仲冬时节,天气严寒,寒气逼人。众人正饮酒间,不知不觉彤云密布,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当驾官启奏:“上天降雪了。” 纣王大喜,说:“此时正好赏雪。” 他命左右将金樽暖好,重新斟满美酒,众人开怀畅饮,交相欢乐。这雪究竟下得如何呢?有赞为证:

“彤云密布,冷雾缤纷;彤云密布,朔风凛凛号空中。冷雾缤纷,大雪漫漫铺地下;真个是六花片片飞琼,千树株株倚玉。须臾积粉,顷刻成盐;白鹦浑失素,皓鹤竟无形。平添四海三江水,压倒东西几树松;却便似战败玉龙三百万,果然是退残鳞甲满空飞。但只见几家村舍如银砌,万里江山似玉图;好雪真个是柳絮满桥,梨花盖舍,柳絮满桥。桥逢渔叟挂衣,梨花盖舍;舍下老贫煨,客子难沽酒。苍头苦觅梅,潇潇裁蝶翅;飘飘荡荡剪鹅衣,团团滚滚随风势,飕飕冷气透幽帏。丰年祥瑞从天降,堪贺人间好事宜。”

话说纣王与妲己一同饮酒,又看到大雪纷纷扬扬,急忙传旨:“卷起毡帘,让朕与御妻美人一同赏雪。” 侍驾官卷起帘幔,清扫积雪。纣王与妲己、胡喜媚、王贵人在台上,俯瞰朝歌城内外,一片银装素裹,宛如粉砌的乾坤。纣王说:“御妻,你自幼学习歌声曲韵,何不以雪景为题,唱上一套曲子,朕也好慢慢饮上三杯。”

妲己领旨,轻启朱唇,舒展莺舌,在鹿台上唱起一个曲子。那歌声婉转悠扬,如同黄莺在柳外啼鸣,又似笙簧之声从天际传来。曲曰:

“才飞燕寨边,又向城门外;轻盈过玉桥去,虚飘临阆苑来。攘攘挨挨,颠倒把乾坤玉载;冻的长江上,鱼沉雁杳。空林中虎啸猿哀,凭天降冷祸胎;六花飘堕难禁耐。砌漫了白玉阶,宫帏冷侵衣袂,那一时暖烘烘红日当头晒,扫彤云四开;现天大一派,瑞气祥光拥出来。”

妲己唱罢,余韵袅袅,久久不绝。纣王大喜,连饮三杯。不一会儿,雪停了,彤云渐渐散去,太阳重新露出光芒。纣王与妲己凭栏眺望朝歌的积雪。忽然,他们看见西门外有一条小河。这条河并非活水,是纣王建造鹿台时,挖掘泥土形成的。刚才雪水汇聚,导致行人不便,必须赤着脚过河。只见一位老人赤着脚渡河,似乎并不怎么怕冷,行走速度也很快。还有一个年轻人,同样赤着脚渡河,却显得十分怕冷,行走缓慢,神色惊慌。

纣王在高处看得清清楚楚,他问妲己:“奇怪!奇怪!怎么会有这样的怪事?你看那老者渡河,反倒不怕冷,走得还快。这少年却怕冷,走得这么慢,这不是违背常理吗?” 妲己回答:“陛下有所不知,老者不太怕冷,是因为他在父母精血最为旺盛的时候受孕成胎,先天禀赋优厚,所以精血充足,骨髓盈满。即便到了晚年,遇到寒气,也不太畏惧。至于少年怕冷,是因为他在父母气血已经衰弱时偶然受孕,先天禀赋薄弱,精血亏虚,骨髓不满。虽然年纪轻轻,却如同老迈之人,所以一遇到寒冷就先感到畏惧。”

纣王笑着说:“这简直是迷惑朕的话。人都是秉承父精母血而生,自然是年少健壮,年老衰弱,怎么会有相反的道理呢?” 妲己又说:“陛下何不派官员去把他们抓来,一看便知真假。” 纣王立刻传旨:“命当驾官前往西门,将渡河的老者和少年都抓来。”

当驾官领旨,急忙出朝,赶到西门,不分老少,将两人一同抓了起来。老少二人问道:“你们抓我们做什么?” 侍臣回答:“天子要见你们。” 老少二人又问:“我们奉公守法,不拖欠钱粮,为什么抓我们?” 侍臣说:“说不定当今天子有好处要给你们,也未可知。” 这正是:“平白行来因过水,谁知敲骨丧其生?”

