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快穿之改写命运 > 第23章 架空古代言情(二十三)

快穿之改写命运 第23章 架空古代言情(二十三)

作者:箐偌茵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2 21:12:15 来源:书海阁

“陛下,听闻近来大雪已成灾?”

这是他们成婚的第十年,这一年天灾**,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都在经受着上天的考验。

薛屏岫近日发觉崔永祚整日整日地待在御书房,这种不正常的频率少见,再结合隐约的传言,于是他在床榻间发问。

那时**初歇,已经不算年轻却依旧美丽的皇后靠在梁帝身上,他脸上潮红未褪,声音却清灵干净,只是还带着些许沙哑。

崔永祚并没有直接回答妻子,而是将头埋在他肩膀上,像是在发愣一样,良久才回答:“今年确实寒冷……卿卿无需忧虑。”

于是薛屏岫便知道了,又抱紧了他的爱人。

冬季的严寒像无孔不入的锥子,扎烂了人民的手脸,去割破人们的血管,又化作沉甸甸的冰雪压塌那老旧的房屋。即使是这个国家最奢靡的皇宫,向来不习惯北地寒冷的皇后总是一到冬季就要烧火墙取暖,只是今年实在太冷,他将炭火分给了各处宫人,也就没有烧得温暖,只是将将维持在与南方冬季相似的温度。

在寒冷的冬夜里,他与他最高傲的恋人依偎,帝王决计不肯露出半分无能为力,而妻子知晓他的一切,却又默契地不发一言。他只是轻轻地说,一切都会过去的,一切都会过去的。

薛屏岫也知道,原着里这场从南到北的灾难并没有压垮两个大国,在寥寥数语的剧情里,他们挺过了这一道难关,一直到春季,万物复苏,一切灾难的痕迹在惊蛰后消弭。

[所以说我讨厌形式主义,]薛屏岫小声同系统抱怨,[明明这些多余的排场都可以减去,但是一国皇后却不能如此,反而会让人怀疑内政青黄不接。]

十一月下旬,梁朝最北端传来许多坏消息,因积雪厚重,不及时清理就连新造的土砖房都能压塌,而堆积的积雪又使救灾粮草难以运入,以至冻毙饿死许多人。

————————

薛屏岫端着一盏羊汤至御书房时,崔永祚还在批奏折,御书房里大臣们来了大半,全都在这里忙活着,一个个焦头烂额,即使有淡定从容的,崔永祚也会看看他手上事务如何了,未做完必定要挨一顿骂,做完了便又有新的文书。

“陛下今日忙得未用午膳,都急得阿伊求到我这里来了。”阿伊便是御膳房的主管。他将一直捂在汤盅盖上的手拿开,已经被烫得通红一片。

见崔永祚不理他,又说:“陛下这几日通宵达旦,中午这一餐不食会撑不住,用一些羊汤暖暖身子罢。”崔永祚一顿,他继续劝,“陛下心系百姓,心中急切,但庞仆射兢兢业业多年,近日来更是可怜,数十日过家门而不入,陛下且轻饶了他,还有许多事要他忙碌呢。”将被摔乱的纸张理好,复又放置在桌案上。

崔永祚这才放过那位可怜的大臣,又翻开下一份文书。

薛屏岫也就舀起在这个天气已经从滚烫转为温热的羊汤,又轻轻吹几下,送至嘴边,崔永祚面上不动声色,却顺从地开口咽下。里头的羊肉被切成适宜入口的小块,炖得软烂,入口一抿就化了,不需另花精力咀嚼。直至喂完一盏羊汤,薛屏岫这才收起勺子,又掏出锦帕为帝王擦拭唇角。

此时帝王已批阅数份文书,见皇后停下,方才拿起途中搁在一旁的纸页,继续喊来大臣商讨。

小皇后出门后就倚在门上趁无人看见饮尽了汤盅内最后一点舀不起来的残汤,不多时又去而复返。

领着内监开门时,就见屋内这许多大臣熙熙攘攘,就地办公,忙碌得根本没意识到又来了人。

他便指挥着人将那个炉子放置在了边角处,将滚着姜汤的大锅放置其上,旁边还挂了一个汤勺以供舀取。又将旁边窗户开了一条缝,好避免这一点窗子都不开的房间里空气污浊。

梁朝民风彪悍,文臣也是能直接跨上马背上战场的好汉子,结果这帮人挤在这儿硬是炭盆都无一个,全靠人多呼出的那点儿暖气,薛屏岫见了都怕他们生冻疮。

至晚膳时,听闻陛下又是在御书房草草用餐,却有内监来送了解毒生肌的烫伤软膏,呈在小小的玉罐里,色泽通透。

————————

梁朝的宫人进了宫门就绝不放归,与宫外的亲属断了缘分。但在大雪之下,受世家大族庇护生存比一家人窝在辛苦劳作挣来的屋子里,反而更安全些。

薛屏岫在秋日时,便已仔仔细细命人检查过皇宫的每一间屋子。自从嫁来北方,知道这里的冬日积雪会压塌房屋,他就绝不肯在这种事上疏忽半分。崔永祚问起时他便说:陛下博闻广识,一定听闻过扁鹊的故事?他说起防范于未然时,颇有些得意劲,于是引得皇帝笑着抱住他,两个人一块笑闹着滚到榻上,最后他又笑得肚子疼,哎呦哎呦地趴在崔永祚身上,非要给揉揉肚子才肯罢休。

冬日里大雪压塌屋子本就鲜少发生在世家大族,何况皇宫其实有专人负责,而皇宫安全也在崔永祚手下鹰犬的职责范围内,因着薛屏岫的细致,他们工作量都少了许多。今年是天热时南方发大水,天冷了北方才大雪,因此今年收成并无问题。秋日里的冬储菜一车一车被拉进皇宫,俱储存在菜库里,颇有丰年景象。

而薛屏岫因着看见南方大水,心里担忧,特地备了许多风寒药材,如今也都派上了用场。

入冬后,梁宫里头的宫人每日都有一碗的姜汤可喝,里头姜加得足足的,还搁了红糖,一碗下去火辣辣里带点甜丝丝,冬日里能发出热汗来。而各宫的管事姑姑、五十岁以上的嬷嬷、老内监和大宫女,还能每日得一碗羊汤,一旬能得一碗羊肉饺子吃,逢上节日里更是阖宫上下都有一碗羊汤。棉衣也是厚厚实实的,南地产出来的棉花,寻常宫女内监也能得着棉布做的,塞满了棉花的袄子,而稍微有点品阶的,就能得绸缎的棉袄子。

只是天寒时,老人家经常扛不住。阖宫上下,乃至宫外上至宗室王妃,下至平民百姓,都有因不耐严寒而逝世的。

譬如皇后娘娘陪嫁的赵嬷嬷,老人家因是石女,自幼体有缺陷,后来又守陵十几年,身体早坏了,虽说加了炭盆,又不出门窝着冬,到底没能挨过十一月。薛屏岫为赵嬷嬷操办了身后事,又跟丈夫要了人手,扶灵回了尹朝,去书一封请兄长将这位忠心老仆葬在母亲身边。

皇室那位耄耋之年的老祖宗阳陵公主,倒是没有等到今年受冻,老人家去年睡梦中去了,享年八十七岁,算得上祥瑞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