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书生们的故事 > 第11章 叶生 四十千 成仙

书生们的故事 第11章 叶生 四十千 成仙

作者:一块儿咸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7 03:30:34 来源:书海阁

1.叶生

叶生的奇幻人生淮阳有位叶生,才华横溢,所作文章词赋冠绝当时,却命运坎坷,在科举之路上屡屡受挫。恰逢关东丁乘鹤来此任县令,偶然读到叶生的文章,惊为天人,当即召见。一番交谈后,丁县令对叶生极为赏识,不仅让他在官署安心读书,还时常资助其家用。科考时,丁县令向学使极力举荐,叶生一举夺冠。丁县令对叶生寄予厚望,乡试后,读其文章,更是赞不绝口。可命运弄人,放榜时,叶生再次落第。他满心愧疚,形容憔悴,如行尸走肉般回到家中。丁县令得知后,赶忙安慰,还相约任期满后带他一同前往京城。叶生感激涕零,回到家后闭门不出,不久却卧病在床。丁县令不断派人探望,可叶生服药无数,病情却毫无起色。此时,丁县令因得罪上司被免官,即将离任。他写信给叶生,言辞恳切:“我迟迟未走,只为等你。你若清晨赶来,我当晚便出发。” 信送到叶生榻前,他含泪对使者说:“我病入膏肓,难以痊愈,大人先行吧。” 使者回报,丁县令不忍离去,仍耐心等待。几日后,门童突然通报叶生来了。丁县令大喜,赶忙迎接。叶生说:“因我身体抱恙,让大人久等,心中不安。如今终于能随您上路了。” 于是,丁县令收拾行囊,带着叶生回到家乡。到家后,让儿子拜叶生为师,日夜相伴。丁公子聪慧过人,在叶生教导下,学业突飞猛进,很快便考中秀才,又在乡试中高中亚魁。叶生将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看着公子功成名就,他深感欣慰。丁县令感慨叶生才华被埋没,叶生却淡然道:“这或许是命中注定。能借公子的福泽,让我的文章为人所知,此生无憾。” 丁县令见叶生长年客居,劝他回乡省亲,叶生却面露悲伤。丁县令不忍强求,便让公子为他纳粟入监。后来,叶生在北闱中高中举人。公子外放南河典务,叶生也一同前往。途经淮阳,叶生让仆人送自己回家。到家后,只见门户萧条,满心凄凉。走进庭院,妻子拿着簸箕出来,看到他,吓得扔掉簸箕就跑。叶生不解,说道:“如今我已显贵,三四年未见,为何认不出我?” 妻子惊恐地喊道:“你早已去世,何来显贵之说?因家贫子幼,才一直未安葬你。如今孩子已长大,正要为你下葬,别再来吓活人!” 叶生闻言,怅然若失,走进屋内,看到自己的灵柩,瞬间倒地消失。妻子惊恐地发现,他的衣冠鞋袜如蝉蜕般留在地上。妻子悲痛欲绝,抱着衣物痛哭。儿子从私塾回来,看到门口车马,询问缘由,得知真相后,也悲痛万分。公子听闻此事,泪如雨下,亲自前往叶生家中吊唁,出资为他举办葬礼,以孝廉之礼安葬。还厚待叶生之子,为其聘请老师教导。在公子的帮助下,叶生之子次年也考中秀才。命运无常,叶生的经历令人唏嘘不已 。

