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九十九回 武安君含冤死杜邮 吕不韦巧计归异人

起初,赵孝成王接到赵括传来的捷报,满心欢喜。可随后听闻赵军被困长平,正打算商议派兵救援,突然又传来噩耗:“赵括战死,赵军四十多万人全部投降秦国,却被武安君白起一夜之间坑杀,只放了二百四十个年纪小的士兵回赵国。” 赵王震惊不已,朝堂上的群臣也无不惊恐万分。赵国国内,儿子战死,父亲痛哭;父亲战死,儿子悲号;兄长战死,弟弟哀伤;弟弟战死,兄长恸哭;祖父战死,孙子哀戚;妻子痛失丈夫,哭声不绝。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悲痛的呼喊声。唯有赵括的母亲没有哭泣,她平静地说:“自从赵括担任将领,我就没把他当作还活着的人了。” 赵王因赵母之前曾有过劝谏,不仅没有责罚她,反而赏赐粟米和布帛,以表安慰。同时,赵王派人向廉颇表达歉意。

赵国正陷入惊惶失措之时,边境官吏又传来消息:“秦军攻下上党,十七座城池都已投降秦国。如今武安君亲自率领大军继续前进,扬言要围困邯郸。” 赵王焦急地询问群臣:“谁能阻止秦军?” 群臣面面相觑,无人应答。平原君回到家中,逐个询问门客,门客们也都沉默不语。

恰好苏代此时在平原君家中做客,他主动表示:“我若前往咸阳,必定能让秦军停止攻打赵国。” 平原君将此事告知赵王,赵王立即拿出大量金币,资助苏代前往秦国。苏代抵达咸阳后,前去拜见应侯范睢。范睢客气地请他上座,问道:“先生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苏代直言:“为您而来。” 范睢好奇追问:“有何指教?” 苏代反问道:“武安君已经杀了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是吗?” 范睢回答:“没错。” 苏代又问:“现在他打算围困邯郸?” 范睢再次应道:“是这样。” 苏代接着说:“武安君用兵如神,身为秦国将领,夺取了七十多座城池,斩首敌军近百万,即便伊尹、吕望的功绩,也不过如此。如今他又举兵围困邯郸,赵国必亡无疑!赵国一亡,秦国便能成就帝业,武安君也将成为辅佐秦国的元勋,就如同伊尹之于商朝,吕望之于周朝。您虽然一向尊贵,但恐怕也得位居他之下了!” 范睢听后,惊讶地向前探身,问道:“那该怎么办?” 苏代建议:“您不如劝说秦王,让韩国和赵国割地求和。如此一来,割地的功劳归您,同时还能解除武安君的兵权,这样您的地位就如同泰山般稳固了!” 范睢十分高兴。

第二天,范睢便向秦王进言:“秦军在外征战已久,士兵们疲惫不堪,应当让他们休息了。不如派人告知韩国和赵国,让他们割地求和。” 秦王说:“此事就由相国您自行决断吧。” 于是,范睢又拿出大量金帛,送给苏代,让他去游说韩国和赵国。韩、赵两国国君畏惧秦国,都听从了苏代的计策。韩国答应割让垣雍一城,赵国答应割让六座城池,各自派遣使者前往秦国求和。秦王起初嫌弃韩国只割让一座城太少,使者解释道:“上党那十七座城,原本都是韩国的土地啊!” 秦王这才笑着接受了。随后,秦王下令武安君班师回朝。

白起在战场上连战连胜,正打算进军围困邯郸,却突然接到班师的诏令,得知这是应侯范睢的主意,心中十分恼恨。从那以后,白起与范睢之间便有了嫌隙。白起在众人面前抱怨:“自从长平之战赵军战败,邯郸城中人心惶惶,一夜之间多次惊扰。如果当时乘胜追击,不出一个月就能攻克邯郸。可惜应侯不识时务,主张班师,错失了这个绝佳机会!” 秦王听说后,十分懊悔,说道:“白起既然知道邯郸可以攻克,为何不早点上奏?” 于是,秦王再次任命白起为将领,准备让他攻打赵国。不巧的是,白起正好生病,无法出征,秦王只好改派大将王陵。

