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新焕发的青春 > 第15章 废品站

重新焕发的青春 第15章 废品站

作者:女儿养了一只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4 06:16:32 来源:书海阁

现在的两兄弟经常钻废品回收站,收集一些稀奇古怪的废品,比如坏了的收音机、信封、旧书等等。一开始文建平还不愿意和废品打交道,直到看到里面的利润之后,才开始用心做起这个事来。

文建凡的动手能力很强,上辈子还手搓过超级功放的人对电路还是很熟悉的,坏了的收音机在他的手底下很快就焕发了第二春,销路更是不需要发愁。

出门就是鸽子市,周六的晚上只要把就修好的旧收音机摆出来,很快就能卖出去。而且他改装之后的立体声音响也颇受老年人的青睐,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没有杂音,听得清楚还保修半年。

背靠着两位有权力的叔伯,要自己成立个废品站还是很简单的,反正这个事情正式工谁也不乐意干,再说一个废品站而已,星城别的不多,就是地多,在五一路的韭菜园附近,聂伯伯帮他们找了家仓库,就成了废品站。

站长和财务是谁,俩兄弟没见过,人家就挂个名字而已,也不拿废品店一分钱,管那么多干嘛!

乡下的亲戚被他俩招到城里,被窝铺盖打个包就背了上来。文建凡的工作间改造了一下,就成了他们睡觉的地方。

成本是俩兄弟出的,每人五十元的本钱,只要是在回收目录上的,能收的都收。没有车子,全都靠腿着走,没有喇叭,全都靠吼。

三轮车是紧俏商品,不仅要票,还要介绍信,凭两兄弟的财力,也就买了一台三轮车。加上之前的那辆单车,一共两辆车了。

给谁用?轮流用呗,今天陈建军用,明天刘建设用,后天张卫国用,六个人的小团体,总不能厚此薄彼吧。

负责做饭和财务的是李四嗲,这人是婶婶的老爸,打得一手好算盘,本来是大队的会计,就是因为爱打牌,爱喝酒,结果有天输了钱,挪用了一笔款子,结果被人举报,会计这个职业自然是干不下去了。

婶婶的娘家家里生活拮据,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此。

公是公,私是私,文建平和文建凡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每个月二十块钱的月钱,一日三餐可以自己买菜买米,做给大家吃。财务是不能出错的,出了错误,就只能卷铺盖回家了。

嗲嗲娭毑照例是不管的,嗲嗲已经把菜园子开垦好了,娭毑负责种菜,嗲嗲负责浇水。老俩口还是习惯用农村的方式浇灌土地,至于煮熟的大豆可以育肥,没听说过,吃进肚子里难道就不是肥料啦?老文家可不是地主富农,千万不能浪费粮食。

周末的时候,俩兄弟就会去废品站里挑挑拣拣,不仅是自己的废品店,别的店他们也光顾,然后拿些自认为合适的东西回家,文建凡负责修理,文建平负责卖出去。

时间悄然已经到了一九七四年,期末考试结束,俩兄弟的成绩没什么影响,文建平还是在班里前几名转悠,文建凡还是稳如老狗的全年级第一名。

打分的时候,班主任李老师也很为难,作文给满分吧,他又会是总分满分的存在,不给满分吧,心里又过意不去,最后还是狠下心来扣了一分,不是怕他骄傲,就怕他因为满分而请假。

去了趟干爹家里,文建凡的第二本书已经出版了,稿费?那是啥子东西?没有,压根就没有稿费。自从六六年开始,大部分出版机构陷入瘫痪,勉强运作的出版单位自动取消稿酬,除个别人之外,出版作品不再付费。自此我国进入一段长达10年的零稿酬时期。

文建凡忙了那么久啥也没有得到,心里不禁一阵凄苦,这特马什么事啊,合着我写写画画搞了那么久,毛都没捞到一根,还贴了不少钱进去,玩呐!

“好啦,你聂伯伯现在是工业厅的厅长了,有什么问题你找他反映去咯,我们也冇得半点办法,现在就是噶杂制度,不过你买本子和工具的钱你还是写张条子给我,我想办法帮你报销咯。”干爹也只能做到这样子了,虽然他设计的东西都很简单,但千金难买这样的设计思路啊。

干妈也是尴尬的笑了笑,对着自己的丈夫发起了牢骚:“你就不能想的别的办法?比如给建凡伢子多发点补贴,多发点票据?你平时写篇文章还要抓心挠肝的,我干崽子写噶一本书咧!要耗费好多脑细胞咯,嘎不是作孽么?”

