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穿越1951 > 第128章 好像谁不会

穿越1951 第128章 好像谁不会

作者:女儿养了一只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4 03:14:31 来源:书海阁

夜晚,安娜躺在李旭东怀里,“你说说你这几年都干了什么呗?”

“我没做什么大事,就是在黑省找了座石油矿,现在还在勘探新的矿脉呢。你呢?你不联系我,我还以为你结婚了,不要我了,我在你家门前都紧张死了,一会儿你要陪我!”撒娇李旭东也会啊。

“我没干什么,从瑞士回来我就知道自己怀孕了,所以我基本上都是做文职工作,偶尔去一趟瑞士,我也想碰到你啊,可是我怕我到了你们四九城,你的夫人在家里,那就不好办了。”

“我的夫人都在香江,只有你不听话,你要是在香江就好了,我有些欧洲的业务准备交给你,你愿意接受吗?”

“什么业务?不会是金融吧?那可是我的强项。”

“除了金融,还有带孩子的业务,你愿不愿意?我有些不记名债券需要打理,你要是愿意的话就最好。而且我在法兰西有座古堡也需要打理,在阿美莉卡也有个农庄,你可以带着儿子去那里度假也行,长住也行,都依你。”

“你到底有多少钱啊?这么挥霍。”

“我很穷的好不好,我穷的只剩下钱了。而且我对赚钱不感兴趣,我只喜欢花钱。”李旭东这比装的比那谁都要牛。

“哈哈哈,你的话听起来可真带劲儿,爱死你了,你别动,我来!”瘦弱的女人也可以拥有一颗彪悍的心灵。

在海参崴呆了四天,其中两天时间是在海上度过的,李旭东捕捞了很多鱼获,不管认不认识,全都装在了空间里。其实也没多少,只是把空旷了的冷藏车填满了而已。

马上就是分别的日子,李旭东叮嘱安娜,“你一定要先到安达县的石油基地一趟,再去趟香江认认自己家的门,我把我的所有地址都写给你,总有一个地方有我在等你。如果可能的话就和大家一起住,家里的三个夫人都各自有擅长的工作,但是家里只有你的文化水平最高,而且我们的李逸河你教育得非常棒,说心里话,我真的很想你不再分开了,要知道找你我找的很辛苦。等我再到香江的时候我们一起开家电视台,我写剧本你拍摄,我写歌曲你来唱,多好啊!”

“那好吧,我会过去一趟的,但是我希望大家都公平一点,没问题吧?”

“没问题,我先回黑省,然后我会调集一吨白酒给老爷子,他能喝了吗?”

“你可别小瞧俄罗斯男人的酒量,我们是什么?我们是战斗民族,明天的饯行酒你别喝醉了,走不了可不要怪我啊!”安娜深知战斗民族对酒精的渴望。

第二天的饯行酒果然痛快,一桌子的男人全都醉醺醺的倒在地上,李旭东没事人一样逛了一遍大街,顺走了几件毛皮大衣,吻别了怀中的爱人,潇洒地开着老丈人送的伏尔加小车上路了。

一路上既不带火花,也没有闪电,只有无尽的雪花伴随,汽车在风雪中摇摆不定,李旭东也不敢开快了,平安是福,过关的时候李旭东也轻松得很,什么护照之类的都不需要,直接给批条,所有的士兵都要敬礼。

出了俄罗斯,就进入牡丹江地界了,李旭东只能慢慢得开着车,一个人出行就这点麻烦,想睡觉了只能找县城的招待所,没个能换手的司机。而且道路也不好走,车也没有定制的越野好开,不过胜在皮实,打了几次滑,车子照样上路。

一路上走走停停,终于在十一月月底之前赶到了哈市,李旭东发誓这辈子能不碰方向盘就再也不碰方向盘了。哈市里面熟人就多了,找到省委办公厅,领导们都认识李旭东这位大名鼎鼎的财神爷,好烟好酒好招待,李旭东痛痛快快的洗了个热水澡,送了几件商标都没拆的毛皮大衣给领导们。

这个年代,老大哥的东西就是宝贝,李旭东要一吨白酒送到边境线上给岳父,没啥说的,看在李旭东的面子上必须安排,至于李旭东要的飞龙那还不简单,随随便便就凑了二十只,还安排最牢靠的司机把李旭东送到了基地。

