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书生们的故事 > 第1章 余德 杨千总 瓜异

书生们的故事 第1章 余德 杨千总 瓜异

作者:一块儿咸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7 03:30:34 来源:书海阁

1.余德

明朝末年,武昌之地,尹图南家中坐拥一处别院。那别院虽不算奢华至极,却也清幽雅致,别有一番韵味。一日,尹图南将这别院租给了一位秀才居住。时光悠悠,半年的光阴悄然流逝,尹图南平日里琐事繁多,竟从未过问过秀才的情况。直至某一日,尹图南恰好经过别院门口,机缘巧合之下,与这位秀才偶然相遇。?但见那秀才年纪轻轻,面容如玉,眉眼间透着一股子英气,身着一袭华美的服饰,身姿挺拔地骑着一匹高头大马,举手投足间,尽显风度翩翩之态,周身气质超凡脱俗,令人眼前一亮。尹图南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好奇,不禁上前与他交谈。那秀才言辞之间极为含蓄,态度温和谦逊,每一句话都像是潺潺的溪流,温润地流淌进尹图南的心里,让人越发觉得喜爱。?尹图南回到家中,脑海中还一直浮现着秀才的模样,心中暗自诧异不已,便和妻子说起了此事。妻子本就是个好奇心极重的女子,听闻之后,立刻派了身边的婢女前去别院,借口送些东西,实则是想窥探一番秀才屋内的情况。婢女领命而去,过了许久才匆匆回来禀报。婢女一脸惊讶地说道,屋内有一位美丽非凡的女子,那容颜之美,实乃世间罕见,寻常女子与之相比,皆黯然失色。屋内摆放的花卉,皆是些珍稀品种,形态各异,散发着奇异的芬芳;奇石玲珑剔透,纹理独特,仿佛蕴含着天地间的奇妙奥秘;衣物质地精良,绣工精美绝伦,每一针每一线都透着奢华;古玩更是件件珍贵,皆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稀罕物件。尹图南听后,心中的好奇之火愈发旺盛,这秀才究竟是何许人也,竟有如此不凡的生活?于是,他决定登门拜访,一探究竟。?不巧的是,当尹图南来到别院时,秀才刚好外出。尹图南满心遗憾,只能无奈返回。?第二天,秀才得知尹图南昨日来访,便前来回拜。尹图南展开他递来的名帖,才知晓秀才姓余名德。二人交谈之中,尹图南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细细询问秀才的身世和门第。然而,余德言辞闪烁,总是巧妙地避开这些话题,不愿过多谈及。尹图南见状,心中更加疑惑,再三追问。余德见无法回避,微微叹了口气,无奈说道:“既然想要与您结交往来,我自然不敢自绝于您。您只需知道我并非作奸犯科、逃亡在外之人,又何必非要知晓我的来历呢?” 尹图南听他如此说,也不好再勉强,只好作罢。?尹图南设下丰盛的酒宴款待余德,席间,二人谈古论今,从诗词歌赋到世间百态,相谈甚欢,不知不觉便到了傍晚时分。此时,只见远处走来几个昆仑奴,他们牵着马,挑着灯,身姿矫健,步伐整齐,径直来到余德面前,恭敬地将他接走。?次日,余德回请尹图南。尹图南应邀来到余德家中,踏入屋内,便觉眼前一亮。屋内的墙壁都用明光纸裱糊,那纸光滑平整,洁净如镜,能清晰地映照出人的身影。金狻猊香炉中焚烧着奇异的香料,袅袅青烟升腾而起,散发出阵阵幽香,弥漫在整个房间,让人闻之身心愉悦。一个碧玉瓶中插着两根凤尾孔雀羽,每根都有二尺多长,那羽毛色泽艳丽,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五彩光芒;一个水晶瓶中浸着一棵粉花树,此树模样奇特,尹图南从未见过,也不知其名。那树同样有二尺多高,垂落的枝条轻柔地覆盖在几案之外,叶子稀疏却透着一股灵动之气,花朵密集地簇拥在一起,含苞待放,仿佛一个个娇羞的少女。那花朵的形状如同湿漉漉的蝴蝶收起翅膀,花蒂就像蝴蝶的触须,栩栩如生,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宴席之上,菜肴摆放得整整齐齐,不过八道菜,却每一道都精致无比,色香味俱全,丰盛美味得超乎想象。余德随即命童子击鼓,以催花为酒令。