纣王在鹿台上,专门等候渡河的百姓。侍驾官将两名百姓带到台下复旨:“启奏陛下,已将老少二人带到台下。” 纣王下令:“用斧头砍开二人的胫骨,取来查验。” 左右侍从依令,将老者和少年的腿都砍断,拿到台上查看。果然,老者骨髓饱满,少年骨髓浅少。纣王大喜,命左右将尸体拖走。可怜这无辜的百姓,遭受如此惨无人道的刑罚。后人有诗感叹:“败叶飘飘落故宫,至今犹自起悲风;独夫只听谗言妇,目下朝歌社稷空。”话说纣王见妲己如此神异,抚摸着她的后背说:“御妻真是神人,为何如此灵验?” 妲己说:“臣妾虽是女流之辈,但略懂一些阴符之术,勘验阴阳之事,无一不应验。刚才断胫验髓,不过是小事一桩。至于妇女怀孕,臣妾一看便能知道她腹中胎儿有几个月,是男是女,胎儿在腹中的朝向,无论是东南西北,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纣王说:“方才查验老少百姓的胫骨骨髓,如此神奇,朕已经见识到了。至于孕妇一事,想必御妻也一定不会有误。” 于是命当驾官传旨民间:“搜捕孕妇来见朕。” 奉御官前往朝歌城。这真是:“天降大祸临孕妇,成汤社稷尽归周。”

话说奉御官在朝歌城内四处寻访,终于找到了三名孕妇,便将她们一起押往午门。只见这些孕妇与家人难分难舍,哭声震天,她们悲痛地呼喊着:“我们这些百姓,既没有触犯天子的律法,也没有拖欠钱粮,为什么要抓走我们这些怀有身孕的妇人呢?” 孩子不舍母亲,母亲不舍女儿,众人悲悲切切,在前后簇拥拉扯之下,被带进了午门。

此时,箕子正在文书房,与微子启、微子衍、上大夫孙荣一同商议应对袁洪为将,抵御天下诸侯之兵的策略。他们正讨论得热烈,忽然听到九龙桥那边闹闹嚷嚷,传来阵阵呼天抢地、悲痛欲绝的声音,众人都大为惊讶。于是一起走出文书房,询问事情的缘由,只见奉御官正拉扯着两三个妇女走来。箕子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民妇哭着说:“我们都是普通女流,又没有触犯天子的律法,为什么要抓我们这些女人呢?老爷您是天子的大臣,应当为国家和百姓着想,救救我们这些蝼蚁般的性命吧。” 说完,哭声依旧不断。

箕子急忙询问奉御官,奉御官回答道:“皇上昨晚听了娘娘的话,查验了一老一少两名百姓的骨头和骨髓,分辨出了骨髓的深浅,知晓了他们年少和年老时生育的情况,皇上十分高兴。娘娘又上奏说,还可以剖腹验胎,以此判断阴阳。皇上听信了这些话,特地命令我们抓来这些孕妇进行查验。” 箕子听后,破口大骂:“昏君!如今敌军已经兵临城下,即将逼近护城河,国家社稷不久就会化为废墟,他竟然还听信妖妇的话,犯下这无端的罪孽。左右暂且停下!等我去面见君王,劝谏他停止这种行为。” 箕子怒气冲冲,身后跟着微子等人,一同前往鹿台去面见纣王。