李旭东回到基地,马上就有大量工作摆到了他的桌案上,首先是人员增加了两倍,房屋不够住的问题,然后是伙食标准明显下降,再是安全问题,新来的同志没经过专业训练就违规操作机器,致使三位工友被倒下的杆子砸伤,其中一位受伤的还是钻井队队长铁人王。

李旭东大手一挥,所有刚到基地的同志全部参加军事训练,为期一个半月,由警卫营负责操练,白天训练,晚上听课。伙食照旧,房屋不好解决就大通铺,男女宿舍分开,免得出现什么不好的事情,同时组织警卫营围猎,还是老规矩,除了食草动物母的和小的不能打之外,别的都可以打。另外加大采购力度,草原上的牛和羊可以多买些,冬天肉不会坏。

新来的同志按正常的工资标准发放,是学徒就拿学徒工的工资,补贴不变。消息一传出来,新来的同志们虽然有些不开心,但是他们没资格评论。李旭东的海鱼也找了个机会拿了一部分出来,太好的材料李旭东还是舍不得。北风呼啸,阴风怒号,条件虽然艰苦,但是变化还是挺大的,大家转战第二口井,专家们开始积极寻找第四口、第五口油井的位置了。

同志们的热情还是挺高的,偶尔大家也聊聊工作和生活,尽量说说自己的猎奇生活,地质专家王乐说的是野外的经历,李旭东说的是自己如何走运,实现了人生的重大转折,一路上贵人扶持,平步青云,他连自己拿几级工资都不知道,只晓得上了三百,众人看向他,只觉得自己这把年龄都活到狗身上了。

他们对李旭东的升级史十分感兴趣,听他耐心的说完,众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这是什么神仙手法啊,从四十九元伍角的办事员直接成为一百七十多元的教授,虽然没有那个学校承认,但大家都是这么叫他的啊。

大家想说不合理吧,又觉得他的贡献这么大,即使拿最高的工资,子子孙孙要拿多少代才拿的回捐赠给国家的钱啊。心里甚至还隐隐为了这位小兄弟感到委屈,觉得李旭东真是个好同志。

人就是这样,你比我年轻,比我工资高,那好吧,拿成绩出来比一比,看看谁的功劳大,如果功劳只比我大一点点,那没啥说的,该妒忌还是妒忌,但是如果不具备可比性了,那也没啥说的,咱有自知之明,只剩下羡慕和崇拜,不会有半点的妒忌之心了。

李旭东知道铁人王的事迹,这人是个拼命三郎,零下二三十度的气温下,因为缺少重晶石粉,所以不得已在第二口油井打到七百米的时候,毅然决然的带着工友们跳进水泥浆池,用身体当搅拌机用,十足的狠人一枚,当然跳进水泥浆池的不止他一个,但历史就是这样,只记住第一个人,如同历届世界杯一样,谁记得亚军和季军是谁么?

工人中需要树立典型,干部里也要有带头人,专家也需要一个这样的榜样,突出一些事迹,才好宣传,所以李旭东并没有干涉政工干部的工作,到时候出了什么事情该追责就追责,该表彰就表彰。

为了不能让英雄铁人王过早地因为胃癌而凋谢,李旭东决定要把后勤工作抓起来,让工友们吃好的,喝好的,酒定量供应,坚决不能让工友们放肆喝酒,要知道东北的冬天冻死的酒蒙子不在少数。

身体检查也是必须的,向领导申请医疗团队不是什么难事,派封电报到四九城,领导轻松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协和医院马上组织了医生进行援助。

伙食供应商是李旭东本人,还是免费的那种,只是定制三十台冷藏车,还改装两艘拖网捕鱼船耗费了一些时间,三位夫人把能装的高科技都装上了船,只需要油料足够就可以实现自动追踪大鱼群,捕鱼、打捞、取水、解鱼、罐装、冷冻为一体,只是很多方面还需要人工流水线操作,远远达不到后世的标准。

肉类进口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大量筛选过的牛羊猪肉经过冷冻,直接装上运输船送到大连,大米和小麦也是香江仓库里的,都是精米和好面,李旭东还把库存的所有肉食和鱼类全部拿出来给大家分享。小菜的问题无法解决,只能是萝卜、土豆、大白菜为主,想要盖温室大棚都盖不了,塑料薄膜根本就没法用,要用也只能用玻璃阳光房,成本大的惊人不说,玻璃都得是双层的,不然两面温差太大,玻璃冻裂都有可能。

