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七十一回 晏平仲二桃杀三士 楚平王娶媳逐世子

话说齐景公从平邱会盟归来,虽然当时因惧怕晋国的兵威而被迫歃血结盟,但他已然看出晋国并无长远的谋略,于是心中便有了恢复齐桓公霸业的志向。他对相国晏婴说:“晋国称霸西北,我称霸东南,有何不可呢?” 晏婴回答道:“晋国劳民伤财大兴土木,所以才失去了诸侯的拥护。国君若想图谋霸业,不如体恤百姓。” 景公问道:“怎样才算体恤百姓呢?” 晏婴说:“减轻刑罚,百姓就不会怨恨;减少赋税,百姓就会感恩。古代先王在春天视察农耕,补助百姓不足;夏天检查收获,帮助百姓解决困难。国君为何不效仿呢?” 景公于是废除了繁杂的刑罚,打开粮仓救济贫穷的百姓,国内百姓都十分感激。此后,景公向东方诸侯发出征召邀请。徐国国君不肯服从,景公便任命田开疆为将领,率领军队前去讨伐。双方在蒲隧展开大战,田开疆斩杀了徐国将领嬴爽,俘获五百多名甲士。徐国国君十分害怕,连忙派使者向齐国求和。齐景公便邀约郯国、莒国国君,与徐国国君在蒲隧结盟。徐国还将甲父之鼎作为礼物送给齐国。晋国的君臣虽然知晓此事,却也不敢过问。从此,齐国日益强大,与晋国一同称霸。

景公为表彰田开疆平定徐国的功劳,又嘉奖古冶子斩杀大鼋的功绩,依旧设立 “五乘之宾” 的荣誉来表彰他们。田开疆又举荐了公孙捷的勇猛。公孙捷长得面色如靛青,眼睛突出,身高一丈,能举起千钧重物。景公见到他后,觉得他与众不同,便带着他一同到桐山打猎。忽然,山中窜出一只吊睛白额猛虎,老虎咆哮着,径直朝景公的马扑来。景公大惊失色。只见公孙捷从车上一跃而下,赤手空拳地冲向猛虎,左手揪住老虎的脖子,右手挥动拳头,一阵猛击,竟然将老虎打死,救下了景公。景公赞赏他的勇敢,也让他成为了 “五乘之宾”。公孙捷与田开疆、古冶子结拜为兄弟,他们自称为 “齐邦三杰”。这三人倚仗功劳和勇猛,口出狂言,在乡里横行霸道,对公卿也傲慢无礼。在景公面前,他们甚至以 “你我” 相称,毫无君臣之礼。但景公爱惜他们的才能和勇气,也就暂且容忍了。

当时,朝中还有个奸佞之臣名叫梁邱据,他专门揣摩景公的心思,讨好景公,因此景公十分宠爱他。梁邱据对内谄媚景公,巩固自己的恩宠;对外结交 “三杰”,扩大自己的势力。况且那时陈无宇广施恩惠,深得民心,已然有了夺取齐国政权的迹象,而田开疆与陈氏是同宗,日后必然会相互勾结,成为国家的隐患,晏婴对此深感忧虑。他一直想除掉 “三杰”,可又担心国君不听从,反而与这三人结下仇怨。

有一天,鲁昭公因为与晋国关系不融洽,想要与齐国结交,便亲自前来朝见。景公设宴款待。鲁国由叔孙婼担任赞礼官,齐国则是晏婴负责赞礼。“三杰” 佩带着宝剑,站在台阶下,神态高傲,目中无人。两位国君酒喝到一半时,晏婴上奏说:“园中的金桃已经成熟,可以采摘一些用来给两位国君祝寿。” 景公同意了,便让园吏去摘取金桃献上。晏婴又说:“金桃是难得的宝物,我应当亲自去监督采摘。” 说完,晏婴拿着钥匙离开了。

景公对鲁昭公解释道:“这些桃子是从先公那时开始种植的。东海有人献上巨大的桃核,名叫‘万寿金桃’,据说产自海外的度索山,也叫‘蟠桃’。种下三十多年了,枝叶虽然繁茂,但一直只开花不结果。今年才结了几颗,我十分珍惜,所以封锁了园门。今日君侯前来,我不敢独自享用,特意取来与贤能的君臣一同品尝。” 鲁昭公拱手称谢。

