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穿越1951 > 第186章 养猪

穿越1951 第186章 养猪

作者:女儿养了一只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4 03:14:31 来源:书海阁

要是拖到冬天,那就不方便在河中间钉木桩了。鱼线自己有,趁着洣水河畔的芦苇还没枯死,薅上一把,用开水烫了再晒干,砍一些竹枝回来自己做竹卡子,滑轮找个手工钻就能用木头做出来。

想到就要做,只是这腿上的伤势不允许李旭东下水,正好屠校长载着王国权骑着边斗过来,他是专门来找李旭东的。

李旭东听到摩托车的动静,就知道是老屠来找自己的,撑着拐杖回到四排房,张口说道:“哟,两位校长联袂而来,给我安排工作还是准备审查我?”

住在校部的人基本上都是大干部或者是负责清查“五幺陆”人员的,都有自己的政治任务,搞得好与不好事关全局。刚来的同事们也都被集体上过课,虎踞镇农场前身是一所劳改农场,经营着1200亩茶园,劳动的技术含量颇高。接管后,如果生产上不去,会被人耻笑为不如劳改犯,政治后果不堪设想。干校领导的担子很重,所有成员都是去安家落户的,大部分家属随行,安排好他们的生活也非易事。

“老李,你不厚道啊。我们审查你?你可拉倒吧,咱这干校你的工资最高,上级领导想让你负责审查工作。”老屠笑着说道。

老王也接话道:“老李,你总得管个事,当领导的总不能什么事都不管吧。”

审查工作可不好干,得罪人不说,还是个天坑。大家在外交战线上干得好好的,一夜之间就到了乡下,要说没脾气,谁信啊。发一两句牢骚,就被打成“五幺陆”,要是把别人说的牢骚话再点出来,那洪洞县里无好人了。

“拉倒吧,我这腿还伤着呢。我看咱们这喂的猪长势不太好,要不我负责喂猪的工作吧?”李旭东主动找了这么个任务。

“那要不你管后勤吧?大家缺些啥就找你,同志们分配到这里,好些东西都带不过来,缺这少那的,供销社和附近的东西也不全,不瞒你说,这周边十里八乡的老乡们都特别喜欢我们,我们把这边的物价都抬高了一倍。以前一只鸡鸭块八毛的就能买到,现在都两块了。工资大家都照发,可没东西买啊,要不你想想办法,弄点紧俏的物资过来?”老屠不知道李旭东有多大能耐,老王却是知道的。

“那您二位受累,帮忙统计一下,看看大家伙儿缺什么,咱们集体给添置了,算上汽油费和来回的路费,再提价百分之十,多的算是咱干校的利润。”李旭东简单明了。

“嘿,这主意好,肉烂也烂在锅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你真不去校部啊?”老屠问道。

“不去,当个小老百姓就挺好的,只是我媳妇要是过来,这房子怎么办?”李旭东还是希望家里有老婆在。

“咱们这都是租老乡的房子,你还真把这干校当成自己家啊?要不了多久,咱们最终还是要继续在外交战线上工作的。”老王看问题看得很透彻。

上级不止N次查过了李旭东的履历,除了前期历史查不到之外,别的履历都是一片红色,下放到茶陵也只是暂时的。

“老李,要不就这么定了吧,咱们的伙食能有多好,就靠你啦。”老屠这句话多少有些亏心,干校的伙食是真的不错,平时是二米饭,就是大米加点小米,一锅煮了,所需的维生素能够得到保证。一个礼拜还能吃上一顿全白米饭,小菜南方不缺,肉类的供应就得看后勤的能力了。

这六十年代都是集体养猪,给猪去势是个麻烦事,为了保证生猪的存活率,有些农场没做这一步。

猪不劁不胖,猪不劁心不静。

所谓饱暖思淫欲,猪虽牲畜,亦有所需,不劁的猪,凡公猪均瘦长,凡母猪皆婀娜,整天准备吸引异性而躁动不安,可又生不逢时,投胎猪圈,社交圈过小,终不能得偿所愿,郁郁寡欢,越吃越瘦,徒然浪费粮食,主人见其瘦,又不忍杀,变本加厉,人猪皆苦。要是劁了就不一样了,春天心不动,夏天胸不躁,秋天意悠扬,冬日等太阳……总之,猪劁了,心就静了,气就顺了,身体倍棒,吃嘛嘛香,自然就胖了!

