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大隐隐于市,道观值三亿 > 第234章 青蒿和生姜大黄方的巧合

大隐隐于市,道观值三亿 第234章 青蒿和生姜大黄方的巧合

作者:贰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4 03:15:05 来源:书海阁

当归、熟地、川芎、芍药。

分别对应木中水、水中水、水中金、金中土。

按阴阳来说,依次为阳中正阴、阴中至阴、阴中太阴、少阴中阳。

这四味药,以木为起始,以土作收尾,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循环。

其中,当归和芍药所具备的中阳之气,恰好能够调和熟地与川芎的阴柔之质。

如此一来,动静得以巧妙结合。

当它们相互搭配时,既能有效地补血却不会导致血液凝滞,同时还能活血但又不会损伤血脉。

这种精妙的平衡使得这个药方在补血化瘀方面表现卓越。

更为重要的是,整个药方整体倾向于补阴。

这正与中医理论中气为阳、血为阴的观念相契合。

而且,金木水火土五行在此方中无一遗漏(其中火指的是丹火)。

正因如此,这个药方被誉为妇科第一圣方不是没有道理的。

看着便笺纸上两组药方完美的组合。

他哪里还不明白自己发现了什么?!

“发明四君子汤和四物汤的人简直就是个绝世天才啊!!!”

徐行像发了疯一般地狂笑着,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这句话。

过了好一会儿。

徐行才稍微平静下来一些,但脸上依旧洋溢着兴奋的神色,自言自语道:

“不过嘛,小道我也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嘿嘿嘿嘿!!!”

那笑声中充满了自信和得意。

这个发现对于徐行来说,简直具有颠覆性的意义!

毫不夸张地说,它就像是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瞬间照亮了前方原本漆黑一片的道路。

以前,老伍头辛苦整理出来的那一百多个前人的丹方。

自己嘴上虽然一直都是批判其炮制不明。

可在心底里,却一直觉着那是自己难以攀登的高峰似乎永远遥不可及。

然而此刻。

在这个全新的思路面前。

那些曾经高不可攀的丹方突然间变得不再那么神秘莫测。

打个比方。

如果把《镇元丹方集注》比作一座巍峨的大山,那么现在徐行已经找到了能够轻松征服这座山的方法。

自己刚刚发现的捷径,是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其中的精髓所在!

这种突破不仅仅局限于丹药领域。

就算是其他诸如水剂、敷剂之类的东西。

只要运用五行阴阳的理论,同样能够收到立竿见影的神奇效果!

说实话。

在此之前,徐行炼制丹药的时候完全就是瞎猫碰死耗子。

没有任何明确的指导思想。

如果没有现成的成熟丹方可供参考,那就只能靠着不断地尝试和大量的时间去蛮干。

虽然说不上是侥幸成功,但也是得借助真气完全的死工作。

但是现在情况彻底不同了!

有了这个重大的发现,就等于是为丹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此往后,摆在徐行面前的将是一条宽广平坦、光芒万丈的康庄大道。

等待着他去尽情驰骋,开创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

徐行的眼神再一次回到那张开启丹道历史的纸上:

“四物汤,金木水土… …以丹火催之。”

他的思维瞬间发散。

如果不是自己要炼制筑基丹这种阳亢之极的药物的话。

很多本就是火性药的药材,完全可以避免用火煎煮,以免破坏其药性。

比如冷萃取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徐行立马就想到了赫赫有名的青蒿素(黄花蒿)。

作为一味能迅速消灭人体内疟原虫的药物,就因为名字记载的混用,长期不能与青蒿区分。

导致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都怀疑《本草纲目》中关于“青蒿”能治疟疾的记载是不是谬误。

后来还是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发现一段记载:

“青蒿一类,自有两种,有黄色者,有青色者,本草谓之青蒿,亦恐有别也”。

后来学者才通过比较两者主要分类学特征。

认为《本草纲目》所述青蒿即今天的黄花蒿(A.annua L.),而所述黄花蒿谓今天的青蒿(A.apiacea Hance)。

并提出造成这种纷乱关系的根源之一在于李时珍不当另立黄花蒿。

再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屠呦呦教授认为,《头注国译本草纲目》在中药“青蒿”项下,错误注以植物学名A.apiacea Hance。

而在黄花蒿项下,却注以植物学名A. annua L.,从而造成这种纷乱关系。

并建议A. annua L.的植物学名,也用青蒿… …

徐行为啥会想到青蒿素呢?

这是因为黄花蒿这玩意儿一高温就会大量损失药性。

从其性味上来看。

黄花蒿辛苦、凉、寒,从五行上来看,典型的火中木(阳中太阳)嘛!

又是火又是木的,而且是单一配伍的情况下。

怎么能继续用火来制取?!

一瞬间,徐行就仿佛像是打开了任督二脉一般。立马便想到了另一味五行为火中木的常用中药材:

大黄!

大黄,同样也是苦,寒。

入脾、胃、大肠、心包、肝经。

攻积导滞,泻火解毒,逐瘀通经。

“攻积导滞,泻火解毒?”

会不会大黄和青蒿素一样,也有类似的治疗效果?!

为了印证他的猜想。

徐行立马掏出手机搜索关联词:

“大黄、疟疾。”

本来他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的。

没想到,还真的弹出一个结果!

生姜大黄方。

大黄(火中木)3克、生姜(木中土)9克。

用法:

共捣如膏状,在疟疾发作前2 小时敷于脐部,纱布覆盖,脐布固定。

生姜辛,温,入肺、脾、胃经。

相对比青蒿素来说,治疗效果肯定是不够的。

徐行把它归咎于生姜本身的温性不够契合的缘故。

但无论如何。

此方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疟疾发作时的疼痛症状。

“捣成膏状外敷… …不用火制、不用水煮… …这这这这这… …”

徐行的眼睛瞪的老大,被自己的发现震惊到无以复加!

(Ps:说实话,我也有些震惊,特喵的关于这些其实是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没想到还真的有这种巧合。)

… …

…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