2.四十千

在新城,有一位王大司马,家中有位善于管理财务的仆人,王家向来富足,堪称素封之家。一日,这仆人忽然做了个怪梦,梦中见一人匆忙奔入,大声说道:“你欠我四十千钱,如今该还了!” 仆人惊愕不已,忙开口询问,那人却不答,径直朝内室走去。仆人猛然惊醒,恰在此时,妻子生下一个男婴。仆人心中明白,此子定是前世的冤孽来讨债。于是,他赶忙取出四十千钱,仔细地捆扎好,放置在一间屋子里,自此,孩子的衣食开销、生病用药等花费,都从这四十千钱里支取。时光匆匆,一晃三四年过去。这天,仆人查看屋内的钱,发现仅剩下七百钱。恰好乳母抱着孩子在一旁玩耍,仆人看着孩子,忍不住高声喊道:“四十千钱快要花完了,你也该走了!” 话音刚落,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只见孩子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脖子一歪,眼睛瞪大。仆人赶忙上前抚摸,却发现孩子已然没了气息。仆人无奈,只能用剩下的钱购置了丧葬用品,将孩子安葬。这故事,实在是给那些欠债不还之人敲响了警钟。从前,有个年纪大了却没有孩子的人,前去请教高僧。高僧说:“你既不亏欠别人,别人也不亏欠你,又怎么会有孩子呢?” 原来,生个好儿子是来回报前世的缘分,而生个顽劣的儿子则是来讨还前世的债务。所以,孩子出生不必过分欢喜,孩子夭折也不必太过悲伤。

