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穿越1951 > 第132章 灾难

穿越1951 第132章 灾难

作者:女儿养了一只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4 03:14:31 来源:书海阁

“安娜,你刚到香江,我给你推荐一个项目,你可以试试,咱们家做电影、电视、歌曲公司,现在咱们家电台和报纸都有了,还差了影视歌三家,你如果有兴趣,我就把伦斯特叫来,他必须要入股的,这里流行粤语、闽南语和英语,国语说的人反而不多。”

“我愿意工作,只是我不熟悉啊,搞砸了怎么办?”

“搞不砸的,我们的人脉可以用上,我也想推出我们自己的歌星和影星,电视方面我会在欧洲和阿美莉卡请人,你帮我找几个金牌编剧或者小说家,我来说几个故事,让人拍摄出来,争取一炮而红。”

“好的,不过我要先熟悉熟悉香江,需要姐姐们带着我,可以吧?雪茹姐。”安娜还是很会做人的,懂得先来后到的规矩。

“没问题,我们三个你随便叫,大家都是好姐妹,有什么事情你直接说就行了。”陈雪茹当大姐还是很有派头的,家里其实就安娜没有过经商的经历。

李旭东最不喜欢开长会了,有什么事情尽快说完,大家都舒心,再说了,李逸河还不知道和他的兄弟姐妹处的怎么样,心里有些担心,随即宣布散会。

“慧真,这段时间辛苦你了,你是这个家里付出最多的,你想要什么就告诉我,我帮你解决,过段时间我们集体出游,阿美莉卡也好,法兰西也好,瑞士也可以,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好不好?”

众位女将一致同意,只是安娜和慧真的护照可能进出阿美莉卡不是很方便。“这有什么难的,直接在香江用个假名字办一张香江的护照就可以了,谁还会管着你们不成?这两天我就找人办了,我的护照之前办过,不小心弄丢了,我的也重新办一张。”

一家人终于齐齐整整了,李旭东很开心,孩子们居然玩得很好,老大和老二很羡慕弟弟的眼珠居然是蓝色的,他们觉得很稀奇,凯瑟琳不完全算家里人,但是这个白人弟弟是真正的家里人。

家里有泳池,大家都泡在水里,李逸河不会游泳,只能在浅水区玩,这个游泳做父母的不能教,看到孩子呛水,就很容易心软,所以李旭东也没打算自己教,陪着他坐在浅水区,“爸爸,我为什么有这么多兄弟姐妹啊?”

“因为他们都是爸爸的孩子呀,你想想,妈妈们每人生一个,我们家就有四个宝贝,再多生一个,我们家就有八个宝贝,所以我们家的孩子很多,你也算是大哥哥中的一个,当哥哥是不是要保护弟弟妹妹呢?”

“那我要是受欺负了呢?”

“有哥哥保护你啊,还有爸爸和妈妈保护你们啊,因为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啊。有一首歌是这么唱的......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改变,虽然有时会争吵也会有误会,但我相信明天一定更美好,让我们继续努力向前走吧。”

李旭东唱歌的时候,大家都围拢在一起,安娜提议这首歌成为李氏家族的家歌,将来李氏家族的人都要会唱这首歌。

提议很快就被通过了,李旭东还很诧异这个独立自主的妞怎么就能接受东方文化呢?安娜展颜一笑:“我早就看过咱们中国的《女训》啦,虽然说的不是那么正确,但是这个社会永远是男人占据主导位置,女人只不过是点缀罢了,这几年我想通了很多事情,看问题也比以前通透了许多。”

