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四合院:火红年代享受生活 > 第294章 票证时代到来

四合院:火红年代享受生活 第294章 票证时代到来

作者:恭禧发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5 17:30:52 来源:书海阁

“谢谢安子叔!”

杨瑞华停下手中的针线活,笑呵呵的对着阎解娣骂道:“你这死妮子,还不快谢谢你平安叔。”

“谢谢平安叔!”三岁的阎解娣拿着糖块,糯糯谢道。

“平安,你可有些日子没回来了,我家老阎前几天还念叨你呢。”

“二贵哥想我干嘛,难道他又想请我吃饭了?”刘平安笑嘻嘻说道。

杨瑞华心里咯噔一下,顿感不妙,现在粮食马上就要实行定量了,她可不敢擅作主张,立刻把矛盾转移:“那我可不知道!现在粮食都是有数的,你又不是不知道,等他下班回来,你自己去问他吧。”

刘平安笑笑没说话,53年京城就开始了粮食计划供应,今年11月起又要改成定量供应。

“平安,听说你毕业后,又搬到你师兄那里去坐堂了?跑那么远做什么,轧钢厂还够你练的?”王美兰抬起头,搭腔道。

“嗐!前两年上面不是说了么,团结中西医,动员起来,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咱这也是响应上面的号召,中西医相结合在把医术提升下。”刘平安随口扯了句。

接着又说道:“你老姐俩在这慢慢聊吧,我先回家了。”

“成,你回家吧。你不在的时候,淮茹一个星期都要去你家打扫好几回,你这个侄女算是摊着了。”王美兰羡慕的说道。

“谁说不是呢,淮茹真是个好姑娘,干活勤快不说,看见人就笑还有礼貌,甩张二丫几条街。

老天也是不睁眼,这么好的儿媳妇,怎么就让贾家娶走了呢。”杨瑞华眼气的不行,想起这事就会把贾张氏拽出来鞭挞一顿。

“提那憨逼娘们干嘛,她还算个人?听说昨天她差点又和隔壁院的曹二妮打起来?”

嗐!这事我知道,我跟你讲.......”

刘平安没兴趣听这两个老娘们扯老婆舌,晃晃悠悠的往家走去。

票证制度的大幕已缓缓拉开,扫了一眼空间里那满满的物资,美滋滋!

第一波百年人参已经收割完毕,又种了几波高粱和其他几种名贵药材,第二波百年人参只种了一亩半,剩下的半亩继续种别药材。

为了应对通货膨胀,1953年11月1日,京城市政府颁布《面粉计划供应实施办法》、《关于统一面粉售价的通知》等政策,决定面粉统一由国营粮食公司实行计划供应,任何私人不得从事面粉贸易,严禁囤积倒卖。

到了12月1日,市政府贯彻政务院命令,对大米和粗粮实行计划供应。

1954年3月16日,取消食油自由市场,对居民所需食油采取限量登记,7月1日起实行凭票购买。

9月9日,政务院通过《关于实行棉布、棉花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9月15日,京城开始实行棉布计划供应。

1955年10月31日,市人委决定从11月1日起在本市推行粮食定量供应。

从国家层面上,又分为以大米主食地区和以杂粮、面粉为主食的地区,各地区又根据年龄和职业又划分九个等级。

京城属于杂粮、面粉为主食的地区,重体力劳动者是五十至六十斤,平均数不得超过五十五斤。

刘平安和阎埠贵一个档次,都属于低级脑力劳动者,每月只配享有二十七斤至三十二斤,平均数不得超过三十一斤的定量。

高级脑力劳动者每个月都有补助,比如食用油,每人每月定量以外另补助1.5市斤,补助供应油的品种比重暂时是香油半斤,花生油或豆油一斤

1957年12月1日,京城猪肉实行凭证供应,至于定量供应要到1958年春节了,国家开始对猪牛羊肉、鲜蛋、红白糖、糕点、粉丝等8种副食品实行凭票定量供应。(1959年1月,猪肉紧张,又改为“按人凭票”供应,每月发肉票3张,每票供应鲜肉1-3两,当年5月又改成两张。)

