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穿越1951 > 第154章 防御工事

穿越1951 第154章 防御工事

作者:女儿养了一只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4 03:14:31 来源:书海阁

京茹今天收获了很多,从她知道李旭东会娶她的那一刻,她就知道自己一辈子可以衣食无忧了。至于当富豪,这辈子她都没想过,甚至连梦都没做过。

衣食无忧,然后生几个胖娃娃,把他们带大,将来老公再给孩子们安顿好一个工作,这就是她的人生旅途。

友谊商店的大门朝哪边开她不知道,也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也能光明正大的进去,凡是看上的东西,徐慧真都指挥服务员包起来,这可不行,我只是欣赏欣赏,没有想买的意思啊。秦京茹并不笨,她只是没见识而已。

“很多东西其实都是咱们家里生产的,你能看到的这些电器也都是咱们家生产的,上面还有咱们家族的LOGO,LOGO就是标记的意思,呶,这个我们家的标记。”徐慧真教导着秦京茹。

“姐姐,咱们家有多大啊?我什么时候可以过去看看?”秦京茹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就是最平凡的乡下人,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幸运?

“呵呵,不着急,现在老李不能随便走动,上回去香江还带了四个保镖,还是在国内安全一些,只要他在这里,外面那些居心不良的人就不敢轻举妄动。咱们家的科技在世界上排名第一可能有些困难,但是排个第二第三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现在你还年轻,慢慢来,我会慢慢告诉你的。”

中午,徐慧真带着秦京茹下馆子,丰泽园的味道确实比合营之前差了一些,没办法,现在都是这样,也就这些老字号的服务态度还行,别的地方墙上最醒目的不是菜单,而是“不准随意殴打顾客”的标语。

刚吃了一顿大餐,秦京茹化身为饕餮,恨不得把盘子都吞进肚子里。慧真看向这个纯真的傻姑娘,爱怜地摇了摇头,她也知道这几年内地的不容易。

吃得太饱需要走一走,消消食儿,“姐,我在院里有个堂姐,他们一家生活得不怎么样,您说我能不能接济接济他们呀?”

“秦淮茹是吧?我在院子里面也生活过几年的,他们家你想帮你就帮一帮,但是我告诉你啊,升米恩,斗米仇,你可别给咱们家惹祸,现在不少人都盯着咱家老李呐。别搞得被人抄了家,那就麻烦了。”

“哦,我就是想给她些棒子面,当家的说咱们家一个月吃三次棒子面就够了,平时还是以米饭为主,我是看着粮店里那些棒子面买回来不吃,有些糟蹋了。”

秦京茹没忘记自己堂姐,要不是她,自己还嫁不到城里来,能帮衬一点就帮助一点呗,一笔也写不出两个秦字。补贴一点自己用不上的东西还行,要是直接给钱,秦京茹还做不到那么大方。

“这点小事你以后自己做主就行,只要不涉及到咱们家里,大小事情你都可以做主,但是你也听到咱老李说的了,这两三年除了必要的工作之外,别的事情最好是啥也不做,咱们听他的准没错。”慧真对这些小事真的提不起半点兴趣。

崇文门四合院里,李旭东还在杀鱼,大鱼腌制了做刨盐鱼最好吃了,鱼肉紧实Q弹,加点小米辣和葱姜,先油炸,再清蒸,好吃还下饭。小的鲫鱼处理起来最麻烦,打鳞片、扣鱼鳃、还要把贴骨血清理干净,在进行抹上一点点盐,想吃的时候稍微煎一下,然后加点葱姜和水一起煮就行,煮久一点也没关系,主要是喝汤。

李旭东很久都没自己动手做过饭菜了,电饭煲煮饭,两口锅子一口熬鲫鱼汤,一口用来做菜。空间里的小菜不多了,还够吃半个月的,一个简单的韭菜煎鸡蛋、蒜苗炒鳝鱼,一个小菜,再来个方块肉放高压锅里蒸一下就可以了。

