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科幻 > 九门后续 > 第8章 拜会

九门后续 第8章 拜会

作者:叶目新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4-27 00:28:26 来源:书海阁

张启山才想起原来与二月红有过一面之交,那么谈事情也就方便些。又听探子来报,二月红明面上是个唱戏的,背地里却是老派淘沙客。

戏班子为掩盖的盗墓盘口,它的好处就是能够有效的遮人耳目。北派的南爬子也会支起轻纱帐掩盖自己的斗口。

笔者在此闲谈几句。

一般而言,倒斗应当速战速决,怕引得同行或者官府的捉拿,某些情况则不一般,则必须在该地驻地半个月,甚至以年做单位,往往这个时候需要明面上的一些身份来掩饰,一是以定居屯田为名在当地停留,古代由于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被迫迁徙是很正常的事,有些盗墓贼假装从外地逃难过来,到这里隐居。然后在古墓旁盖一间茅草屋,以种地为名,堂而皇之进行盗墓活动。

二是在当地捐钱修建庙宇,外地人跑来盖个房子可能还会引起一部分人的怀疑警惕,但捐钱修庙就不同了。古人非常尊敬神灵,更热衷于修建寺庙,有人愿意捐钱修庙那可是功德一件,受到尊崇,是最好的掩饰方式。

第三则是修建假坟,这种方式是最方便快捷又行之有效的了,找一具尸体或者让同伴假死,将之葬在古墓旁边。等当地人走后,迅速挖开,并以之为掩饰,从假坟下面挖向古墓,盗取财物。

“报,红府那边来帖儿。”下人快步于自己走来。

说曹操曹操到,张启山接过来帖。

帖纸印着大小不一的杜鹃花,花瓣上铭刻着精细的青铜纹路。

拆开封皮,信件如下内容

张先生台鉴

前几月你邀我,我因琐事抽不开身属实抱歉,昨日慈父去世,我才有空闲时机与你相见,还望你能在今日前来拜会。

地点:陶公庙及潇湘楼

时间:卯时及辰初

二月红敬上

张启山想,二月红这封信倒有点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思。

走,会会去。

他们乘黑盖吉普去的。车上,张启山望着窗子外,几辆人力车被甩在后面。张启山不是没有想过这次的相见的凶险。有民谣唱到“一月花开二月红,二月红开没爹娘。”这足够说明红家早年前杀人灭家是有多么凶横,自二月红接手以来,这样的事情才略微收敛了一点。

二月红在长沙立足,肯定不只是因为唱戏才成为这儿的龙头,一定有什么过人之处。

旧社会有所谓五子,一说厨子、戏子、堂子、门子、老妈子,还有一说戏园子、梯头房子、澡堂子、窑子、饭馆子。只是,无论从哪一说来看,唱戏都不是个能上的了台面的职业,那是上流阶层永远不会染指的行当。

然而,就这一个明面上开着戏班子,暗地里盗掘古墓的家族,却能在长沙的老九门排名第二,这绝非像是张家那般出自实力背景加分的缘故。那便只能更加的说明了,这个家族所传的盗墓技法之深广与精湛。甚至于许多北派淘沙失传的古法,也都只有二月红的家族才知道,可见一斑了。

正值陶公生诞,夜晚的长沙更加热闹非凡,戏台夜夜笙歌,妓院的花灯昼夜未停,车声、吆喝声连绵不断,街坊九龙茶馆小摊玉宇,香飘十里。《东京梦华录》曾有“一天灯雾照彤云,九百游人起暗尘”的句子用在这里也尤为恰当。穿过藩后街,陶公庙后的浏阳河也独醉在迷离的灯火之中。

“到了。”张启山身后从车后下来的张日山说。

陶公庙,是一座古戏楼,原名“大观”。这是一座规格较高的曹殿建筑,正面是山门,背面为戏楼。上用金碧琉璃,下为木构。屋脊呈品字,垂脊高耸,威严似官帽。戗脊飞卷,重檐四出,如白鹤当空振翅,其灵动于岳阳楼有过之而无不及。

脊上盘龙吐珠,立神兽嘲风、螭吻并丹书铁券以辟邪。飞檐可避雨,上立龙凤。大角梁、雀替均雕龙。斗拱纤细精巧,饰以如意。封火墙是湖南特色的“猫弓背”。

戏楼正面悬“古楼”金匾,系光绪帝师翁同龢手迹。据文史学者陈先枢先生记载,整个戏楼共雕戏文58出,中间隔扇刻有《梨江八景图》。

正台前对联:世事何须认真,境过追维成梦幻;人生莫以为戏,眼前法戒当箴规。

后台联:凡事莫当前,唱戏何如听戏好;为人须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

“莫不是让我们先去拜佛?”张日山问。

“先进去看看罢。”

那门外站着两个“坎子”,坎头往往长的虎背熊腰十分结实,不然唬不住人。那坎子眼睛很精的,谁没有买门票就想随着人潮进去,他也是一抓一个准,大喝,买票子再进!