王陵率领十万大军攻打赵国,围困邯郸城。赵王派廉颇率军抵御。廉颇防守极为严密,还拿出自己的家财招募敢死之士,时常趁夜用绳索吊着他们出城,偷袭秦营。王陵的军队屡次战败。此时,武安君白起的病已经痊愈,秦王想让他代替王陵继续攻打赵国。武安君上奏说:“邯郸实在不容易攻打。之前赵国刚经历大败,百姓惶恐不安,那时趁机攻打,他们防守不稳固,进攻也乏力,能够在短期内攻克。如今已经过去两年多,百姓的伤痛已经平复,而且廉颇是经验丰富的老将,与赵括不可同日而语。诸侯们看到秦国刚刚与赵国讲和,却又再次攻打,都会认为秦国不可信,必定会联合起来救援赵国。我看不到秦国取胜的希望!” 秦王坚持要他出征,白起坚决推辞。秦王又派应侯范睢前去劝说。白起对范睢之前阻止自己立功心怀怨恨,于是称病不出。

秦王问范睢:“武安君是真的病了吗?” 范睢回答:“病是真是假,难以确定,但他不肯担任将领,心意已决。” 秦王愤怒地说:“白起以为秦国没有其他将领,非得他不可吗?当初长平之战获胜,最初领军的是王龁,王龁难道就比不上白起?” 于是,秦王增派十万兵力,命令王龁前去代替王陵。王陵回到秦国后,被免去官职。王龁围攻邯郸,长达五个月都未能攻克。武安君听说后,对他的门客说:“我早就说过邯郸不容易攻打,大王不听我的话,如今结果如何?” 门客中有人与范睢的门客关系要好,便将白起的话泄露了出去。范睢得知后,向秦王进言,坚持要让武安君担任将领。武安君便假装病情严重。秦王大怒,削去武安君的爵位和封土,将他贬为普通士兵,流放到阴密,要求他立刻离开咸阳城,不许停留。武安君感叹道:“范蠡曾说过:‘狡兔死,走狗烹。’我为秦国攻下七十多座诸侯的城池,如今也该被‘烹’了!” 于是,他离开咸阳西门,走到杜邮时,暂时停下,等待行李。范睢又对秦王说:“白起离开时,心中愤愤不平,怨言颇多,他称病并非实情,恐怕会前往其他国家,成为秦国的祸害。” 秦王听后,便派使者赐给白起一把利剑,让他自杀。使者来到杜邮,传达秦王的命令。武安君手持利剑,长叹道:“我对上天犯下了什么罪孽,竟落到如此下场!” 过了许久,他又说:“我确实该死!长平之战时,赵国四十多万降卒,我用欺诈手段一夜之间将他们全部坑杀,他们有什么罪过呢?我死得活该啊!” 说完,便自刎而死。(此时是秦昭襄王五十年十一月,周赧王五十八年。)秦国人认为白起死得冤枉,无不怜惜他,还常常为他立祠祭祀。后来到了大唐末年,有一头牛被天雷劈死,牛肚子上有 “白起” 两个字。有人说,白起杀人太多,所以数百年后,还遭受畜生被雷震死的报应。杀戮的罪孽如此深重,身为将领的人,怎能不引以为戒呢!

秦王杀了白起后,又征发五万精兵,命令郑安平率领,前去支援王龁,务必攻下邯郸才肯罢休。赵王听说秦国增派兵力前来攻打,十分恐惧,赶忙派遣使者分路向诸侯求救。平原君赵胜说:“魏国与我们有姻亲关系,而且向来交好,他们的救兵必定会来;楚国势力强大,但路途遥远,若不用‘合纵’的策略劝说,难以让他们出兵,我应当亲自前往。” 于是,平原君打算在自己的门客中挑选二十个文武双全的人一同前往楚国。然而,在三千多名门客中,文人不懂武艺,武者不通文墨,选来选去,只选出了十九个人,还差一人。

