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荒野淘金客 > 第184章 难题 & 你们需要多少矿料?

荒野淘金客 第184章 难题 & 你们需要多少矿料?

作者:康一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8 22:11:54 来源:书海阁

这个问题一下子就把李经理给问住了,因为他是销售口的人,对技术及成本运算上虽然懂一些,可毕竟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定价,而且这里面有几个很麻烦的情况。

不过好在做生意从不怕客人询价,也不怕客人有需求,生意都是谈出来的,哪怕真的贵到离谱,也得让客人知道贵在了哪里,从而调整自己的需求获取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雷先生,您这个需求很有意思,不过里面我得说,即便是您定这种中型船……它的价格也不便宜。”

接下来的时间,换成是李经理拿出平板开始给雷洪汕科普技术了。

船只问题不大,对于龙夏国的工业能力,从舢板到到几十万吨的油轮、长度299.99米的超大集装箱船,甚至是被誉为造成造船工业三大明珠中的航妈、LNG液化气船,以及高档游轮,龙夏国都能造。

所以船体的大小并不是技术难点,也不是决定成本的主要因素。

像这种工程作业船,最大的技术难点和造价高低在于这船要用来做什么。

如果是单纯的海底勘探,以及简单的海底线缆布设、检查、维护这些船只,这些因为使用量比较多,技术难度也不高,竞争厂家也多,价格不算太贵。

而雷洪汕所需要的这种海底淘金船就很麻烦了。

它和之前所说的那种锰结核矿一样,涉及到寻找、采集和运送三个难点。

难点的来源主要还是海底的深度。

寻找这个难关以前都只能依靠人员,和专门的深潜器完成,以前这种深潜器技术都掌握在西方老牌列强的手里,哪怕三百米深度的水下深潜器也都卖得贼贵,更不用说千米以下的这些深潜器了,那每一艘都能卖出天价。

不过现在国内已经有蛟龙、潜龙、奋斗者这些从三千到一万米的多种深潜器,这些装备极大的提高了龙夏国在深海区域的作业能力。

同时随着现在无人线控潜水器的逐渐发展,几百米深度连载人深潜器都不需要了,直接让潜水器或者专门用于深海作业的集矿机,拖着缆线就能轻松完成。

所以这个难点现在反而是最容易解决的部分。

采集的困难在于是针对怎样的矿。

如果是锰结核这种散矿,目前也可以用水下机器人将一团团矿球给收集起来。突然发现我能在正文里发图了,试一试 而雷洪汕这种表层淘金,也可以通过水下翻泥机,甚至是作业机把海底泥土、石块给打碎,这个工作模式基本大同小异。

可以说不同的矿有不同的矿采集方式,做好了针对性的选择,这些困难在目前科技的加持下都不算太困难。

但最后的难关在于怎么从海底运送上来!

像石油这种液体矿倒是最简单的,深海的压力和液体的流动性能让它们顺着管道源源不断的从海底运送上来。

因此疏浚式的管道式运输手段不是不可以,而是它天生对液体比较友好。

但矿石、矿料这种没有固定标准体型和尺寸的固体就很麻烦了。

海底淘金,和开采其它固体矿别看价值区别挺大,但所遇到的难题是一样的,都是要硬啃开采和运输海底的固体颗粒矿料。

目前的技术来说,几十米以内,或者是百米左右,如果矿料颗粒较小,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那吸泥机确实是最佳选择。

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就是越深越吃功率,而且如果矿料体积不均匀且个头稍大,这种方法就的效能就大打折扣。