李旭东点点头,家里只要不出“叛徒”,就万事大吉,不过有些事情,还是不宜让安娜知道,至少目前不能让他知道。

晚上李旭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还是值得鼓励的,这是他迷糊之前想到了这个问题。

内地的粮食还是出口了,消息瞒不住李旭东,大概领导们也没想瞒住他,“三年超英,五年赶美”是需要经济实力来支撑的,粮食和茶叶等农产品全都在为新中国不断地创造外汇。

哀莫大于心死。

在很多不懂行的领导心目中,李旭东只是个小人物,一个跳梁小丑而已,那么多的老同志还能论资排辈,李旭东是谁关他们屁事。

破几万、几十万的产量就如同马季的“宇宙牌”香烟一样,脸都不要了。

至此,卫星已经彻底失控,脱离了太阳系飞向银河系了,帅不知将,将不知兵,整个社会也乱套了。

我的老天,报的产量越多,征收的粮食也越多。大锅饭开始之前,谁家养的猪如果没有及时杀掉吃肉,大锅饭一开始,家家户户的粮食和牲口就被平均了,大家一起享受。

那段时间仿佛天天过年,顿顿食肉,谁不叫声好?

李旭东在报纸上看得激动的泪水止不住的流,连着往四九城寄去了十几封信件,想要当个“吹哨者”,只是声音太小了,一点点声响如同泥牛入海消失得无影无踪。

? 为了真实有效的报导这场轰轰烈烈的大运动,李旭东准备动用自己家在香江的报社和电台,他知道一旦动用了这些,他就再也没有了退路,不过人总是要选择的,不能因为逆风而不前进了,对吧?五九年六月,李旭东自己掏钱组建了香江媒体访问团,当然所谓的记者都是李旭东自己集团内部的人,就连刚刚成立的电视台也派出了大量的记者北上,他要揭开这个盖子,看看到底是天灾还是**。

? 李旭东主打的就是真实,坚决不造假,就连广告都要实地考察,新闻采访自然就必须十分真实了。歌功颂德?不存在的,按照李旭东的要求,先保留底稿,誊抄一份交给四九城,或者是直接把采访的录像带送到四九城。让他们别误会,这第一步是内部自查,不要被虚幻蒙蔽了自己的眼睛。

盖子打开了总要有人担责的。

? 受访的对象绝大多数是最基层的老百姓,他们没见过摄像机和话筒,还以为是洋枪洋炮,妇女们吓得不敢吱声,关键时刻还是得大老爷们接受采访,李旭东点名的几位领导是重点采访对象,看看不一样的说辞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也想看看这些地方是怎么种出连科学都解释不了的高产粮食。

? 结果很可笑,当一个谎言说出去的时候,就需要无数个谎言去掩盖。

李旭东不想用春秋笔法带过去,大食堂更是采访的重点,即将面临的断粮是每个基层大食堂最普遍的问题,即使是喝稀粥也熬不过这个秋天,对于吃的食物,他们编了这么一段顺口溜:一进食堂门,稀饭一大盆,盆内有个碗,碗里有个人。

这才是吃大锅饭的第二年啊,记者们纷纷在采访的末尾问出了问题,称得上是心灵拷问。

? 李旭东让新闻记者继续深入内地进行采访,包括他曾经提及的大农庄,那里也是采访重点。

大农庄因为有大量的压水井,避免了重旱的问题,但是饲养场里也是空空如也,当记者问询的时候,场长也是十分无奈的拿出一大摞批条道:“没办法啊,领导写的条子,不管是计划内调拨牲畜,还是计划外的,不给就撤职,我还能咋办?挡不住啊!”

一饮一啄,当初农庄的红火变成了红果果的嘲讽。

? 早在五九年一月,李旭东就安排船队世界各地去接收粮食,小麦和大麦李旭东都要,大米的价格比小麦贵了百分之七十,比大麦贵了一倍多。

钱李旭东不是很缺,财大气粗说的就是他,但是他也不会浪费自己手中的钱,性价比也很重要。

李家的船队已经扩建了,四十多艘不同吨位的巨轮穿梭于世界最大的产粮区域,阿尔巴尼亚,对不起,我家的粮食自己都不够,没有你的份。

? 六十多艘船只依旧繁忙于世界各大产粮区的港口,用来应对当下的灾难。

他的老领导很忙,下面领导汇报上来的资料的和香江记者采访的材料看起来风牛马不相及也,似乎完全是两个国度,其中必定是出现了很大很严重的问题。

孰是孰非才是关键,政务院马上命令各个部门都派出工作组对记者们采访过的地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五九年十月,调查结束,断粮已经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只有那些经常被批的老支书,他们的公社里还有些粮食,细究原因,原来是他们太老实,产了多少粮食就报多少粮食,虽然被评为落后公社、落后村,但他们至少能熬过今年的冬天。

