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书生们的故事 > 第13章 鸽异 聂政 冷生

书生们的故事 第13章 鸽异 聂政 冷生

作者:一块儿咸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7 03:30:34 来源:书海阁

1.鸽异

鸽痴奇谭:人禽之间的奇幻纠葛?明朝末年,天下动荡,但在邹平的一隅,生活依旧按部就班。当地有位张公子,名幼量,出身名门,衣食无忧。张公子有一癖好,对鸽子痴迷到了极致。世间鸽类繁多,晋地的坤星、鲁地的鹤秀、黔地的腋蝶、梁地的翻跳、越地的诸尖,皆是稀有品种。此外,还有靴头、点子、大白等名目繁多的鸽子,只有热衷养鸽之人,才能分辨清楚。?张公子为集齐各类鸽子,依照古籍记载四处寻觅。他养鸽极为用心,如同照料婴儿一般。鸽子畏寒,他便用粉草为其驱寒;鸽子怕热,他就投下盐粒调节。鸽子嗜睡,睡太久会因麻痹而死。张公子在广陵时,花十金购得一只体型极小、善于奔跑的鸽子。这只鸽子放在地上,会不停盘旋,直至力竭而死,因此常需人拿在手中。夜晚将它放入鸽群,能惊扰其他鸽子,预防麻痹之症,此鸽名为 “夜游”。在齐鲁一带的养鸽人中,张公子堪称首屈一指,他也常以此为傲。?一晚,张公子在书斋独坐,忽闻叩门声。开门一看,是位白衣少年,面容陌生。少年自称漂泊之人,姓名不值一提,听闻张公子养鸽闻名,自己也喜好鸽子,特来一饱眼福。张公子欣然应允,将自己珍藏的鸽子全部展示出来。只见群鸽五色斑斓,宛如云锦。?少年笑道:“果然名不虚传,公子不愧是养鸽行家。我也带了一两头鸽子,公子愿不愿观赏?” 张公子大喜,跟随少年前往。夜色深沉,旷野寂静,张公子心中渐生疑虑。少年指着前方说:“再走几步,我的住处就到了。” 又走了一段路,张公子看到一座仅有两间屋子的道院。少年拉着他走进院中,屋内漆黑一片,没有灯火。?少年站在庭院中,口中发出鸽鸣声。瞬间,两只白鸽飞出。这两只鸽子外形与普通鸽子相似,羽毛却洁白如雪。它们飞到屋檐高度,一边鸣叫,一边争斗,每次扑腾都会翻斤斗。少年挥动胳膊,白鸽展翅而去。接着,少年又撮口发出奇异声音,另外两只鸽子飞了出来。大的如野鸭般大小,小的只有拳头大小,它们落在台阶上,如同仙鹤起舞。大鸽子伸长脖子站立,展开翅膀如屏风,婉转鸣叫跳跃,像是在引导小鸽子;小鸽子上下飞鸣,不时落在大鸽子头顶,翅膀翩翩,如同燕子落在蒲叶上,发出的声音清脆如鼗鼓。大鸽子伸着脖子,不敢乱动。随着鸣叫愈发急促,声音变得如磬般悦耳,两只鸽子相互呼应,节奏和谐。随后,小鸽子飞起,大鸽子颠倒身子,引吭呼唤。?张公子看得目瞪口呆,自愧不如,于是向少年作揖,恳请分赠几只鸽子。少年起初不许,经张公子再三请求,才召唤两只白鸽,递给张公子说:“若不嫌弃,就以此相赠。” 张公子接过鸽子把玩,发现鸽子的眼睛在月光下呈琥珀色,晶莹通透,黑眼珠如花椒粒般圆润。打开鸽子翅膀,胁下肌肉晶莹剔透,脏腑清晰可见。张公子惊叹不已,仍不满足,继续央求。少年说:“我还有两种鸽子未展示,如今不敢再请公子观赏了。”?两人正交谈间,张公子的家人举着火把前来寻找。张公子回头一看,少年已化作一只如鸡般大小的白鸽,直冲云霄。再看眼前,道院消失不见,只剩下一座小墓,墓旁有两棵柏树。张公子和家人抱着鸽子,又惊又叹地回家了。经试验,这两只鸽子温顺异常,虽不是最顶尖的品种,在世间也极为罕见。张公子对它们爱惜有加。?两年后,这两只鸽子繁育出雌雄各三只。即便亲朋好友索要,张公子也不肯轻易相送。张公子父亲的一位故交,身为高官。一日,这位高官见到张公子,询问他养了多少鸽子。张公子含糊应答后,心中猜测高官或许也喜爱鸽子。他既想满足长辈的要求,又舍不得割舍心爱的鸽子。但又觉得长辈的请求难以拒绝,且不能用普通鸽子敷衍,于是挑选两只白鸽,装在笼子里送去,自认为这份礼物价值千金。?后来,张公子见到高官,脸上带着期待感谢的神情,可高官却只字未提鸽子的事。张公子忍不住问:“之前送您的鸽子可好?” 高官回答:“味道挺肥美。” 张公子大惊:“您把它们烹了?” 高官点头称是。张公子着急地说:“这可不是普通鸽子,是俗称‘鞑鞑’的珍稀品种!” 高官回想了一下,说:“味道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张公子失望而归。当晚,他梦到白衣少年前来责备:“我因你喜爱鸽子,才将子孙托付给你。你为何明珠暗投,让它们葬身汤锅!如今,我要带孩子们离开了。” 说完,白衣少年化作鸽子,张公子所养的白鸽都跟随而去,飞鸣着消失在夜色中。?第二天清晨,张公子发现鸽子果然都不见了。他懊悔不已,将剩余的鸽子分赠给知己好友,短短几天就送完了。?异史氏感慨:“万物都汇聚于人们的喜好之中,就像叶公好龙,真龙便会降临。更何况学者渴望良友,贤君寻求良臣呢?然而,对于钱财,喜好的人众多,能真正聚敛的却寥寥无几,这也表明鬼神厌恶贪婪之人,却不厌恶痴迷之人。” 从前,有位友人给孙禹年公子赠送朱鲫。友人家里没有机灵的仆人,便派了一位老佣前往。老佣到了孙公子家门口,将鱼倒出,找了个盘子盛着进献。等送到孙公子面前时,鱼已经干枯而死。孙公子微笑不语,用酒犒劳老佣,还将鱼烹了给他吃。老佣回家后,主人问:“孙公子收到鱼开心吗?” 老佣回答:“非常开心。” 主人问:“你怎么知道?” 老佣说:“公子看到鱼就笑容满面,立刻吩咐赐酒,还烹了好几条鱼犒劳我。” 主人十分惊讶,心想自己送的鱼并不差,怎么会烹给下人吃。于是责备老佣:“肯定是你愚蠢无礼,惹公子生气了。” 老佣挥舞着手极力辩解:“我虽然笨拙,也不至于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到了公子家门口,我小心翼翼,还担心用桶盛鱼不够文雅,特意找了盘子,将鱼一一摆放整齐后才进献,哪里不周到了?” 主人骂了几句,将他打发走了。?灵隐寺有位僧人,因茶艺闻名,所用的茶铛、茶臼都十分精良。他收藏的茶叶分好几个等级,常根据客人的身份贵贱烹茶进献。最上等的茶叶,若非贵客或懂茶之人,绝不轻易拿出。一天,一位贵官前来,僧人恭敬地拜见,拿出好茶亲自烹煮进献,希望得到夸赞。贵官默默喝完,没有任何表示。僧人疑惑不解,又用最上等的茶叶烹煮进献。贵官快要喝完时,依旧没有称赞。僧人迫不及待地鞠躬问道:“茶味道如何?” 贵官端着茶杯拱手说:“挺热的。” 这两件事,与张公子赠鸽之事一样,令人啼笑皆非。2.聂政

