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书生们的故事 > 第14章 阿霞 李司鉴 五羖大夫

书生们的故事 第14章 阿霞 李司鉴 五羖大夫

作者:一块儿咸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7 03:30:34 来源:书海阁

1.阿霞

文登有个叫景星的人,年少时便声名远扬。他与陈生比邻而居,两家的书房仅隔着一道短墙。一日傍晚,陈生路过一处荒落的废墟,忽闻松柏间传来女子的啼哭声。他走近一看,只见树枝上悬着一条丝带,女子似要自缢。陈生赶忙询问,女子泪流满面地哭诉道:“母亲远行,将我托付给外兄。没想到他狼子野心,不能善待我。如今我孤苦伶仃,不如一死了之!” 说罢又悲泣起来。陈生赶忙解开丝带,劝说女子另寻良人,女子却忧虑无人可托。陈生便提议让女子暂居自己家中,女子无奈之下只好答应。?回到家后,陈生挑灯仔细打量女子,只见她风姿绰约,容貌绝美,心中顿时大喜,竟起了不轨之心,想要轻薄女子。女子厉声抗拒,两人的争吵声传到了隔壁。景星听到动静,翻墙过来查看,陈生这才放过女子。女子看到景星,目光凝滞,久久凝视,随后突然奔逃而去。陈生和景星两人赶忙追去,却不见女子踪影。?景星回到家中,关上门正准备休息,却见女子轻盈地从房中走出。景星又惊又喜,忙问缘由,女子答道:“他德行浅薄福分寡,不能终身相托。” 景星心中大喜,忙询问女子姓氏。女子说:“我祖上居于齐地,便以齐为姓,小字阿霞。” 景星对女子说了些亲昵的话,女子浅笑,并未十分抗拒,于是两人便同榻而眠。景星的书房常有友人往来,阿霞便常隐于深房之中。过了几日,阿霞说:“我暂且离开,这里太过嘈杂,让人心烦。往后,我们夜里再相聚吧。” 景星问:“你家在哪里?” 阿霞答:“就在不远处。” 于是阿霞白天离去,夜里果然又来,两人恩爱非常。?又过了几日,阿霞对景星说:“我们二人虽情投意合,但终究是苟且之事。我父亲在西疆为官,明日我要随母亲前去,等有机会我便禀明父母,与你长相厮守。” 景星问:“要分别几日?” 阿霞约好以十天为限。阿霞离去后,景星想着书房不便长居,将阿霞带入家中又担心妻子嫉妒,思来想去,竟生出休妻的念头。心意已决,此后妻子一到他面前,他便恶语相向,妻子不堪其辱,哭着想要寻死。景星却说:“死了恐怕连累我,你还是早点回娘家吧。” 于是催促妻子离开。妻子哭着说:“我跟了你十年,从未有过过错,为何要如此绝情!” 景星不听,驱赶得愈发急切,妻子只好含恨出门。?自那以后,景星清扫墙壁,满心期待阿霞归来,却不想音信全无,如同石沉大海。妻子回娘家后,多次请熟人向景星求情,希望能重回景家,景星却拒不接纳,妻子无奈之下,只好改嫁夏侯氏。夏侯家与景家相邻,因田畔之事向来不和。景星得知此事,愈发恼恨。但他仍盼着阿霞归来,以此聊以自慰。?一年多过去了,阿霞仍毫无踪迹。恰逢海神寿诞,祠内外士女云集,景星也在其中。他远远望见一个女子,模样极像阿霞,便赶忙靠近。女子走入人群,他紧跟其后;女子出了门外,他继续追随;可女子却飘然而去,景星终究没能追上,只能满心遗憾地返回。半年后,景星走在路上,见一位身着朱衣的女郎,带着一个老仆,骑着一匹黑驴而来。他定睛一看,竟是阿霞。于是问老仆:“这位娘子是谁?” 老仆答道:“是南村郑公子的继室。” 景星又问:“娶了多久了?” 老仆答:“才半个月。” 景星心中疑惑,莫不是认错了?女郎听到他们的对话,回头一瞥,景星这下看清,真的是阿霞。见她已嫁作他人妇,景星心中愤懑填膺,大声呼喊:“霞娘!为何忘了旧约?” 老仆听到有人呼喊自家主妇,怒目圆睁,欲挥拳相向。阿霞急忙制止,掀开轿帘纱对景星说:“负心人,有何颜面相见?” 景星说:“是你辜负我,我何曾辜负你?” 阿霞说:“你辜负发妻甚于辜负我!对结发妻子都如此,更何况对其他人?当初因你祖上德行深厚,你得以名列科举,所以我才委身于你。如今因你抛弃妻子,冥中已削去你的禄秩,今科亚魁王昌便是顶替你名次之人。我已嫁入郑家,你不必再挂念。” 景星听后,低着头,哑口无言。看着阿霞骑着驴如飞而去,心中满是怅恨。?这一科,景星果然落第,亚魁也确实是王昌。景星因此得了个薄幸之名。四十岁了仍孤身一人,家境愈发衰败,常靠亲友救济度日。一次,他偶然拜访郑公子,郑公子热情款待,留他住宿。阿霞在屋内窥见景星,心中怜悯,问郑公子:“堂上的客人莫不是景庆云?” 郑公子问她如何认识,阿霞说:“未嫁你之前,我曾在他家避难,也承蒙他照顾。他行为虽有失检点,但祖上德行未绝,况且与你是旧相识,你也应念及旧情,多加关照。” 郑公子觉得有理,便给景星换了干净衣服,留他住了几日。夜里,阿霞派婢女送来二十多两银子给景星。阿霞在窗外说:“这是我的私房钱,聊以报答往日情谊。你拿了去,寻个好女子成家。幸而你祖上德厚,还能惠及子孙;往后切莫再失检点,折损寿命。” 景星感激不已。?景星回到家后,用十几两银子买了个缙绅家的婢女为妻,婢女容貌丑陋且凶悍。后来他们生了一个儿子,儿子长大后科举高中,接连考中乡试、会试。郑公子官至吏部郎。他去世后,阿霞送葬归来,打开轿子却发现里面空无一人,众人这才知晓阿霞并非凡人。唉!人若无良,舍弃旧爱另寻新欢,最终落得鸡飞蛋打,上天的报应也太过凄惨了!2.李司鉴

