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老赵的退休生活 > 第135~136章 酒后吐真言

老赵的退休生活 第135~136章 酒后吐真言

作者:抠叔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1 09:45:25 来源:书海阁

开学后的任老师依旧是坐班。本来要让她带班的,任老师坚辞了:“这么多年没干过班主任了。”所以一周还是十六节课,按部就班地上班。

开学后,快十天了没有见过老赵,信息电话倒是有,可总是不及时的回,任老师就郁闷了。昨天晚上问周未了回来不,不来她就去,可老赵又说股东们要在场里聚会。

一个人在家就睡懒觉,睡不着了起来打扫卫生洗衣服。中午发个信息没有回,心里就安慰自己说他可能在忙,下午吃晚饭的时候再打电话,又是暂时无法接通,任老师就感觉到有些奇怪了。

有些人,心里是放不下事的,大小有点事,只要是没有了结,总爱反反复复的去琢磨,任老师就属于这样的人。琢磨了半天,还是给委师傅的媳妇打了个电话,才知道股东们才闹腾完,正准备走呢。又说老赵先说也要回去的,估计走不了,喝醉了。任老师就自己开车直接来了。

一边开车还一边骂自己花痴,没出息,倒贴人家还不理,可自己还是言行不一致。

感情问题上,女人总是想的长远。自从离婚以后,不是说没有动过再婚的念头,可是当初儿子上中学正在关键时刻,自己一时也走不出离婚的阴影。别人也介绍过朋友,有的自己看不上,看上的又直接了当的要先试婚。二来也属实让周围的二婚夫妇生活现状给惊呆了,不只是听说的,见过的。房子,孩子,工资,车子,凡是关系到一个家庭正常生活的所有事项,都成了二婚家庭发生矛盾的导火索。三是圈子单纯,身份尴尬。上班不久就结婚,还是众人仰望的家庭,再找就有了比较,所以,从心理上,任老师就恐婚了。别人不说,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一个同事,未离婚前,总是抱怨老婆,再成了家,抱怨却是没有了,只是隔三差五脸上就是抓痕,过去抽烟,都是一包二十以上的,现在却是八块钱的,还说自己要戒烟……

但心里恐婚了,并不代表对婚姻没有渴望,也曾经以假如的名义描绘过自己将来的家庭,但也毕竟只是想想,哪一个婚姻失败者,心理上有没有留下阴影呢?就连那个宣称非自己不娶的电视台的人,不也是一面说着非自己不娶,一面和其他女人不清不楚吗?甚至还因为pc被抓过现行。

也有过找个情人的想法。但不可否认的是,想一想可以,做起来太麻烦。适合自己年龄和身份的人,在他们的眼里,自己首先是猎物,有这个能力的,荷尔蒙都是被权力金钱酒色稀释了的,没有经历过几个男人,不代表不了解,何况曾经有马大夫这个老师。马大夫总是用最直白的语言,口无遮拦、毫不保留的告诉他某个人在某个时候的具体表现细节……

因为贫穷而早熟,也因早熟而自卑,却又因自卑而自律、自尊。上大学的时候,她的业余时间要勤工俭学,结婚后,她以为安分守己地相夫教子,这辈子就满足了,本身就不善于交际,而屈兵又处处有意无意地限制,从而造就了她的淡然。

犹豫到儿子上大学,自己又过了四十,这个年龄的女人想再婚又是最尴尬不过的。日子就这么不知不觉晃过去了。

对于老赵,却是说不清楚的一种感觉。从刚开始的敬而远之,到后来的有意了解,主动走近,一直到现在,这个男人在他的眼里是一个谜团,稳健,寡言,淡然,苍桑,总有一种说不清倒不明的吸引力,总是在不着痕迹的吸引着她的目光和心思,即使两个人有了肌肤之亲,除了心安,她还是琢磨不透他。

其实,并非没有思考过两人之间的未来,尤其是当老周病倒的时候,那一瞬间,脑海里竟然闪过这样一个念头:倘若真有那么一天到来,他是否会迎娶自己呢?

