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穿越1951 > 第111章 留点儿干货

穿越1951 第111章 留点儿干货

作者:女儿养了一只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4 03:14:31 来源:书海阁

李旭东向来性格沉稳内敛,极少动怒,但此时此刻,他心中的愤怒却如同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般难以遏制。这可是他生平头一遭如此失态,可见对方的行为已经触碰到了他的底线。

面对李旭东这番气势汹汹的警告,对方显然没有将其放在眼里。只见那人冷笑一声,满不在乎地回应道:“哟呵,你以为自己是谁呀?居然敢在这里大放厥词,口出狂言!好啊,既然你如此不知天高地厚,那咱们就走着瞧吧!过不了多久,我便会派人将这整整三艘货船上的货物统统卸下,到时候看看你这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到底能有什么能耐!哼!”说罢,那人转身离去,留下一脸怒容的李旭东站在原地,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决然之意。

“看着我们从外地过来,觉得我们好欺负是吧?那我就看着,到时候后悔的绝对不是我。阳明!”

“到!”

“打个电话给老部长,就说我请示他碰到强盗了该怎么办?能不能就地正法?去吧。”

“是。”阳明真的打电话去了。

两位大哥面面相觑,这俩是真敢发飙啊!沪市的市委办主任,级别已经很高了,李旭东可别吃亏啊!其实这也怪李旭东面相太年轻了,连胡子都没一根,财经委的副主任也没说清楚李旭东是谁,是干什么的,不然这付主任也不会往死了得罪李旭东。

阳明跑过来了,“李总,老部长让您接电话。”

“喂,嗯,领导,那我不管,沪市的领导这是明抢啊,要么您把我撤了,反正我说了,一颗螺丝都不能下船。好,我等您沟通,但是不管怎么样,不能打我那两条船的主意。”李旭东也是属驴的,挂了电话,慢慢悠悠的溜达过来了。

趁着李旭东接电话的空隙,霍生用蹩脚的普通话解释了李旭东的身份--华润的副总,负责香江的所有对内对外贸易。言下之意,您得罪谁不好,干嘛非要得罪他啊?真要给你沪市上点眼药,你哭都找不着调。

付主任这是才回过神来,感情这三个人里面这小年轻才是手眼通天的大人物啊。眼看着李旭东坐在桌子边上,也不动筷子,知道这下踢在铁板上了,想缓和一下气氛又觉得拉不下这个面子,有心想让这二位帮忙说句好话,怎么使眼色也不管用,看着李旭东气定神闲的样子,僵持了几分钟之后,还是准备开口道歉的。

招待所门口来车了,接着就是开关车门的声音,紧跟着大门口就传来了一阵脚步声,“哎呀,不好意思,怠慢了,怠慢了三位远道而来的贵客,恕我们招待不周啊!”

一个领导模样的人打着拱手进来了。

“不好意思,本人沪市的书记,刚才是哪位打的电话,领导可是抓着我一顿狠批啊。”柯书记一脸的歉意,伸出双手。

三人只好站起来也和柯书记握手,“鄙人霍英东。”

“鄙人何贤。”

“柯书记,我是李旭东,是我打电话给老部长的,实在是没办法,你们沪市的招待餐可真不敢吃啊,一顿饭就敢要两船设备和机器,要是早两年,我估计我就先斩后奏了。”李旭东的意思是给你沪市留点面子,省得留下个车匪路霸的名声。

命令是柯书记本人下的,他肯定清楚付主任没讲什么好话,得罪了这位掌管进出口贸易的小帅哥,只是这位也太年轻了吧?估计而是还不到吧?也难怪手下的主任没把他当回事呢。“李旭东同志,实在是对不起,我们这位付主任太鲁莽了,您大人不记小人过,我们这也是为了地方的发展,来来来,消消气,大家都还没吃饭的,坐下一起先吃个饭,等下我连罚三杯,好不好?”