聂墓英魂护良民:正义之光破淫威????明朝末年,怀庆地区被阴霾笼罩,潞王凭借着权势,肆意妄为,尽显昏庸之态。他时常微服出巡民间,一旦瞧见美貌女子,便强取豪夺。当地百姓敢怒而不敢言,生活在恐惧之中。?有一位王生,与妻子恩爱和睦,日子虽不富裕,却也温馨幸福。然而,命运的阴霾突然降临。一日,潞王在街头闲逛时,一眼便相中了王生的妻子。潞王色心大起,当即派遣车马,径直闯入王生家中。王生的妻子得知来意后,惊恐万分,号啕大哭,坚决不肯就范。但潞王的爪牙们不顾她的反抗,强行将她抬上了车。?王生眼睁睁看着妻子被掳走,心如刀绞。他深知自己无力与潞王抗衡,于是决定躲在聂政墓旁,希望能在妻子经过时,远远地与她告别。没过多久,载着妻子的马车缓缓驶来。王生的妻子一眼便望见了丈夫,悲痛欲绝,放声大哭,扑倒在地。王生看着妻子绝望的模样,心中一阵刺痛,忍不住抽泣起来。?然而,他们的举动被潞王的随从察觉。随从们认出了王生,立刻将他抓住,准备严刑拷打。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聂政墓中突然走出一个身形高大的男子。男子手握白刃,目光如炬,浑身散发着一股威严的气息。他厉声喝道:“我乃聂政!良家女子岂容你们强占!念在你们身不由己,暂且饶恕你们。回去告诉无道潞王:若不收敛恶行,我定将取他项上人头!”?众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魂飞魄散,纷纷弃车而逃。男子说完,便转身走进墓中,消失不见了。王生和妻子惊魂未定,他们叩拜聂政墓后,携手回家。此后的日子里,他们始终提心吊胆,担心潞王会再次派人前来。?过了十几天,竟一直没有潞王的消息,王生和妻子这才渐渐放下心来。经此一遭,潞王的淫威也有所收敛,不敢再像从前那样肆无忌惮。百姓们听闻此事,纷纷感叹聂政英灵护佑,正义终能战胜邪恶。聂政的事迹在民间传颂开来,激励着人们在黑暗中坚守正义,不屈服于强权 。?异史氏曾感慨:“我读刺客列传,唯独对轵深井里的聂政钦佩不已。他挺身而出,报答知己,有豫让般的情义;白昼刺杀卿相,有专诸般的勇气;毁容自杀,不连累骨肉,有曹沫般的智谋。至于荆轲,其力量不足以对付无道的秦王,最终导致樊於期自刎,自己也走向灭亡。轻易借取樊将军的头颅,又何时能归还?这是千古的遗憾,也是聂政所不屑的。听闻野史记载,聂政的坟墓曾被羊角哀、左伯桃的鬼魂挖掘。若真是如此,聂政生不成名,死犹丧义,又怎能与抱义愤、惩荒淫的聂政相比呢?唉!聂政的贤德,在此事中愈发彰显。”