喂猪的猪倌有两个,一个小李,一个老林,他们平时都是散喂的,就是赶到山里去吃草,戏班的时候再赶回猪圈,这么个喂法猪不怎么长膘。

四头公猪交换回来三头待产的母猪,李旭东想把猪关起来进行饲养,为此他还定了个规矩,每个在工地上劳作的同志都要在下班的时候带一把给猪吃的野菜回来,其余的豆饼、麦麸和玉米、米糠都可以通过后勤采购上来。至于需要的钙,就只好委屈鱼骨头了,同志们吃剩的鱼骨头全部晒干或者是烘干,磨碎加进饲料里面。

母猪生产是件辛苦的事情,辛苦的不仅是母猪,李旭东和老林小李就守在猪舍旁边,赶上母猪难产,三个没什么经验的接生公还要化身为助产士,帮母猪接生。这时候要是有一本《母猪的产后护理》就好了,可惜啊,这年代没什么人去总结。母猪便秘,该怎么处理?三个人毫无办法,跟着母猪一起急得直哼哼,仿佛是自己拉不出屎来一样,还是请教了一位所谓的农业专家,给母猪灌了半斤菜油进肚里,这母猪才缓了过来。

看事容易做事难,真轮到自己动手,抓瞎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三头母猪生了十九只猪娃娃,十二只公的,阉公猪李旭东会,母猪就不知道怎么操作了。老屠他们几个校领导决定把母猪都养大做种猪,公猪全部阉割,反正猪圈里还有两头没阉割的公猪。

老林和小李负责抓猪,李瘸子动刀,两颗蛋取出来,涂上一把草木灰就算完成了阉割仪式。

猪睾丸中富含蛋白质及微量元素,适量食用可补充人体营养,同时还有温肾助阳的功效,可加强男性性功能,缓解肾阳虚引起的腰膝酸痛、阳痿、遗精等症。

蛋蛋该怎么处理?李旭东的意思是给身体不好的人进补算了,不然这一点点小东西没法分呐。五十五岁以上的老男同志都多吃了一口肉,虽然年轻人心里还有些嫉妒,可吃那玩意儿不是显得自己无能么。

饲料做好了,母猪们吃得很痛快。两头不安分的大公猪现在的待遇也有所提升,每个星期还能吃到一两个鸡蛋。

还别说,关在猪圈里喂养的小猪们个个吃得香睡得好,十二只被阉割过的小猪仔越长越肥硕。三人也算没有白辛苦。

李旭东的腿也逐渐好了起来,慢慢的能下地了,只是不能用力。

老林、小李和李旭东总是在一起,老林经历的事情很多,知道祸从口出的道理,所以他一般不怎么说话,最多就是笑一笑,附和一下。小李是个活泼性子,六九年进的外交部,先分到黑省的五常干校,之后又整体搬迁到了这里。

“老林叔,旭东哥,这里为什么叫茶陵啊?”小李问道。

“这个要从我们国家的《神农本草经》说起,上面记述道:“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个“荼”,就是现在所说的茶。而神农尝百草的“茶山”,就是茶陵的云阳山。后来,神农氏去世后就葬在附近,这也是“茶陵”名称的由来。”老林的知识很丰富,只要不扯到是非问题,他还是很愿意作答的。

李旭东补充道:“附近还有炎帝陵,那边还有神龙谷,夏天的时候那边才好玩呢,昼夜温差相差很大,理论上包括咱们现在的这一片,种桃树也是最合适的。”

这话也就说说而已,没谁会当真去种桃子,那玩意儿需要交通发达,不然随便颠簸两下,桃子会全部烂掉。

鸡圈和鸭棚也都修好了,河边的鱼总是有一条没一条的,大鱼更是一条都没有,冬天来了,能吃食的基本都是鲫鱼和一些小杂鱼。

过年边边上,李旭东的腿终于恢复得差不多了,只要不跑,基本上就是个正常人。对他个人而言,能独立行动这可是件大好事。

老婆虽然不在身边,但是他收到的包裹也是最多的。有时候是一箱子海鲜干菜,有时候是几条香烟,或者是巧克力、白糖、雨伞、雨衣、手电筒、电池之类的好东西。

李旭东不是不会做菜,而是大家都甘苦与共的时候,哪能自己吃独食呢。分享,必须分享。不管是食堂还是校部,李旭东总是笑着挥挥手,“拿去给大家都分一分,那些药品就别糟蹋了,人吃五谷杂粮,谁都有个生病的时候,留点给他们补一补就行。”

