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新焕发的青春 > 第59章 送别

重新焕发的青春 第59章 送别

作者:女儿养了一只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4 06:16:32 来源:书海阁

晚饭吃得很尽兴,婶婶感慨的说道:“这样的生活,哪怕是旧社会一般的地主家庭,恐怕也享受不起啊。”

“婶婶,您想想,您吃不饱饭的时候还记得吗?十几年了吧?祖国会越来越好的。”文建凡脑子里忽然有一道旋律飘过,一家老小从天南海北赶到这里进行团聚,《难忘今宵》这首歌不正是为了今天量身定制的吗?

文建凡随即回到房间里把二胡拿了过来,缓慢而悠扬的曲子包含了浓浓的眷顾之情,一曲毕,众人都欢快的鼓着掌。

“婶婶,我把歌词写下来,您试着唱一遍,这歌应该还行。”大家又是一番忙碌,文建凡的歌词也写好了。

娭毑提议大家都去客厅里,“今晚咱们家就开个家族联欢会,大家一起来,最好是一人出个节目,乐呵乐呵。”

婶婶还在熟悉歌词,她在乡下公社的时候就是文艺积极分子,当时每个公社都有自己的宣传队,湘省人自然是唱最流行的花鼓戏了,《打铜锣》在湘省可谓是家喻户晓,每个宣传队演出的时候都会有这个经典曲目的。

难忘今宵 难忘今宵

不论天涯与海角

神州万里同怀抱

共祝愿祖国好 祖国好

共祝愿 祖国好

共祝愿 祖国好

告别今宵 告别今宵

不论新友与故交

明年春来再相邀

青山在 人未老 人未老

青山在 人未老

青山在 人未老

共祝愿 祖国好

共祝愿 祖国好

文建凡弹着钢琴,指导着婶婶唱这首歌,虽然没有李老师那么高的音域,但是配合上钢琴,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今晚的第一首歌,是李老爷子点名的《好日子》。这首歌大家基本上都耳熟能详了,就连五音不全的老爹和叔叔都能简单的哼上两句。

文建凡负责伴奏,婶婶既是领唱也是指挥,不然老文家一家人从哪个节拍开始唱都搞不清楚,找不准进歌点。

歌声飘到了胡同,飘进了南锣鼓巷里面。周边的邻居是知道这家情况的,平时家里就爷孙两个,今年全家才团聚,有欢声笑语都是应有之义,而且年三十了,这歌声虽然不怎么样,但是歌曲听着喜庆啊。

接下来是燕子妹妹的《小燕子》,伴奏者还是文建凡。

老大的节目是诗歌朗诵。

革命江山风光好,红旗飘,干劲高,大地争艳,比学赶帮超。磊磊胸怀盛世界,私全抛,难不倒。

万里征途奋今朝,党领导,人年少,万紫千红竟妖娆。峥嵘岁月宏图起,东风荡,春来早。

老一辈领导人的胸怀无可比拟,文建凡这样的升斗小民只能表示由衷的敬佩。

老爸老妈和叔叔婶婶表演的是“忠”字舞,这个是文建凡特意要求的,平时就连文建凡都忽略了的摄像机终于排上了用场,文建平是最喜欢摆弄这些玩意儿的,就交给他负责了。

之后的节目就是文建凡的个人秀了,钢琴曲、二胡、古筝、吉他全都派上了用场,要是有人配合,这小子真的可以开个高端音乐会了。

其实文建凡不知道此刻四九城还有一台联欢会,人家那才是真正的高端节目,李老师演唱了《大地飞歌》和《辣妹子》。

有人评价《大地飞歌》为四不像,不是正统的民歌,也不是正儿八经的红歌,这歌带着浓浓的现代流行音乐的曲风,但又完全是民歌的唱法,关键是出现的伴奏就那么简简单单的一点点乐器,还都是民族乐器,里面伴唱的却出现了美声,这是怎么回事?