不一会儿,晏婴带着园吏,端着雕花盘子献上金桃。盘中放着六枚桃子,个个大如碗口,颜色红得像炭火,香气扑鼻,真是珍奇的果实。景公问道:“桃子就只有这么多吗?” 晏婴回答:“还有三四枚没熟,所以只摘了这六枚。” 景公让晏婴给大家斟酒。晏婴手捧玉爵,恭敬地走到鲁昭公面前,左右侍从献上金桃,晏婴致辞道:“桃子大如斗,天下罕见;两位国君品尝,千秋同寿!” 鲁昭公喝完酒,拿起一枚桃子吃了起来,觉得味道甘美无比,连连夸赞。接着轮到景公,他也喝了一杯酒,吃了一枚桃子。

景公说:“这桃子来之不易,叔孙大夫贤名远扬,又有赞礼的功劳,应当吃一枚桃子。” 叔孙婼跪下奏道:“我的贤能远远比不上相国。相国对内治理国政,对外使诸侯归服,功劳巨大。这桃子应该赐给相国吃,我怎敢僭越呢?” 景公说:“既然叔孙大夫谦让给相国,那就赐你们二位各一杯酒,一枚桃子。” 两位大臣跪下领赏,谢恩后起身。

晏婴又上奏说:“盘中还有两枚桃子,主公可以传令给各位大臣,让他们说说自己功劳深厚、劳苦功高的,就可以吃这桃子,以此彰显他们的贤能。” 景公说:“这个主意很好!” 随即命令左右侍从传谕,让台阶下的各位大臣,有自信功劳深厚、劳苦功高,能吃这桃子的,出列自己奏明,由相国评定功劳后赐桃。公孙捷挺身而出,站在筵席上说道:“从前我跟随主公在桐山打猎,奋力杀死猛虎,这份功劳如何?” 晏婴说:“保护主公,功劳极大!可以赐一杯酒,一枚桃子,回到队伍中去吧。” 古冶子也激动地站出来说:“杀死老虎不算稀奇。我曾在黄河斩杀妖鼋,让国君转危为安,这份功劳又如何?” 景公说:“当时波涛汹涌,若不是将军斩杀妖鼋,必然会船翻人亡,这是盖世奇功啊!喝酒吃桃,毫无疑问!” 晏婴连忙进酒赐桃。

这时,田开疆撩起衣服,大步走出来说:“我曾奉命讨伐徐国,斩杀他们的名将,俘虏五百多名甲士,徐国国君害怕,送礼物求和结盟。郯国、莒国畏惧齐国的威严,也都来归附,尊奉我们国君为盟主,这份功劳可以吃桃子吗?” 晏婴上奏说:“开疆的功劳,比起二位将军,更胜十倍。无奈没有桃子可赐了,就赐一杯酒,等明年再赏桃子吧。” 景公说:“你的功劳最大,可惜说晚了,因为没有桃子,埋没了你的大功。”

田开疆手按宝剑说道:“斩杀鼋和虎,不过是小事罢了!我跋涉千里,血战立功,反而不能吃桃子,在两国君臣面前受辱,被后世万代耻笑,我还有什么脸面站在朝廷之上呢?” 说完,挥剑自刎而死。公孙捷大惊,也拔剑说道:“我们功劳小却吃了桃子,田君功劳大,反而吃不到。拿桃子时不谦让,这是不廉洁;看到别人死而不追随,这是不勇敢。” 说完,也自刎而死。古冶子愤怒地大喊:“我们三人义同骨肉,发誓同生共死,如今二人已死,我独自苟活,于心何安?” 也自刎而亡。景公急忙派人阻止,却已经来不及了。

