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四合院:火红年代享受生活 > 第34章 这算入圈子了吗?

四合院:火红年代享受生活 第34章 这算入圈子了吗?

作者:恭禧发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5 17:30:52 来源:书海阁

转眼三天已过,刘平安一大早来到牛爷家。

“你来的还挺早,吃了吗?如果没吃,在家里凑合一口。”牛爷打开大门把刘平安领了进来。

“街边路摊吃了碗卤煮。”刘平安把两盒茶叶递给牛爷。

“你小子还挺客气,那我就收着了。”牛爷把茶叶接过来,两人来到客厅。

牛爷从后面的书柜中取出几幅字画,打开了其中的一幅,是一幅泛黄的山水画,落款是石溪道人。

“??,怎么样?”牛爷随口问了一句。

刘平安懂个屁啊,前世今世都没学过这些玩意,装模装样的回道:“挺好,应该值不少钱。”

这话一出,把牛爷气个半死,一脸嫌弃道:“你小子铜臭气太重,应该好好学学。”

接着又道:“好好听着,石溪道人就是髡[kūn]残,明末清初画家,本姓刘,出家为僧后名髡残,字介丘,号石溪、白秃、石道人、石溪道人,残道者、电住道人。与石涛合称“二石”,又与八大山人,弘仁,石涛合称为“清初四画僧”。”

刘平安哪里懂这些啊,只听到清初四画僧,反正感觉挺牛逼的。

“髡残生于明末,湖南常德人,20岁时弃家为僧,30岁遇上明朝灭亡,还曾参加过抗清,兵败后避难常德桃花源。

历数山川奇辟,树木古怪与夫异禽珍兽,魈声鬼影,不可名状;寝处流离,或在溪涧枕石漱水,或在峦猿卧蛇委,或以血代饮,或以溺暖足,或藉草豕栏,或避雨虎穴,受诸苦恼凡三月。

艰险的丛林生活虽使他吃尽了苦头,但倒给了他一次感受大自然千奇百怪的好机会,充实了胸中丘壑,为后来的山水画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髡残能诗善画,初学元代黄公望,王蒙,技法直追元代四家,后学董其昌,敢于刻意翻新,并以书法入画不做临摹效颦。”

“你小子记住喽,髡残的画很有才气,非常值得收藏。清代四画僧的画都值得收藏,千万不要错过了。”牛爷科普完,看了一眼刘平安,发现这小子听的很认真,挺满意的,不由的点了点头。

刘平安确实是认真的听着,不过心中也有疑惑,忍不住开口问道:“牛爷,这八大山人不是八个人吗?怎么合起来才是四画僧?”

牛爷一口气差点没提上来,随手拿起桌子上的画卷又放了下去,接着又拿起旁边的茶叶盒直接砸向刘平安,嘴里还骂道:“你个兔崽子原来是个雏,什么都不懂啊。”

刘平安厚着脸皮理直气壮道:“不懂,所以才问啊。”

“你这小子,原来以为你多少懂一点呢,这次组局带你去,真的怕要丢我的脸。”牛爷被刘平安这不要脸的气势逗乐了,笑骂道。

“朱耷是朱元璋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江西南昌人,花鸟画以写意为主,形状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隽永。

中年时期因为有心杀敌,无力回天而疯了,一年后才释然,从此改名八大山人,画作多为愤世嫉俗为主,画的鱼、鸟多翻白眼。记住了没?”