要是有人问文建凡,他肯定会说:“就那么回事呗!民众喜欢,我乐意,这是红歌,红歌你懂不懂?”只是目前还没人问他这个事情而已。

家里的节目持续到了十一点半,今天大家都要守岁,十二点之后才能睡觉。家里几个娃娃在外面放烟花,老妈和婶婶在厨房里煮甜酒鸡蛋,三个老人精神还是有些不济,开始强打精神,这一天破坏了他们长久以来的生物钟。

“大家准备和甜汤了啊!年三十喝甜汤,年头甜到年尾,一人一碗啦!老大,准备放鞭炮,我们要拜年啦。”老妈是长媳,这是她该做的。

三个老人还是娭毑坐中间,李老爷子想走开的,被嗲嗲娭毑拉着留下来,“将来建凡伢子的第二个崽就跟你姓李,你要是走开,那就冇得你的份哒!”

娭毑的“威胁”很有效果,一直单身的李老爷子老泪纵横,没想到我李家也会有后啊,李家到了我这一脉居然还能......

感动的泪水怎么擦都擦不干净,他要是知道文建凡这小子压根就没结婚的打算,不知道会是个什么样子。计划生育?谁还敢找老爷子的麻烦,特权什么时候用,就是最关键的时候才用的。别人不能做的事情,自己能做,这就是特权。

前面一排是老爸老妈和叔叔婶婶,后面一排是文建平为首的第三代接班人,每个人都说出一句祝福语之后,拜年才算结束结束一半,老大还要带着小萝卜头们给二代拜年。红包是必须要有的,老大和老二收了八个红包,发出去十三个,长辈们都想拒绝的,但老大说了,“家里赚钱的怎么能不发红包呢?心意,一份心意而已,能力可以有大小,心意不能有大小。”

嗲嗲娭毑知道老大在捣鼓废品站,收入应该还不错,而且两兄弟之间从来没为钱产生过什么龌龊,这就很好嘛。“都拿着,今后咱们家能赚钱的不分大小,都可以发红包。”

老大发的是五张十元的人民币,每个红包都是一样多。老二发的是港币和美元,每样十张。

“这是什么钱啊?怎么和我们的钱不一样?”婶婶问道。

“这一百的是美元,一千的是港币,黑市里最硬通的最抢手的就是这两种钱了,万一有急用,千万别到银行里去换钱,在黑市里这些东西至少翻一倍的价格。”文建凡解释了一句。

一笔财富,还是至少几十年的工资才能积攒下来的财富,叔叔婶婶刚想拒绝,就被娭毑拦下了。

“拿着,拿着,老大老二现在有能力赚钱,都收起来就是了,今后他们这些兄弟姊妹都相互帮衬,家里的日子只会越过越红火的。”娭毑的话起到了一锤定音的效果。

娃娃们的钱自然是被收缴了,这还需要解释吗。

早上的开门鞭炮是老爷子放的,五点钟,才五点啊。文建平和文建凡都爬了起来,这是练功时间,老爷子的规矩文建平不敢破坏,文建凡就更自觉了。

每天三招的伏虎拳教学,内家拳确实比那些胡乱练的野路子要强太多。

今天的计划是全家出行,去逛逛公园,每天待在院子里,出去透透气也是好的。家里只要娭毑同意的事大家就没有敢唱反调的。

太远了娭毑不愿意去,即使是坐在轮椅上也不行,太冷了,腿上冷。

文建凡马上想到了暖宝宝,那种掰一掰就能发热的暖宝宝,这玩意儿不知道生产出来了没有,要是交给干爹他们,只怕他俩的官职真的会要上一个台阶。

别看着小玩意儿不起眼,实际上大部分国家都在北边,需要的人一定不在少数。

干爹和聂伯伯那里已经有了文建凡设计的产品,再多一个产品也无妨。

在公园里照全家福似乎成了所有家庭过年必做的事情,文家也不例外,请摄影师傅帮忙派了不少照片,接下来就要吃午饭了,文建凡的提议是“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全聚德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十二三块钱一只的鸭子文建凡点了五只,一鸭三吃之余还点了些别的菜品,娭毑摇头叹道:“有的时候要想到没有的时候,钱虽然是你自己赚的,但今后不许乱花,多留点钱,以后还要讨堂客生崽的。”

老人家的话文建凡从来不反驳,点头称是。老爷子也笑着说道:“您家里这个孙子平时没什么花钱的地方,最多就是盖了这套房子,他所做的这些,就是为了家人在四九城可以住得安心。”