鲁昭公离开座位,起身说道:“我听说这三位大臣都是天下少有的勇士,可惜一朝之间全都死了。” 景公听了,沉默不语,脸色也变得很难看。晏婴从容地说:“他们不过是我国有勇无谋的莽夫,虽然有些功劳,但不足挂齿。” 鲁昭公问:“贵国像这样的勇将,还有多少人呢?” 晏婴回答:“在朝堂上出谋划策,威名远扬万里,身负将相之才的有几十人;至于逞血气之勇的,不过是供我们国君驱使罢了,他们的生死对齐国又有什么重要的呢!” 景公这才放下心来。晏婴又给两位国君敬酒,大家欢乐地饮酒,宴会结束。“三杰” 的坟墓在荡阴里。后汉诸葛孔明的《梁父吟》,正是吟咏这件事:“步出齐东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冢?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中阴谋,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者?相国齐晏子。”

鲁昭公离开后,景公召见晏婴,问道:“你在宴席上言辞夸张,虽然保住了齐国一时的体面,但恐怕‘三杰’之后,难以再找到这样的人才了。这可如何是好?” 晏婴回答:“我举荐一个人,他的才能足以抵得上‘三杰’。” 景公问:“是谁?” 晏婴说:“有个叫田穰苴的人,文能使众人归附,武能威慑敌人,是真正的大将之才!” 景公问:“他是不是和田开疆同宗?” 晏婴回答:“此人虽然出身田氏家族,但只是庶出,地位卑微,不被田氏家族看重,所以隐居在东海之滨。国君若要选拔将领,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了。” 景公说:“你既然知道他贤能,为何不早点告诉我?” 晏婴说:“善于为官的人,不但要选择君主,还要选择朋友。田开疆、古冶子这些逞血气之勇的人,穰苴怎么会屑于与他们为伍呢?” 景公嘴上虽然答应着,但终究因为田穰苴和田氏、陈氏同族而有所顾虑,犹豫不决。

突然有一天,边境官吏来报:“晋国得知‘三杰’都已死去,便兴兵侵犯东阿边境;燕国也趁机侵扰齐国北部边境。” 景公十分害怕。于是,景公让晏婴带着丝绸前往东海之滨,聘请穰苴入朝。穰苴讲述兵法,深得景公心意,当天就被任命为将军,率领五百辆兵车,北上抵御燕、晋两国的军队。

穰苴请求道:“我向来地位卑微,国君从民间将我提拔起来,突然授予我兵权,恐怕人心不服。希望能有一位国君宠信、国人敬重的大臣,担任监军,这样我的命令才能得以施行。” 景公听从了他的建议,命令宠臣庄贾前往军中担任监军。穰苴和庄贾同时谢恩后离开。

到了朝门之外,庄贾问穰苴出兵的日期,穰苴说:“定在明天午时,我在军门等候您一同出发,不要超过中午。” 说完便告别离开了。第二天上午,穰苴先来到军中,让军吏立起木表,用来观测日影;同时派人去催促庄贾。庄贾年轻,一向骄横尊贵,仗着景公的宠幸,根本不把穰苴放在眼里。况且他身为监军,觉得自己权势与穰苴相当,行动自由。这天,亲戚宾客都设酒为他饯行,庄贾流连欢饮,使者多次催促,他却毫不在意。