随着鼓声响起,水晶瓶中的花仿佛有了生命一般,开始微微颤动,那纤细的花枝似乎不堪重负,仿佛下一秒就要折断。不一会儿,蝴蝶般的花瓣渐渐张开,先是露出一点点粉嫩的花蕊,而后花瓣缓缓舒展,如同蝴蝶缓缓展开翅膀。接着,鼓声停歇,只听 “渊然” 一声,花蒂和触须顿时掉落,化作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轻盈地飞到了尹图南的衣服上。余德见状,笑着端起一个大酒杯,仰头一饮而尽,那蝴蝶似乎受到了感应,随即振翅飞走。?片刻之后,鼓声再次响起,两只蝴蝶飞落在余德的帽子上。余德看着帽子上的蝴蝶,笑着自嘲道:“这可真是作法自毙啊。” 说罢,也连饮两杯。三轮鼓响过后,花朵纷纷坠落,如同下了一场花雨,那些花儿化作一只只蝴蝶,在众人身边翩翩飞舞,沾惹在众人的衣袖和衣襟上。击鼓的童子笑着过来数筹,尹图南得了九筹,余德得了四筹。尹图南此时已有几分醉意,看着眼前的美酒,实在无法喝完所有筹数对应的酒,只能勉强喝了三杯后,便离席告辞。经此一事,尹图南对余德越发觉得惊奇,心中对他的身份更加充满了疑惑。?然而,余德为人不喜与人交往,平日里常常闭门独居,深居简出。当地有各种喜庆吊唁之事,他也从不参与,不与众人互通往来。尹图南逢人便夸赞余德的奇异之处,这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般,很快便传开了。听闻此事的人都对余德充满了好奇,争相想要与他结交。一时间,余德家门外车水马龙,访客络绎不绝,每日前来拜访的人将门口堵得水泄不通。余德对此颇为厌烦,这种热闹的场面与他的性格格格不入。忽然有一天,他来到尹图南家中,向他告辞,而后便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别院。?余德走后,尹图南心中满是好奇,忍不住进入他的房间查看。只见空荡荡的庭院打扫得一尘不染,青阶下烛泪堆积如山,那是曾经烛光摇曳留下的痕迹。窗台上残留着零碎的布帛和断了的丝绵,上面的指印清晰可见,仿佛还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只有房舍后面遗留着一个小白石缸,那石缸不大,大约能装下一石左右的东西。尹图南看着这石缸,心中一动,便将它带回家中,用来蓄水养红鱼。奇怪的是,过了一年,缸里的水依然清澈如初,没有丝毫浑浊,仿佛时间在这缸水中静止了一般。后来,一个仆人在搬动石头时,不小心碰倒了石缸,只听 “咔嚓” 一声,石缸被打碎了。然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缸里的水却没有倾泻出来。尹图南走近仔细一看,石缸仿佛还在那里,保持着原来的形状,伸手去摸,却感觉虚无柔软,如同触摸到了一团空气。手伸进缸里,水便顺着手指流出来,把手拿出来,石缸又恢复原状,而且在寒冬腊月,这缸里的水也不会结冰,始终保持着一种神秘的状态。?一天夜里,石缸里的水忽然结成了冰,那冰晶莹剔透,如同一块巨大的水晶。然而,令人惊奇的是,鱼儿却依然在冰中游动,它们的身姿在冰层中若隐若现,仿佛丝毫不受寒冷的影响。尹图南害怕此事被别人知晓,心中隐隐觉得这石缸太过奇异,若是被他人得知,恐怕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于是,他常常将石缸放置在密室之中,若非自己的女婿,绝不轻易示人。但纸终究包不住火,时间一长,此事还是渐渐传了出去,前来索要观赏的人络绎不绝。腊月的一天,石缸里的冰忽然又融化成水,那水仿佛有了生命一般,迅速蔓延开来,阴湿了满地,而缸里的鱼儿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原来石缸的残片,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神秘故事。?忽然有一天,一个道士登门求见尹图南,声称想要看看石缸。尹图南见道士神情诚恳,便拿出石缸残片给道士看。道士接过残片,仔细端详了许久,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说道:“这是龙宫用来蓄水的器具。” 尹图南听后,心中一惊,连忙讲述了石缸破碎却不泄水的奇异之事。道士微微点头,说道:“这是石缸的魂魄。” 而后,道士殷切地请求尹图南给他一点石缸的碎片。尹图南心中疑惑,问他有什么用。道士神秘一笑,说道:“将碎片研磨成粉末,用来配药,可以让人长生不老。” 尹图南听后,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给了道士一片。道士接过碎片,欢喜地道谢后,便转身离去,消失在了人群之中。2.杨千总