虚报产量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恶果就是报得越多,征收也就不会少,荒年?在官员们的眼中是不存在的。

有了揭盖人,事情就隐瞒不下去,农村告急,城市也在告急,灾荒这个迫在眉睫的问题笼罩在中华大地上,领导们也在积极想办法,缺口大得惊人,向老大哥求助是最高效的办法,只是老大哥的轻工业和农业并不发达,地主家也没余粮啊!

没有人找李旭东商量,也没有人和他谈论购买粮食的事,李旭东需要人低头吗?不需要,他只是希望自己做的这一切能够唤醒一些人的良知,仅此而已。

时间已经到了五九年十月下旬,全国很多地区已经几个月不下一滴雨了,土地龟裂,粮食绝收,饿死人的事情已经开始出现了不好的苗头。

情况越来越不容乐观,李旭东没想过让谁低下高贵的头颅,地方粮仓的粮食还是有一些的,只是城市里怎么办?首要的不是减少城市人口,而是开仓放粮。

呵呵,大食堂啊,没有节制的消耗粮食,终于酿成了恶果。

领导南下羊城,亲自找李旭东谈了半个小时,随后李旭东返港开始了新的工作。

李旭东当然不会犯傻,他现在是生意人,需要的是交换。

要人要物,凡是国家觉得没用的李旭东都要,要中医大家,要戏曲大家,国内的科学家也可以,罪大恶极的不要,其余的只要是真材实料,来者不拒,中药也要,只有笔杆子李旭东不需要,除非此人是真的具有文人风骨的,还有那些炼钢铁需要的铜像李旭东也要。

接收某些“糟粕”反而能帮助李家在医药、娱乐传媒上迅速站稳脚跟,并且一枝独秀,何乐而不为?先是拜访港督府,柏立基总督曾经是新加坡总督,他也在香江工作过许多年,香江也遭灾了,同样是旱灾,只有台风过境的时候才会带来强降水,可是那样又出现了洪涝灾害。对于李旭东借用铁路运送部分粮食,总督很大方的答应了,这些是救援物资,不在禁售范围,只是对于李旭东花掉五亿美元购买粮食的事情感觉到不可思议。

在他的认知里,别说五亿美元,就是五亿港币,那也是好大好大的一笔数目,难道李旭东就这样捐掉?他也想入股李氏集团,不需要太多,就入股李氏传媒,商谈的过程很和谐,港督府入股百分之三,个人入股百分之二。

船队运送粮食很正常,一船一船的粮食随同一些药品和医疗器械运往各个港口,泉州、沪市、青岛、津门、大连。火车也开向全国各地的内陆地区,李家收回的运输车和冷藏车也加入了运送粮食的大军,就连李旭东空间里的车厢也派上了用场,去掉牌照,和一般卡车别无二致。每台车的前挡风玻璃上都贴着“运粮车队”四个大字,两边的护栏都写上了众志成城的标语,一百多台车浩浩荡荡的向遭灾最严重的地区开去。

娄半城两个儿子家里元气大伤,他们在错误的时间进入错误的行业,就如同股票一样,买在了最高点,想要脱手已经来不及了,沉重的贷款利息几乎将他们压垮。也就是娄半城是李旭东的岳父,尽管这老岳父把所有的古董和四九城的房产都卖给李旭东,但巨大的缺口仍旧是资不抵债,要知道房地产行业都是用小博大。娄晓娥也很伤心,老爹对她不薄,总不能看着自己的哥哥们被要债的逼死吧。还是李旭东慷慨解囊,收购了他家欠债的银行,才帮他们缓解了这次危机。