像雷洪汕此前勇敢的鲣鱼号,水深超过四十米吸泥设备效率就开始显着滑坡,达到六十米基本上效率就只剩三成,大一点的石块、泥块甚至都没法吸上去。

也只有飞翔者号这样的大船,它有着巨型的发动机能提供充沛的动力,百米深度也跟玩一样轻松简单。

但再往下……

海底的压力依旧也不会因为它是大船就对它网开一面。

以它的设备功率也就勉强达到一百五十米的深度而已,而且到这个深度,它的吸泥量也会极速滑坡,同时按照功耗比,在这个深度上,每吨矿料含金量少于5克那就是亏钱。

毕竟那种大功率船只每小时消耗的油料也是一头吞金兽。

这个可不是开玩笑。

像高层建筑,就是那些超过一百多米的高楼大厦在建造时,浇筑水泥时仅凭吊车那点吊挂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就诞生了有着长长折叠管子的浇筑车,它那动辄几十甚至上百米的管子能把搅拌好的混凝土给轻松推送到几十甚至百米的高度。

但是再高呢?

为了解决更高建筑混凝土的运送问题,人类又研究开发出了能泵送更高的运载泵机,这玩意能轻松把混凝土给快速输送到三五百米的高度。

但这玩意就是个耗电大户,没有充沛的电源满足它……它连吭都不想吭一声。

在城市里,因为有着完善的供电网络系统,电力就成为了最廉价且稳定的能源。

但是你到了没有电网的地方试试看?光发电消耗的成本就能让你看到账单时感觉心绞痛。

除非你用的是核动力!

“也就是说,下到海底两百米,基本上用传统方法吸泥就已经是非常困难,成本也在急速飞升,如果雷先生是用来淘金那更吃力,甚至如果遇到指甲盖大小的小金矿金粒,吸泥机还未必能吸上去,毕竟黄金的密度可是非常大的!”

李经理的话让雷洪汕顿时觉着有些蛋疼,这种想要单纯靠增加吸力的办法最终还是有它自身的上限值。

所以人类在发现这种办法走不通后,又寻找新的办法来解决运输问题。

就目前来说,针对固体矿,现在有拖斗式采矿系统,连续绳斗,也叫连续链斗采矿系统、穿梭潜水器采矿系统以及管道提升与集矿机结合采矿系统这几种主流运输手段。

其中拖斗式采矿手段太单一,这种办法就是放个拖斗下到海底然后拖曳装满再慢慢拽上来。

这种办法最简单,投资成本最低。

但它的缺点也极为明显,一艘船通常一次只能放一个拖斗,而且拖斗下到海底后就无法精确控制,你看到左边有个篮球大的狗头金,但是拖斗在海流的作用下就是三番五次的往旁边跑,气死你!

同时还不能连续采矿,因为一个拖斗上下都是需要时间的。

而这个时候,有大聪明就会想到,为啥我不搞两个拖斗呢?

一个上一个下,这不就把效率直接提升了一倍吗?

嗯,想得很好,以后别想了。

因为脑子还不够聪明。

既然都已经想到用两个拖斗了,那为啥不搞一个绳圈状的连续拖斗呢?

这玩意就像是水车,长长的绳圈就像水车不断的转圈,上面的拖斗则像水车上的汲水捅,在绳圈上源源不断的把海底的矿料给运送上来。

这不更加提高效率吗?海底链斗、绳斗式 但这种方法也有局限性。

第一个局限就是深度不能太深。

因为绳斗有一上一下的两条线缆绳,那么在海底运动过程中,受海流的影响,两条缆绳很容易绞在一起变成麻花。

虽然可以放大船只的尺寸,也就是增加两条缆线之间相隔的间距,那么两百甚至三百米的船确实能保证两百至四百米深度还没事,但更深的海域呢?