平原君感叹道:“我养士数十年,挑选人才竟如此困难!” 这时,坐在下座的一名门客站出来说:“像我这样的人,不知能否凑个数?” 平原君询问他的姓名,他回答:“我叫毛遂,大梁人,在您门下已经三年了。” 平原君笑着说:“贤能之士在世上,就如同锥子放在口袋里,它的尖儿立刻就会露出来。如今先生在我门下三年,我却从未听说过您有什么才能,看来先生在文武两方面都没有专长啊。” 毛遂说:“我今天才请求被放在口袋里!如果早点把我放在口袋里,我早就脱颖而出了,岂止是露出个尖儿而已!” 平原君对他的话感到惊讶,便让他凑齐了二十人的数目。

当天,平原君告别赵王,前往楚国都城陈都。到达后,先联系了春申君黄歇。黄歇与平原君一向交情深厚,便帮他与楚考烈王沟通。第二天黎明,平原君进宫朝见楚王。行过相见之礼后,楚王与平原君坐在殿上,毛遂和其他十九人在台阶下依次站立。平原君不紧不慢地说起 “合纵” 抗秦之事。楚王说:“‘合纵’的约定,最初是赵国发起的,后来因为张仪的游说,约定变得不牢固。先怀王担任‘从约长’,讨伐秦国却没有成功。齐湣王再次担任‘从约长’,诸侯却背叛了他。直到现在,各国都忌讳提起‘合纵’,这件事就像聚拢沙子一样,谈何容易。”

平原君说:“自从苏秦倡导‘合纵’之议,六国结为兄弟,在洹水结盟,秦国的军队十五年都不敢出函谷关。后来,齐国和魏国受犀首的欺骗,想要攻打赵国;楚怀王受张仪的欺骗,想要攻打齐国,所以‘合纵’的约定逐渐瓦解。假如三国坚守洹水的誓言,不被秦国欺骗,秦国又能把六国怎么样呢?齐湣王名为‘合纵’,实际上却想兼并他国,所以诸侯才背叛他,这难道是‘合纵’本身不好吗?” 楚王说:“如今的形势是秦国强大,各国都弱小,只能各自谋求自保,怎么可能相互帮助呢?” 平原君说:“秦国虽然强大,但要分别对付六国,力量还是不足;六国虽然弱小,但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力量绰绰有余。如果各国只想着自保,不考虑相互救援,一强一弱,胜负早已分明,恐怕秦国的军队会日益逼近啊。”

楚王又说:“秦军一出动就攻下上党十七座城池,坑杀赵军四十多万,韩赵两国合力,都抵挡不住一个武安君。如今秦军又进逼邯郸,楚国地处偏远,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平原君说:“我国国君用人不当,导致长平之战失败。如今王陵、王龁率领二十多万秦军,在邯郸城下停滞了一年多,却连赵国的毫毛都没损伤。如果各国救兵齐聚,一定能重创秦军的锋芒,这样赵国就能获得数年的安宁。” 楚王说:“秦国刚刚与楚国交好,您却想让我‘合纵’救赵,秦国一定会迁怒于楚国,这不是替赵国承担怨恨吗?” 平原君说:“秦国与楚国交好,目的是专心对付韩、赵、魏三国。三国灭亡后,楚国难道能独自存在吗?” 楚王始终畏惧秦国,犹豫不决。