穰苴一直等到日影西移,军吏已经报告到了未时,还不见庄贾到来,便吩咐放倒木表,倒掉漏壶里的水,自己登上将坛誓师,申明各项纪律。号令刚刚宣布完毕,天色已经快傍晚了。远远看见庄贾坐着高车驷马,慢悠悠地来了,面带醉意。到了军门,他才不紧不慢地下车,在左右簇拥下,走上将台。穰苴端坐在那里,并没有起身迎接,只是问道:“监军为何迟到?” 庄贾拱手回答:“今日远行,亲戚故旧设酒饯行,所以来晚了。” 穰苴说:“身为将领,从接受命令的那天起,就应该忘掉自己的家;到了军中,申明纪律后,就应该忘掉自己的亲人;拿起鼓槌,冲锋陷阵时,就应该忘掉自己的生命。如今敌国入侵,边境动荡,我们国君睡不安稳,食不知味,把三军将士托付给我们两人,希望能早日立功,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哪里还有闲暇与亲友饮酒作乐呢?” 庄贾还笑着回答:“幸好没有耽误行军日期,元帅不必过分责怪。”穰苴拍案大怒:“你依仗国君的宠爱,怠慢军心,倘若临敌时也这样,岂不是误了大事!” 随即召来军政司问道:“军法规定,约定时间却迟到,该当何罪?” 军政司回答:“按军法应当斩首!” 庄贾听到 “斩” 字,才害怕起来,想要奔下将台。穰苴喝令手下将庄贾捆绑起来,拉到辕门外斩首。庄贾吓得酒意全无,口中不停地哀求饶命。左右随从急忙跑到齐侯那里报信求救。景公也大吃一惊,急忙派梁邱据拿着符节前去传令,特赦庄贾一死;还吩咐他乘坐轻便马车,火速赶去,生怕来不及。可那时庄贾的首级已经挂在辕门示众了。梁邱据还不知道,手捧符节,朝着军中奔去。穰苴喝令拦住他,问军政司:“在军中不得驾车疾驰,使者违反了该当何罪?” 回答说:“按军法也应当斩首!” 梁邱据吓得面如土色,浑身发抖,连忙说:“我是奉命而来,与我无关。” 穰苴说:“既然有国君的命令,难以直接诛杀;但军法也不可废除。” 于是毁掉车子,斩杀左边的马,代替使者受死。梁邱据捡回一条性命,抱头鼠窜而去。从此,全军上下,无不畏惧。

穰苴的军队还没到郊外,晋军听到消息便逃走了。燕军也渡过黄河向北撤退。穰苴率军追击,斩杀一万多人。燕军大败,送上财物求和。班师回朝那天,景公亲自到郊外慰劳,任命穰苴为大司马,掌管兵权。史臣写诗赞叹:“宠臣节使且罹刑,国法无私令必行。安得穰苴今日起,大张敌忾慰苍生。”

诸侯们听闻穰苴的威名,无不敬畏。景公对内有晏婴,对外有穰苴,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兵强马壮,四方边境太平无事。景公每天只是打猎、饮酒,就像当年齐桓公任用管仲时一样。

有一天,齐景公在宫中与姬妾们饮酒作乐,一直到了夜里,兴致依然高涨,意犹未尽。突然,他想起了晏子,便命令左右侍从把饮酒的器具搬到晏子家中。先行的使者前去通报晏子说:“国君就要到了!” 晏子听闻,立刻穿戴好黑色的礼服,束紧腰带,手持笏板,恭敬地拱手站在大门外等候。

景公的车还没停稳,晏子便迎上前去,神色惊惶地问道:“难道是诸侯那边出了什么变故?还是国家有什么紧急情况?” 景公回答说:“都没有。” 晏子又问:“既然如此,国君为何在这非比寻常的夜晚屈尊来到臣的家中?” 景公解释道:“相国平日里政务繁忙、操劳辛苦,如今我这里有美酒佳肴,还有美妙的音乐,实在不敢独自享受,就想与相国一同分享这份快乐。” 晏子却回答说:“说到安定国家、平定诸侯的大事,臣愿意为您出谋划策。但若是铺设坐席、清理餐具这些琐事,国君身边自然有专人负责,臣实在不敢参与过问。”

景公听了,只好命令车夫调转车头,前往司马穰苴的家中。先行的使者又像之前那样前去通报。司马穰苴听闻国君要来,赶忙整理好冠缨,披上铠甲,手持长戟,恭敬地站在大门外迎接景公的车驾。他向景公的车鞠躬行礼后,关切地问道:“诸侯是不是有战事发生?大臣们有没有人叛乱?” 景公回答:“都没有。” 穰苴接着问:“那么,国君在这深夜屈尊来到臣家,所为何事呢?” 景公说:“我没别的事,只是想到将军军务繁忙、劳苦功高,我这里有美酒佳肴,还有美妙的音乐,想与将军一同享受。” 穰苴回答说:“抵御外敌、诛杀叛逆这些事情,臣愿意为您谋划。但若是铺设坐席、摆放餐具这些事,国君身边并不缺少人手,何必来找我这身披铠甲的将士呢?” 景公听了,顿时兴致全无。

