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大隐隐于市,道观值三亿 > 第144章 蜉蝣哎我可太了不起了吧

大隐隐于市,道观值三亿 第144章 蜉蝣哎我可太了不起了吧

作者:贰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4 03:15:05 来源:书海阁

讲道理,想的太多完全是庸人自扰。

这或许是因为徐行这段时间里。看的杂七杂八的科普读物太多了。

但是庸人自扰的前提是… …甘当庸人。

而修真者显然不在此列。

何谓“修真”?

学道修行,求得真我。

去伪存真为“修真”。

心境的提升本就和认知水平有关,要不怎么说“参透”呢?!

徐行以前也总调侃说:

科学的尽头是神学。

那不是有很多科学无法解释的问题,只能用神学来描述嘛!

反过来说,随着科学进步。

神学问题未必不能用科学解释是吧?

自己通过元素周期表来验证真气,不就是一个很浅显的例子?

这也是为啥说,有了神学才有哲学。

有了哲学才有数学。

有了数学才有科学。

有了科学又回归神学… …

感情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圆!

兜兜转转的还是在突破现有认知,和推翻过往认知。

难怪化学祖师波义耳,要把自己的开山之作起名叫《怀疑派化学家》了… …

所以以后也别说什么背叛不背叛、欺师灭祖不欺师灭祖的话。

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叫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么?

咱不管这话是不是亚里士多德说的。

或者历史上是否有亚里士多德这么一个人存在。

这句话总是没有问题的哈?!

神学之下诞生哲学。

可哲学本身就是对宗教的背叛。

这也是为啥,徐行愈发觉着自己这个道统了不起的缘由。

虽然可能是误打误撞吧… …

但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只供奉天地什么的。

现在看起来太特么的高明了!

… …

正常来说,随着科学能解释的东西越来越多。

宗教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消亡。

但宗教的消亡是一个长期的痛苦的历史过程。

这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条件:

一是人与人的关系极其明白而合理;

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极其明白而合理;

三是人获得全面的发展。

也就是:

“当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的时候,现在还在宗教中反映出来的最后的异己力量才会消失”。

宗教的消亡方式上,恩格斯认为:

只能随着其消亡的历史条件的逐渐成熟而慢慢地“自然地死掉”。

… …

徐行当然不希望自己的“镇元”一脉死掉了!

他还想着混成一代天师当当呢!

这更加坚定了他走自己“唯物主义觉于子特色化科学修仙”的道路。

所以反过头来讲。

徐行还得感谢这些科学先驱… …

虽然他们在应用科学以外,提出的这些假设。

看似对现实问题毫无帮助甚至徒增烦恼。

就像是薛定谔的猫一般。

怎么听怎么觉着荒谬而可笑。

一只猫怎么可能又死又活嘛!

完全违背正常认知,也无法实验证明。

可是。

正是因为这些“无厘头”的思考。

反而帮助徐行更好的去理解修真的本质是什么。

说到底。

古人从各个角度诠释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也是在研究“道”的本质嘛。

只是他们缺乏观测工具和理论基础。

所以很多时候都停留在形而上学层次裹足不前。

这也是为啥徐行踏上修真路后。

再去看修仙小说,就很难再产生代入感了。

无他。

单纯以修仙者的视角去看那个世界。

一切的一切都太拟人化了。

包括天道都是如此… …

总感觉修真修到后面,不取代天道、改朝换代就不如意似的。

天地规则什么的那么弱的嘛?

这种感觉就像是拽着自己的头发加速度、左脚踩右脚上天一样。

徐行虽然实力不咋滴吧… …

但他还是能很清楚的感觉到,规则就是规则。

所谓打破规则仅仅只是打破认知而已。

而科学家们给出来的各种解释,其本质就是提高认知。

而不像是宗教一般禁锢你的认知。

就像是热寂和清算者的推测。

要站在那么高的维度去假设,从一开始就是大不敬的… …

当然哈。

无论是古人臆想的,还是科学家推测的。

“道”就在那里,代入人的视角他还是道。

代入修真者的视角他依旧是道。

只是相对来说。

亦步亦趋的利用规则和懵懵懂懂的认识规则。

无非就是一个主客观的关系。

华夏有句古话。

叫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

意思是啥呢?

意思就是善良的人容易被人欺负,但老天不会欺负他。

一个恶人,别人都怕他,但老天爷不会怕。

因为恶人的所作所为和老天爷没关系。

所以老天不会欺负好人,也不会害怕恶人。

当然,如果老天爷真的发起怒来。好人和坏人都会一起遭殃。

这就是老子说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这里的天地不仁,当然不是说天地没有仁义… …

而是说天地对于万物来讲没什么憎恨之处。

但也没有什么怜悯之处。

天地是无情的。

由此可得。

如果真的能修成与天同寿的神仙,那他也一定是无情的。

所以才会说“天若有情天亦老”嘛… …

《道德经》里说:

“天地始化,不以人恩,任自然也。”

意思不就是说,天地对人间的态度就是任由他自然发展?

… …

徐行感觉自己就像是“躲在夹缝中窥探到一丝世界的奥妙,并尝试利用学习终有小得,但终究只是遮遮掩掩不敢大肆宣扬”的蜉蝣一般。

“嘿,还挺贴切?!”

徐行不由的为自己的这个想法点了个赞。

悲观嘛?

他可不觉得这是悲观。

如果兜里只有一块钱,可末班车的车票要卖两块钱时。

你那时候的心情可以称之为悲观。

但一粒蜉蝣见青天这种事情,能见到青天就已经很幸运了。

你怎么能奢望与天同辉啊?

小学班上都当不上个小组长、流水线上打螺丝都混不成个工长的人。

天天脑子里却想着我命由我不由天… …

那才是真正的可悲。

… …

看着镜子里白嫩的面庞和由内到外散发的烧包气。

徐行不由的感慨一句:

“蜉蝣哎!我可太了不起了吧!”

… …

…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