1959年7月,京城开始对手表和自行车采用收取购买券的供应办法。

商业部门根据货源情况,按照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多少,不定期(半年或一年)发给若干张手表票和自行车购买券,再由单位分配给最需要的职工,职工拿到购买券后,必须到指定的商店购买。

其中1962年到1963年,国家为了回笼货币,实行高价售卖,大国防最高时卖到560元一辆,凤凰、飞鸽、永久等品牌自行车售价最高卖到650元一辆。

到了1964年12月,京城取消了手表和自行车票,按市价敞开供应,虽说价格一直较高,但仍供不应求。

直到1973年购买自行车又恢复了凭票供应。(来自《北京志·综合卷·人民生活志》)

1959年,市场副食品供应全面紧张,对大白菜、萝卜、葱姜蒜、豆制品、副食调味品、蛋糕、糖块等等也采取按城镇人口分配,限量凭票证供应。

1960年7月30号,在京城下馆子开始使用粮票,仅保留少数高档饭馆,不收粮票,但实行高价销售。刘平安郁闷的很,被后世很多四合院同人小说给误导了,闹出不少笑话。

很多穿友只要穿到五十年代,不管哪一年,只要买东西就是各种票,比如1956年买个猪肉还要肉票,那不是扯吗?

........

来到自家门口,打开锁,推开屋门,家里果然很干净,秦淮茹确实比二大妈上心。

七月份的时候,刘平安回来过一次,秦淮茹来“串门”,说棒梗大了,不用成天看着,她也能腾出空来了,非得让刘平安把钥匙从刘海中家要回来,以后家里她负责打扫。

刘平安考虑了下也没拒绝,家里还是老样子,要吃的没吃的,要喝的没喝的,除了点山楂干。

倒不是防着她,主要是防贾张氏,那熊娘们就一饕餮。

不过最近几年她也很少来了,主要老觉着这屋里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刘平安把水缸里的水换了下,又去阎家装模装样的换了块煤球,接着泡上一壶茶。

没过多大会,秦淮茹穿着布拉吉连衣裙,两个大粮仓显得鼓鼓囊囊,领着棒梗撩开竹帘走了进来。

四年过去,这娘们早已褪去了少女的青涩变成了一颗水蜜桃,举手投足之间尽显少妇的丰腴与妩媚。

看到刘平安,微微扬起下巴,像个怨妇似的嗔怪道:“你都多久没回院了,今个怎么舍得回来了?”

棒梗被贾张氏喂得胖乎乎的,脖子上戴着几颗狗牙,腰上挂着筷子长短的桃木刀和桃木剑。

这小子两个多月没见刘平安,有点怕生,害羞得躲在了他娘的裙子后面。

“看你这话说的,这是我家,再忙也得回来看看啊,况且某人巴不得我回来呢。”

“呸!别不要脸了,谁巴不得你回来?”

刘平安没理他,掏出一块老鼠糖,逗起了小不点:“棒梗,快过来喊爷爷,爷爷给你糖吃。”

棒梗从秦淮茹裙子后面半露着头,抬头看向他娘。

这小子1952年年底出生,比阎解娣小了三个多月,贾张氏对他宝贝的不得了,天天领着他到处乱窜显摆。

秦淮茹摸着他的头说道:“傻小子,有人给你糖吃,还不快去。”

听到老娘的话,棒梗大着胆子走过来,伸手着手就想要。

“喊爷爷,不喊爷爷,不给你。”

秦淮茹翻了翻白眼,没说话,静静看着刘平安逗她儿子。

“爷爷!”

“真乖!好孙子,来,爷爷给你剥糖。”

刘平安把剥好的老鼠糖塞进他嘴里,这小子含着糖又跑回他娘的裙子后面躲着去了。

“棒梗,你去院里找解娣玩,妈妈在这说会话。”秦淮茹拍了拍棒梗的头,轻声说道。

“嗯!”棒梗答应一声,就迈着小腿“噔噔噔”往门口跑去。

看到棒梗跑出去,秦淮茹迅速拉着刘平安进了北屋,媚眼如丝的撩起裙子,脱掉某物,朱唇轻启道:“我肚子又疼了,快帮我按摩按摩。”

刘平安无奈站在地上,左手抱扶着她,右手按住小疙瘩,开始高频发起“电报”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