如果用这个办法,船只必须要做的够大,甚至需要两条或者更多的船只,来保证两根线缆之间的间距足够大不会绞在一起。

可这种办法并不能彻底的解决问题。

同时链斗法最也有着它的局限性,对海底地形要求较高,需要较为平坦以及没有什么坚硬障碍物的地方,要不然在海底突然多出一块巨石,这玩意就得卡死在巨石上。

以上还不是最麻烦的,不管是拖斗法还是链斗法,它最麻烦的是在采矿的过程,以及运输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泥沙卷涌和掉落。

这不仅降低了采集效率,而且也很容易造成对海底的污染。

在环保呼声越来高的现在,这种办法取个样做个海底研究没啥问题,但大规模的采矿很困难。

至于最后穿梭艇这些手段,虽然可以精确定点采集和避免了海底污染的情况,但成本高且运输量小,不太具备大规模开采的应用前景。

看过这些目前的海底采矿技术手段,雷洪汕也没辙了,这些东西他大概了解过一点,但没有那么详实,同时也预估到了海底淘金的巨大难度,但没想到居然这么困难,里面的技术难点这么大。

不过既然已经开启这个话题了,正好大家都有些兴趣,两人并没有直接放弃,而是继续对这些技术问题进行着相应的讨论。

因为雷洪汕也通过这些新装备,看到了另外一种海底淘金的可能性。

就例如照片中的集矿车。

它的作用就是一台在海底工作的矿车,不过比海底翻泥器更加的复杂和智能化,它能自动收集矿物,将多余的泥料这些东西摒除,也就是在海底除了采矿还直接进行了第一次的粗选、粗洗矿,从而保证每次运输都是纯度较高的矿料。

“那有没有一种可能,将这种集矿车和翻泥机进行结合……”

随即雷洪汕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的意思很简单,既然运输难度较高,为了增加每一趟的运载量和价值,都会进行一道粗洗挑选,那能不能直接在海底进行一次水下洗矿,将无价值的泥沙、石粒给清除出去,提高矿料中的含矿率。

“这个……有点意思。”

听到雷洪汕这个想法,李经理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他也立刻意识到这个问题很有趣。

因为不管是采集锰结核矿还是其它矿,它们的单质价值,也就是一克黄金对一克锰铁铜镍这些矿产,黄金那是遥遥领先一骑绝尘,后面的矿撵都撵不上!

但他们的矿料价值却有着巨大的差别。

一吨锰结核矿料中,它的有效价值成分基本占80%左右。

也就是说,从海底拉一吨锰结核矿料上来,按市场价也好歹值个上万块!而黄金呢?

黄金在矿料中含量实在太低了,一吨矿料中有5克含量都属于富矿级别,哪怕就是翻两倍达到10克,在一吨基础矿料中,也不过只占矿料的亿分之一。

这里面那就极为具有可操作空间,哪怕在海底经过粗选,将矿料含量提升到百万分之一,也就是一吨矿料中含黄金一公斤……

按现在的金价,一公斤黄金能卖个八万多刀勒,五十多万软妹币……

那这个操作空间就已经具有很高的价值在里面了。

搞清楚价值差异的李经理也没有直接回答雷洪汕,而是拨通了电话寻找技术后援,也就是他们公司的高级工程师马工。

只是马工听到需求后稍稍有些吃惊。

“啥?海底淘金?!哪个客户有这个想法啊?这个以前有人想过,但最终都没有了下文,主要就是寻找矿源实在太难了,黄金可不像锰结核矿是露在海底表面的,黄金夹杂在表面泥层中的,光寻找和定位都有不小的困难……”

“不过从技术上,如果将集矿机和海底粗淘洗设备进行结合,那确实可以极大的增加矿料运输的价值,不过难度在使用什么办法在海底进行粗洗分离。”

“地面上传统的干式淘金筛选法和水洗淘金法在海底都没法用,无处不在的高压海水会严重干扰细小的黄金颗粒沉降,最好的办法是使用离心法……不过好像单纯的离心法只能对已经破碎的矿料有效,而且海水阻力大,在水中高速旋转,也会造成矿料在水流中的搅动……”

马工说着说着就自己纠结起技术问题来了。

而雷洪汕听到后插了一句:

“那如果类似摩擦带的挤压和振动法呢?”