说到生病,这还真避免不了,老同志走路磕磕绊绊的,摔一跤跌伤了胳膊,摔断了腿都属于正常现象,赤脚医生治病,治好了就是他命不该绝,治不好那就是病人该死。

南方的冬天很难熬,阴雨绵绵,有时候还夹着雪花。同志们都顶风冒雨在茶园里给茶树上肥,塑料雨衣动不动就裂开一道口子,每个出工的同志们都冻得瑟瑟发抖。李旭东让炊事班每天烧两锅姜辣汤,给大家伙儿去去寒气。

一个肠痈患者在地上疼得直打滚,众人也都知道这就是急性阑尾炎,不及时送医肯定会死翘翘。干校的大卡车趴窝了好几天,没零件谁也修不好。老屠去了省里开会,唯一的三轮车不在镇上。

同事们都是热心肠,四个壮汉轮流背着患者跑,李旭东打发人开拖拉机去追,总算把人给救了过来。这时候的人也是贱,四天时间,人就出院了,除了不能剧烈运动,其他的和常人无异。

养猪场里,老林不怎么说话,小李倒像是个小广播,今天哪个连队的某某被人举报了,是潜藏在队伍里的“五幺陆”份子,明天谁谁谁被牵连出来了,后天又是哪位同志被隔离审查了,李旭东之前一直没怎么说话,实在憋不住了才说道:“谁要是来抓我,我就说哪个头头或者哪个审查组的组长是‘五幺陆’份子,反正是一堆烂账,干嘛往下面扯呢?互相伤害么?有本事扯到上面去啊。”

小李不愧是个小广播,之后谁要是被举报了,还真的往他们审查组内部扯,调查组的来一批倒一批,风风雨雨的事情弄得人人自危。老林在过年的时候特意借着李旭东的酒敬了他一杯,“你这招真好使,现在谁也不敢再来随便查咱们这个干校了。”

“本来就是捕风捉影的事情,说句不好听的,咱们都在国外见过世面,知道什么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大家都到干校劳动来了,底层人何必整底层人呢?我看呐,真正坏的藏在上面呢。”李旭东对同志们怎么样,大家都看在眼里,虽然两个月没吃上干校的猪肉,可李旭东自掏腰包,买了三头大肥猪让同志们多多少少过了一下嘴瘾。

两个多月的小猪已经长到了一百多斤,正式长膘的时候,老屠他们想把猪杀了,李旭东他们三个死活不同意,这猪要是再养两三个月的时间,三百斤不好说,两百六十斤往上走还是很有可能的,那时候再杀也不迟。

十二头阉猪的猪命暂时保下来了,三头母猪也顺利怀上了小猪仔。只是想要扩大养猪,饲料是个大问题,现在饲养场就有些难以为继了,青饲料跟不上,就得加大对其他饲料的配比。

饲料问题必须得到解决,李旭东解决不了就把问题上交到校部。校部的同志大多没在农村工作过,居然还有同志说出少喂一点的提议,直接把大家都逗乐了,这和“何不食肉糜”有同工异曲之妙。

几个领导觉得还是要喂,而且喂的猪越多越好,越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成本其实根本就不在干校的考虑范围,一千多人的队伍,干起活来都是外行,做得慢吃得多,一千二百亩茶林根本就养不活这群大爷。

有他们的协调,小阉猪们正在茁壮成长,很快就突破了两百多斤。小母猪还在一百多斤徘徊,它们还没到发情期,需要半年以上才能达到性成熟。

俗话说:“猪五羊六人十。”说的是猪怀胎五个月,羊怀胎六个月,人怀胎十个月,就要分娩,瓜熟蒂落。实际上猪怀胎不到五个月就下窝子。

李旭东没那本事让母猪一年产三窝,只能尽量保证让猪仔健康成长下来,当然,要是不幸夭折一头,做个烤乳猪也是可行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