张启山和张日山走过去,将那封杜鹃花的信给其中一个坎子,那坎子惊了一下,便朝门后的管事说,二爷要见的人来了!那管事一脸抱歉的说,照顾不周,有失远迎便让他们跟着自己,上到上面的包厢去了。

正入座,张启山便问:“红老板在否?”

那管事的便说:“是在的,但请你先在这候着,添茶水叫小儿我,现在二爷还在唱戏呢。”张启山点点头,张日山也坐下,既然二爷忙,那就先听听这场戏也不错。

对面是清音桌,张启山之所以知道,是因为他父亲是个狂热的票友。

清音桌的布置很别致,茶楼中央搭一尺余高的木板台,台前放一八仙桌,桌前有两盏精致的戳灯,戳灯后面备有供观赏用的细瓷茶具,一红木架、象牙签的“戏规”置于戳灯之间,逐出公布戏码。桌后放花梨木雕刻玲珑剔透的小屏风,曲折八屏,上镌名人字画。票友坐在八仙桌两侧的长凳上,随弦清歌,不加任何身段动作。

戏台下人声鼎沸,压轴的大戏开场了,张启山饶有兴趣的扭了扭头。

那报曲的念了报曲,“下一曲《霸王别姬》!”

满场又是一声的“好”。喇叭二胡秤盘一齐的响了起来,出场的先便是霸王,头冠华冠,着着黑色的蟒袍,蟒袍上绣有云纹和龙图案,腰间束着一条宽大的腰带,上面挂着长剑和玉佩,显得非常威武。鞋子是黑色的厚底靴,鞋面上有精致的刺绣,鞋底用黄色的绸缎包裹,既显得华丽,靠肚下端缀有黄“网子穗”。

此乃近世霸王靠的形制,远从金少山、近至袁世海均用此制。清代宫廷演剧,“霸王靠”绣象鼻,甲片为方形,那种古老形制已被淘汰。只见他在周遭走了几圈。

八待女同虞姬上,见那虞姬,头戴如意冠,点翠头面,内穿鱼鳞甲,身披绣着锦鸡、花卉的斗篷。风华绝代。使得张启山久久移不开眼。

虞姬(唱)——自从我,随大王东征西战,受风霜与劳碌,年复年年。恨只恨无道秦把生灵涂炭,只害得众百姓困苦颠连。

(大王回营啊!)

项羽(唱)——枪挑了汉营中数员上将,纵英勇怎提防十面埋藏,传将令休出兵各归营帐。

……

项羽(白) 咳!想俺项羽呵。

项羽(唱)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白)大王慷慨悲歌,使人泪下。待妾妃歌舞一回,聊以解忧如何?

项羽(白)有劳妃子。

虞姬(白)如此,妾妃出丑了。

项羽凝视虞姬。

虞姬强作镇定,避开项羽目光,取剑起舞。

见那虞姬起舞,双剑舞动飞快,好似那杜子美写的那样:

“?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看客一一鼓掌为之喝彩。

张启山直到看到虞姬自刎,收了幕布,他才回过神来。是出好戏。演戏的也是好名角儿。张日山便又问:“这红二爷不会放鸽子吧?等着都半个时辰了。”“要沉得下心去。酒香不怕巷子深。”

楼下才簇拥上来一波人,张启山他们起身,见中间那男人身着红袖长衫,眉宇那眼线虽洗去,但眼旁的腮红依稀可见,是个俊男子。

二月红做了揖:“事情繁忙些,愿张先生谅解。”

张启山也回敬:“我等着也看到一出好戏。”

“你也懂戏?”二月红问。

“略懂,但我懂些其它的。”张启山掏出一个话口来。二月红见张启山欲言又止便让手下退下。张启山身旁英俊的年轻人也默契退出去。

房间内此时就剩他们俩人。

“这里没旁人,说吧。”

“红老板也做着下斗的买卖,对吧?”

二月红惊了一下,不动声色的看了这个眼睛沉稳的男人所说出的话。他不知道自己何时露出的破绽被这个男人看出来。应该是元良(同行),既然看破,就不去隐藏了,便淡淡的说:“我家自咸丰年间开始世代盗墓,不过,到了我这,我还是更喜欢唱戏。”

张启山没想到二月红会这么坦白,也说:“我之所以很快能辨别出你,是因为你的脸。你台上唱戏多年虽有粉底掩饰夜间倒斗的脸色,虽有胭脂味扑鼻,不过那也无法掩盖常年下斗的一种特殊的泥沙味。”

“人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哎呀,今天被张先生瞅出我的本行来了。”二月红笑了笑。

“非也非也,是上次你我是见过的,我才知道的。”

“我不知道张先生与我什么时候见面的。”二月红对此没有什么印象。“也许我忘了罢。”

既然二月红讲了点家事,张启山沉思一会儿,开起话匣子,讲述自己一行人如何逃离日本人的集中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