景公身边的侍从问道:“国君,我们回宫吗?” 景公说:“去梁邱大夫家。” 先行的使者又像之前那样飞驰前去通报。景公的车还没到梁邱据家门口,就看见梁邱据左手拿着琴,右手拿着竽,一边口中唱着歌,一边在巷口迎接景公。景公见状,十分高兴。于是,他解开衣服,摘下帽子,与梁邱据在音乐声中尽情欢呼,一直玩到鸡鸣时分才回宫。

第二天,晏子和穰苴一同入朝向景公谢罪,并且劝谏景公不应该在夜里到臣子家中饮酒作乐。景公却说:“我要是没有你们二位,怎么治理国家呢?可要是没有梁邱据,又怎么让我尽情享乐呢?我保证不妨碍二位处理政务,二位也别干涉我的私事。” 史臣为此写诗道:“双柱擎天将相功,小臣便辟岂相同?景公得士能专任,嬴得芳名播海东。”

当时,中原地区多有变故,晋国却无法谋划应对。晋昭公在位六年后去世,世子去疾即位,这就是晋顷公。晋顷公即位初期,韩起、羊舌肸相继去世。魏舒主持国政,荀跞、范鞅掌握大权,他们都因贪婪而闻名。祁氏的家臣祁胜,与邬臧的妻子私通,祁盈抓住了祁胜。祁胜向荀跞行贿,荀跞就在晋顷公面前进谗言,结果晋顷公反而把祁盈抓了起来。羊舌食我与祁氏结党,为祁氏杀了祁胜。晋顷公大怒,杀了祁盈和羊舌食我,将祁氏和羊舌氏两族全部灭掉,国人都为他们感到冤屈。后来,鲁昭公被权臣季孙意如驱逐,荀跞又收受季孙意如的贿赂,拒绝接纳鲁昭公。于是,齐景公在鄢陵会合诸侯,谋划解决鲁国的危难,天下人都称赞他的大义。齐景公的名声,也在诸侯中传扬开来。这都是后话了。再说周景王十九年,吴王夷昧在位四年,病重之际,再次重申父兄的遗命,想要把王位传给季札。季札推辞说:“我不愿接受王位,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从前先君有过这样的命令,我都没有听从,富贵对我来说,就像秋风一吹而过,我又有什么可贪恋的呢?” 于是,他逃回了延陵。群臣便拥立夷昧的儿子州于为王,州于改名为僚,这就是吴王僚。

诸樊的儿子名叫光,他擅长用兵,吴王僚任命他为将军。光与楚国在长岸交战,杀死了楚国的司马公子鲂,楚人十分惧怕,便在州来修筑城墙,抵御吴军。当时,费无极凭借谄媚奸佞得到楚平王的宠信。蔡平公庐已经立嫡子朱为世子,他的庶子名叫东国,想要夺取嫡位,便向费无极行贿。费无极先是进谗言,把朝吴驱逐到了郑国。等到蔡平公去世,世子朱即位。费无极又假传楚王的命令,让蔡国人驱逐朱,拥立东国为君。楚平王问:“蔡国人为什么要驱逐朱呢?” 费无极回答说:“朱想要背叛楚国,蔡国人不愿意,所以把他赶走了。” 楚平王听了,便不再追问。

费无极又忌惮太子建,想要离间他们父子关系,却一直没有找到机会。一天,他向楚平王上奏说:“太子已经长大了,为什么不为他娶妻呢?如果要求婚,没有比秦国更合适的了。秦国是强国,又与楚国和睦;两国通过联姻结为亲家,楚国的势力就更加强大了。” 楚平王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派费无极前往秦国,为太子求婚。

秦哀公召集群臣商议这件事是否可行。群臣都说:“从前秦国和晋国世代联姻,如今晋国已经很久没有往来了,楚国势力正强盛,不能不答应。” 秦哀公于是派大夫回访楚国,答应把自己的长妹孟嬴许配给楚国太子。(如今通俗小说中称孟嬴为无祥公主,其实公主这个称号,从汉代才开始有,春秋时期哪里有这个称呼呢?)

