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四合院:火红年代享受生活 > 第4章 上学

四合院:火红年代享受生活 第4章 上学

作者:恭禧发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5 17:30:52 来源:书海阁

刘正华三人跟在刘方圆身后,走进一个不大的院子,整体也就300来个平方。

“王先生,王先生在吗?”刘正华大声喊一句。

“方圆来了啊,你这老叫驴,这么大嗓门,我这可是教学的地方,要是惊了我的学生们,我可饶不了你。”这时从休息室走出一个戴着眼镜的老头,他身着一袭洗得发白的长衫,袖口微微磨损,却依旧整洁。

“哈哈,王先生咱们可是老朋友了,我这嗓门天生的大,没办法。王先生,这是前几天说的我俩孙子,以后上学你照顾下,他俩敢调皮捣蛋您就直接揍。平义、平安你俩小崽子过来叫王先生。”刘方圆招呼着

“王先生好。”小哥俩齐齐喊道

“你们也好啊,你俩的事,你大爷爷和我说过了,不好好学习手心要吃板子的。”王秀才笑着说道

刘平安小脸一仰:“我们不怕。”

“好好好,你们去报名处把学费交了吧,然后明天正式开课。”说完,王秀才转脸又和刘方圆闲聊了起来。刘平安跟着刘正华去交学费,看着金额贵的让人咋舌。

辞别了王秀才,回去的路上路过镇公所。镇公所的大门前,竖着一块字迹模糊的牌匾,门前的台阶上布满了尘埃。

周围的人们穿着补丁的粗布衣裳,或忙碌地穿梭于街巷,或在门口闲坐聊天。

镇公所的外墙上,贴着几张破旧的告示,上面用毛笔写着歪歪扭扭的字迹,宣传着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告示边缘已经卷起,被风吹得哗哗作响。

第二天吃过早饭,刘正华带着小哥俩走进私塾,跟王秀才寒暄了几句,就留下小哥俩下地去了。

今年这次蒙学的人也不怎么多,大概有十来个小孩。王秀才这边发完课本,安排好座位,拿了本《蒙求》开始教孩子们读字认字。

前世还是老刘的时候没学过繁体字,有些字能读不会写,有些字压根就不认识,现如今正好学习一下。

这时过目不忘和天道酬勤两个技能的威力显示了出来。跟着王秀才读过的句子就好像刻在脑海里一样,其余的小孩能记住一两句就已经很好了。

刘平安不由的傻乐了起来,这时王秀才正好走到跟前。

“刘平安,你偷乐什么,是会读了还是会背了?”王秀才瞟了一眼刘平安问道。

“先生好,我好像是会读了。”

“嗯(二声)?那你读一下吧。”

“王戎简要,裴楷清通。孔明卧龙,吕望非熊。杨震关西,丁宽易东。谢安高洁,王导公忠。匡衡凿壁,孙敬闭户。郅都苍鹰,宁成乳虎。周嵩狼抗,梁冀跋扈。郗超髯参,王珣短簿。伏波标柱,博望寻河。李陵初诗,田横感歌。武仲不休,士衡患多。桓谭非谶,王商止讹.........”刘平安站起来,摇头晃脑的读着读着放下了课本。

“怎么不读了?”王秀才闭着的眼睁开道。

“先生,后面的您还没教。”刘平安回答道。

“嗯,不错,你天赋很好,要认真学,不要在走神了,这次就不罚你了,在有下次一起并罚,你坐下吧。”王秀才难得的夸了一句。

这可把小伙伴们羡慕坏了,叽叽喳喳的说着“平安你好厉害” “平安你以前是不是学过”之类的话。

“安静,安静。”王秀才用戒尺敲打着桌面。接着又学了半个时辰,让孩子们休息了一炷香的时间。

“光知道怎么读是不行的,还要知道怎么写,孩子们下面咱们开始学写字。”说着,王秀才开始教孩子们怎么握笔、运笔,然后写了个王字让大家模仿,他在一边来回指导。

走到刘平安桌前,就发现了这小娃娃居然写的有模有样。

王秀才看看字,看看刘平安,撮着牙花子想着:难道这奶娃是文曲星下凡?不管读还是写,教一遍就会。

王秀才带着好奇结束了今天的课程,蒙学只上半天课,下午就不用在去了。

中午放学,刘正华已经在门口等着小哥俩了。刘平义兴奋的把今天课堂上发生的事,叽叽喳喳的学给刘正华听。

刘正华高兴的把刘平安举了起来说道:“好儿子,等下咱们去肉铺,回家炖肉吃,也让你奶奶和你娘高兴高兴,老大走着。”

买完肉爷仨回到家,把今天的事又重复给刘年氏和张兰英。

“我看呐,平安念书比他爷爷还有出息,咱家出了个神童。”刘年氏高兴的说道。

“儿子,等着,娘现在给你把肉炖上。”张兰英也关怀附和的说道。

一家人这顿饭吃的其乐融融,好不自在。

隔天,王秀才为了验证刘平安是不是神童,单独教了刘平安一遍《千字文》,刘平安跟着朗读了一遍后,当场背诵了下来。

王秀才撮着牙挠着头,终于实锤刘平安是文曲星下凡,神童无疑。

这尼玛教什么会什么,不光会读而且还会背,字写的也是越来越好。老王又惊又喜,惊的是自己什么本事自个清楚,自己的那点东西很快能被这奶娃给掏完,喜的是不管任何行业当老师的都想有个神童徒弟。

这天,王秀才找到刘正华,说道:“正华,你小儿子平安是个神童,教什么会什么,想和你打个商量,这孩子我想单独教,时间放在下午,你看咋样?”

刘正华赶忙回礼道:“承蒙先生看的起,一切听您吩咐,我明个把口粮带过来,以后就麻烦先生了。”

往后的日子,王秀才终于明白什么是神童了,短短的三个月刘平安把蒙学的东西学了个遍,什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增广贤文》、《幼学琼林》等等,不但倒背如流,而且还能把其意解释的一清二楚。看的老王直呼“我草”“我草”

后面几个月更是把王秀才珍藏的四书五经、资治通鉴等等古籍自学了个遍,书法更是突飞猛进。

就这样时间来到1944年上半年。

一天,王秀才对着刘正华说道:“正华啊,你可以把平安领回家了,我已经教不了他什么了,该学的都学会了,现在懂得比我还多。”

“先生仁义,平安过来跪谢先生。”刘正华一脸严肃的对着刘平安说道。

“谢谢先生教导之恩。”刘平安跪着给王秀才磕了三个响头。

刘平安觉着是应该的,王先生是爷爷辈,最近几个月吃住都在老王同志家里,王秀才的学问不算太高,但是人家毕竟是尽心尽力的教导,这波也不算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