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穿越1951 > 第120章 准备工作

穿越1951 第120章 准备工作

作者:女儿养了一只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4 03:14:31 来源:书海阁

这个时代还没有大庆这座城市,这里隶属“安达县”,“安达”一词源自满蒙语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蒙古族文化中,“安达”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呼,更是一种深厚的情感纽带,代表着朋友、贵客以及兄弟般的情谊。这片地方九月就有西伯利亚的寒流,入目的是一片片荒原和草地,没有道路,没有电力,没有房屋,完完全全的什么都没有,相隔数千米才能看到一个屯子,当地人住的是地窨子和干打垒。

面对着恶劣的环境,当地人为了暂时栖身,先找一处向阳的坡地,搭个三角形的架子,有的向地下挖半人多深的坑,而后上面架上树枝盖上羊草形成屋盖,四周培上土。一座能住人的最简易房子盖成了,这就是地窨子。

干打垒的房子比地窨子进了一步。

干打垒的房子说起来也很简单,也是就地取材。选好建房地址,处理好地基。然后在四个房角及四面墙的位置上埋好若干木柱,安好门的位置,就可以起墙了。

用两块厚木板隔成墙体厚度空间,固定好,把略微潮湿的黄土装在木板隔断里,边添土边夯实。一段墙打完,启下木板继续下一段夯打。打完一圈再继续下一圈儿添土夯打。这样一圈圈的夯打,直到墙的高度。用这种方法做成的墙体,人称“干打垒”。

地质学李旭东完全就是个门外汉,但他是这次勘探行动的最高负责人。虽说是外行领导内行,在实际工作中,不插手,起个辅助作用李旭东还是能够做到的。这里最先要解决的就是道路和住房、水和电以及最关键的食物的问题,需要的工程机械和砖石木料只能用海量来形容了。

地质人员常年在外工作,早已习惯了风餐露宿的生活,他们需要对地质情况进行不断地考察,饱一餐饿一餐都是家常便饭。李旭东则是带领着自己的小团队,在旷野里打猎,为地质人员做好后勤服务。十月二十七日,地质队采集到的泥页岩中有荧光反应和浓重的油味,这说明了这片土地确实含油。含油就意味着找到石油的可能性大大的增加了。

消息一经发出,高层也十分高兴,如果真的能够打出石油来,无疑是一大惊喜。只是李旭东的要求太过分了些,是有还没出来呢,就要求造铁路、修房子、通电源,这是一笔多大的开支啊,怎么能用在一个还没被确定的地方呢?这次就连一贯支持他的老部长也不同意这个极具风险的投资计划,共和国的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实处。

李旭东认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他向老部长请了个假,直接回到了香江。到家的时候,夫人们和孩子们很开心,李旭东自然也很高兴,搂搂这个,抱抱那个,就连凯瑟琳,李旭东也抱着不想放手。

家里又要添丁了,雪茹快生了,慧真也怀上了,娄晓娥没怀孕,可以和李旭东一起去趟阿美莉卡和英格兰。三位夫人对于李旭东说过的话是坚信不疑的,李旭东说那地方有石油,那就必定有石油。只是家里对于投入资金搞内地石油城建设的事情,还是没那么高的热情,只有投入没有回报的事情做多了,谁也不高兴。

本来每年支持内地二十吨黄金就很离谱了,李旭东还总是想着办法多捐助一些。钱大家都可以不在乎,但是这种付出家里还是很有看法的。怎么来钱呢?李旭东很头疼,家庭要和谐,总不能靠画饼来充饥吧?

香江李家的报社突然爆出一条新闻,英格兰大英博物馆馆藏文物罗塞塔石碑的图像清晰地出现在头版头条,从背景上可以推断出是某处荒废的山坡上,这可是一条超级大新闻,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有钱的商人以及英格兰的大批警察闻风而动,都想要找到这块镇馆之宝。

首当其冲的是埃及博物馆,他们认为自己才是这块石碑的拥有者,英格兰不过是从他们的国家抢走了这块石碑而已,接着是英格兰大英博物馆,他们想的不过是想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追索,可是这块石碑只是昙花一现,想要找到它何其艰难,何况还有更多的国家博物馆和富豪想要收藏。

李旭东自然也知道其中的风险,但是危机就代表着危险中蕴藏着机遇。紧接着法兰西胜利女神的雕像也背对着大海现世了,整个世界都沸腾了起来,香江一时间成了最繁忙的机场之一,无数家报社都争先恐后的来到这里,都想报导下一件露面的世界奇珍。

李旭东已经和娄晓娥到了英格兰,他需要学习如何在荒废的土地上建造一座城市,娄晓娥则要帮忙负责接待他的纨绔朋友们。

对于朋友的帮助,李旭东从来不会拒绝,相互利用而已,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不是挺好的么?