毛遂在台阶下看着日晷,发现已经到中午了。他手握剑柄,沿着台阶快步走上前去,对平原君说:“‘合纵’的利害关系,两句话就能说清楚。今天从日出就进宫朝见,到中午了还没商议出结果,这是为什么?” 楚王生气地问道:“他是什么人?” 平原君回答:“这是我的门客毛遂。” 楚王说:“我和你家君主商议大事,你一个门客插什么嘴?” 喝令他退下。毛遂又向前走了几步,手握剑柄说道:“‘合纵’是天下大事,天下人都有资格议论!我的君主就在面前,你呵斥谁呢?” 楚王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问道:“你有什么话要说?” 毛遂说:“楚国领土纵横五千多里,从文王、武王开始称王,至今雄视天下,号称盟主。可一旦秦国崛起,多次打败楚**队,楚怀王还被囚禁至死。白起不过是个小子,一战再战,楚国的鄢郢之地全部沦陷,被迫迁都。这是百代的怨恨,连三尺高的孩童都感到羞耻,大王难道不放在心上吗?今天‘合纵’的提议,是为了楚国,而不仅仅是为了赵国!” 楚王连连点头:“是,是。” 毛遂接着问:“大王的心意已经决定了吗?” 楚王说:“我心意已决!”毛遂招呼左右,取来歃血的盘子,跪在楚王面前说:“大王作为‘从约长’,应当先歃血,接着是我的君主,然后是我毛遂。” 于是,“合纵” 的约定就这样确定下来。毛遂歃血完毕,左手拿着盘子,右手招呼那十九个人说:“你们也应该在堂下一起歃血!你们就是所谓的‘依靠别人成事’的人啊。” 楚王答应 “合纵” 后,立即命令春申君率领八万人马救援赵国。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的三寸之舌,比百万雄师还要厉害!我阅人无数,却在毛先生身上看走了眼,从今往后,我不敢再轻易评判天下的人才了。” 从此,毛遂成为平原君的上等门客。正所谓:

橹樯空大随人转,秤锤虽小压千斤;

利锥不与囊中处,文武纷纷十九人。

当时,魏安厘王派大将晋鄙率领十万大军救援赵国。秦王听说诸侯的救兵来了,亲自前往邯郸督战,还派人对魏王说:“秦国攻打邯郸,很快就能攻下。诸侯谁敢救援,我必定先转移兵力攻打他!” 魏王十分害怕,连忙派使者追上晋鄙的军队,告诫他们不要前进。晋鄙于是在邺下驻扎下来。春申君也将军队驻扎在武关,观望不前。这些事情暂且先放到一边。

再说秦王孙异人,自从秦赵两国在渑池会盟之后,就到赵国做人质。异人是安国君的次子。安国君名叫柱,字子傒,是昭襄王的太子。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都是姬妾所生,没有嫡子。他宠爱的楚妃,号称华阳夫人,却没有儿子。异人的母亲叫夏姬,不受宠爱,又早早去世,所以异人到赵国做人质后,很久都没有与秦国通信。当王翦攻打赵国时,赵王迁怒于异人这个质子,想要杀了他。平原君劝谏说:“异人不受宠,杀了他有什么好处呢?只会让秦国找到借口,断绝日后两国通和的道路。” 赵王的怒气仍未消散,便将异人安置在丛台,命令大夫公孙干陪同,对他的出入进行监视,还削减了他的俸禄。异人出门没有车辆,生活也没有多余的钱财,整天郁郁寡欢。

当时,有个阳翟人姓吕名不韦,父子俩从事商业,平日里往来于各国之间,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积累了千金的家产。那时,吕不韦恰好身处邯郸。一天,他偶然在途中望见异人,只见异人面容白皙如敷粉,嘴唇红润似涂朱,即便处于落魄之中,却依然难掩贵族气质。吕不韦心中暗暗称奇,便向旁人打听:“这人是谁?” 旁人回答道:“他是秦王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在赵国做人质。因为秦国屡次侵犯赵国边境,我们赵王好几次都想杀了他。如今虽免了死罪,却被拘留在丛台,生活费用都供应不上,简直和穷人没两样。” 吕不韦暗自感叹:“这可是奇货可居啊!”

回到家中,吕不韦便问父亲:“耕种田地能获利几倍?” 父亲回答:“十倍。” 他又问:“贩卖珠宝玉器能获利几倍?” 父亲说:“百倍。” 吕不韦接着问:“要是能扶持一人成为国君,掌控国家,那获利又有多少倍?” 父亲笑着说:“哪有机会去扶持国君呢?若真能如此,那获利可达千万倍,简直无法估量。”