两个干姐姐也为他打抱不平,刚准备帮腔,就被周局长打断了,他举手投降道:“要得,要得,明天我就召开会议,把他的补贴提高点,可以哒呗?”

随即他也发起了牢骚:“嘎哈事情又不是我决定的,出版社也不晓得搞的么子鬼,嘎哈书籍放在古代就是《梦溪笔谈》一类的书籍,可以传世咧!”

“算哒,干爹嗳,行行出状元,不写书还可以搞别的,只要饿不死人,当不当设计专家,出不出书都冇关系咧,国内不出钱,下次您到羊城,就帮我找哈香江的关系,看看能不能在那边发表咯,我喜欢写小说,写歌曲,就是不晓得那边有冇得稿费,价格高不高。”文建凡委婉的提出了自己的要求。“稿费的事情我不晓得,但是国外有专利费,如果你有么子发明创造的话,我下次去开交易会倒是可以带哒你,听说专利是随便哪个都可以申请的,就是要到香江,那不是一般的困难,那边还用不得人民币,要用外汇,我们局里也冇得外汇,何况你还是个细伢子。”干爹有点惆怅。

“外汇冇得,黄金呢?那边用得不咯?”文建凡问道。

偶尔,在鬼市里也有卖黄金的,但是价格比国家收购价262.5元一两贵多了,那时候一两为31.25克,就是一根小黄鱼,依照古代十六两进制的单位来计算的,直到五九年七月才开始改为十两进制。

“用是用得,但是嘎哈代价不小咧,有必要冇咯?”周局长还不懂专利的作用,更不知道专利的价值。

有必要吗?其实没什么太大的必要,只是能把专利早点拿到手里,然后卖出去,或者是收专利费,那可都是钱啊,将来去了四九城,只需要趁着价钱便宜的时候捡几套四合院,这辈子就吃喝不愁了。

作为胸无大志的小屁孩,没想过赚太多的钱,那样活得太累,而且走到哪里都要带着保镖,时刻担心有人绑架自己,何必呢?低调的发点财,炒炒股,玩玩期货,做点投资就好了。

“我也不晓得,只是像现在这样子写了那么久却没见什么回报,心里还是觉得不舒服,要不我们去香江试试呗?说不定能赚点钱,那也不错啊。”文建凡也知道现在的时机不是很对,没抱很大的希望。

“好咯,我会把这个事情放在心里的咯。今天你负责搞菜啊!”干爹被全家鄙视了一通的,能想到报复的法子就只有趁着家里的女人不注意的时候拿文建凡做饭来撒气了。

文建凡在厨房里寻摸了一阵,开出了菜单,配料也写在了纸上,那还不简单么,互相伤害呗!

菜单上的菜很容易买到,猪蹄、腰肝、猪肚、鸡、鱼和冬苋菜以及一些配料。

“你噶杂小鸡屎粒子,你是一餐就要把我屋里的肉票哈搞光是呗?就搞辣椒炒肉!”干爹不自觉的发出了高音。

“你哦是又吃住我干崽子咯?!”干妈听到老公的声音,马上就跳了出来。

大姐倒是喜欢文建凡做的菜,二姐虽然没吃过,但既然大姐喜欢,没道理自己会不喜欢啊。于是两人选择了隔岸观火。

“冇事咧,干妈,我喜欢做菜,而且孝敬长辈,乾隆都晓得彩衣娱亲,我自然也要多孝敬你们的,一顿饭而已,小意思咯。”文建凡开始博同情了。

受苦的自然还是周局长,不过他倒是神通广大,出去一趟就把文建凡要的这些食材和配料都准备齐了。

在文建凡做菜的时候,他还偷偷邀请了几个好朋友一起到家里来吃饭,其中就有聂厅长。

猪肚鸡、腰肝合炒、红烧猪蹄、辣椒炒肉、红烧鲫鱼和冬苋菜,要不是干爹家里有高压锅,这菜还真的不方便做。有了高压锅,这些菜都不难处理,只是费点油罢了。

说是不难,文建凡还是在厨房里忙活了两个多小时,最后一道冬苋菜上菜的时候,聂伯伯这菜大吃一惊,原来厨师是他侄儿文建凡啊!

