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老赵的退休生活 > 第101章 闹别扭

老赵的退休生活 第101章 闹别扭

作者:抠叔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1 09:45:25 来源:书海阁

由于老周的精神状态,老赵不怎么单独出去,哪怕是散步,也要拽上老周。

先是瞅了瞅礼簿。

礼薄也叫“唁薄”,用于记录吊唁场合的礼金,包括慰问金、挽联、挽幛之类。目的是对表达了对逝者缅怀和悼念之情的送礼人提供一份收据,证明自己已经为逝者送去了慰问品。也是人情往来的记录。

这一瞅,就瞅的心里不太舒适。对照最初拉出来的名单,老赵的战友和同学中有几个人没有来,也没有礼金。而这几个人家里的红白事老赵都是参加过的,还有的连孙子的百日宴、周岁宴都没有漏过。联想起拉名单时老宋的隐晦的说法,老赵心里就有了计较,怕不是没有来人这么简单,应该是认为老太太是自己的丈母娘而而不是亲娘,不管老太太在自己家住了多久,在别人眼里还是有区别的。

还有就是老周家亲戚普遍礼重而老赵家的礼轻且没有来全。老周舅家的几个哥,都是人均一千,老周哥一家人,则是父子三人一起上了一万。而老赵家的兄弟姊妹都是五百。子侄辈中,除了老大、老三的几个孩子上了礼,连未成家的诸葛青都单独上了一份礼,老二家的一个都没来。也印证了内外有别,亲疏有度,远近各自相安。

倒是名单里没有的人,来了好几个,比如老赵的老同事,还有房管局的李主任(妞妞)等。

老周倒是没有说什么,但老赵还是心里不舒服。

大部分时间,两个人都待在家里。老周翻腾老太太住过的那间屋,按老赵的意思,除了个别有意义的纪念品,其它的都处理了,该烧的烧,该扔的扔。老周嘴上同意,可收拾起来却是各种舍不得。每天翻一阵,又几乎原样放下。老赵就开玩笑:“你这么收拾。三年也收拾不出来。”

老周就问:“那你说怎么收拾?”

“比如衣服被褥,是不是该全部处理了?”

“下葬那天不是烧了一部分吗?”老周不解。

“那还剩下那么多,准备干啥,穿又没人穿。”老太太身体一直属于偏瘦型的,而老周则是胖大。

“放着呗。又不碍事。”

“那这轮椅、拐杖呢。”

“也放着呀,说不定过两年我们就用上了。”

“那你还收拾啥?就这么原样放着得了。”

“那还咋的?你还想全搬出去扔了?又不是你的。”

老周就生气了,老赵也生气了。

老赵的意思是人不在了,房子还要住人,彻底清理一下好。思念这个东西,记在心里就好,没必要天天睹物思人。

老周却是另一种想法,老太太才刚走,就想把所有的印痕都扫除干净,什么意思?

两个人快十年没有红过脸了,平时有什么,大都克制着,一来是岁数大了,二来顾忌老太太在。现在老太太不在了,说话就随意了很多。

对于这种情况,老赵的态度就是拂袖而去,话不投机嘛,再说无非就是吵架,有什么意思?

以前也是这样,老赵出去转一圈,回来了就没有什么事了,可这次却不同以往,吃晚饭的时候,老赵回来,家里仍然是冷锅冰灶,老周连一口稀饭都没有熬,就在床上躺着。老赵进去问了一声:“熬点稀饭喝,行不?”

老周却冷冷的瞅了老赵一眼:“想吃啥,自己弄去,我不吃。”直接转身不理老赵。

老赵就熬了点稀饭,外面买了两个馒头,从冰箱里翻出剩菜热了热,叫老周还是二个字:“不吃。”

谁知第二天老周依然吊个脸,饭倒是起来做了,可摔碟子摔碗的,态度却不是很友好。老赵也来了气,好端端的,发什么邪火呢?从第三天开始,早中晚三餐老赵全自己去外面吃。吃过了,就在外面遛弯,中午和晚上该睡觉的时候就回来,两个人也不说话,老周如何清理老太太住过的房子,也不打算再问。

和老周闹别扭的第三天下午,刚好是周末,老赵主动给任老师发了个信息:“在家不?”

外面的饭实在是不大好吃,倒不是老赵口细,而是老赵有糖尿病且不吃辣椒,而外面的饭大多不是有糖就是多放辣椒,倒是可以去其他地方混饭吃,如老宋的饭馆,或者杨国庆家。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赵梅家是万万去不得的,去了就让发生两人闹矛盾的事了,赵梅又是个急性子,肚子里藏不住话,把小事情就说大了。

任老师回了短信:“在家,你来嘛?”老赵就去任老师那混了一顿饭,但吃过饭,老赵按时按点回家了,毕竟是服孝期间。

吃饭的时候两个人倒是聊了一会天,还是围绕着老太太的丧事。但和老周不高兴的事,一字不提,毕竟是自己的家事,没有必要到处诉苦,让满世界都知道。

“二七”烧纸的时候,老周终于憋不住了:“明天是二七了,上哪烧纸?”

老周不是不知道去哪里烧纸,而是不知道该怎么烧纸。这类事,过去向来是老赵操持的,老周只是跟着去,该上香上香,该磕头磕头,至于上什么香,用什么纸、上什么贡品向来都是不操心的。

算是两个人的矛盾结束了,但是老赵却拒绝进老太太住过的那间屋。

其间,钱志东倒是打过几次电话,再不说合伙的事,例行问候中,说自己要么在清理羊场,要么找人了解羔羊的行情,或者是询问养殖中该注意的一些事项。他不主动说,老赵也就不问,心里想,这个事算是过去了吧?

齐玉也打过电话,除了相互问候外,说话却没有原来的豪爽,总是有一种想说不说的样子,倒不是对老赵的态度,而应该是想说什么事却不知道如何说好,老赵也是不问。

郑世明的消息终于得到了证实,官方网站也出来了,因存在严重的问题接受组织审查。

消息是老赵刷手机的时候,从弹幕中发现的,心里就不禁一阵唏嘘:郑世明也是农村孩子,上高中的时候两个人是同桌,高中毕业后,郑世明回乡当了社请教师,然后一步步考公转岗,才走到今天,谁知道今天就犯了这样的错误?

人这一辈子还是真的很难说清楚。

还有,杨国庆的儿子定了五一结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