楚平王又命令费无极带着金珠、彩币等聘礼,前往秦国迎娶孟嬴。费无极跟随秦国使者进入秦国,呈上聘礼。秦哀公非常高兴,立即诏令公子蒲护送孟嬴前往楚国,陪嫁的车辆有上百辆,随行的妾媵有几十人。孟嬴向哥哥秦哀公告辞后便出发了。

在途中,费无极察觉到孟嬴有着绝世的美貌。他又发现陪嫁的妾媵中有一个女子,容貌端庄。他私下打听这个女子的来历,得知她是齐国人,自幼跟随父亲在秦国为官,后来进入宫中,成为孟嬴的侍妾。费无极把情况了解清楚后,便在驿站留宿。他秘密召见这个齐女,对她说:“我看你有贵人之相,有心要提拔你,让你成为太子的正妃。如果你能严守我的计划,保管你将来富贵无穷。” 齐女听了,低头不语。

费无极提前一天出发,赶回楚国宫中,回奏楚平王说:“秦国的女子已经到了,大概还有三十里远。” 楚平王问:“你见过她了吗?她长得怎么样?” 费无极知道楚平王是个沉迷酒色的人,正想夸大孟嬴的美貌,挑起他的邪念,恰好楚平王有此一问,正中他的下怀。于是,费无极上奏说:“臣见过的女子不计其数,却从未见过像孟嬴这样美丽的。不要说楚国后宫没有能与她相比的,就是传说中自古以来的绝色美女,像妲己、骊姬,也只是徒有虚名,恐怕连孟嬴的万分之一都比不上!”

楚平王听了费无极对秦女美貌的描述,脸一下子红了,半晌说不出话来,过了一会儿才缓缓叹息道:“我白白称王,却没遇到过这样的绝色佳人,真是虚度一生啊!” 费无极请楚平王屏退左右侍从,然后秘密上奏说:“大王爱慕秦女的美貌,为什么不自己娶了她呢?” 楚平王说:“她已经许配给太子了,这样做恐怕违背人伦。” 费无极上奏说:“这没什么妨碍的。这个女子虽然许配给了太子,但还没进入东宫,大王把她迎入宫中,谁敢有异议?” 楚平王又问:“群臣的嘴可以堵住,那怎么堵住太子的嘴呢?” 费无极上奏说:“臣看陪嫁的妾媵中,有个齐女才貌出众,可以冒充秦女。臣请求先把秦女送入王宫给大王,再把齐女送入东宫给太子,并嘱咐她不要泄露秘密,这样两边都不会察觉,大王和太子也都能得偿所愿了。” 楚平王听了,十分高兴,叮嘱费无极一定要机密行事。

费无极对公子蒲说:“楚国的婚礼和其他国家不同。新娘要先入宫拜见公婆,然后再举行婚礼。” 公子蒲说:“一切听从您的安排。” 于是,费无极便命令用辎车把孟嬴和妾媵们都送入王宫,留下了孟嬴,却把齐女送了出去。他让宫中的侍妾假扮成秦国的陪嫁女,让齐女冒充孟嬴,让太子建把她迎回东宫成亲。满朝文武和太子都不知道费无极的欺诈行为。孟嬴问:“齐女在哪里?” 得到的回答是:“已经赐给太子了。” 潜渊曾写诗咏叹这件事:“卫宣作俑是新台,蔡国奸淫长逆胎;堪恨楚平伦理尽,又招秦女入宫来。”楚平王担心太子建知晓秦女之事,便禁止太子入宫,不许他们母子相见。他整日与秦女孟嬴在后宫宴饮作乐,对国家政务全然不理。宫外对此议论纷纷,许多人都对秦女一事心生怀疑。费无极害怕太子建察觉到真相,从而引发祸乱,于是向楚平王进言说:“晋国之所以能长期称霸天下,是因为它靠近中原。从前楚灵王大规模修筑陈国、蔡国的城墙,以此来镇抚中原,这正是争霸的根基。如今这两个国家又恢复了封国,楚国却依旧退守南方,怎么能发展壮大自己的霸业呢?为何不让太子出镇城父,以便与北方连通?大王专注经营南方,如此天下便可以轻易掌控。” 楚平王听后,犹豫不决,没有立刻回应。费无极又贴近楚平王耳边,悄声说道:“秦国联姻这件事,时间一长就容易泄露。要是把太子远远地调开,岂不是一举两得?” 楚平王顿时恍然大悟。