于是,吕不韦拿出百金去结交公孙干。两人往来渐多,关系熟络起来,吕不韦因此得以见到异人。他佯装不知异人的身份,询问其来历,公孙干如实相告。一天,公孙干设宴请吕不韦。吕不韦说:“席间没有其他客人,既然秦国王孙在此,为何不请他一起来坐坐?” 公孙干听从了他的建议,当即请异人与吕不韦相见,三人同席饮酒。酒至半酣,公孙干起身去上厕所,吕不韦便低声问异人:“秦王如今年事已高,太子最宠爱的是华阳夫人,可夫人没有儿子。殿下兄弟有二十多人,却没有一个得到专宠。殿下为何不在此时设法回到秦国,侍奉华阳夫人,请求做她的儿子,日后便有被立为储君的希望。” 异人眼中含泪,回答道:“我哪敢奢望这些!只是一说起故国,心如刀绞,只恨没有脱身的办法。” 吕不韦说:“我家虽不算富裕,但愿意拿出千金为殿下前往西方游说,去说服太子和夫人,救殿下回国,您看如何?” 异人激动地说:“若真如您所言,倘若我能获得富贵,定与您共享!”

话刚说完,公孙干回来了,问道:“吕君刚才在说什么?” 吕不韦答道:“我向王孙打听秦国的玉价,王孙说他不清楚。” 公孙干没有起疑,吩咐继续斟酒,众人尽情畅饮,直至尽兴而散。从那以后,吕不韦与异人时常会面。吕不韦还悄悄给了异人五百金,让他用来贿赂身边的人,结交宾客。公孙干上下都收受了异人的金帛,大家串通一气,不再对异人有所猜忌。

吕不韦又用五百金购置奇珍异宝,告别公孙干后,径直前往咸阳。他打听到华阳夫人有个姐姐,也嫁给了秦国人,便先买通了她家里的下人,通过他们与夫人的姐姐取得联系,并传话过去:“王孙异人在赵国,十分思念太子和夫人,特地准备了孝敬之礼,托我转送。这些微薄的礼物,也是王孙敬献给姨娘您的。” 说着,便献上了装有金珠的匣子。夫人的姐姐十分高兴,亲自出堂,在帘内接见了吕不韦,问道:“这虽是王孙的一番美意,却劳烦尊客远道而来。如今王孙在赵国,不知他还想念故土吗?” 吕不韦回答:“我与王孙住在同一公馆,他有什么事都跟我说,我十分了解他的心事。他日夜思念太子和夫人,说自己自幼失去母亲,夫人便是他的嫡母,一心想回国侍奉,以尽孝道。” 夫人的姐姐又问:“王孙向来安好吗?” 吕不韦说:“因为秦国屡次攻打赵国,赵王好几次都想杀了王孙,幸好臣民都极力保奏,才得以幸存,所以他思归之心愈发急切。” 夫人的姐姐问:“臣民为何要保他呢?” 吕不韦说:“王孙无比贤孝,每逢秦王太子和夫人的寿诞,以及元旦、初一等重要日子,他必定会斋戒沐浴,焚香面向西方虔诚拜祝,赵国人无人不知。而且他好学重贤,结交诸侯宾客,声名传遍天下,大家都称赞他贤孝。正因如此,臣民都为他保奏。”吕不韦说完,又献上价值五百金左右的金玉宝玩,说道:“王孙无法回国侍奉太子和夫人,备下这些薄礼,权且表达孝顺之情,恳请王亲代为转达!” 夫人的姐姐让门下客款待吕不韦酒食,自己则进宫将此事告知了华阳夫人。夫人看到那些珍玩,心想:“王孙真的记挂着我!” 心中十分欢喜。夫人的姐姐回复了吕不韦,吕不韦趁机问她:“夫人有几个儿子?” 夫人的姐姐说:“没有。” 吕不韦便说:“我听说‘靠美色侍奉他人的,一旦容颜衰老,宠爱就会减少’。如今夫人事奉太子深受宠爱,却没有儿子,趁现在应当在诸子中挑选贤孝之人作为儿子。百年之后,所立之子成为国君,夫人便能始终不失权势。否则,他日一旦容颜衰老、宠爱不再,后悔就来不及了。现在异人贤孝,又主动归附夫人,他自知身为排行居中的儿子难以被立为继承人,夫人若真能提拔他为嫡子,夫人岂不是能世世代代在秦国受宠吗?” 夫人的姐姐将这番话转述给华阳夫人,夫人说:“客人说得有理。”

