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四合院:火红年代享受生活 > 第54章 兑换 上

四合院:火红年代享受生活 第54章 兑换 上

作者:恭禧发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5 17:30:52 来源:书海阁

“当年孙禄堂把形意拳分了三个境界,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你这年纪能练到第二个境界实属不易了。”李萧山对这小徒弟比较满意道。

“平安来了啊。”李志文、李志武哥俩从后院走了过来。

“是啊,北平和平接收后,进出也挺方便的。”刘平安看着眼前的哥俩,笑着说道。

时间过的真快,这哥俩转眼间已到了结婚的年龄,一个二十一,一个十九,比几年前稳重了不少。

“真的?这下可好了,半年多没回城里,还真有点想念。”李志武一脸兴奋。

“平安,你咋带那多东西啊,又是猪肉又是牛肉的。你爷几个聊着,我和娘去准备午饭。”曹萍在厨房看了一眼,来到堂屋门口说道。

“师兄,过几天要开始废除金圆券,兑换新币了。”刘平安对李天顺说道。

“具体怎么兑换,你知道吗?”

“不知道,到时候应该会贴布告。”这个刘平安确实不知道。

“成,那就收拾收拾东西,后天回城。平安,要不要一起回去?”

这年头谁家里还没有些金圆券啊,李天顺着急的想回城看看具体什么情况。

“那就后天一起回。”刘平安答应道。

吃过午饭,和师父在书房探讨着各种药方。

大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李志文起身去开门。

不一会就看到,一个中年汉子被人扶着走了进堂屋,后面还跟着一个妇女。

“李老爷子,您给看看,我男人这是怎么了?清早上个茅房,摔倒后就成这样了。”妇女一脸焦急的说道。

“别着急,先把病人扶着坐下,我来号号脉。”

把病人扶着坐好后,看了病人两眼,李萧山号起了脉,过了几分钟,又让刘平安也号一下脉。

李萧山看刘平安号完脉,问道:“平安,你来说说病人的情况。”

“右半身无力,行动不灵活,言语不利,头晕,心烦急躁,面色稍萎黄,无口眼歪斜,舌体胖大,舌质暗,苔白腻,脉沉滑细腻。”刘平安仔细观察了病人稍许道。

李萧山点了下头,继续说道:“在辨。”

刘平安看了下师父,笑着继续说道:“脾气亏虚,痰湿内郁,淤血阻络型,为中风后遗症,西医称为脑梗。”

“治则:健脾益气,化痰利湿,活血化瘀,通络开窍。”

“复瘫汤,生黄芪6钱,白术2钱,陈皮2钱,旱半夏2钱,茯苓2.5钱,薏苡仁6钱,木瓜3.5钱,泽泻2钱,节菖蒲2钱,郁金2钱,丹参4钱,川芎2钱,乌梢蛇2.5钱,炮山甲2钱,甘草0.5钱。十五剂,水煎服,每日2次。”

李萧山笑容渐盛,转过头对李志文说道:“按方子去后院抓药。”

接着刘平安有用金针十二法中的阳中隐阴和阴中隐阳两种技法,行了半个小时的针,有嘱咐患者,半个月后在来。

妇女的感谢中,夹杂着对刘平安的吹捧,听的李志武直翻白眼。

看病的几人倒没有太心急或者担心,都是附近村庄的,几年前就知道刘平安经常跟着李神医到处行诊。

如果换个别的小年轻诊断开药,估计就骂街了。

又在家浪了一天,把家里的两口大水缸换成了空间里的泉水,这泉水对普通人来说确实有效果,但是效果又是太大,需要长期喝。

刘平安现在又不可能天天呆在刘家庄,所以只能每次回来都偷偷的把水换掉,聊胜于无吧。

在老太太的满眼不舍和小妹刘宛莹哭声中,刘平安踏上了回城的路。

来到镇上会合了李天顺一家,等到中午才碰到一辆回城的空卡车。

押车的战士比较热情,问了情况又检查了一番,一行人急冲冲的上了后车厢。

一路颠颠簸簸的跟车到了东直门,又叫了几辆黄包车拉着到了广和堂,一路折腾下来已经是下午3点多了。

“到家的感觉真好,累死小爷了。”李志武把两个大包裹一丢,直接躺在地上,大声嚎道。

“你是谁的爷?赶紧把东西拿到后院。”不出意外的被李天顺在屁股上踢了两脚。

长时间不住人,一家人开始打扫起房间,刘平安和李天顺打声了招呼,就回了大栅栏小院。

回去的路上,就听到三人一群五人一堆的在议论兑换钱币的事。

刘平安立马跑到贴布告的地方去看看怎么兑换的。

布告叫《伪金圆券兑换办法》:废除伪金圆券,除冀南币、东北币可作为辅币流通外,其它解放区货币一律不得进北平。

对于金圆券、政府的收兑比价为1:10,工人、学生、贫民可享受特殊待遇,可按1:3的优待比价兑换,每人限额500元。

限额兑换,兑换时间给了20天,时间一到,金圆券就彻底成了废纸。

这也不对啊,以前看网上不是说兑换都是1:1万或者10万的吗?

刘平安想了想,很有可能是北平解放的早,北京的金圆券总量不多的原因,随着对面的增发,兑换比例也越来越高。不像后期的南方,后面蒋光头从初期的20亿增发到后期的130万亿,北平收回来的金圆券也会运到敌占区去打金融战。

第一套人民币是1948年12月1日发行的,面值分为1、5、10、20、50、100、200、500、1000、5000、、等,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一直用到55年,长达七年之久。

其中前期首先发行的10、20、50三种面值,后期为了应对当时的通货膨胀和百姓生活中需要的零钱,又陆续发行了其余的币值。

想了下原时空,盛海那边更是投机猖獗。当时好像盛海解放后,一银元从660元人民币上升到1800元,一两黄金从元上升到元人民币,商品价格随之攀升。

随后投机的钱贩子全军覆没,这时期不知道多少便衣盯着呢,想到这,打了下冷颤,可不敢搞事,还是老实的去兑换吧。

刘平安叫了一辆黄包车又往南锣鼓巷赶去,跑了个来回路,大栅栏小院那边暂时就不去了。

虽说之前金圆券没怎么留,但是谁家里还没几张呢?随便拿出几张就够兑换的,先去看看大姑家什么情况。

来到68号院,走进前院就看到几个人站在罗大爷家门口也在谈论兑换的事。

刘平安打完招呼,散了几根烟就往后院走。

“平安,前门大街那边对这事怎么看?他们也去兑换了吗?”罗大爷叫住刘平安问道。

“他们肯定去兑换啊,不过没咱们有优惠,他们大多是1:10兑换的。”刘平安停下脚步,回道。

“咱们这边少部分人去兑换了,大部分人还没兑换,都想在观望观望。”中院的王大麻子接了一嘴。

“这有什么好观望的?”刘平安不解道,这帮人脑子难道被驴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