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快穿之改写命运 > 第28章 穿书流放文(二十八)

快穿之改写命运 第28章 穿书流放文(二十八)

作者:箐偌茵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2 21:12:15 来源:书海阁

“何况,夫君非嫡非长,本就不是合适的族长。”多年前,正是某些族人的作为,使已退婚的小齐氏成了未婚夫的妾室。

……

在村子里的一年,虽然没置下田地,也没有雇佣佃户去垦荒,但是那会儿就没清净过,要春娟说,那时候就连老爷的书都没法读,就时常和夫人你一句我一句零散地对着,她这个丫鬟听不懂,但知道还是因着院子太小,打扰的人又多,主子心里不畅快。

因着事多事杂不好读书,这一年里,江世玦更多是处理一些杂事,打探朝廷动向,他如今虽未谋取官职,看不得邸报,但是毕竟有举人功名,与当地学政时常往来,也因此了解到了京中凶险的夺嫡之争。

历朝历代,为着从龙之功不知有多少人前仆后继,就算太平局势有时都要搅出三分浪来,本朝虽自太祖时便定死了,无论是地位还是承爵,只能论嫡论长,不可僭越,因此不知有多少人倒在了途中,更是曾经有人一路杀疯把比自己年长的哥哥都给害了,结果最后反倒没熬过亲生父亲,皇位落到了更小的弟弟手里。

当年忠勇侯、威远将军等,参与进去被抄家流放的有六七人,被牵连的族人、官员不计其数,许多牵扯进去的小官吏是直接就被杀了,赔上了自己的一条命乃至家里人的性命,但无论是太子还是勋贵,皇室软禁、官员三族流放,已经算得上慈悲了。

即使如此,被圈禁的太子也没有活过那一年的冬天,江世玦和梁青柳在天气稍稍变冷时打边炉涮鱼肉的时候,这位废太子就在东宫里郁郁而终。

朝堂上的保皇党们倒是安然无恙,除了那些因为亲戚关系被连累的倒霉蛋,全都还中气十足地跟那些结党营私有偏向的臣子对喷,可以说是活力满满。

这些消息也会被江世玦带回家来讲给梁青柳听,小夫妻俩个耳鬓厮磨说着私房话,蜜里调油还看着朝堂风起云涌,他们远隔千里倒是因祸得福不会再被牵连到了。

在他们摘花品茗、打猎赏雪中,被困在村子里的一年眨眼而过。

岭南终年火热,因此梁青柳制墨制纸、蒸制花露调制胭脂的时候总觉得此地气候不宜,尽管不像北地冷到生冻疮,夏日太过炎热、一年四季太过潮湿,夏秋更有飓风侵扰,他是过不惯在此地的日子的。

尽管江南沿海一带也有飓风,但是似乎那地儿就更为可爱,哪怕岭南一带草木丰茂,一年四季都不缺水果,

[过完这三年,还是搬去江南更好,哪怕是北地苦寒之地我都喜欢,冷了可以取暖,在古代热了又没有空调。]梁青柳都感觉他要喝凉茶喝得败胃口了。

为此,在他们夫夫俩来到村子满一年的时候,梁青柳提前一旬,就安排着把大多数家什陆陆续续地搬到了城里的宅子去,等到了时候,就直接搬进了那座正院比侯府一个园子还要大的三进宅子。

在过去的一年里,春娟等几个心腹来回跑,梁青柳和江世玦也时不时进城一趟,那宅子慢慢休整、添置家具,早就不是之前那样显然空置了几年的败落模样,家具填充好,府里大大小小的奴婢也在春娟的挑选下慢慢补齐、调教出来,这一回搬家倒是没有太忙乱,要运过去的箱笼也不多。

但是紧跟着一块儿搬过去的的江斯年一家和贺兰敏就没有那么轻松了。

江斯年还想着科举,因此他便跟紧了江世玦的步伐,一见他们离开了村子,就在贺兰敏附近买了一座一模一样的小院,还买了个做粗活的婆子、一个会驾车的门房和一个伺候杜曦月的小丫鬟。

而贺兰敏一个独生女子,住在县衙管辖的城里远比看似朴实的乡间要来得安全,两家人关系也好,便约着一同走,他们家里都人口简单,因此比那些大户搬起来利落许多。

但因着未曾事先打扫过,好几日都是忙乱的,还要去村里那边把旧家具拉过来,又因为这边屋子更大,还得添置一番家具。

那几日梁青柳愉快地通过监视器和0231一起把他们的搬家当成大型搬家vlog看,江斯年城里城外跑,贺兰敏则是支使着几个门房去搬剩下的那些东西,因为家里人少,看起来很有现代搬家的氛围,热闹又杂乱,谁都没法做甩手掌柜万事不理。

杜曦月那边打扫利落,贺兰敏那边却只需要开了锁,把一切都交给下人忙活,她自己则进了库房仔细把东西都给清点出来,该摆的摆该拿的拿,尤其是那些娇弱的绫罗绸缎,挑一些出来用了,更多用不完的留一些耐放的留下,多的还是换了现钱,免得好端端的布料放在仓库里头朽烂了。

如是这般,大约摸过了一旬有余,这两位女主家里才算彻底结束了搬家,贺兰敏又买了一个住在内院的武婢,这是托了官牙人往别处寻来的,买这一个人的银子足够买下现在的六个下人再养他们一年,但是对于不便暴露又断了手筋的贺兰敏来说,这样一个人放在明面上是十足的安全感。

“往后就算没有营生,嫂嫂嫁妆丰厚,立了女户后又不似在侯府时那般讲究排场,生活简朴而不苛刻,富足过一辈子都花用不了多少呢。”但是无论贺兰敏死后能剩些什么,这辈子除非天灾**,也能就这么躺平过一辈子了。

“反倒是斯年和斯年媳妇,家里虽有些家资,他们两个人以后又有孩子,却至今没个进项。虽说斯年不是那种只顾读书万事不管的性子,在村里时也没见他做些抄书、教书的营生,往后几年要是还是没有个营生,只花用媳妇的嫁妆可怎么行?”

后头果真如梁青柳所说,过了半年日日都要钱的生活,二进的小院子又不似乡下可以有大片地方种菜可以少花一大笔钱,春娟那时已经嫁人做了外管事,忽而某一日,就见着江斯年去书铺领了抄书的活计,杜曦月也开始左思右想着能有什么固定的进项。

“说来倒有件那边的趣事,主子可还记得年大奶奶鼓捣的那赭蜜?前些天飓风的时候,有户人家误把赭蜜罐子搁在廊下,雨停后那里头竟结结实实,活像是猪油膏子在数九寒天冻出来的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