历史上的大家族可不仅仅有罗斯柴尔德家族、洛克菲勒家族、摩根家族、杜邦家族、阿尔洛家族,李旭东很相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每个家族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被淘汰,一定都是最优秀的。今后的家族化管理模式必将会被淘汰,集团化才是未来的趋势,李旭东想创建一个自己掌控的财伐集团,不限人种,不限地域的财阀集团。除了学习城市管理,李旭东还需要不断地参观石油基地,学习他们的管理经验,当然他提出的集装箱式住宅和塑钢门窗也获得了欧美的专利,这种简便的房屋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个版本,都是随时可以一台货车就轻松拉走的那种,使用上十分便捷,而塑钢门窗李旭东设计的是单腔和双腔两种模式,分为普通型和保温型门窗。纨绔们觉得这是条发财的好路子,积极主动入股建厂,李旭东仅仅凭借这两项专利就入股百分之三十,还不用掏一分钱,也算是有所得了。

只是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大英博物馆和卢浮宫的馆藏珍品照片,这就让人感觉奇怪了,经过无数专家对照片的解读,这些馆藏藏品绝对是在香江的某处,只是这些照片都是在人口稀少的区域拍摄的,现场什么都没有发现,也没有哪个组织为此事负责,世界上的破案迷也都聚集在香江这样的弹丸之地,谁都幻想着把此案破了,自己成为福尔摩斯那般的人物,只是想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可就不知道多难了。

有了塑钢产品,接下来李旭东就要谋划化工厂的技术资料和设备了。勘探设备已经通过英国石油公司获得了两套,李旭东也有意在世界各地勘探一下,远一些的是阿联酋,这个国家一直受英格兰保护,也是很理想的石油勘探之地。李旭东在世界杯预选赛上,记得有关这个国家的介绍,好像是在海上,离他们首都五十海里的浅海里发现了超大的油田,于是这个国家一夜暴富。最近的莫过于李旭东最不喜欢的阿尔及利亚了,原因还是因为以前世界杯与英格兰的那场球了,李旭东押的是英格兰赢球,结果就不必说啊,裤衩子都快没了。阿尔及利亚与其说它是个国家,不如直接说这就是个法兰西的殖民地好了,它还没有独立建国。

要取得这两个国家的勘探权还是很容易的,但是要保住这家公司的独立性还是很难,利益需要共享才能把利润做到最大化,他需要这个机会。

李旭东只知道阿尔及利亚的油田是在沙哈拉沙漠的北部,整个阿尔及利亚的东北部,具体位置自己也不知道,这些都难不倒这些神通广大的纨绔们,有钱大家一起赚的大家庭优势在这一刻十分明显。

可惜的是这里的是有已经被人标记了,标记人则是荷兰的壳牌公司,李旭东知道这个可是非洲最大的石油产地,这里产出的石油含硫量很少,油质很好,怎样才能分一杯羹呢?李旭东召集纨绔们商议起来,纨绔们最大的优势在于家庭,李旭东的优势在于手上有百分之五的壳牌石油的股份,商业谈判的事情交给这些乌合之众,李旭东还是很不放心,最坏的结果就是放弃这里,另寻他处了。

阿联酋那边倒是有些好消息,从地质学上来说这里和已经发现石油的地区是连成一片的,出油的几率很大,只是工程不会小,浅海地区可以填岛造陆,当然这一切需要先探明这处石油矿藏的价值才能决定。更关键的是现在不是开采石油的好时候,国际上的油价很低,价格控制在几家石油公司的手里,现在连欧佩克还没出来,就别想着能从石油上面获得巨大的利润了。

从长远来看投资石油还是很好的一个方案,李旭东只感觉头皮发麻,这是自己的未知领域啊,贸贸然踏足进去,动了其他利益集团的蛋糕,结局是什么样子?他有些不敢往下想了。

这种事情还是需要找朋友咨询的,李旭东能想到的只有两个半,一个是老杜拉克,一个是老罗兰士,那半个就是伦斯特了。

想到就去做,李旭东先是咨询了伦斯特公爵,“伦斯特,我想在我的商业版图上面添加个能源的选项,你有什么想要对我说的么?”