于是,楚平王下令让太子建出镇城父,任命奋扬为城父司马,并告诫他说:“你侍奉太子,要如同侍奉我一样!” 伍奢知道这是费无极在进谗言,打算进宫劝谏。费无极得知后,又在楚平王面前进言,让伍奢前往城父辅佐太子。太子建离开后,楚平王便立秦女孟嬴为夫人,把蔡姬送回郧地。直到这时,太子建才知道秦女被父亲掉包,然而木已成舟,他也无可奈何。

孟嬴虽然受到楚平王的宠爱,但看到楚平王年纪已大,心中很是不满。楚平王自知与孟嬴并不般配,也不敢询问她的想法。过了一年,孟嬴生下一个儿子,楚平王视若珍宝,取名为珍。珍满周岁后,楚平王才问孟嬴:“你自从入宫以来,总是愁眉不展,很少欢笑,这是为什么呢?” 孟嬴回答说:“我听从兄长的命令,前来侍奉君王。我原本以为秦楚两国国力相当,年龄也相仿。可进入宫廷后,才发现大王年事已高。我并非敢怨恨大王,只是感叹自己生不逢时罢了!” 楚平王笑着说:“这并非今生的安排,而是前世的姻缘。你嫁给我虽然晚了些,但成为王后却比别人早了好几年呢。” 孟嬴对他的话感到疑惑,便仔细询问宫中的侍女。侍女们无法隐瞒,就把事情的缘由告诉了她。孟嬴听后,伤心地流下了眼泪。楚平王察觉到她的心思,想尽办法讨好她,还许诺立珍为世子。孟嬴这才稍稍安心。

费无极始终对太子建心存顾虑,担心他日后继承王位,自己会大祸临头。于是,他又找机会在楚平王面前进谗言说:“我听说世子和伍奢有谋反的意图,他们暗中派人与齐国、晋国勾结,许诺两国会提供帮助,大王不可不有所防备。” 楚平王说:“我儿子向来温顺,怎么会有这种事呢?” 费无极说:“他因为秦女的事情,心中早已心怀怨恨。如今在城父,他修整军备已经有段时间了。他常常说周穆王当年行事果敢,后来楚国得以安享太平,子孙昌盛,他也想效仿。大王要是不采取行动,我请求先辞去官职,逃到其他国家,以免遭受诛杀。” 楚平王原本就想废掉太子建,改立小儿子珍,又被费无极这番话打动,即使原本不信,现在也信了,当即就想传令废掉太子建。

费无极上奏说:“世子在外掌握兵权,如果直接传令废掉他,这是逼他造反。太师伍奢是他的主要谋士,大王不如先召回伍奢,然后派兵突袭,捉拿世子,这样大王的祸患就可以消除了。” 楚平王觉得这个计策不错,就派人去召伍奢。伍奢来到后,楚平王问他:“太子建有谋反之心,你知道吗?” 伍奢向来刚正耿直,于是回答说:“大王娶了太子的妻子,这已经错了!现在又听信小人的谗言,怀疑自己的亲生骨肉,您怎么能忍心呢?” 楚平王听了这话,面露惭色,呵斥左右侍从将伍奢抓起来囚禁。

费无极上奏说:“伍奢斥责大王娶儿媳,显然心怀怨恨。太子知道伍奢被囚禁,怎么可能无动于衷?齐国和晋国的军队,我们可抵挡不住。” 楚平王说:“我想派人去杀掉世子,派谁去合适呢?” 费无极回答说:“其他人去的话,太子必定会反抗。不如秘密告知司马奋扬,让他去突袭并杀掉世子。” 楚平王于是派人秘密告知奋扬:“杀掉太子,可获上赏;放走太子,死罪难逃!”