一天夜里,华阳夫人与安国君饮酒正欢,她突然哭了起来。太子感到奇怪,询问缘由。夫人说:“我有幸能成为后宫之人,却不幸没有儿子。您的诸子中,只有异人最为贤孝,诸侯宾客往来,都对他称赞有加。若能让此子成为我的继承人,我的后半生便有了依靠。” 太子答应了她。夫人又说:“您今日答应了我,明日听了其他姬妾的话,又会忘了此事。” 太子说:“夫人若不相信,我愿刻符为誓!” 于是,太子取出玉符,刻上 “适嗣异人” 四个字,并从中剖开,两人各留一半,作为凭证。夫人问:“异人在赵国,如何才能让他回来?” 太子说:“我会找机会向父王请求。”

当时,秦昭襄王正因赵国之事发怒,太子向他提及此事,秦王没有答应。吕不韦得知王后的弟弟杨泉君正受宠显贵,便贿赂他的门下,求见杨泉君。吕不韦见到杨泉君后,说道:“您知道吗,您的罪过足以致死。” 杨泉君大惊失色,问道:“我有什么罪?” 吕不韦说:“您的门下,个个身居高位,享受厚禄,外厩中满是骏马,后庭里尽是美女;而太子门下,却没有富贵得势之人。秦王年事已高,一旦驾崩,太子继位,他的门下必定会对您心怀怨恨,您的危亡就在眼前!” 杨泉君问:“那现在该怎么办?” 吕不韦说:“我有个计策,可以让您长命百岁,稳如泰山,您想听听吗?” 杨泉君连忙跪地请教。吕不韦说:“秦王年事已高,而子傒又没有嫡子。如今王孙异人贤孝之名传遍诸侯,却被遗弃在赵国,日夜盼望着回国。您若能请王后向秦王进言,接异人回国,并让太子将他立为嫡子,那么异人就从无国变为有国,太子的夫人也从无子变为有子,太子和王孙都会感激王后,您的爵位便能长久保住。” 杨泉君下拜说:“多谢指教!” 当天,他就将吕不韦的话告诉了王后,王后便向秦王进言。秦王说:“等赵国来求和时,我便迎这孩子回国。”

太子召来吕不韦,问道:“我想迎异人回秦国立为继承人,父王没有批准,先生有什么妙策?” 吕不韦叩头说:“太子若真要立王孙为继承人,我不惜散尽千金家业,贿赂赵国当权者,必定能将他救回。” 太子和夫人都十分高兴,拿出三百镒黄金交给吕不韦,转赠给王孙异人作为结交宾客的费用。王后也拿出二百镒黄金,一并交给吕不韦。夫人还为异人制作了一箱衣服,又送给吕不韦共百镒黄金。她事先拜吕不韦为异人太傅,让他传话给异人:“不久之后,便有望相见,不必忧虑。”

吕不韦告辞回到邯郸,先去见了父亲,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父亲十分高兴。第二天,吕不韦便备下礼物去拜见公孙干,然后去见王孙异人,将王后和太子夫人的话详细复述了一遍,又献上五百镒黄金和衣服。异人大喜,对吕不韦说:“衣服我留下,黄金就烦请先生收着,倘若有用得着的地方,任凭先生花费,只要能救我回国,我将感恩不尽!”

再说吕不韦此前在邯郸娶了一个美女,名叫赵姬,她擅长歌舞,且此时已怀有身孕两个月。吕不韦心生一计,心想:“王孙异人回国后,必定有继承王位的机会。若将此姬献给他,倘若生下一个男孩,那便是我的亲生血脉。此男孩若能继承王位,那么嬴氏的天下,便成了吕氏的天下,我倾家荡产做的这番‘生意’也算值得了。” 于是,吕不韦邀请异人和公孙干到家中饮酒,席上珍馐百味,还有两行歌舞助兴,热闹非凡。