3.成仙

文登有两位书生,周生和成生,年少时一同读书,情谊深厚,结为生死之交。成生家境贫寒,常年依靠周生。论年龄周生稍长,成生便尊称周生的妻子为嫂,逢年过节出入周家,亲如一家。周生的妻子生下孩子后突然去世,周生又娶了王氏。因成生自觉年少,从未与王氏见面。一日,王氏的弟弟来探望姐姐,周生在内室设宴款待。此时成生恰好到访,家人通报后,周生请他一同入席,成生却推辞不入,转身离去。周生赶忙追出,将他劝回,把宴席移到外舍。刚坐下,就有人来报,周生别业的仆人被邑宰重重笞打。原来,黄吏部家的牧佣,放牛时踩了周生的田地,双方发生口角。牧佣跑回去告诉主人,黄吏部便捉了周生的仆人送官,致使仆人被打。周生得知缘由后,怒不可遏:“黄家那牧猪奴怎敢如此!他家先辈曾为我祖父服役,如今刚得志,就目中无人了!” 他气得胸膛起伏,起身就要去找黄家算账。成生赶忙按住他,劝道:“这世道强横,本就黑白不分。况且如今的官宰,有一半就像不拿兵器的强寇!” 周生不听,成生再三劝阻,甚至落泪,周生这才作罢。可他心中怒火难消,辗转反侧一夜未眠,次日对家人说:“黄家欺我,是我的仇人,暂且放一边。邑令是朝廷的官,不是权势人家的官,即便有纷争,也该双方对质,怎能像狗一样听人使唤?我也要呈状治那牧佣的罪,看他如何处置。” 家人纷纷怂恿,周生便下定决心,写了状子去见邑宰。邑宰却将状子撕碎扔回,周生愤怒之下,言语冒犯了邑宰。邑宰又羞又怒,将周生逮捕入狱。辰时过后,成生去拜访周生,才知道他进城打官司了。急忙跑去劝阻,周生却已被关进监狱。成生急得顿足,却无计可施。当时官府捕获了三名海寇,邑宰和黄吏部贿赂他们,让他们诬陷周生是同党。根据这一供词,周生被革去功名,遭受残酷拷打。成生入狱探望,两人相对,悲痛万分。成生决定进京告御状,周生却担忧道:“我深陷大牢,如同鸟在笼中,弟弟年幼,只能给我送送饭罢了。” 成生坚定地说:“这是我的责任。危难时刻不挺身而出,要朋友何用!” 于是踏上了进京之路。周生的弟弟来送行时,成生早已出发。成生到了京城,却找不到门路告状。听说皇帝即将出猎,他便预先藏在木材市场中。不久,皇帝车驾经过,成生伏地痛哭哀号,终于引起皇帝注意,获得了御批。案件被驿送回地方,交由部院审理。此时已过去十个多月,周生在严刑逼供下已被迫认罪,被判死刑。部院接到御批,大为震惊,重新提审案件。黄吏部也十分害怕,企图谋杀周生。他贿赂狱卒,断绝周生的饮食,周生的弟弟来送饭,也被苦苦阻拦。成生又到部院为周生喊冤,周生才得以被提审,可此时他已饿得奄奄一息。院台大怒,将狱卒杖毙。黄吏部惊恐万分,拿出数千两银子,嘱托官员设法营救,周生这才得以蒙混过关,免去死罪。邑宰因徇私枉法被判流放。周生获释回家,对成生更加推心置腹。而成生经历这场讼事,对世情心灰意冷,邀请周生一同归隐。周生贪恋家中年轻的妻子,总是笑着敷衍。成生虽不再多言,但心意已决。此后几天,成生都没有再来。周生派人去他家探望,家人还以为他在周生这里;两边都找不到人,大家才开始起疑。周生心里明白成生的举动不同寻常,派人四处寻找,寺庙道观、山川岩壑,几乎找遍了每一个地方,还时常拿金银布帛抚恤成生的孩子。又过了**年,成生突然现身,身着黄巾道袍,神态超凡脱俗。周生高兴地握住他的手臂说:“你去哪儿了,让我找得好苦!” 成生笑着说:“我如孤云野鹤,居无定所。分别后还算康健。” 周生摆下酒宴,与成生畅叙阔别之情,还想劝成生换下道袍。成生只是微笑,并不作答。周生说:“你真糊涂!为何要像丢弃破鞋一样抛弃妻子儿女?” 成生笑着回答:“并非如此。是别人要抛弃我,我又怎能抛弃别人。” 周生询问他的住处,成生回答在劳山上清宫。当晚,两人同榻而眠,周生梦见成生**着趴在自己胸口,让他喘不过气来。惊讶地问这是为何,成生却不回答。周生忽然惊醒,呼喊成生却无人应答。坐起来寻找,成生早已不见踪影。过了一会儿,周生才发觉自己躺在成生的床上,惊讶道:“昨晚没喝醉,怎么会糊涂成这样!” 于是呼喊家人。家人举着火把一照,床上躺着的分明就是成生。周生原本胡须浓密,用手一摸,却稀疏得没几根了。拿起镜子一照,惊讶地说:“成生在这里,我去哪儿了?” 片刻后,他恍然大悟,知道成生是用幻术来招他归隐。周生想回内室,弟弟见他容貌怪异,阻拦他不让上前。周生也无法证明自己的身份,便命仆人备马,前往劳山寻找成生。几天后,周生进入劳山,马跑得飞快,仆人跟不上。周生在树下休息,见往来的道士众多。其中一位道士看了周生一眼,周生便向他打听成生的消息。道士笑着说:“听过他的名字,好像在上清宫。” 说完便径直离去。