杨花麟的箭与无礼之人的遭遇

明朝末年,朝廷局势波谲云诡,边患频仍,洮岷之地战略地位陡然凸显,急需得力官员整饬军备。毕民部公本已退居家中,却在这危难之际,受朝廷紧急征召,获命前往洮岷出任备兵之职,肩负起稳固边防、抵御外敌的重任。?离京那日,天色微明,毕民部公率领的队伍便已浩浩荡荡启程。官员们身着华服,头戴官帽,冠盖在蜿蜒道路上连绵起伏,在日光下闪耀着威严的光泽,彰显着朝廷的权威与气势。一路之上,马蹄声声,车轮辘辘,士兵们步伐整齐,神色肃穆,引得沿途百姓纷纷侧目,或敬畏,或好奇。?一日,队伍行至一处旷野,四下开阔,唯有几株稀疏的树木点缀其间。千总杨花麟骑着一匹高大的黑马,一马当先,在前开道。他身披黑色披风,腰佩长刀,身姿矫健挺拔,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屹立在队伍前列。那锐利如鹰隼般的目光,时刻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不放过任何一丝异常。?行至半路,杨花麟不经意间将目光投向路旁,竟瞧见一人正旁若无人地在路边解手。彼时,官道之上,官员队伍往来频繁,这般行为无疑是对朝廷威严的公然冒犯,在杨花麟看来,简直是目无尊长、胆大妄为至极。刹那间,杨花麟只觉一股怒火 “噌” 地从心底蹿起,直冲脑门,双手不由自主地紧握缰绳,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只见他迅速伸出右手,一把拽过挂在马鞍旁的硬弓,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紧接着,左手从箭囊中抽出一支羽箭,稳稳搭在弓弦之上,手臂微微后拉,弓身被拉成满月状,箭尖直指那无礼之人,大有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之势,仿佛下一秒就要让这无礼之徒付出惨痛代价。?就在这千钧一发、箭即将离弦的危急时刻,坐在轿中的毕民部公恰好掀开轿帘透气,将这一幕尽收眼底。他心中一惊,深知杨花麟脾气火爆,行事冲动,若这一箭射出,极有可能酿成大祸。毕民部公来不及多想,当即提高音量,大声呵斥道:“杨花麟,不可胡来,速速住手!” 声音穿透嘈杂的队伍,清晰地传入杨花麟耳中。?杨花麟听到命令,浑身一震,犹如被一盆冷水当头浇下,瞬间清醒了几分。他心中虽满是不甘,握着弓的手微微颤抖,仿佛仍在与内心的冲动做着激烈斗争,但多年的军旅生涯和对毕民部公的敬重,还是让他缓缓放下了手中的弓箭。?杨花麟一脸委屈,催马来到毕民部公轿前,拱手解释道:“大人,此人实在太过无礼,在这堂堂朝廷队伍面前,竟做出如此伤风败俗之事,不严加惩戒,怎能维护我等威严?我本想小小地吓唬他一下,让他知晓厉害。” 说罢,杨花麟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他挺直腰杆,对着那仍在路边解手、浑然不知大祸临头的人大声喊道:“那位在路边方便的,我奉送你一股会稽藤簪用来绾发髻。” 声音雄浑有力,在旷野中回荡不绝。那人听到这般莫名其妙的话语,先是一愣,下意识地抬起头,一脸茫然地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就在他抬头的瞬间,杨花麟猛地松开弓弦,“嗖” 的一声,手中的箭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裹挟着凌厉的风声,划破长空,朝着那人直射而去。