3.冷生

冷生之笑及诸般趣事?在平城,有个叫冷生的年轻人,年少时极为迟钝,都二十多岁了,连一部经典都没能通读。一日,一只狐妖突然降临,与他日夜相伴。家人时常听闻,冷生彻夜与狐妖交谈,即便兄弟追问,冷生也守口如瓶,绝不透露分毫。?日子一天天过去,冷生突然患上了癫狂之症。每次拿到考试题目,他便紧闭房门,独自枯坐。没过多久,屋内就传来哗然大笑声。家人悄悄窥探,只见他奋笔疾书,一篇文章很快就完成了。而且,冷生写出的文章,文思精妙,令人赞叹。这一年,冷生顺利考入县学,第二年还享受了廪膳生的待遇。?此后,每逢考试,冷生的笑声都会响彻考场,“笑生” 之名也因此在城中广为流传。好在当时的学使即将退休,对此并未过多追究。然而,新学使上任后,规矩森严,每日正襟危坐在堂上。一次,他突然听到考场中传来笑声,顿时大怒,下令将冷生抓来,准备严惩。执事官赶忙为冷生辩解,说明他患有癫狂之症。学使的怒火这才稍稍平息,放过了冷生,却取消了他的学籍。?从那以后,冷生索性以诗酒为伴,佯装癫狂。他写下四卷《颠草》,文辞超拔,值得诵读。?异史氏感慨:“冷生闭门大笑,与佛家的顿悟又有何不同?能大笑成文,本是一件快事,为何要因此被革除学籍?这样的主考官,实在糊涂!”?学师孙景夏前去拜访友人,来到友人家窗外,没听到有人交谈,却不时传来嗤嗤的笑声,片刻间就笑了好几次。孙景夏以为友人在和人嬉戏,便走进屋内,却发现友人独自一人。孙景夏十分诧异,友人这才大笑着解释:“闲来无事,我在心里默想那些有趣的笑话呢。”?再说邑中的宫生,家中养了一头驴。这驴性情乖张,极为顽劣。每次在途中遇到徒步的路人,宫生拱手致歉:“实在繁忙,来不及下马,还请莫怪!” 话还没说完,驴就突然趴在地上,屡试不爽。宫生又羞又恼,和妻子商量,让妻子假扮路人。自己骑着驴在庭院中绕行,对着妻子拱手,说着遇到路人时的客套话,驴果然又趴下了。宫生趁机用利锥狠狠刺它。?正巧有友人前来拜访,刚要敲门,就听到宫生在屋内说:“来不及下马,还请莫怪!” 不一会儿,又说了一遍。友人心中大感怪异,敲门询问缘由。宫生将事情的经过如实相告,两人听后,捧腹大笑。?这两则趣事,可与冷生的笑事一同流传下去,为世人增添不少谈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