随即柯书记转过头,“还楞在这里干什么,通知下去,重新上菜。”

“不必了,柯书记,这天吃点凉的正好,没必要麻烦厨师了,我们几个都是粗人,随便一点正好。”李旭东觉得没必要浪费。

“那就把这几个菜重新加工一下吧,凉了就不好吃了,再说李总你可是李教授啊,我可是在花厅听过你讲课的,不得不说听了你讲的课,我感觉受益良多啊,这次你能来沪市,可得再帮我们这些学生讲讲课,也让我们的同志多接触一些新知识,让大家伙儿都换换脑子嘛!李教授,这个面子你得给我啊。”柯书记想要拿话套住李旭东,机器设备可以不要,好歹得让他留点儿干货给沪市。

旁边的众人也都是人精,这才听明白书记话语里的意思,原来来的这三个商人里面不是以年长的为首,书记重视的是这个还没长胡子的小伙儿啊。其实三人完全没有统属关系,纯粹是性情相近脾气相投而已。李旭东略微沉吟了一下,说道:“书记,这样吧,我在沪市停留三天,前两天我想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得麻烦书记派个车,然后我们再和和大家搞个座谈会,名字就叫乘风破浪,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新沪市。说说自己的个人浅见,但是不能上纲上线,就用聊天的形式吧,说过的话过了座谈会我可不负责任的哦。另外我的这两位哥哥也是鼎鼎大名的爱国商人,他们也可以谈谈他们在香江和澳门的见识和看法,可能我们自己也做不到又红又专,毕竟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但是只要行为是爱国的,那么衡量的尺度上就尽可能的取长补短吧。两位老哥觉得怎么样?不会耽误你们的行程吧?”“算上今天的话,三天时间还是有的,只是不能再耽搁了,第三天晚上我们就要坐火车去京城,不然还得让领导等我们,那就不成样子了。”二人只是轻描淡写的回了一句,他们也没想到在内地李旭东居然这么牛逼,当然他们也不会想到李旭东把关系渗透进英格兰本土了,毕竟这是最近才发生的事情。

“三位都是有本事的,目前我们沪市也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能让几位帮忙把把脉,看看沪市的经济究竟出了些什么问题,给出处方,让我们沪市的发展能够跟上甚至超过全国经济发展的增长速度。”柯书记也知道这三人行程紧张,马上吩咐了秘书安排好软卧和随行保镖的卧铺问题。

简单的吃过了晚餐,李旭东一行上楼休息。第二天早上,要求的小车来了三辆,三人都带上自己的保镖出去私访,一个区一个区的闲逛。

如果把以前的沪市比作美丽的西湖的话,那么现在的沪市就是个烂泥坑,作为新中国最发达的城市,很多家工厂前身是国外注资和民族资本糅合的小厂,后来抗战爆发,又被鬼子占领,国外资本撤离,民族资本被巧取豪夺。

抗战胜利后,民族资本回归,也就是以民族资本家为代表的势力,接管轧钢厂,并被当时的政府委任官员管理。

解放战争期间,一些顺应大势的有识之士成为红色资本家,沪市解放中出了不少力,也保住了工厂里的大部分机器。

国家建立后,这些民族资本家也一直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

后来,经过国营改组后,工厂被收归国有,但考虑到这些红色资本家所做出的贡献,加上需要他们的管理经验,就保留一部分股份权利。 只是随着管理人员的成熟,国家对工厂的需求日益增加,上级对工厂的掌控力就越强。

所以,到现在为止,工厂的大部分股权都被收缴,但仍有一部分在个人手里。

这部分股权在外,总有些掣肘,加上还要顾惜一些名声,所以想着收回这些股份,

但收效甚微。

方针路线上的变动,使得部分资本家携款外逃,有的为了泄愤,甚至炸毁了工厂,这时候又没有外部资金进入沪市作为补充,沪市经济的发展因此受到拖累,这就是沪市节奏放缓的根本原因。

之前的沪市是个国际化的港口大都城市,一、二、三产业配套齐全,物流发达,现在二三产业都在萎缩,想要改变这个局面还是很困难的,这就需要对这个城市进行重新定位。

李旭东小时候有个邻居就是沪市人,在他的记忆里,沪市一直是个轻工业非常发达的城市,别的城市有的商品,沪市一定有,沪市有的,很多城市都没有。很多时候亲戚朋友出差去沪市,都会有人请他帮忙在沪市买东西,或者是皮鞋、衣服、手表之类的高档货,究其原因,还是品种齐全,花样繁多。

经过反复思考,李旭东想清楚了该怎么讨论这个主题了,在内地讲话,总还是要结合当前的局势,尽量不给人抓住小辫子的机会。三人回到招待所,关上房门秘密讨论了三个小时,终于决定了各自讲话的纲要,李旭东坦诚地对这二位大哥说道:“也不早了,早点休息吧,明天就先从我开始吧,一切小心为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