保姆带着孩子想要过来帮忙下厨,被李旭东赶出了厨房,儿子留下,保姆可以回去了。一家人的温馨可不能被外面的人打搅了。

当电饭煲跳到保温档的时候,李旭东一手抱着儿子,一手开始了炒菜。两个女人回来的很及时,接过了娃娃,李旭东腾出手来,做菜也方便多了。

晚餐慧真吃得多,京茹反倒吃得少些,啥情况?李旭东以为自己做的菜不好吃。

“你家这傻妹妹中午吃了五碗大米饭,把自己给撑着了。这不,陪着她溜了一下午的食。”慧真的解释让秦京茹面红耳赤的。

“能吃多少就吃多少,想吃什么就和我说,或者直接和慧真说,肉啊菜啊家里都有,只是尽量不在南锣巷那边做好吃的,免得别人嫉妒,想吃点好的咱们就住在这边就是了。”李旭东笑着说道。

秦京茹很不习惯天天吃肉,在她想来,一个月吃上一次肉就已经非常奢侈了,家里的大米饭和大白面馒头都是精细米和富强面,就是不吃菜也能吃上两大碗。这梦幻般的生活是我这个乡下女人能够过的么?

不管她现在是个什么心思,她很想显摆,很想告诉自己的堂姐自己这两天的日子过得是多么奢华,但财不外露她还是知道的,锦衣夜行算什么,吃到嘴里的是肉就好。

真正识货的还得是慧真,鳝鱼产自南方,小菜现在在四九城也是稀罕物,“老公做的菜就是好吃,下次我还要吃鳝片。”别人吃窝窝头的时候,富裕家庭吃的是精细的大米,别人吃肉的时候,富裕家庭已经追求养生食品了,富裕家庭通常都会尝试各种美食,食物种类丰富多样,更注重饮食的品质和健康,他们会选择高质量的食材,注重营养搭配,经常食用新鲜、有机的食品。

李旭东自己对吃不是很在意,但是对家人,那是真的好,慧真的这点小要求,必须满足。

“没问题,等过几天我再给你做,只要你喜欢,我让人从南方带些过来都行,泥鳅和沙鳅其实味道也挺好的,到时候我也做给你们吃。”

沙鳅北方也有,但是基本上没人吃,都被人剁碎了当饲料喂鸡,只有真正的吃货才知道沙鳅的味道。

晚上慧真和孩子没有回去,就睡在四合院里了。

这一晚李旭东过得很幸福,慧真教了很多知识给京茹,反正第三天回娘家的路上,京茹一路上都红着脸,没敢多看李旭东一下,她的脑海里全是昨天羞人的场面。

车到了秦家庄子,跟着车子回来的还有秦淮茹和棒梗。

整个庄子现在已经恢复到困难之前的水平了,饭能吃个半饱,最主要的还是没有油水,吃的再多也顶不住饿。

农村里就这点好,外面再怎么乱,这边还是静悄悄的,没什么动静。这也难怪,城市里面都是些根正苗红的二代在闹幺蛾子,李旭东知道今后还有更恶劣的,妻子举报丈夫,儿子举报老爹,没有半点为亲者讳,为尊者讳的意思在里面,一个个都是大义灭亲的好人。

到了岳父家里,礼物还是要准备的,乡下赚点钱不容易,一年到头工分算下来不过几十块钱,真正的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李旭东带回来二十斤肉,四条大前门,一箱子汾酒,还给了岳母娘一个大红包,里面是一百块钱。

岳母拉着京茹去了厨房,两娘女有些私密话要聊的。岳父则是很不好意思,庄子一遍靠着山,早两年没东西吃,进山打猎的太多了,附近山里的猎物都打光了,想要找点野味招待女婿都不可能。

“小李,这烟和酒你拿回去吧,我抽喇叭筒就可以了,酒我们都是喝的散酒,你花这些钱不值当的。”秦老三很不好意思,自家只是嫁女儿,还没准备嫁妆,女婿只是外人,得女婿的太多了,将来还都还不清这份人情账。

“没事,你拿着抽就行了,我到时候写个申请,在秦家庄子再办个饲养场,到时候你们都拿工资,将来老了还有退休工资,医药费也能报销,到时候我空着手过来吃饭,您可别嫌弃。”

“那哪能呢?!您是咱们家姑爷,还是城里的大干部,将来咱们秦家庄子还得指望您拉扯一把。京茹这闺女不太懂事儿,让您破费了这么多,我这都不好意思咧。”秦老三不是很相信李旭东说的话,拿工资?只要把家里的两个儿子安排个工作秦老三就得烧上一柱高香了。

“您把您庄子里管事的请过来,我问问他这个庄子的基本情况。”李旭东懒得客气。

不一会儿,秦支书就来了,他的见识明显比秦老三高多了,县里有个饲养场,早两年办的,要是自己庄子也办一个,那可是大好事啊,能吃国家粮谁还愿意在土里刨食儿?只是饲养场这后生一句话就能办起来?

