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四合院:火红年代享受生活 > 第139章 东西都已裱好,这回算是稳妥了

片刻后,等何大清离开,把屋门关上,顺手收起桌上的免责声明,立马钻进空间洗澡去了。

第二天早上起的有些晚,刘平安端着脸盆去游廊处洗漱,只见刘海中拿着报纸激动的和阎埠贵几人在院里聊着国家大事,说北面战场又歼灭了多少多少人。

这大概是第一次战役刚结束没多久,刘平安也没细听,今天还得赶紧在去趟荣宝斋。

上次拍的合影照,每张都是十二寸,总共是八张,他昨天上午就收到了。

洗漱完,简单吃了点东西,推着自行车就出了院门。

一路骑到荣宝斋,找到张贵桐师傅之后,把照片交给他,就回到了大栅栏小院,继续研究壮阳药。

时间不知道不觉中过去,天气也逐渐变冷,很快来到了十一月底。

朝国的某个地方,我军的指挥所,众多指挥员埋头看着地图,集体讨论着,像是在等待什么消息。

“报告”

“进来。”

一名报务员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大声道:“各位首长,前线急电。”

其中一位指挥员疾步走了过去,接过电报,看了起来。

转头对着众人,大声笑道:“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113师已经提前到达指定地点,彻底堵死了敌人的退路。”

“什么?”一名急脾气的指挥员抢过电报,又确认了一遍。

突然,哈哈大笑一声,喜极而泣道:“太好了,太好了,我看这群狗娘养的还能往哪里跑。”

其余指挥员也接过电报传阅了起来,接着都激动的抱成一团,如果刘平安能看到这份电报就会知道,比原时空整整提前一个多小时堵住了敌人。

这场战斗很快打完,更详细的汇报随之而来,上面重重提到了高配版压缩军粮。

大概意思是我方战士吃了这东西后,除了行军途中交战受伤的,剩余战士几乎全员到达了指定地点,而且还保存了很大体力,修挖了简易战壕。

彭大指挥看完报告后,在回电上,给这支创造奇迹的穿插部队写下了“万岁”俩字。

并说道:“这压缩军粮也功不可没啊!洪指挥,我军战士有多少配备了这种高配压缩军粮。”

负责后勤的洪指挥,感概道:“是啊,自古行军打仗,后勤始终是第一位的,这一块小小的压缩干粮,可是给我们后勤解决了大麻烦。

高配版军粮更是给咱们急行军的部队插上了翅膀,以后回到京城,我得请那个叫平安的小同志吃饭。”

随即又笑着说道:“放心吧,咱们的每位战士都配备了高、中和纯粮版的压缩军粮,其中高配版比较少,不过也做了规定,只能在执行特殊任务时才能食用。”

“嗯,不仅要请人家吃饭,我更得要给人家请功,你在这里盯一会,我先去睡会觉。”

............

周末早上

大栅栏小院

刘平安正坐在凳子上傻乐,堂屋的北墙上,左边挂着裱好的那首诗,右边是八个相框,相框里的照片是和各位大佬的合影。

自从前些日子,裱装好这些后,刘平安这狗东西就时不时的拿出来挂在墙上,看上一会又收回空间。

还琢磨着等晚些时候在去趟图书馆,买幅画像挂在北墙的正中间,以后条案上在摆上红本本。

大门上也早已挂上了军烈属的牌子,这个时代只要自己不作大死,基本就稳妥了,没人敢找他麻烦。

“嘭!嘭”

“老二,开下门。”

外面传来敲门和刘平义的叫喊声。

刘平安站起身,把墙上的东西收进空间,心道:大哥怎么突然跑过来了?

走到院门口,把大门打开一看。

嚯!不光刘平义在,自己的老爹还有大爷爷也在,后面更是有三辆拉着粮食的大马车,上面还坐着刘正礼和刘正信两位大爷。

刘平安赶紧掏出烟,散了一圈,疑惑道:“爸,大爷爷你们怎么来了?”

“您奶奶和你妈也来了,都在你大姑家呢,说是要帮你看几天房子。”刘正华笑着回道。

刘方圆接过烟,熟练的塞进烟嘴里,跟着说道:“本来前段时间就想把粮食给送过来的,后来你奶奶说今年春节在城里过。

今天就顺路一起拉过来了,再晚的话,这天就要随时下雪,路上就不好走了,先把粮食搬进屋里在说吧。”

几人合力把粮食搬到东厢房后,刘平安就招呼着大家进屋喝茶。

不过刘方圆和两位大爷在院子里先转了一圈,夸赞道:“难怪非得让你奶奶把户口转到这边来,如果真让人白白占了去,确实可惜了。

你这处宅子不错,院里还有井,不像秀娥那边吃个水,还要去胡同口打水。”

整个四九城,城内城外大大小小的水井有一千多眼,有井的地方一般就会形成胡同,而这些胡同很多还是用井命名,比如王府井、七井胡同、前井胡同、沙井胡同等等。

京城这个地方甜水井稀少,大多都是苦水井,据清代留存资料记载,在王府井附近有个规模较大的甜水井,井主每日卖水,日收可达53两白银。

后期又打了很多机井,老百姓俗称马神洋井,就是Machine well的音译,机井比手工打井要深,水质也好一些,作为不方便的水车和昂贵的自来水的补充,广受欢迎。

现在通上自来水的四合院还很少,起码南锣鼓巷那边还没有,目前大家一般用水,无非就是包月,让人把水送上门,或者去胡同口的水站和公共井打水。

95号院现在大多是去水站打水,因为那是自来水而且还不贵,刘平安也会偶尔的象征去一下。

不过现在很多地方都已部署三通,即通水、通路、通电。

南锣鼓巷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今年四月二十二日,政府发出布告,要建立东郊工业区。

所以南锣鼓巷上半年很多地方实现了两通,95号院是通上电了,不过电压不怎么稳定,时不时停电,很多老娘们晚上做针线活还是习惯点油灯,通水的话估计明后年才能实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