老爷子还是想呆在自己的儿子家里,岳母就这么一个女儿,自然是想和女儿在一起啦,虽然这不太合老一辈的规矩,但是李旭东孩子们的挽留总不能拒绝吧。岳母顺理成章的留了下来。

慧真现在是葡萄牙籍,为的就是澳门赌牌的事情,澳门总督换人,新总督也不希望有人总是占着赌牌不变动,于是何鸿燊打前站,霍大哥和李旭东还有何贤大哥帮忙站墙,赌牌顺利地被拿下来了。经营方面大家都不插手,只有财务是三个人的。

安娜现在也很威风,香江李氏传媒集团的老总就是她,而且她也知道轻重缓急,去内地的记者都是功臣,工资升级,奖金翻倍那是必须的。而且李旭东的创意,她主抓的娱乐节目经常是万人空巷,电视台和电台同步,一个“百万富翁”的活动就搞得电台和电视台排满了长长的队伍,都是前来报名的。题目并不刁钻,无非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现代香江的一些问题,只要答对全部的十二道题,就可以获得百万港币。

李旭东现在很烦安娜,不仅想尽办法掏空李旭东脑子里的创意,还想尽办法掏空李旭东的身体,李旭东也有意控制家里的人口增长,不是养不起,而是家人们有了发福的趋势。

女为悦己者容,对于家里的夫人来说,这可是头等大事。“争宠”?不存在的,李旭东对她们都是一视同仁的,老大老二需要上学,没关系,带上家庭教师就好,今年全家出去旅游,杜拉克主持李氏家族的所有企业,为时一年。

大前年的时候,何雨柱这小子不声不响坏了人家闺女的身子,结果结婚前就珠胎暗结,这不,小柱子都已经两岁半了。媳妇郑秀娥也是个能干人,把他那个小家打理的挺不错的,还经常过来陪嫂子们聊天解闷,李家对技术人员的待遇很高,因此家里积蓄多了些,小两口就开始考虑下一步,其实柱子哪有这些想法啊,都是媳妇儿想自己开家店,把公爹传给老公的“谭家菜”发扬光大,只是香江的地价又上涨了上去,资金缺口有些大,跟着秀娥来找嫂子们帮忙来了。

正好出去玩还少个大厨,李旭东也不客气,撺掇着柱子一家跟着玩上一年,还美其名曰带着你去见识见识外面的大厨是怎么做菜的,柱子到是没意见,秀娥舍不得花钱,觉得这要出去一年,不仅不挣钱,还要花钱,自然不想去,还是柱子说得好啊:“咱是厨子,虽说饿不着,但是大哥可是打我爸出去就一直照顾我和雨水,知道的我是雨水的亲哥,不知道的都以为雨水是他闺女。再说了,大哥什么时候亏待过我呀!我的厨艺有一部分还是大哥帮我提高的,咱得感恩不是?”

雨水读的是寄宿学校,李旭东让她休学一年,这傻妮子死活不肯,觉得留级生这个名号不好听,虽然羡慕大哥一家带着傻哥一起出去,还是没舍得放下自己的学业,李旭东充分尊重雨水的选择,反正家里的仆人都还在家,大小姐归来还是一样的伺候。

全家一起坐飞机?那是不可能的,嘉道理家族的人从来不在一起坐飞机,有好的经验为什么不学呢?一家人分为三批前往三藩市,再去黑莓农场,这次李旭东把自己的老岳父也带上了,娄半城在阿美莉卡也有儿子,但是这么些年有点老死不相往来的意思,连接站都不做就让老岳父寒了心了,心里一想,女婿就是半个儿帮他打理个农场也没什么关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