“安心,我们都住得安心,这建凡有你的照顾,我们都安心得很,有时间你也回星城,家里又不是没你的房间。”

“嗯,等这小子去比赛了,我就回去看看你们。”

毕竟是过春节,在外面吃饭的人还是挺多的,五只鸭子等了一个小时才姗姗来迟。孩子们自有当爹妈的照顾,文建平两兄弟就负责照顾三个老人,自己反而吃的不是很多。

小孩子是真的能吃,好像他们的肚子是橡皮做的一样,三个小弟两个小妹吃了两只,三个老人吃了一只,没剩下就是对烤鸭店最好的褒奖。

到了家的文建平又耐不住寂寞,偷偷去了溜冰场。文建凡忙着写信懒得去,远方的干爹和聂伯伯虽然不是亲人,但该有的问候不能少。香江的罗主编那里自己也要他再来一趟,家具之类的东西都需要运回香江,少了他的帮助可不行。

至于自己的徒弟那里,还是算了吧,自古就没师父给徒弟拜年的道理。

其实徒弟那边也忙,今天文建凡的围棋心得正式发售,虽然小本子棋院一再贬低文建凡的围棋水平,但真正懂得围棋的,尤其是看过文建凡一对十的棋谱的,都买了这本书。

小本子棋院的也买了不少,知己知彼,才能当常胜将军。想要研究文建凡,就要看他的思路,前面的略过,只看他自己和自己对弈的棋谱,纵使是九段高手,也看得脑袋直摇头,这是什么情况?为什么自己看不懂呢?

和围棋心得一起发布的,还有文建凡写的歌曲。这些歌曲都交给了一个来自弯弯的女歌手演唱,她正式七四年的新人王邓丽君小姐。

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在棋坛属于毁誉参半的人物,到了歌坛就不一样了,十首歌,不管哪张专辑里有两首这样质量的歌曲,就算是一盘好磁带了,十首都是一流的歌曲,会没人追捧?

关西棋院不失时机的把文建凡录歌的视频在他们相熟的电视台播了出来,就连他的第一遍弹奏都给播了。按理来说这应该属于该要被剪辑的部分反而引起了不少的共鸣,原来所谓的天才也是不断练习才练出来的。桥本和宫本再次做客电视台。一个讲述自己拜师的过程,一个讲述自己和文建凡差不多的经历,体弱多病,只有思想是自由的。文建凡成了小本子的国民偶像,这谁能想到?

整个正月的新闻基本就围绕着文建凡的事情来不断炒作。小本子棋院依旧是把文建凡的棋贬得一文不值,关西棋院就是一句话对付他们:“既然你说他没实力,那他一对十的快棋你们怎么没一个人下赢他?而且为什么不敢和他对弈?你们就是怕了!”

文建凡自然是不知道这个事情的,嗲嗲娭毑他们过了大年初五就都走了,娃娃要上课,大人要上班,正是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老爷子的战友那里文建凡没去,老爷子一个人去的。能陪在老人身边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能多陪一会儿就多陪一会儿吧。

样式雷初三来的,文建凡介绍他时,还特意说了他家祖上就是专门负责皇宫修缮的,家传的大匠出身。家里的这套房子除了混凝土里的钢筋,一颗螺丝钉都没用。有手艺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受人尊敬,尤其嗲嗲自己也是石匠,能聊的话题自然也不少。

文建凡知道他是要说家具的事情,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已经知道了。

老蒯初四来了一趟,给老人拜年的,还把仓库的钥匙给了文建凡一把,之后再有什么东西还会继续往里面放。

南方人初五接财神,家人是不外出的,就连老大也得安安心心守在家里。枯坐他不行,文建凡就教他弹吉他。

最简单的《小草》,全曲只有两组和旋,简单易学。《滴答》稍微多一点变化,但是同样很好听,没什么乐理基础的老大学得很快,配上歌词正好符合一家人即将分离的氛围。

早上一大早送走嗲嗲娭毑和老大,中午送走老爸老妈和弟弟妹妹,伤心总是难免的,老爷子只是拍了拍文建凡的肩膀,没有说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