不谈菜的味道,只看他们吃菜的频率就知道菜好不好吃了。

猪肚鸡是道粤菜的客家菜,吃了不仅能治疗胃病,还能美容养颜。

红烧猪蹄也是道美容的圣品,肥而不腻。

腰肝合炒是文建凡最用心的一道菜,整个炒制过程没超过十五秒钟,滑嫩可口,没有半点腥味就是这道菜的难点所在。

红烧鲫鱼倒是一般般,主要还是鲫鱼的刺太多了,干妈和两位姐姐都不喜欢吃,但是喝酒的叔叔伯伯们喜欢外焦里嫩的感觉。

辣椒炒肉还是上次那个味道,好吃。

冬苋菜就没什么好说的了,猪油加上豆豉,炒小菜的时候先加盐,把这个菜的汤汁煨出来就可以了。

吃肉菜,哪里能缺得了酒。酒桌上的话题自然是文建凡了,书籍的出版只是个荣誉,没半点实质性的好处还是有点说不过去的,尤其桌子上的两位都是正印官,何况拿着人家的图纸做自己家的事情总还是需要一点表示的,这个面子得给。

现在供销社的订单像雪片一样飞到了工业局里。工业局的下属单位都在全力生产,“要是这小子成年了,哪怕破格给他个工程师的头衔,那也是能够胜任的。”

聂厅长发了话,下面的领导们自然是懂的,给谁好处不是给啊,又不要自己出钱。

于是第二天在会议上过一遍之后,文建凡的补助升到了每个月八十五元,还报销一百元的纸张和画图工具的费用。

七级工的工资也就是这么多了,别说养活一个家庭,就是很多双职工家庭的收入,都比不过文建凡的收入。

感激的话放在心里,将来自然会有报答的机会的。

铜钱,最近文建平迷上了收铜钱,就因为他从垃圾堆里找到了一本古书《钱谱》。里面对古钱币记载的很详细,一枚小小的铜钱就能值万,那要是放在现在,该值多少呢?文建凡没说什么,老哥的这个爱好很好,对学习历史很有帮助。

俩人的爱好其实是不一样的,文建平是因为喜欢而喜欢,文建凡是因为值钱而喜欢,两者的概念也完全不同。

嗲嗲娭毑对他们的爱好很支持,只要俩孙子不做坏事,想做什么都行,前提是成绩要好。

现在的文建凡基本上又足不出户了,不是写歌就是写小说,累了就拉拉二胡,或许是心境又提高了不少的缘故吧,哪怕没有名师指点,他现在的水平也能拉得有模有样了。

每当他拉琴的时候,马路周边的人总会在他家门前驻足,侧耳聆听一会儿,不过文建凡写的歌曲从来就没有发表过,一首歌三十元的作曲费,比写作还是强一点儿,只是在文建凡看来,这么点钱,纯属打发叫花子呢!

年前废品站放假,文建平给大家都多发了二十元作为奖金。

其实这种收废品的活计真的做好了还是很赚钱的,收购废品的价格都是卖出价格的三分之二,其中不乏一些好的旧货,这个翻新一下还是可以卖钱的,价格也比直接卖掉要赚钱得多,其次,一些老邮票都被文建凡收入囊中,“黑题词”的也有一些,至于那些所谓青花的,娭毑要么就做了咸菜坛子,要么就成了家里的碗。

账是文建平算的,他出的钱少些,文建凡出的钱多些,所以文建平要多干活才能俩人平分利润,不存在谁照顾谁的问题。

两个月的时间,加上文建凡修理电器然后卖出去的钱款,两人不仅收回了三轮车的成本,还可以再买两辆三轮车了。

投资与分红之间,俩兄弟很有默契的都选择了投资。

过年文建凡没有回乡下,给李老爷子和聂伯伯、干爹拜了年,自己待在家里修改那篇《无间》。

李老爷子的朋友帮他添上了一段剧情,是关于鬼子兵侦破电台的手段和地下工作者怎么应付过去的一小段故事,,收音机改成电台,还能不被鬼子兵察觉出来,而且这个事情还是真的,怎么看怎么想都觉得是个玄幻故事。

这段文字放在哪里似乎都不合适,感觉和小说的基调有些不搭,为此文建凡苦恼了很久,既然是真实发生的,那就必须加入小说里,大不了修改的幅度大一些罢了,反正别的没有,就是有时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