对于石油基地的好吃好喝,不知情的人都很羡慕,人情往往就是这个时候起作用,谁家的孩子马上要毕业了,需要提前物色一个岗位,最好是又轻松又福利待遇好的单位,这些人家没有太大的本事,只能是托关系,这里条件虽然艰苦了一点,但找到李旭东这里的也不少。毕竟在石油基地,有李氏家族的全力赞助,都可以衣食不愁,每个月的工资都不用花,也没地方需要花钱不是。

尤其是每年还有额外的年休假,可以和探亲假连在一起休,这可是这个单位才特有的福利,关键是工资奖金和补贴还照发。

好些小领导的子女都想进来,就比如林业局的孩子,你不是需要木头做房子么,好说好说,我家崽子或者是侄儿你不得安排个岗位?

李旭东很不习惯这种吃拿卡要,统一回复道:“要进来可以,但是有条件,先体检,再军事训练三个月,晚上上技能培训课,然后考试,合格者录取,不合格的想留下也可以,白天干临时工的活儿,晚上继续上课,直到考试合格才能上岗,所有人一视同仁。”

坚持军事训练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保家卫国,更是锻炼下属的服从能力,做到令行禁止。

没有谁觉得不公平,毕竟这个年月都是要脸的,自家孩子如果不行,那是自己也没脸。咱不能跟那些落下残疾的伤残军人比,只有他们能被李总指挥特批进基地上班,东北这片地方读书是真赶不上南方,但是招工指标多啊。而且距离招工还有小半年,这时候不逼着自家娃上进,还能干啥。

基地的副总指挥老靳刚来没多久,李旭东和他不熟,这人很注重宣传,大广播里天天播送报纸上的新闻和工人们、战士们的光荣事迹,这些都是正面的,积极的,他的宣传很好的改变了很多人的思想,让大家都以苦为乐,积极进取,李旭东也积极响应,写下了《我为祖国献石油》和《小白杨》的歌曲,老靳还特意找了乐队来伴奏,还别说,听了这样的歌曲,工友们干活都比以前有劲头,士兵们也觉得自己的站岗放哨是有价值的。只是副指挥老靳有些思想理念和李旭东有些冲突,他觉得这么好的米面粮油和大量的肉食不该就这么吃了,号召大家忆苦思甜,一日三餐不能都吃干的,至少要改成两干一稀,而且他还号召大家三天吃一顿忆苦思甜餐,并把这个事情当做先进事迹独自汇报了上去。

国家宣传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李旭东知道自己即使反对也不会起到任何作用,毕竟这是为了更好地宣传艰苦朴素。

这事儿要是搁在一般人身上也就这么地了,可李旭东却不这么认为,天寒地冻的极寒之地,大家连睡觉都睡不好,工地上日夜不停的打夯声和各种卡车经过的噪音混杂在一起,那些老专家们多多少少有些神经衰弱的症状,要是再吃不好,建设祖国的意义在哪里?何况这钱是香江爱国商人出的,这些机器设备和肉食都是他们指定供应给基地的,根本不需要工友们节省这笔开支。

没有谁天生愿意吃苦,但是大家还是选择了接受现实,现在的吃食已经比在家的时候好很多了,经常能吃到肉,还有什么脾气呢?当然大家即使有脾气也不敢说出来。

石油工业部的领导也觉得这事李旭东还真不占理儿,好吃好喝的都被你们安达县的石油基地给占了,别的基地咋办?

不患寡而患不均,他们就没想过这些东西都是李旭东弄来的,部里就简单的出了些专家和勘探队,其他的啥也没有出。

李旭东的认知错误被抓住,他成了反面典型,认为他这是浪费爱国商人的粮食,消耗爱国商人的热情,李旭东自己家里捐献的食品都不能随意消耗了。

基地里的人都知道李旭东是一番好意,暗地里为李旭东加油鼓劲,李旭东也不着急,表示让子弹多飞一会儿,众人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能眼睁睁看着李旭东挨批。

一船新的物资运到安达县,随车的还有一位美娇娘陈雪茹,她就轻飘飘的说了一句话:“我家在香江的工厂里算是一般偏上的,水平也就这样了,难道内地的工友们还比不过香江工友们吃的喝的?再说吃饱了吃好了才有力气干活,你们忆苦思甜是没错,但是有吃的还不让吃,你们脑子里是不是进水了?还是脑容量太小了?容不下工友们过上好日子?”

上纲上线好像谁不会似的,要不是李旭东在这里,陈雪茹才不会这么卖力的赞助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