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四合院:火红年代享受生活 > 第144章 阎埠贵上门

四合院:火红年代享受生活 第144章 阎埠贵上门

作者:恭禧发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5 17:30:52 来源:书海阁

文化人那么讲规矩的吗?不管如何,刘平安都要承他这个情。

一旁的刘秀娥给老太太介绍道:“娘,这是住对过的阎老师。”

刘年氏笑呵呵的招了招手,道:“阎老师你也好,平安快去搬个凳子,在泡杯茶。”

老太太发话了,刘平安搬起旁边的凳子递给阎老西,又屁颠屁颠的去给他倒了杯茶。

阎埠贵接过凳子坐了下去,谦恭道:“老太太,您可别喊我阎老师,叫小阎就行。”

刘正华掏出烟,散给阎埠贵一根,道:“阎老师,我们当父母的也不经常过来,麻烦您以后多照看照看我家那小子。”

他还要我照看?上次还坑了我五十万呢,阎埠贵心里腹诽了下,不过还是笑着说道:“您客气!平安是个好孩子,有文化知礼节,我们院的这些邻居都喜欢他。”

好话一箩筐的往外说,反正又不要钱,本来以为只有刘平安和老太太在,没想到他们一大家子人都在,直接被刘秀娥看在眼里,还混了一根好烟,这秀做的值。

王景辉给他点着烟,说道:“该照顾还得要照顾。”

这个给烟,那个给点火的,阎埠贵心里美的直冒泡,三个人抽着烟开启了吹牛逼模式。

刘平安看着三人,也不好说老太太屋里不能抽烟,进门就是客。

这年头也没什么二手烟的概念,要是因为抽烟就要挑别人的理,那是没有道理的。

更何况自己的老爹和姑父也在抽,自己要是敢说,刘正华不抽烟了就改抽他了,自己才不去碰这个霉头。

在后世去别人家里做客,一般想抽烟,你得主动出去抽,不然一个屋都是烟味,容易惹人烦。

后面杨瑞华带着阎蛤蟆还有小解放也加入了进来,一直聊到快八点才散场。

等众人离去后,刘正华和张兰英也回68号院住了。

刘平安打开窗户,说道:“奶奶,你抱着小妹先去我那屋,让这边先跑跑烟味。”

“好吧。”老太太领着小丫头去了旁边的屋子。

阎家

阎埠贵坐在椅子上,下着神。

杨瑞华铺着被褥,说道:“老阎,你又想什么呢?洗洗脚该睡觉了。”

阎埠贵抬了抬眼皮,自言自语道:“不对啊,那四个小子怎么就进了轧钢厂呢?”

杨瑞华坐在床上,问道:“什么四个小子?”

“就是刘正华他大爷家的那几个孙子。”

“还能怎么进?估计是刘秀娥给帮着弄进去的呗。”

阎埠贵摇了摇头,道:“不可能,刘秀娥那时候还没转正,哪里那么大的本事?难道因为刘平安的爷爷?”

“老杨,看来咱们以后还真要多照看一下对面的那小子了,我怀疑他爷爷的战友在帮衬着他们家,不然四个人怎么一下子全进了轧钢厂?”

杨瑞华深以为然道:“对,咱两家关系处好了,说不准还能借点光呢?”

孺子可教也,阎埠贵笑着点了点头,道:“你能这样想就对了,我先去洗脚了。”

-------------

第二天早上醒来,身上还趴了个小家伙。

小丫头昨天晚上到了这屋,后面说什么都不愿意走,哭着非得要跟刘平安睡,最后没办法只能搂着小丫头睡了一夜,还好没尿炕。

刘平安轻轻的把小丫头抱了下来,自己穿好衣服后,准备去老太太那屋。

走出屋门,夜里也没下雪,地上的存雪都没了。

易中海和阎埠贵在院里聊着天。

易中海听到动静后,扭头一看是刘平安,就笑着问道:“平安,我听阎老师说,您奶奶搬过来住了?等老太太起床后,我让你谭大妈过去看看。”

刘平安也笑着说道:“易大爷您不用这么客气,我先去把老太太的尿盆给倒了。”

听到倒尿盆,易中海的笑容更盛了:“是个孝顺的孩子,以后咱们院的孩子都要向你学习。”

刘平安被夸的有些别扭,那可是我亲奶奶,我不倒谁倒?

推开老太太的屋门,把尿盆端出来,就去巷口的公共厕所了。

回来的时候走到大门,又碰到拿着报纸的刘海中。

刘海中笑呵呵的打着招呼:“平安,我刚才听老易和老阎说,你奶奶住过来了?等会我让你婶子过去送些鸡蛋。”

刘平安有些蛋疼,95号院什么时候变的那么热情了?

只好笑着回道:“刘叔不用那么麻烦,鸡蛋留给光天和小光福吃吧。”

刘海中一听,顿时不乐意了:“光天那兔崽子也配?每次考试,成绩都在班里倒数,我的脸都快被他丢干净了。”

接着又一脸严肃的说道“你奶奶就不一样了,那是军烈属,住进来那是咱们院的荣幸,附近几个院哪个院有军烈属的?

在说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去看她老人家是应当应分的事。行了,就这样定了,我也该去厕所了。”

这时期四九城的军烈属可不多,不过等北面这场战争打完,就会慢慢多了起来。

果党那边抗战牺牲的,基本只追认了一小批,而且还是将校一级的,普通士兵极少,到了八几年以后才会逐渐被追认。

刘平安有点挠头,要不以后少坑他一次?

走回前院,看到阎埠贵还在院里溜达,阎解成在一旁“呱!呱”的叫着。

“阎老师您还不去吃饭,在院里转悠个什么劲?”刘平安拿着尿盆走,打趣一句。

“走走路,散散筋骨。”阎埠贵笑着回道。

刘平安打量了下前院,院子确实不小。

算了,把他的人情还上吧,能不能悟到,就看这货的本事了,至少以后再坑起他来,没了心理负担。

于是贱贱的说道:“阎老师,您看咱们前院也不算小,我看等到春天,不如栽上几棵果树,比如柿子树、山楂树之类的。

柿子树象征着事事如意,到时候挂了果,咱们前院几家分一分,做成柿子饼吃也不错,山楂可以弄成糖葫芦卖。”

可不要小看柿子树,闹饥荒那三年可是救活了不少人,这玩意可以做成柿子醋、柿子饼、柿子酒、柿子叶可制作成柿叶茶等等,特别是柿子饼做好了,常温下能存放将近一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