周生目送道士,见他在一箭之地外,又与一人交谈,没说几句话也离开了。与道士交谈的人渐渐走近,原来是周生同社的书生。书生见到周生,惊讶地说:“好几年没见了,大家都以为你在名山学道,怎么还在人间游玩?” 周生讲述了自己的奇异经历。书生吃惊地说:“我刚刚遇到一个人,还以为是你呢。他离开没多久,或许走得还不远。” 周生大为诧异,说:“奇怪!怎么自己的脸就在眼前却认不出来?” 仆人赶到后,周生急忙催马前行,却始终不见成生的踪迹。眼前一片空旷,周生进退两难。想到自己无家可归,便下定决心继续追寻。然而山路险峻,无法骑马,周生便将马交给仆人回去,自己徒步前行。远远看见一个童子独自站立,周生赶忙上前问路,并诉说了自己的遭遇。童子自称是成生的弟子,帮周生背起衣物干粮,带着他一同赶路。两人风餐露宿,走了很远的路程。三天后终于到达,却并非世间所说的上清宫。此时正值十月中旬,路边山花烂漫,一点也不像初冬的景象。童子进去通报,成生立刻出来迎接,周生这才认出自己的模样。两人携手进入,摆下酒宴畅聊。周生看到色彩奇异的鸟儿,温顺地飞进来,也不惊慌,叫声如同笙簧般悦耳,不时在座位上鸣叫,心中十分惊奇。但他心中尘俗之念未消,无意在此久留。地上有两个蒲团,成生拉着周生并肩坐下。到了二更之后,万籁俱寂,周生忽然感觉像是打了个盹,醒来发现自己与成生换了位置。他心中疑惑,摸摸下巴,胡须又变得浓密如初。天亮之后,周生一心想要回去。成生坚持挽留他。过了三天,成生才说:“你先睡一会儿,我一早送你走。” 周生刚闭上眼睛,就听到成生喊道:“行装已经准备好了。” 于是起身跟着成生。他们走的并非来时的路。感觉没过多久,就已经看到家乡了。成生坐在路边等候,让周生自己回去。周生极力邀请他一起,成生不肯,周生只好独自走到家门口。敲门无人应答,他想翻墙进去,感觉身体轻飘飘的像片叶子,轻轻一跃就过去了。一连翻过几道院墙,才来到卧室,屋内灯烛明亮,妻子还没睡,正和一个男仆小声说着话。周生舔湿窗户纸偷看,只见妻子和男仆举杯共饮,举止十分亲昵。周生顿时怒火中烧,打算冲进去捉拿,又担心自己势单力薄。于是悄悄出门,跑去告诉成生,请求他帮忙。成生慷慨答应,两人直奔卧室。周生举起石头砸门,屋内顿时慌乱起来。周生砸得越急,门闭得越紧。成生用剑一挑,门轰然打开。周生冲进去,男仆夺门而逃。成生在门外,挥剑砍去,砍断了男仆的肩膀和手臂。周生抓住妻子拷问,才知道自己入狱时妻子就与男仆私通了。周生借过成生的剑,砍下妻子的头颅,将她的肠子挂在庭院的树上。然后跟着成生出门,踏上归途。突然,周生猛地醒来,发现自己还躺在床上,惊讶地说:“这梦真是离奇,让人害怕!” 成生笑着说:“做梦的人以为是真的,真实发生的却以为是梦。” 周生惊愕地询问。成生拿出剑给他看,上面的血迹还在。周生惊恐万分,心中暗自怀疑成生是在故弄玄虚。成生知道他的想法,便催促他收拾行装送他回家。不知不觉,来到了家乡的门口,成生说:“那晚我拿着剑在这里等你,还记得吗?我厌恶这污浊的尘世,就在这里等你。如果过了午后你还不来,我就自己走了。” 周生回到家,只见门户萧条,似乎没有人居住。他又回到弟弟家。弟弟见到哥哥,泪流满面,说:“哥哥走后,盗贼夜里杀了嫂子,挖出她的肠子,惨不忍睹。到现在官府还没抓到凶手。” 周生如梦初醒,将事情的经过告诉弟弟,告诫他不要深究。弟弟惊愕了许久。周生询问自己的孩子,弟弟便让老妇人抱了过来。周生说:“这孩子是家族的希望,弟弟你要好好照顾他。我要离开人世了。” 说完便起身离去。弟弟流着泪追着挽留,周生笑着头也不回。走到野外,周生见到了成生,便和他一起走。他远远地回头,对弟弟说:“忍耐才是最快乐的事。” 弟弟还想说些什么,成生一挥宽大的衣袖,就消失不见了。弟弟怅然若失地站了很久,才痛哭着回家。周生的弟弟为人朴实笨拙,不善于经营家业,过了几年,家境越发贫困;周生的儿子渐渐长大,却请不起老师,弟弟只好亲自教他读书。一天早上,弟弟来到书房,看见案头上有一封书信,封口封得很严实,上面写着 “仲氏启”,仔细一看,是哥哥的笔迹。打开一看,里面什么也没有,只有一枚指甲,有两指多长,弟弟心中觉得奇怪。他把指甲放在砚台上,出去问家人这是从哪里来的,没有人知道。等他回到书房,却发现砚台里的石头闪烁着光芒,变成了黄金,弟弟大吃一惊。他用这块黄金去触碰铜铁,发现都能变成黄金。从此,弟弟家变得十分富有。弟弟拿出一千两银子赏赐给成生的儿子,于是民间相传两家都有点金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