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四合院:火红年代享受生活 > 第230章 《城市户口暂行管理条例》颁布

亲生的亲生的,未来儿媳妇也在跟前,贾张氏揉了揉胸口,压下怒气,等晚上在给你一起算总账。

“妈,您噎着了?吃个饭也不慢着点吃。”贾东旭看着老娘不停的揉胸口,关心道。

马勒戈壁的,老贾啊,你再不上来管管这小畜生,老娘晚上就把你的遗像扔到粪坑里去。

贾张氏闭上眼深呼吸了两口,突然站起身往外走去,多耽搁一秒,老娘就得自掐人中。

“妈,别忘了,晚上弄点下酒菜,我好和安子喝酒。”贾东旭对着贾张氏的背影喊道。

贾张氏刚走到院里,听到贾东旭的喊声,往前一扑差点摔倒在地,小狗日的没完了是吧,扑腾起小短腿加紧往前院走去。

吃过早饭,刘平安驮着贺淑琴,贾东旭带着秦淮茹,四人先是去了最近的什刹海,在里面逛了一圈,又划了一个小时的船。

去前门大街的时候,秦淮茹不知道怎么想的,抢先一步坐上了刘平安的自行车。

一路搂着刘平安的腰,四人到了地方,吃吃逛逛玩到三点多。

贺淑琴看着时间也不早了,说再不回去就要赶夜路了,贾东旭只好去雇马车,刘平安陪着他把她俩送到德胜门外。

临走前,贺淑琴偷摸问刘平安,四合院那么多光头是怎么回事?

刘平安也没瞒她,把洗发水的事说了一遍,贺淑琴大舒一口长气。

两人回到四合院,贾张氏不知道干什么去了,把门锁得死死的。

贾东旭下午把钱花冒了,找到易中海借了三万块钱,请刘平安去巷口的小饭店搓了一顿。

两人吃过晚饭,刘平安回家洗洗就睡了。

贾家

贾张氏坐在堂屋的凳子上扇着蒲扇,看到贾东旭摇摇晃晃的走进来,气得快要把头皮层里的头发炸出来了,火冒三丈道:“你请平安那小子喝酒了?”

“嗐!人家今天帮了那么多的忙,请他喝顿酒不是应该的么?妈,抽空我在去秦家村一趟,到时候差不多的话,你得请个人去提亲。我喝得有点多,先去睡觉了。”贾东旭大着舌头说完话,往里屋走去。

日你祖奶奶,老娘我都躲出去了,你个狗东西居然还出去请他喝酒,败家的熊玩意,贾张氏越想越气,怒吼道:“你给我滚出来。”

叫了几声,屁动静都没有。

这是马上有媳妇要倒反天罡了?贾张氏站起身,走进里屋,看到贾东旭躺在床上正呼呼大睡。

好哇!我揪心了一天,你还在这没心没肺的睡大觉。

如此的不孝和蠢蛋,难道当年老娘怀他的时候和猪秧子串种了?贾张氏深深陷入了自我怀疑之中。

越想越憋屈,越憋屈越生气,抬起手“啪!啪!”抽了起来,口中喃喃骂道:我让你睡,我让你这个狗东西败家.....

翌日,七月十六也是星期一。

刘平安练完大枪,在游廊下啃着包子。

阎埠贵蹲在他家门口喝着稀饭,往这边望了过来,说道:“平安,晚上要开全院大会,别忘记了。”

“又有什么事儿?”

“还不是前阵子闹得沸沸扬扬的《城市户口暂行管理条例》,今天上报纸了,下午我们三个要去趟区公所。”

“成,我知道了。”刘平安叹了口气,回道。

从今年的《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实行,到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大部分农村建立起了户口登记制度。

在到1955年的《关于建立经常户口登记制度的指示》,最后到1958年的《华夏户口登记条例》,城市和农村彻底分成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

这些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收紧,以后城、乡居民之间的待遇渐渐出现了巨大鸿沟,比如这个时代的农民交了一辈子公粮,最后退休金.....。

同时很多家庭也会受这些政策的影响,不说整个四九城,单说这95号院就有几家在农村有耕地,拿贾家举例,以前听贾东旭说过,他们家的耕地现在是让他远房大爷在帮着种。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在城里上班还要给他们分地呢?很简单,那些耕地是人家解放前就有的,不管是传下来的还是通过购买的,那是属于人家的私有财产。

根据1950年6月颁发的《华夏土地改革法》中的第二章第五条就有明确规定,军人、工人、职员等因从事其他职业或因缺乏劳动力而出租小量土地者,不能以地主论。

每人名下的平均土地不超过当地每人平均土地数的百分之二百者,均保留不动,当然超过的部分就要被征收。(后期政策会有各种变化,就不多做讨论了。) 所以这时期很多人家在城里上班,农村有耕地的属于正常现象,刘平安就是怕以后麻烦,所以提前给自己家一刀切了。

按照刘平安的推测,随着后期户口政策的完善变化和收紧,加上53年农村建立户口登记和城里开始实行票证后。

秦淮茹像贾张氏一样把户口登记在了贾家村,然后顶替了贾东旭名下的土地,贾东旭是户主必须得是城市户口,这样也方便领票。

至于贾张氏在农村和城市两边都登记户口的话,她可没那个胆子,也不太可能。

敢冒领粮票?区公所这几年调查工作可不是白做的,天下也没有不透风的墙。

光院里的三巨头就不可能同意,也没人会替你隐瞒,一旦被查出来,他们都要承担连带责任的。

很多同人小说里把这个三个大爷写成帮助贾家各种隐瞒,纯属是胡扯,真把邻里街坊和街道办的人当傻子了?

参考后世他们的衣钵继承人之朝阳群众,就知道这帮治保积极分子打听事情有多厉害了。

到58年政策彻底关死前,肯定会有工作人员上门做思想工作的,大概率贾家也是看前几年出了很多政策都没事,所以贾张氏和秦淮茹就拒绝了城市户口,自家有不花钱的粮食,干嘛还要买粮?然后一家人后面栽了个大跟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