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四合院:火红年代享受生活 > 第38章 这个时代的小孩可不傻

从梅大师家出来,走在胡同口,刘平安心里还在想着刚才的事,感觉是不是惹祸了?

不过又一想,梅大师可没那么小气,甩了甩头把这事丢在脑后。

不过可惜了剩下的两首,接着从口袋中又拿出两张曲谱,上面标题好像写着《梁祝》《说书人》,刘平安看都没看就丢进了空间里。

先去大姑家看看吧,然后回家写小说去,没错,这货做起了文抄公。

被次元能量改造后,脑子也越发清晰,前世看过的一些的东西像烙在脑子里一样。

这类歌刘平安可不会公开唱,要唱也得唱红歌,空间里有抄好的红歌,比如《我和我的祖国》、《我的祖国》、《中**魂》、《人民军队忠于党》等等。

以后打算唱几首在圈子里混点小名气,给周围的人营造出知道他会音乐的印象,搬运小说纯属就是为了明面上赚些正规渠道的钱。

至于往文艺方向发展,打死刘平安都不去。

空间里已经放着一篇完本的小说了,一本是《小兵张嘎》,现在还有一部在写的是《敌后武工队》。

打算写完《敌后武工队》就收手,等建国后开始发表,每年一篇,稿费应该相当可观,有了这笔正当来路稿费,以后做事花钱也方便。

建国后,有一部分人确实是高收入,比资本家,公私合营后每年分红都能分到几万、十几万的比比皆是。

还比如文艺工作者,工资高的每月都好几千,低的也有好几百,特别是顶尖的文艺工作者还有自己的剧团,收入自理。

还有作家教授等等,发表一部长篇小说,稿费少则几千多则几万。同时期的工人一般才几十,八级工顶多也就一百左右。

这部分人起码在起风前都挺滋润的。

刘平安溜溜达达的往南锣鼓巷走,路过帽儿胡同的时候,突然想起张万坤家就住在附近。

那就过去看看,能帮一把是一把,万一真碰到个大货,这人情就赚大发了。反正感觉张万坤好像是地下工作者,就当结个善缘吧。

“王姨,我来看看您。现在街面上太乱,很多商店都关门了,我怕您和张叔粮食不够吃,给您家送点过来。”刘平安手里提着一袋面粉和十几斤猪肉,敲开门后问候道。

王红霞看到是刘平安本来挺高兴的,看到拿着面粉和肉,顿时变脸,不悦道:“你这孩子这是干什么?你能到王姨家来吃饭,姨高兴。不知道现在粮食金贵吗?现在粮食就是命。”

看着王红霞严肃的脸,刘平安嘻笑道:“没事儿王姨,我父母在乡下,我大姑家也存了粮食,我想着您这边可能缺粮就送来了,以后我隔三岔五的来您家混顿饭吃,我张叔呢?”

“那行,你天天来吃,姨都不带烦的。你张叔执勤去了,现在街面上太乱,很多地痞流氓趁机打家劫舍,你张叔天天忙到很晚才回家。”王红霞担忧道。

接着又高兴道:“那我也跟你不客气了,家里只剩一点杂和面了,早上去街上转了一圈也没买到,正愁这几天怎么吃呢?这下可好了,你这孩子给送来了。”

“哈哈,我就算到您家快断顿了,才赶紧送过来的。”刘平安诙谐道。

“王姨,您赶紧拿进去吧,我还得去大姑家。”

“你这孩子赶紧进来,吃过饭在去你大姑家。”王红霞生气道。

“不是,早上和我大姑说好了,下次在您家吃饭,我该走了。”

“等一下,平安,我给你拿钱。”

“咋还提钱呢,你还是我王姨吗?真要拿了钱,我以后还怎么有脸上您家来吃饭啊。”刘平安装作不高兴的拒绝道,心里诽腹着:咱要的是人情,不是钱。

看着刘平安一阵风似的跑了,王红霞既无奈又有些安慰,这侄子不白认,是个实诚的孩子。

想到这,把东西拿进去,关上了大门。

刘平安走到棉花胡同,看到两边有临时摆摊的,人还不少,就走到其中卖包子的摊位。

卖包子的是个半大小子,现在世道生活不易,权当照顾他了。

后世和眼下相比就是绝对的天堂,城里同样岁数的孩子,二十一世纪还处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无忧无虑,不是学习就是打游戏的时期。

不过能坚持到解放后,这些城里的孩子还是相对比较幸福的,有工作,房子分配,结婚彩礼也不高。

农村?农村就算了,不管现在还是将来,都差不多。

刘平安收回感想,问道:“小子,包子怎么卖?”