奋扬接到命令后,立刻派心腹私下通知太子建,让他:“赶快逃命,一刻都不要耽搁!” 太子建大吃一惊。当时,齐女已经生下儿子名胜,太子建便带着妻子和儿子连夜逃到了宋国。奋扬知道世子已经逃走,就让城父的人把自己捆绑起来,押解到郢都,去见楚平王,报告说:“世子逃走了!” 楚平王大怒道:“这话从我口中说出,只进入了你的耳朵,是谁告诉太子建的?” 奋扬说:“是我告诉他的。君王命令我:‘侍奉太子建要像侍奉我一样。’我严格遵守这句话,不敢有二心,所以才告知了他。后来我想到自己会因此获罪,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楚平王说:“你既然私自放走太子,又敢来见我,难道不怕死吗?” 奋扬回答说:“我既不能执行君王后来的命令,又怕死不敢来,这就犯了双重罪过。况且世子并没有谋反的迹象,杀他名不正言不顺。如果能让君王的儿子活下去,我就算死也心甘情愿。” 楚平王听后,心中有些不忍,面露愧色,过了很久才说:“奋扬虽然违抗了命令,但忠诚正直,值得嘉奖!” 于是赦免了他的罪过,让他继续担任城父司马。史臣写诗称赞道:“无辜世子已偷生,不敢逃刑就鼎烹;谗佞纷纷终受戮,千秋留得奋扬名。”楚平王随后立秦女所生的儿子珍为太子,改任费无极为太师。费无极又上奏说:“伍奢有两个儿子,一个叫伍尚,一个叫伍员,都是杰出的人才。如果他们逃到吴国,必定会成为楚国的大患。为什么不让他们的父亲写信,以赦免罪过为由召他们回来呢?他们敬爱父亲,肯定会应召而来。来了之后,把他们全部杀掉,就可以免除后患。” 楚平王听了,十分高兴,让人把伍奢从狱中带出来,让左右侍从给他纸笔,对他说:“你教唆太子谋反,本应斩首示众。但念及你祖父为先朝立下功劳,不忍心治你的罪。你可以写信,召你的两个儿子回朝,我会给他们改封官职,赦免你的罪过,让你告老还乡。”

伍奢心里明白楚王是在使诈,想把他们父子三人一起杀掉。于是回答说:“我的长子伍尚,善良温和,仁义守信,听到我的召唤一定会来。小儿子伍员,年少时喜好文学,长大后研习武艺,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他能忍受屈辱,成就大事。他是有远见卓识的人,怎么会来呢?” 楚平王说:“你只需按照我的要求写信召唤他们。他们来不来,与你无关。” 伍奢想到君父的命令,不敢违抗,于是当场写了一封信,大致内容是:

写信给伍尚、伍员二子:我因为进谏触怒了君王,现在被囚禁等待发落。我们大王念及我祖父为先朝立下功劳,免去我一死,还将让群臣商议如何为我赎罪,改封你们官职。你们兄弟二人可连夜赶来。如果违抗命令,拖延不来,必定会获罪。收到信后,速速前来!

伍奢写完后,呈给楚平王过目,封好后,又被送回狱中。楚平王派鄢将师为使者,驾着四匹马拉的车,带着密封的信件和印绶,前往棠邑。此时伍尚已经回到城父。鄢将师又赶到城父,见到伍尚,开口就说:“恭喜恭喜!” 伍尚疑惑地问:“父亲刚刚被囚禁,有什么可恭喜的?” 鄢将师说:“大王误信他人之言,囚禁了你的父亲。如今有群臣保举,说你们家三代都是忠臣。大王对内为自己的错误判断感到惭愧,对外也顾及诸侯的看法,所以反而拜你父亲为相国,封你们兄弟二人为侯,伍尚赐封鸿都侯,伍员赐封盖侯。你父亲刚从囚禁中释放出来,很想见你们兄弟,所以亲笔写信,派我前来迎接。你们必须尽早启程,以慰藉你父亲的期望。”

伍尚说:“父亲被囚禁,我心如刀绞,他能获释已是万幸,我怎敢贪图印绶呢?” 鄢将师说:“这是大王的命令,你可不要推辞。” 伍尚听后十分高兴,拿着父亲的信走进内室,准备告诉弟弟伍员。不知伍员是否会一同应召前往,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