在康熙四年的那个九月,永年县发生了一件令人瞠目结舌的大事。李司鉴,身为永年的举人,本应有着令人尊敬的身份,却在九月二十八日这一天,亲手打死了自己的妻子李氏。此事一出,地方上顿时一片哗然,迅速报到了广平府,广平府即刻行文至永年县,要求彻查审理。?李司鉴被传唤至府衙前候审。这一日,府衙前人来人往,喧闹嘈杂。李司鉴站在人群之中,面色苍白,眼神游离。突然,他像是被一股神秘的力量驱使,猛地冲向一旁的肉架,从屠夫手中夺过一把明晃晃的屠刀。周围的人见状,皆惊恐万分,纷纷避让,一时间,呼喊声、惊叫声响成一片。?李司鉴手持屠刀,如疯魔一般,径直朝着城隍庙奔去。众人惊愕之余,纷纷跟在后面,想要一探究竟。李司鉴踏入城隍庙,三步并作两步登上戏台,而后对着台上的神像,“扑通” 一声跪下。此时,他的脸上满是惊恐与懊悔,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只见他嘴唇颤抖,对着神像喃喃自语道:“神明在上,小人有罪啊!神责怪我不该听信奸人的谗言,在乡党之间颠倒是非,扰乱邻里和谐,责令我割掉耳朵以作惩戒。” 话音刚落,他便毫不犹豫地举起屠刀,朝着自己的左耳割去。只听 “咔嚓” 一声,左耳瞬间掉落,鲜血四溅,台下围观的人群发出一阵惊呼,有人吓得捂住了眼睛,不敢再看。?然而,李司鉴的疯狂举动并未就此停止。他又接着说道:“神还怪罪我不该骗取他人钱财,昧着良心行事,要我割掉手指。” 说罢,他将屠刀对准自己的左手手指,一刀下去,一根手指被剁落在地,血顺着手指汩汩流出,染红了戏台的地面。此时,人群中有人开始小声议论,都在猜测李司鉴究竟为何会突然变成这般模样。?李司鉴像是陷入了一种迷狂的状态,紧接着又喊道:“神说我不该奸淫妇女,做出这等伤风败俗之事,让我割掉肾脏。” 这一次,众人还没来得及反应,他便用屠刀朝着自己的下体割去。随着一声惨叫,李司鉴身体摇晃,随后昏迷过去,直挺挺地僵仆在戏台上。台下的人们被这血腥而又惊悚的一幕吓得不知所措,现场一片混乱。?此时,总督朱云门已经对李司鉴的恶行题本上奏,请求革除他的举人身份,并加以追究拟罪。很快,朝廷便下达了谕旨。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还没等官府依照谕旨对李司鉴进行惩处,他便已经在这城隍庙中,伏了冥诛。?此事在当地迅速传开,人们纷纷感叹这是因果报应。李司鉴平日里作恶多端,最终在神明的 “审判” 下,自食恶果。这个故事也如同警钟一般,在百姓之间口口相传,告诫着人们莫要违背道德伦常,肆意作恶,否则,即便能逃过人间的律法,也逃不过天理的制裁 。