“秦支书,您应该知道四九城周边一共四个饲养场,那就是我给办的。我是咱秦家庄的女婿,您给我说说咱庄子有多大,然后我给您规划规划,争取办个大型的饲养场,山里圈起来养鸡,农田里种上饲料草,养羊、养牛都合适,牛羊粪还可以肥田,让全村子每家都有一个拿工资的还不是太为难。”

走地鸡比圈养的鸡在味道上要好吃的多,营养液更丰富些,李旭东追求的就是自然,既能帮上整个庄子,又能吃点好东西,何乐而不为呢。

秦支书很开心,拉着李旭东的手就出了屋,前后左右比划了一大通,能让全庄子的人吃上国家粮,那可是天大的喜事啊,要是办不成,秦老三家里只怕会遭殃。

别人递交申请可能很难批下来,李旭东的申请,老领导一定会批的,他巴不得李旭东出来做点实事呢。

果然,三天之后,李旭东的申请就批下来了,招工指标、饲养场规模都让李旭东自己把握。秦家庄子这天比过年的时候还热闹。

办饲养场,可不单单是为了秦家庄子,李旭东要保护的人很多,把那些人塞在农场里劳动改造,不比整日受批要强么?到时候再多拍几张照片,把他们狼狈的样子拍下来,这也是一份收获不是。

钱是香江李氏企业捐助的,材料是国家的,李旭东只是居中协调,趁着现在的批人还不是那么厉害,李旭东使劲往五个饲养场塞人,参加劳动改造的人都是知识分子,男女分开,统一睡大通铺,房间里没有暖气,只有热炕和壁炉,隔几个小时就要添材。

饲养场的粪便都归改造份子清理,而且工装不准清洗,李旭东交代完任务,又在几个饲养场呆了几天,然后就直奔黑省。珍宝岛附近的地下工程开始动工,地上两层,地下五层,指挥所就可以设在里面。

老毛子的炮多,随随便便来个方圆几公里的轰炸都属于正常,这是必须要加以提防的。

计划中的地道口离房子至少需要两公里,最远十公里,地道可以通过两辆汽车,方便运输伤员和物资,也可以当做纵深来防御。

而且十公里的距离,敌人基本上探测不到什么,也方便运送泥土出来,运送钢筋混凝土进去,为此,李旭东还在去年的时候特意设计了混凝土搅拌车,只要按照比例把水泥沙子和石头装进罐子里,加上水,罐子转动,出来就是马上能用的混凝土了。

车子是印尼生产的,李氏家族购买了三十台捐助给了国内,其中两台已经送到一汽的工厂里,大陆想要研究仿造的心思李旭东门清,随它吧,反正靠国内赚钱是不可能的,至少现在不可能。

真正开始工作,困难重重啊。土质是个大问题,土方塌陷、滑坡,都需要工程兵战士肩扛手挑去解决,地下水也是个问题,地下水位的变化可能对土方施工造成影响,如产生流砂、涌砂等现象。还有个问题就是设备,机械的力量远超人类本身,挖掘机、运输机国内都有,但都很老旧,需要不断维修,李旭东不得已,又丛香江搞过来十台挖掘机,这下子速度立刻加快了起来。

现场施工也是个问题,因为机械加入进来,施工现场机械轰鸣,一些机械事故也出现了。

李旭东不得已又做起了施工监理的工作,身边还带了几个参谋做徒弟,经过半个月的培训,李旭东基本上没什么事情可做了。

在黑省,棒打狍子瓢舀鱼的地方,李旭东自然想到了出去打猎,他闲不住。

一个班的战士负责保护李旭东这个菜鸟,部队驻地附近是没有猎物的,要去到大兴安岭才会有大型猎食动物。

李旭东扛着狙击枪进山了,他不仅枪法好,还认识好些草药,一边教战士们辨别草药,还一边收集蘑菇等山货。

蘑菇采集的很多,需要用一口大锅把水烧开,然后把蘑菇进行抄烫,然后再洗净晾晒。

草药也需要炮制,李旭东把常见的草药泡制方法都教给他们,所以真正进山的战士只有三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