“10个大子一个,金圆券不要,只有两笼了,客官您要几个?”半大小子搬着笼屉回道。

“给我包上一笼。”说着,刘平安往摊上丢了一个大洋。

“客官,您拿好,我找您钱。”半大小子把包好的包子递给刘平安,把大洋揣进怀里,开始找零钱。

这时,人群中一阵骚乱,有人喊着:

“当兵的来了”

“大家快跑啊”

各个摊主看到真有几个当兵的跑了过来,赶紧把东西一包,开始跑路。这孩子钱也不找了,赶紧把剩下的一笼包子包好,准备跑路。

这时两个个兵痞也跑到了这边,一个上来就想把刘平安手中的包子抢走,另一个兵痞抢夺那孩子手中的包子。

那孩子身子有股力气,直接撞向没站稳的兵痞,撞开之后小腿跟马达似的抱着包子钻进拥拥嚷嚷的人群,那兵痞也不干了,直接追了上去。

刘平安看了下四周,身边只有这个兵痞,一巴掌砍到兵痞的脖子上,兵痞两眼一黑昏了过去,刘平安把包子捡起来扔到空间里,混到人群中离开了。

刘平安这才想起,那孩子还没找钱呢,算了,就当做好事了,兵荒马乱的都不容易。

又走了一段路,拐到另一个小胡同,就看见刚才那卖包子的小子又卖起了包子,看样子是卖出去了。

那小子也看到刘平安了,把钱往怀里一揣,扛着笼屉就跑了。

嘿,这小兔崽子,刘爷的那一点怜悯之心瞬间稀碎,智商仿佛受到了侮辱,自从穿越而来还没受到如此的伤害。

从空间里拿出一根小细棍就追了过去,不抽他一顿,难解刘爷的心头之恨。

追着追着就看到那小子跑进了南锣鼓巷95号院,刘平安顿时知道这狗东西是谁了。

这不就是傻柱那个熊玩意吗,上次被马蜂蛰成那个鸟样,确实没认出来。

刘平安倒不急了,拿着小棍一抽抽的往95号院走去。

前院没人,刚走到中院就听到,“你可真是个傻柱子欸!”

画风还得回到傻柱跑回家的时候。

何大清和院中的三大巨头还有一些邻居在中院分析着国家大事。

傻柱跑回家,把笼屉往桌子上一放,喝一碗水之后,来到院中对着他爹何大清说道:“爹,包子都卖完了,给你钱。”

说着从怀里掏出一把钱,有大子也有毛票,就是没那个大洋。

何大清看着这一堆钱,乐的嘴都咧开了,炫耀似的向周围的老邻居们夸赞道:“看看,我家柱子都成小大人了,赚了那么多钱。”

傻柱又接着一五一十的把今天发生的事讲给何大清听,唯独漏了有人花大洋买包子,没给人家找零钱的事。

傻柱暗自得意道:今天该着柱爷发财,碰到了个大傻子,不用找他钱了。

何大清和邻居们越听越不对味,邻居们想笑但碍于何大清的面子,也就没笑。

何大清听着瞪大了眼,看着傻柱这楞货,这特么是谁的种?要钱不要命啊,看在钱的份上,等会回到屋在私下好好教育教育这傻蛋。

何大清在手指上吐了口吐沫开始点钱,点着点着发现不对劲了,拿起那些钞票左看右看,发现是一堆假钱。

心顿时毛了,火气腾腾的往上冒,抄起旁边的小木棍,劈头盖脸的就往傻柱屁股上抽,边抽边骂:“你个蠢驴,让人家给骗了,那是一堆假钱。”

“噗呲”,周围的人再也憋不住了,顿时笑的前仰后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