酒至半酣,吕不韦开口说道:“我新近纳了一个小妾,很会歌舞,想让她来给二位敬杯酒,还望不要嫌弃唐突。” 随即让两个青衣丫鬟去唤赵姬出来。吕不韦说:“你去拜见二位贵人。” 赵姬莲步轻移,在地毯上叩了两个头。异人和公孙干赶忙作揖还礼。吕不韦让赵姬手捧金酒杯,上前为他们敬酒。酒杯递到异人面前时,异人抬头一看,只见赵姬容貌绝美。她到底有多美呢?只见她云鬓轻挽,仿若翠蝉栖于发间;蛾眉淡扫,恰似春山含黛;朱唇不点而红,仿若樱桃小巧;皓齿整齐洁白,犹如两行白玉。微微露出笑靥,就像褒姒欲媚幽王;缓缓移动金莲,好似西施能迷吴主。万种娇容让人看也看不尽,那一团妖冶之态,就算是丹青妙手也难以描绘。

赵姬敬完酒,便舒展开长袖,在地毯上跳起了大垂手、小垂手的舞蹈。她的身姿如同游动的蛟龙,衣袖好似白色的霓虹,辗转之间宛如羽毛随风飘动,轻盈得与尘雾交织在一起。公孙干和异人看得眼花缭乱、心醉神迷,口中赞叹不已。赵姬舞毕,吕不韦命人再斟满大酒杯,劝二人一饮而尽。赵姬敬完酒,便进入内室。宾主又相互敬酒,尽情畅饮,十分欢快。公孙干不知不觉喝得大醉,卧倒在坐席上。

异人心念赵姬,借着酒劲,向吕不韦请求道:“我孤身一人在此做人质,客馆中十分寂寥,想向先生求得此姬为妻,以满足我平生的心愿。不知她身价多少,我一定奉上。” 吕不韦佯装发怒,说道:“我好意相请,还让妻子出来献艺敬酒,以表敬意,殿下却想夺我所爱,这是什么道理?” 异人顿时局促不安,连忙下跪说:“我因客居他乡,孤苦伶仃,酒后狂言,一时忘了分寸,竟想让先生割爱,实在是我的不是,还望先生恕罪!” 吕不韦赶忙扶起他,说道:“我为殿下谋划回国之事,千金家产都在所不惜,又怎会吝惜一个女子。只是此女年幼害羞,恐怕她不愿意,若她心甘情愿,我便将她奉送给殿下,为殿下铺床叠被,伺候起居。” 异人再次拜谢。等公孙干酒醒后,二人一同乘车离去。

当晚,吕不韦对赵姬说:“秦王孙十分喜欢你,想求你做他的妻子,你意下如何?” 赵姬说:“我既然已经以身侍奉你,况且还有了身孕,怎么能抛弃你,去侍奉他人呢?” 吕不韦悄悄告诉她:“你跟着我一辈子,也不过是个商人的妻子。王孙将来有成为秦王的可能,你若得到他的宠爱,必定会成为王后。若幸运地生下男孩,那便是太子,我和你就成了秦王的父母,富贵无穷。你要念及夫妻之情,依从我的计策,切不可泄露出去!” 赵姬说:“您所谋划的事情重大,我怎敢不奉命!只是夫妻恩爱,我实在不忍心割舍。” 说着,便流下泪来。吕不韦安慰她:“你若不忘这份情,他日若得了秦家天下,我们仍做夫妻,永不分离,岂不是美事一桩。” 二人于是对天发誓。当夜,他们同床共枕,恩爱更胜往常,此处便不再详述。

次日,吕不韦到公孙干处,为昨晚的招待不周致歉。公孙干说:“我正打算和王孙一起到府上,拜谢您的盛情,怎么反倒劳您大驾前来?” 不一会儿,异人也到了,彼此相互道谢。吕不韦说:“承蒙殿下不嫌小妾丑陋,愿意让她侍奉左右,我和小妾再三商量,她已勉强答应了殿下的请求。今日是良辰吉日,我这就把她送到殿下的寓所陪伴您。” 异人说:“先生高义,我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 公孙干说:“既然有这等良缘,我就来做这个媒人。” 于是,他吩咐左右准备喜宴。吕不韦告辞离开。到了晚上,他用温暖的车子将赵姬送到异人那里成亲。髯翁有诗写道:

新欢旧爱一朝移,花烛穷途得意时;

尽道王孙能夺趣,谁知暗赠吕家儿!