这一箭,仿佛被神灵指引,不偏不倚,正中那人的发髻。原本随意散落的头发,瞬间被箭杆穿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揪住。?那人正沉浸在自己的行为中,毫无防备,冷不防被这突如其来的一箭吓得肝胆俱裂。他瞪大了双眼,眼中满是惊恐与难以置信,嘴巴大张,却发不出半点声音,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死死扼住了喉咙。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闯下了弥天大祸。?他顾不上整理凌乱的头发,也来不及处理未完成的事情,双腿一软,差点瘫倒在地。慌乱之中,他手脚并用地爬起身来,连裤子都没来得及提好,便拔腿朝着远处拼命逃窜。由于太过慌张,脚步踉跄,他的便液洒了一地,在身后留下一道湿漉漉、脏兮兮的痕迹,狼狈不堪。?杨花麟看着那人远去的背影,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心中的怒火也随之稍稍平息。他心想,这次也算给了这个无礼之徒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而毕民部公则微微皱眉,透过轿帘,看着杨花麟,眼神中既有对他冲动行为的无奈,又觉得此事颇为好笑。毕民部公深知杨花麟性格直爽,犹如一把未经打磨的利刃,行事虽然鲁莽,但对自己却是忠心耿耿,在战场上更是奋勇杀敌,立下不少战功。?队伍继续前行,扬起一片尘土。这件小小的插曲,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众人心中泛起层层涟漪。士兵们私下里纷纷交头接耳,对杨花麟那精湛绝伦的箭术赞不绝口,谈论间满是钦佩之情。“杨千总这箭术,当真是神了,说射中发髻,就绝不含糊!”“可不是嘛,那无礼之人也算是倒霉,碰上杨千总这么个急性子。” 同时,他们也对那个无礼之人的遭遇感到可笑,有人甚至模仿起那人惊慌失措逃窜的模样,引得周围人一阵哄笑。?经此一事,杨花麟也仿佛被敲响了警钟。在后续的行程中,他时刻提醒自己要克制脾气,不再轻易被怒火冲昏头脑。每当遇到类似情况,他都会想起毕民部公的呵斥,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更加谨慎、尽责地履行着自己的开道职责。而那个无礼之人,想必经过这次惊心动魄的惊吓,余生都会对自己的行为懊悔不已。日后再面对官员队伍时,定会将敬畏之心刻入骨髓,懂得收敛与规矩,不敢再有丝毫的放肆与无礼。3.瓜异

康熙二十六年六月,赤日炎炎,似火般炙烤着大地,邑西村民的菜园里却一片葱郁,尽显勃勃生机。一日清晨,曙光初照,一位村民如往常一样,脚步轻快地踏入菜园巡视。当他踱步至黄瓜架旁时,整个人猛地定住,眼睛瞬间瞪得滚圆,脸上满是难以掩饰的惊愕之色。只见那翠绿欲滴、蜿蜒缠绕的黄瓜藤蔓之上,竟毫无征兆地生出一条崭新的蔓藤,在新蔓的尽头,一枚西瓜静静悬垂,足有碗口那般大小。在阳光的倾洒之下,西瓜表皮闪烁着奇异而温润的光泽,仿佛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神秘力量。?这一离奇消息恰似长了翅膀,借助人们奔走相告的口风,以极快的速度在村子里传播开来。村民们听闻后,纷纷撂下手中尚未完成的农活,呼朋引伴,成群结队地朝着菜园涌来。一时间,菜园里人头攒动,密密麻麻的人群将那黄瓜架围得水泄不通。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议论声此起彼伏。有的村民满脸惊喜,双手合十,笃定这是天降祥瑞之兆,预示着村子即将迎来鸿运,往后日子必定顺遂无忧;也有部分村民眉头紧锁,神色忧虑,暗自思忖此等超乎寻常之事,恐怕并非吉兆,心中隐隐生出不安之感。?彼时,马骥正与孩子们于庭院之中,专注地读书识字。朗朗书声在庭院里回荡,满是求知的热忱。听闻菜园中出现这般奇事,马骥心中猛地泛起一丝涟漪,往昔在大罗刹国和龙宫的种种惊险奇遇,如走马灯般在他脑海中迅速闪过。