且说纣王正在鹿台,专门等候孕妇前来查验。这时,当驾官启奏道:“有箕子等候圣旨。” 纣王说:“宣他进来。” 箕子来到台上,俯伏在地,痛哭流涕地说:“没想到成汤传承了数十代的天下,竟然在今日面临覆灭的危机。而陛下还不知道警醒反思,修身自省,反而还在制造这种无辜的罪孽,您将有何面目去见先王的在天之灵啊?” 纣王愤怒地说:“周武叛逆,如今已经有元帅袁洪,足以抵御敌人,斩杀敌将,覆灭敌军,不久就能凯旋而归。朕偶然在赏雪时,看到渡河的人有老少之分,行走的姿态也不一样。幸好皇后分辨得十分清楚,朕才得以解开心中的疑惑,这在道理上有什么危害呢?如今朕想要剖开孕妇的肚子,来验证阴阳,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你竟敢当面侮辱君王,还妄谈先王。”

箕子哭着劝谏道:“臣听说人是秉承天地的灵气而生,拥有五官,是为了替天地宣扬道义,辅助教化,成为百姓的父母。从未听说过残害生灵,还能被称为百姓父母的。况且人死不能复生,谁不是珍惜自己的血肉之躯,又怎么会轻易舍弃生命呢?如今陛下不敬重上天,不施行德政,导致天怒人怨,百姓每天都盼望着天下大乱。陛下还不自我反省,竟然还要杀害这些无辜的妇女。臣担心八百诸侯屯兵孟津,国家危在旦夕。一旦敌军兵临城下,又有谁会为陛下守护这座都城呢?只可惜商家的宗裔,将会被他人掳掠,宗庙将会被他人毁坏,宫殿将会被他人占据,百姓将会成为他人的子民,府库中的财物也将归他人所有。陛下还不自我悔悟,仍然听信妇人的话,敲碎百姓的骨头,剖开孕妇的肚子。臣恐怕周武的人马一到,不用攻城,朝歌的百姓自然就会献城投降。军民都将与陛下为敌,只恨周武不能早日到来,百姓们都准备好食物和酒水,想要迎接他呢。即使陛下被俘虏,也是理所当然的,只是可怜二十八代的神主,都将被天下诸侯所毁,陛下您忍心看到这样的结果吗?”

纣王大怒道:“你这个老匹夫!竟敢当面侮辱君王,把国家灭亡的责任归咎于朕,还有比这更不恭敬的吗?” 于是命令武士:“把他拖下去打死。” 箕子大声呼喊:“死不足惜,只是你这个昏君败坏国家,将会被后世所耻笑,即使有孝子贤孙,也无法改变这一事实。” 只见左右武士正要扶起箕子下台,这时台下有人大声呼喊:“不可!” 原来是微子、微子启、微子衍三人上台,他们见到纣王,俯伏在地,哽咽得说不出话来,哭泣着奏道:“箕子忠诚贤良,对国家社稷有功。他今日的劝谏,虽然言辞有些激烈,但都是为了国家着想,希望陛下明察。陛下昔日剖开比干的心脏,如今又要诛杀忠谏之人,国家社稷危在旦夕,而陛下却还不知醒悟。臣担心百姓怨恨愤怒,灾祸很快就会降临。希望陛下怜悯赦免箕子,褒扬忠谏的美名,或许还能挽回人心,改变天意。”纣王见微子等人一起前来劝谏,不得已说道:“听皇伯、皇兄的劝谏,将箕子贬为庶民。” 妲己在后面的宫殿中走出来,上奏道:“陛下不可。箕子当面侮辱君王,已经没有了人臣的礼节。如今如果把他放出去,他一定会心怀怨恨。倘若他与周武勾结谋划,引发祸乱,到那时我们就会腹背受敌,后患无穷。” 纣王问道:“那该如何处置他呢?” 妲己说:“依臣妾愚见,暂且将箕子剃去头发,囚禁起来,让他做奴隶,以此来彰显国法,让百姓不敢肆意妄为,臣下也不敢随意上奏了。” 纣王听了,十分高兴,便将箕子囚禁起来,让他做了奴隶。