异人得到赵姬后,二人如鱼得水,恩爱异常。大约过了一个多月,赵姬告诉异人:“我有幸侍奉殿下,幸运的是已经怀有身孕了。” 异人并不知晓赵姬的过往情事,只当是自己的骨肉,心中愈发欢喜。实际上,赵姬在嫁给异人之前,就已经有了两个月的身孕,嫁过去八个月后,本该是十月怀胎期满、临盆生产的时候,可她腹中却毫无动静。只因她怀的是日后将一统天下的真命帝王,所以与常人不同。直到十二个月整,赵姬才顺利产下一个男婴。孩子出生时,红光充满整个房间,百鸟在空中盘旋飞翔。

众人仔细看那婴儿,只见他鼻梁高挺、眼睛狭长,额头宽阔方正,眼中还有重瞳,口中天生就长着几颗牙齿,后背上有一块形似龙鳞的胎记,啼哭声洪亮,就连街市上都能听见。这一天,正是秦昭襄王四十八年正月初一。异人大喜,说道:“我听说顺应天命的君主,必定会有非凡的征兆。这孩子骨相出众,又出生在正月,日后必定能在天下执掌政权。” 于是,他用赵姬的姓氏,为孩子取名为赵政。后来,赵政继承秦王之位,陆续兼并六国,他就是历史上的秦始皇。当时,吕不韦听闻赵姬生下男孩,心中暗自欣喜。

到了秦昭襄王五十年,赵政已经三岁了。那时,秦**队围困邯郸的局势十分危急。吕不韦对异人说:“赵王倘若再次迁怒于殿下,该如何是好?不如逃奔秦国,这样才能摆脱困境。” 异人说:“此事全靠先生您谋划了。”吕不韦于是拿出全部的六百斤黄金,先用三百斤黄金贿赂了南门的守城将军,对他说:“我全家从阳翟来此地经商,不幸遭遇秦国进犯,邯郸被围困了这么久,我十分思念家乡。如今我把剩下的本钱,都分给各位,只求行个方便,放我们一家出城,回到阳翟,我将感激不尽!” 守城将军答应了他的请求。吕不韦又拿出一百斤黄金送给公孙干,说明自己想要回阳翟的想法,还反过来恳请公孙干帮他向南门守城将军通融通融。守城将军和士兵们都收了贿赂,自然愿意做个顺水人情。

吕不韦提前让异人将赵姬母子,秘密安置在赵姬的娘家。这天,他摆下酒席宴请公孙干,说道:“我打算在三日内出城,特备下这杯酒与您话别。” 席间,吕不韦将公孙干灌得酩酊大醉。左右的士兵们也都尽情享用着丰盛的酒肉,一个个吃得醉饱,倒头就睡。

到了半夜,异人换上普通百姓的衣服,混在仆人当中,跟着吕不韦父子一同来到南门。守城将军没仔细分辨真假,私自打开城门的锁钥,放他们出城而去。按理说,王龁的大营在西门,只因南门是通往阳翟的大路,吕不韦之前说要还乡,所以只求从南门出城。三人带着仆从,连夜赶路,绕了个大弯,想要投奔秦军。天亮时,他们被秦国的巡逻士兵抓获。吕不韦指着异人说:“这是秦国王孙,之前在赵国做人质,如今逃出邯郸,来投奔本国,你们速速带路!” 巡逻士兵让他们三人骑上马匹,将他们带到王龁的大营。

王龁问明他们的来历后,请他们进营相见,随即拿来衣冠让异人换上,还设宴款待。王龁说:“大王亲自在此督战,行宫离这里不过十里。” 于是准备好车马,将异人等人转送到行宫。秦昭襄王见到异人,喜出望外,说道:“太子日夜都在思念你,如今上天让我的孙子脱离虎口。你可先回咸阳,以宽慰你父母的思念之情。” 异人辞别秦王,与吕不韦父子登上马车,直奔咸阳而去。至于他们父子相见的情形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