他不禁暗自揣测,莫非这世间又将上演一段奇妙非凡的故事?怀揣着这样的念头,马骥搁下手中书卷,带着孩子们快步朝着菜园赶去。?孩子们一路上蹦蹦跳跳,满心期待。待抵达菜园,看到那黄瓜藤蔓上结出的西瓜时,兴奋得小脸通红,欢呼雀跃,双脚不停地蹦跳着,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叽叽喳喳地讨论个不停。马骥则神色凝重,目光紧紧盯着那奇异的瓜果,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就在此时,人群中一位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老者,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站了出来,声音略带沙哑地说道:“老朽活了大半辈子,历经风雨,却从未见过这般稀奇古怪之事。莫不是那海外的仙人,又在施展什么高深莫测的法术了?” 此言一出,如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众人纷纷点头附和,一时间,大家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马骥,毕竟他曾亲身经历过海外的奇幻冒险,在众人眼中,他对这类奇异之事定是知晓一二。?马骥微微皱起眉头,抬手轻抚下巴,沉思良久后,缓缓开口说道:“世间万物,皆遵循其固有规律,这般奇异之事的出现,或许当真与那未知的神秘力量有所关联。” 话音刚落,原本晴朗的天空中,忽然飘来一朵五彩斑斓的祥云,云团缓缓飘动,最终稳稳地落在菜园上空。祥云绚丽夺目,光芒四射,引得众人皆惊。村民们见状,纷纷惶恐地跪地,心中认定这定是仙人降临,不敢有丝毫懈怠。?随着祥云逐渐散开,一位身着华丽服饰的仙子悠然现身。只见她身姿婀娜,衣袂飘飘,正是马骥日思夜想的龙女。龙女嘴角挂着一抹温柔的笑意,莲步轻移,朝着马骥款款走来,眼中满是深情与眷恋。她轻声说道:“相公,这黄瓜生出西瓜之事,乃是我特意施展法术所为,只为给你和孩子们一个惊喜。我在龙宫的日子里,日夜思念你们,这份思念愈发浓烈,便借此机会前来与你们相见。”?马骥又惊又喜,眼眶瞬间湿润,激动得双手微微颤抖,紧紧握住龙女的手,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却因太过激动而一时说不出话来。孩子们见状,欢呼着扑进母亲的怀抱,紧紧搂住龙女,眼中闪烁着幸福的泪花,笑声在空气中回荡。龙女环顾四周,看到村民们满脸惊讶、不知所措的神情,不禁莞尔一笑,轻声说道:“各位乡亲莫要惊慌,此乃我与相公之间的一点小心意。这奇异的瓜果,内里蕴含着天地灵气,食用之后,可保各位身体康健,免受病痛侵扰。”?说罢,龙女轻轻抬手,施展仙法,将那西瓜摘下。她手法娴熟,动作优雅,将西瓜分成若干小块,一一分发给周围的村民。村民们怀着敬畏之心,双手颤抖着接过西瓜,小心翼翼地放入口中品尝。刹那间,一股甘甜清凉的汁水在口中散开,顺着喉咙滑下,身体瞬间变得轻盈舒畅,仿佛卸下了长久以来的疲惫。众人纷纷对龙女感恩戴德,口中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语。?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龙女与马骥和孩子们一同度过了一段无比欢乐的时光。她耐心地教孩子们仙法,手把手地传授口诀与招式。闲暇之时,带着孩子们在云端穿梭嬉戏,孩子们的笑声如银铃般清脆,响彻云霄。村子里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一片祥和。而那黄瓜生西瓜的奇事,也在村民们的口口相传中,成为了村子里代代延续的佳话。往后每当人们谈及此事,总会满怀感慨地说起,在那个炎热似火的夏日,仙人降临,为村子带来了神奇与美好,让这份奇妙的记忆,深深烙印在每一代人的心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