3.五羖大夫

河津人士畅体元,表字汝玉,尚为秀才之时,于某夜忽入梦境。恍惚间,听闻远处有人高声呼喊其为 “五羖大夫”。回溯那古老的春秋时期,“五羖大夫” 百里奚,出身微寒,却凭借非凡的贤能与智慧,从楚国的奴役之地脱身,辗转至秦国。他辅佐秦穆公,对内推行仁政,发展农桑,教化民众,使得秦国国力日渐昌盛;对外谋略得当,周旋于诸侯之间,助力秦国开疆拓土,成就一代霸业,为后世所敬仰。是以,“五羖大夫” 这一称号,在世人眼中,乃是贤能的无上象征,承载着荣耀与期许。畅体元心下大喜,暗自思忖,此定是大吉之兆,仿若仕途的康庄大道已然在脚下铺就。他仿佛看到自己身着官袍,于朝堂之上侃侃而谈,为君主排忧解难,又似能在地方治理中大展拳脚,赢得百姓的爱戴与赞誉,自此满心期许,对未来的飞黄腾达深信不疑。?未料时运不济,彼时正值明末乱世,朝廷内忧外患,党争不断,国力衰微。各地流寇如蝗虫般肆虐,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民不聊生。一日,流寇如汹涌潮水般突袭其所在之地。畅体元彼时正在家中研读经史,毫无防备,猝不及防间,不幸被擒。这些流寇凶残暴虐,仿若饿狼扑食,瞬间将其衣物剥掠殆尽,连身上那件稍显破旧却被他视作珍宝的长衫也未能幸免。而后,在那寒风刺骨的寒夜,他们将畅体元关入一间空荡无物的屋子。寒冬腊月,北风凛冽,仿若锋利的刀刃割在肌肤之上,屋内更是仿若冰窖,寒意从四面八方袭来。畅体元冻得浑身颤抖,牙齿咯咯作响,身体蜷缩成一团,几近昏厥。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他强撑着虚弱的身体,凭借着顽强的求生**,四处摸索,试图寻得一丝温暖。他的双手在冰冷潮湿的地面上缓缓移动,触碰到的只有坚硬的冻土与冰冷的石块。一番艰难探寻后,竟在那墙角的最深处,觅得几张散发着异味的羊皮。这羊皮不知历经多少岁月,又曾被何人丢弃在此,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腥膻之气。但此时的畅体元已顾不得许多,他如获至宝,赶忙将羊皮紧紧裹于身上,蜷缩成一团,仿若一只受伤的野兽,凭借这几张羊皮,才勉强熬过寒夜,不至于被冻死。?待晨曦破晓,柔和的光线透过破旧的窗户洒入屋内,有了光亮。畅体元缓缓睁眼一看,发现自己身上所裹羊皮,不多不少,恰好五张。他望着这五张羊皮,心中五味杂陈,酸甜苦辣咸涌上心头,不禁苦笑着自嘲。心想,原以为梦中 “五羖大夫” 之称呼是祥瑞之兆,能助自己平步青云,踏上那荣耀的仕途之路,日后出入朝堂,光宗耀祖。如今看来,竟是神明以此荒诞之事戏弄自己,现实与梦境反差如此之大,实在令人唏嘘。命运的无常,在此刻尽显无遗,仿若一场无情的玩笑,将他从美好的憧憬中狠狠拽入冰冷的现实。?时光悠悠流转,后来畅体元凭借自身深厚的学识,在明经科考试中脱颖而出,一路过关斩将。他自幼刻苦攻读,寒暑不辍,对儒家经典及各类经史子集皆能融会贯通。其文章见解独到,笔锋犀利又不失沉稳,在一众考生中崭露头角。其才华终于被朝廷赏识,被授予雒南知县之官职,开启了他在仕途上的新篇章。他在任期间,勤政爱民,治理有方,将雒南之地治理得井井有条。只是曾经那段由 “五羖大夫” 引发的奇妙经历,始终如影随形,成为他人生中一段难以忘怀的过往,时常在夜深人静之时,涌上心头,令他感慨万千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