这个方法倒不是雷洪汕自创的,而是今天现学现卖的。

在某家的摊位上,雷洪汕就看到他们家的一款这样的选矿机,就是通过长长的运输带中增加洗矿和粗选的过程,从而提高选矿效率。

“摩擦带的挤压和振动法?这个想法有点意思,不过这样做会让集矿车的体积变长且扁平……”

听到雷洪汕提出来的想法让那边的马工眼前一亮,好像有点意思哦。

三个人在电话里马上就对这个方案进行了讨论,聊到后面马工明显是对这个项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干脆问清楚两人现在的位置,他从隔壁城市赶过来约好今晚当面聊。

对此雷洪汕倒非常乐意。

既然已经定下了晚上的事宜,剩下的时间雷洪汕也不打算浪费,他打算继续逛一下剩下的展位,尽可能的多见识、多吸收一些目前的矿业设备技术。

至于胖铭仔……

反正现在也算是半个意向客户了,他也乐呵呵的安心坐在椅子上玩手机,反正你让他再陪雷洪汕去逛展位他是死活不愿再动弹了。

雷洪汕也乐得没这个拖油瓶,当即自己一个人在展会上继续逛了起来。

夜晚,马工带着自己的徒弟风尘仆仆的来到定好的饭店里,几个人在享用一餐地道的美食过程中也增加了彼此之间的了解。

在这里,马工和李经理这才知道,雷洪汕别看年纪轻轻,现在已经在丑国有了自己的淘金公司,同时已经和ETT这种老牌矿业公司有了初步的合作。

在感叹雷洪汕年纪轻轻就事业有成的同时,两人也对雷洪汕为何会对海底采矿如此有兴趣。

这一点雷洪汕也不隐瞒。

丑国的土地虽然大,而且黄金储量也是世界第一,光斯加阿拉那片冻土上就蕴藏着巨量的财富。

可大部分已探明的矿都已经被人掌握,即便是未探明的矿,也都处在还未开发的区域。

这些区域要么是严禁开发的国家公园或者是国家保护区,要么就是极寒的冻土区开采成本较高且每年都受天气影响有较长的停工期。

可以说,埋藏浅,好开采且品度优秀的金矿早都已经被人拿下了,自己只能去寻找类似苏萨保留地上这种难开发的深井矿。

这种情况不仅仅是丑国,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都面临着几乎相同的情况,即便是开发程度最低的尼格大陆也是如此。

七大洲土地上,唯一没有被大量圈地开发的土地,也就仅剩一个南极洲了。

但这地方是全世界最冷的地方,地面上常年累积着厚厚的冰雪,冻的和钢铁一样邦邦硬,想在那里开发资源的难度不比在海底开发难度小。

而海洋占据着整个蓝星71%的面积,而且按照国际海洋法的约定,有七成以上的地方是属于无主之地,也就是谁都有权利和资格去开发的区域。

在公海上开发水下的海底资源,那简直爽到不要不要的。

对于雷洪汕的野心和野望,马工和李经理表示理解,随即几人又接着讨论起今天中午聊起的技术问题。

马工和自己的徒弟在过来一路上收集到了更多的资料,结合着目前的讨论出来的技术路线和特点,以及海域深度和地形特点,做了一个初步的方案。为了增加可视性,马工的徒弟小赵,一个三十出头的小伙子,甚至直接做了一个简单的海底集矿车的3D模型出来。

而展示的过程也不是简单的在电脑屏幕上展现,而是直接连接一个比烟盒大不了多少的投影仪,直接投射到包厢的墙壁上提供更宽大的视觉效果。

这玩意让雷洪汕顿时感觉高端大气上档次,他出国前还没看到这玩意呢。

就和马工说的那样,这种集矿车比较扁平,矿料从前方的铰刀破碎泥料后会顺着收集器进入到分流口,然后在水流的冲刷下向后方的摩擦带上传输。

在这里,它们会经过多次的挤压、震动破碎,加速黄金和泥料之间的分离。

然后再进入到后方洗料管内。

在这里,黄金和泥料在水流,以及附加的振动的作用下会不断的沉淀,这个和水淘法利用黄金密度高自然沉降的方法一样。

“不过这个办法也有不足的地方,水下没有空气,管道内部会充满水流,细微的金沙在水流的作用下依旧会被卷走,至于水流要控制到多大,我们还没有这方面的数据,必须要经过试验才能获取相应的数据资料。”