微子见此情景,料到天命终究无法挽救,随即下台,与微子启、微子衍大哭道:“我们成汤传承天下六百年来,如今却被继位的君王毁掉,这是上天要灭亡我们商朝啊,这可怎么办呢?” 微子与微子启兄弟二人商议道:“我和你兄弟俩可以将太庙中二十八代的神主背负到其他州郡,隐姓埋名,以此来保存商朝的祭祀,不让它在同一天灭绝。” 微子启含泪答应道:“怎敢不听从您的命令。” 于是二人开始收拾行囊,准备前往其他州郡隐居。后来孔子称赞他们三人说:“微子离开了,箕子做了奴隶,比干因为劝谏而死,这就是所谓的殷商有三位仁人啊。” 后人有诗感叹道:

“莺啭商郊百草新,成汤宫殿已成尘;为奴岂是延商祀,去国应知接子。剖腹丹心成往事,割胎民妇又遭;朝歌不日归周主,战血郊原已化磷。”

话说微子三人收拾好行囊,前往其他州郡隐居去了。纣王将三名妇人带到鹿台上,妲己指着一名妇人说她腹中是男孩,面朝左胁;又指着一名妇人说也是男孩,面朝右胁。纣王命令武士用刀剖开,结果丝毫不差。妲己又指着一名妇人说她腹中是女孩,面朝后背,武士剖开后,果然如此。纣王十分高兴,说道:“御妻的妙术如同神明,即使是龟甲蓍草占卜也比不上。” 从此,纣王更加肆无忌惮,横行霸道,残忍凶恶到了极点,百姓们都对他切齿痛恨。当日有诗为证:

“大雪纷纷宴鹿台,独夫何苦降飞灾;三贤远遁全宗庙,孕妇身亡实可哀。”

话说当日纣王剖杀孕妇,导致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第二天,有报事的军士上台报告:“微子等三位殿下,封了府门,不知去了哪里。” 纣王说:“微子年事已高,留在这里也没什么用。微子启兄弟两人,就算留在朝歌,也做不成朕的事业,他们走了反而省了朕许多麻烦。如今元帅袁洪屡次立下大功,料想周兵也成不了什么大事。” 于是纣王每天都沉迷于荒淫享乐,完全不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在朝的文武官员,也只是徒有其名,对于国家事务,既不敢肯定,也不敢否定。

那天,在招贤榜下,来了两个人,他们长得相貌十分凶恶。一个人面如蓝靛,眼睛像金灯,口大牙尖,身材魁梧;另一个人面似瓜皮,口如血盆,牙齿像短剑,面容如朱砂,头顶还长着双角,样子十分怪异。他们来到中大夫府,拜见飞廉。飞廉一见到他们,心中就十分畏惧。行礼完毕后,飞廉问道:“二位豪杰是哪里人氏?高姓大名?” 二人微微欠身说道:“我们兄弟二人是大夫的子民,商朝的百姓。听闻姜尚欺君罔上,侵犯天子的关隘,我们兄弟二人,愿意投身到您的麾下,报效国家,决不敢奢望爵禄荣华,只愿攻破周兵,洗刷君王的耻辱。小民姓高名明,这是我的弟弟高觉。” 通报完姓名后,飞廉带着二人前往朝廷,拜见纣王。他们进入午门,径直前往鹿台去见纣王。

纣王问道:“大夫有什么奏章要呈奏?” 飞廉说:“如今有两位贤能之士,高明和高觉,愿意报效国家,不图爵禄,敢于攻破周兵。” 纣王听后十分高兴,说道:“宣他们上台来。” 二人倒身下拜,俯首称臣。纣王赐他们平身,二人站起身来。纣王一见他们的相貌,十分惊讶,说道:“朕看二位壮士,真是英雄豪杰啊。” 于是在鹿台上,将二人都封为神武上将军。二人谢恩后,纣王说:“大夫与朕一同设宴款待他们。” 二人下台穿戴好官服,在显庆殿赴宴。到了晚上,二人谢恩出朝。第二天,圣旨下达,命令高明、高觉同钦差一起,押送汤羊御酒,前往孟津。不知此行是凶是吉?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