伦斯特的话倒是很简单:“想要万丈高楼平地起,就要先打好地基,在人脉上我可以介绍你认识一些我的朋友,那些老顽固我就不介绍给你了,他们可以给你适当的帮助,但是你真的下定决心了么?要知道这不是单独靠一个人的投入就能够玩转的项目。”

“嗯,我知道我一个人玩不转这个项目,所以我打算先从简单的开始,收购一家带有油田的小型石油化工厂,然后通过找油的方式慢慢扩张,毕竟现在的油价不算高,怎么样?你有兴趣么?不过这家公司十年之内很难分红,十年之后估计会是个赚大钱的存在。”

“别诱惑我,虽然我有资金,但是赚不到钱的行业谁愿意去投资呢?别人都是几年之内就能回本,你这个饼是月亮吧?只看得见却摸不着。”伦斯特拒绝了李旭东的入股提议。“不过你想进入这个行业我还是可以帮你介绍朋友帮你的,这两天我联系一下,你等我的电话。”

这已经算是个很好的开头了,很多事情不是有钱就行的,没有原始的积累很难发展自己的事业,这个积累包括了金钱,但不仅是金钱,还需要人脉和运气,也就是天时地利人和都要齐备才行。而且石油行业的水相当的深,想要绕过洛克菲勒几乎不现实。到底该怎么做李旭东依旧没有个完整的计划。娄晓娥真是个好女人,总是在李旭东唉声叹气的时候出言安慰:“别急,车到山前必有路,说不定东方不亮西方亮呢?”

是啊,另外找伙伴,找那种对石油有强烈**的企业也是一个方向啊,自己的风投公司在世界各地投资,说不定里面就有申请投资的呢!自己的媳妇儿真是个宝啊!幸亏带她出来了,不仅要慰劳她,还得好好奖励她十几个亿。解决了困境的李旭东只觉得神清气爽,春风得意,搂着媳妇儿就是一顿狂亲......

很多事情不是有钱就行的,关键还是需要方向正确,不然南辕北辙,费时费力还做不好。自从找到了方法,李旭东的风投公司曾经入股了的几家小石油公司有一家经营状况出现了成长的势头。

这家公司叫阿帕奇公司,是五四年年底,由杜鲁门·安德森、雷蒙的·普兰克、查尔斯·阿尔诺三人在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成立的阿帕奇石油公司。这家股份有限公司开始有投资商41家,雇员6人,原始资本二万五千美元。

李旭东的风投公司成立之后,陆陆续续收购了三十人的股份,五五年的时候,阿帕奇公司第一口生产井完井,最开始的时候每天生产7桶油,到了年底公司的产量达到了800桶/日。这个年代石油的单价并不高,一桶石油也才一点八美元到二美元不等,利润的大头还是掌握在石油七姐妹手里,单纯的依靠卖石油还是利润微薄,一些股东退出也就不足为奇了。

风投公司所占的股份并不多,只有百分之二十二,购买这些股份却花了八千美元,花多少钱李旭东无所谓,这家公司虽然小,但却是第一个在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的油、气有限合资公司。

李旭东还特意查了自己的手机资料,还真有这家阿帕奇公司的股票记录,一直以来,李旭东觉得阿帕奇应该是造直升飞机的,只重点关注了厚实鼎鼎大名的那么几十家大公司,这些小公司李旭东根本就没有在意。

在沃尔沃和MAN两家公司订购了五十台卡车之后,李旭东又陆续订购了一批工程机械和最新的勘探设备就直飞阿美莉卡了,欧洲的事务全部交给纨绔朋友们管理,其实他们中间不乏佼佼者,只是在家族里没有机会施展而已,哪怕让李旭东自己干,也不见得会比他们做得更好。

明尼阿波利斯在阿美莉卡的中部偏北一点的位置,和李旭东的黑莓农场隔了好几这个州,如果是以前,从华盛顿再去哪里,李旭东一定会要纠结一下,现在么,根本就不纠结了,直接和娄晓娥在东海岸开启了度假模式。

自己这么大一个老板,有什么事情吩咐下去就行了,还需要亲力亲为么?一个人办不好的事情,多拉上几个人去办不就可以了么?自己最擅长的是智慧,是投资,而不是实干。一个电话打给了准备度假的老杜,邀请他带着全家来田纳西州的黑莓农场度假,老杜很干脆的答应下来。

黑莓农场的主体部分已经建设的差不多了,农场也不出名,目前还是靠着农场的产出维持主体的建设,如果算上税收,还是要亏上一点的。

娄晓娥的想法也是够奇葩的,最希望的居然是睡在木屋里面,那是李旭东为孩子们准备的,现在最先享受到的竟然是孩子妈,看着她充满童真的笑容,李旭东这才想起晓娥只有二十岁,后世自家闺女二十岁的时候还是个大学生,还没踏足社会,而自己的几个妻子不仅为人母,还帮助自己管理着庞大的企业,还真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实践出真知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