“时间差不多了,咱们开始出发。”

牛爷拿上准备好的那几幅画,带着刘平安来到芳嘉园。

“咱们今天拜访的是哪位?”下了黄包车,刘平安询问道。

“王世襄知道吗?算了,你这个棒槌肯定不知道。”牛爷嫌弃道。

王世襄?谁说我不知道,那太可知道了,抖音老师科普过的啊。

后世尊称王世襄“京城第一大玩家”,出身书香门第名门望族,就是打小贪玩,京城纨绔的爱好他全都爱。

什么竹刻、葫芦、蛐蛐罐、绘画、鸽子、鸽子哨、鸟食罐、烹饪、老鹰......总之四九城那点玩意,在他这儿却玩成了大雅,玩出了文化,玩出了一门“世纪绝学”,而且人家活到九十五岁。

刘平安很羡慕这种活法,这才是真正的游戏人间,享受人生啊。

“跟上,想什么呢?别愣着了。”牛爷催促道。

刘平安急忙跟上,两人走进芳嘉园小院。

“牛爷,您来了。嗬!后面还跟着个小兄弟,这位是?”从院中迎来一个穿着对襟丝绸褂,身上带有儒雅和睿智气质的中年人。

“王兄您客气,这位是我一个小兄弟,广和堂的刘平安,师承昌平的李萧山。”牛爷客气的回道。

“李老爷子的高徒啊,那可不简单,快进来喝茶,我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早已沏好茶等着各位老兄了。”王世襄带着牛爷和刘平安来到院中葡萄架下的石桌旁。

靠近院东摆放了一个散蓝大鱼缸,南侧有棵石榴树,院墙周围种了几棵葫芦藤,上面稀稀拉拉的挂了些葫芦,再过一两个月就可以摘了。

王世襄欣赏着牛爷带来的几幅画,门外又进来一人,手里拿着长条状的细布袋,里面装着东西应该也是字画之类的。

刘平安扭头一看,原来是关爷。

“畅安兄,我没来迟吧。”关于山嬉笑道。“哈哈,关爷你来的刚刚好,茶刚沏上,牛爷可是先你一步。”王世襄打趣的回应。

“牛爷您吉祥,哟,平安兄弟你也在啊?”关于山看到刘平安挺诧异的。

“嘿嘿,跟着牛爷过来开开眼,长长见识。”

“嚯~,懂得不多,认识的人倒不少,关爷您快请坐。”牛爷瞅了刘平安一眼,对关于山招呼着。

“你俩也认识?”刘平安咔吧咔吧眼的问道。

“你说呢?我俩以前都是旗人,正黄旗多出关姓,镶黄旗多出牛姓。”牛爷没好气的怼了一句。

“关爷,您带了什么好玩意,快拿出来让大家瞧瞧。”王世襄催着道。

“好嘞,您上眼。”关于山从细布袋里拿出一幅画。

几人刚想看,院子里又走进两人,王世襄连忙起身去迎接。

“小子,看清楚了,左边穿黑色西装的是徐邦达,右边穿蓝色丝绸褂的是启功。”牛爷小声的给刘平安介绍着。

刘平安心里有点麻,徐邦达他倒是没听说,启功后世那可是闻名遐迩啊,不过能和启功走在一起肯定也是个牛人。

“徐邦达浙江海宁人,古书画的鉴定大师,启功是我们旗人,不过他是皇族,书画双绝,现在在辅仁大学任教。”关于山在旁边给刘平安补充着。

说话间,王世襄领着两人走了过来,牛爷和关于山连忙起身给启功行了个旗人的老礼。

“大清都亡几十年了,现在是民国,不兴这一套了。”启功连连摆手说道。

几位大佬围着关于山带来的那幅画开始欣赏。

启功脱口而出:“这是仇英的桃村草堂图?”

徐邦达也一言断定,这是仇英的精品之作,画的非常仔细。接着这些大佬在看到画面上还有好几个收藏章,说传承有序,断定这就是真迹。

接着又看牛爷拿来的一幅郑板桥的竹子画,启功更是问牛爷转不转让,吓的牛爷连忙卷起画收了起来,另外几人看的哈哈大笑。

刘平安看的心中直呼:“我草”,他是不懂画,但是他知道这些放在后世那可是值大价钱的。

心中打定主意以后有机会说什么也得从这二位爷身上薅点羊毛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