小赵在演示完洗矿过程后也毫不隐瞒的道出了这种办法的不足之处。

这一点雷洪汕也想到了,毕竟海底世界和地面世界不同。

他取出纸笔,在纸上画出一个草图,类似与在管道内增加若干如同迷宫一样的漩涡状扰流片,让矿料在管道中,被这些扰流片卷起增加扬尘和撞击的破碎分离的作用。

而这样的矿料进入到最末端的沉淀过程中,就会增加泥料的破碎程度,使更多的普通泥料能更好的和黄金分离增加含金量。

“这个办法……对管道的制造增加了复杂性,但确实增加了破碎矿料的分离优点,但扰流片如果出现在后半截,矿料可就不好自动收集啊,我们原定的计划,是在这套设备下方有拨片,能根据矿料累积程度后自动收集到后面的矿斗中。”

小赵对雷洪汕这个想法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复杂的结构直接阻碍了自动收集矿料。

“啊!是我笨了,忘记这条,我以为是像我们之前海底淘金,都是用扫把直接在矿槽上扫的呢……”

雷洪汕一听对方居然考虑到自动收集,一拍额头叫骂着自己笨,居然还在套用着以前手动淘金的老思维。

看到雷洪汕毫不掩饰自己的的错误让大家笑了起来,对雷洪汕的好感更增三分。

不过他们对雷洪汕口中所说的淘金过程,特别是用扫帚扫黄金非常的感兴趣。

雷洪汕也不藏着掖着,让小赵把那台小型投影仪连接到自己的手机和平板上,在上面找到当时海底淘金的视频和照片,直接在现场播放给大家欣赏。

在座的除了胖铭仔,其它三人收入都很不错,但对于淘金这种事来说依旧是非常的新鲜有趣,当他们看到雷洪汕在暗淡的海底世界摸索作业,在淘金船上将一堆堆矿料从冰冷的海水中清洗分离。

还有那最大的重点。

在爆矿时,瘦猴只能用扫把,连矿料和大量黄金全部都从矿槽里扫到黄金桶里时,纷纷露出羡慕和愉悦的眼神。

不管收入再高,但不管是看到网中翻腾的鱼群,金色的稻谷和麦粒在迅速的装车,还有看到这样收获黄金的画面,任何丰收的画面都会令人心情愉悦。

这是人类对丰收时分泌的多巴胺产生的愉悦感和满足感。

而且,百闻不如一见,看着枯燥无味的文字资料,和比看这些现场视频带来的信息密集度差多了。

通过这些照片,这些视频,以及雷洪汕的讲述,几个人更加了解了海底黄金开采的过程,这给他们在设计思路上提供了不少的方向和灵感。

也让他们对雷洪汕更加的好奇和钦佩起来。

在海底长时间潜水淘金……那可都是在玩命的啊!

不过这些资料只是视频资料,但并不是最好的实物资料。

如果想要获取更多的真实数据,那最好还是要有实物资料才行。

这就像小赵说的那样,怎样的水流速度、冲击力能更好更快的分解矿料与黄金,还能保留住最细小的金沙颗粒……

这些数据就得有正儿八经的海底矿料,甚至是样金来确定了。

实物,而且是真实海底带来的样品实物,才能具有最准确的数据。

这个问题可能会难倒别人,但却难不倒雷洪汕。

只见他满不在乎的拍着胸口说道:

“就这事?你们需要多少矿料,一吨?还是十吨?还是百吨千吨?你们就是要半成品的粗料,我都能想办法给你们搞来!我现在就有朋友在百令海上淘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