原来,自己还是想有个家的。

一直以来,她都觉得自己能够超脱于世俗情感之外,将这份关系维系得恰到好处。可直至此时,她才如梦初醒,原来他早已深深扎根于自己的心间,再也无法割舍离去。不能不承认,自己终究不过是一介凡夫俗子,所谓的红颜知己,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虽然心里很明白,两个人不会有什么结果,但还是止不住的去关心他,了解他,只有看见他的时候,自己才觉得心里踏实,安宁。

就这么一路胡思乱想着,不知不觉来到了农场。来了,却没有进去,而是悄悄地站在院门外。

委师傅的媳妇,是听到了汽车的轰鸣声的,何况还有门口的小狗在汪汪的叫。出了门,就发现任老师站在门口:“来了,咋不进去?赵师傅喝醉了。”

任老师摆了摆手,悄悄的进来站在老赵的后面。

“……你是不知道呀,小时候的我对肉有多馋,那个时候在乡下,一年最多能吃到两三次肉的。”院子里,老赵在说话。

老赵似乎没有感觉到来了人,抱着水杯却不喝:“一年就吃两回肉。一次是八月十五。每年这个时候,生产的会宰杀羊的,都是那些老了的,走不动的,下不了羔的。宰杀了,队里就支两口大锅,大部分就炖了,煮熟了然后按人头分,每口人大概能分拳头那么大的两三块。分肉的时候我爸就带我去,分回来了,我妈却舍不得一次吃完,再填上水,很多的水,慢慢的熬,熬出肉味来了,每人盛一大碗汤,撕两小块肉,让我和我爸吃,自己却最多喝口汤,要分几顿吃的。再一次吃肉的时候应该就是过年了。家境好一点的,会宰杀一头猪,左邻右舍的都会割一块回去,我们家也是。母亲就会做粉汤,放很多的土豆粉条,肉片都是薄薄的,小小的那种,做好了就放在大盆里,每天热一点吃,大概能延续到正月十五左右。”“那个时候啊,特别的馋肉。生产队还有个规矩,八月十五挨家挨户分完肉后,都会剩下一点的,就会把村里的每家的男人都叫了去,一家一个。我爸就去,每次回来的时候,都会用手帕包一块给我。后来我爸不在了,我却没有机会去了,原因是我没有长大,那个当时的队长对我说:毛都没有扎齐,你算什么一家之主?”

“不瞒你说,第一次大口吃肉,还是我当兵进部队的第一天。炊事班迎接新兵的第一顿饭是大米饭红烧肉。连长说,这是你们来部队的第一顿饭,可劲的吃吧。你不知道我闹的笑话,我三下两下就吃完了我的那一份,回头又找炊事班长,老班长有点诧异的看着我,我却梗着脖子说:我没有吃饱,连长不是说管饱吗?”

“当兵第三年回来探家,我妈老早就在信里说:喂了一个六齿羯羊,等你回来了吃。好像是八四年吧,结果是我回来了,然后羊却在头两天丢了,让同村的几个小子给偷了。我妈找了大半夜,找遍了全村,后来,闻到了人家院子里的羊肉香,却是叫不开门,那个时候,我妈就一个人在乡下。我回来了,还不跟我说,害怕我去找他们的麻烦。”

“从那个生产队长骂过我以后,我心里就有一个念头,等我将来有能力了,我一定要顿顿吃肉,还要请全村人吃,就不给那个队长和偷我家羊的人吃。嘿嘿,可一晃几十年了,终究还是没有能请的起。这也许是我为什么要养羊的原因之一吧。”

“有了工作,吃肉当然是不是问题了。可关于羊的事却成了心结。有了闲工夫的时候,就会研究,看书,聊天,瞎琢磨。后来自己就干了这一行。你说为啥?大姐一家在乡下,日子是比前好了,但只是相对而言,外甥们总是说种一年赔一年,要不是地多,连锅都的卖了。我不相信,不是免了公粮了吗?姐夫就给我算账:种子,化肥,水费,机耕费,油钱………一亩地的收入一年只剩个百十元钱,还不算人工。”

“我就瞎琢磨,此路不通走彼路吗,活人还能让尿憋死?养殖不行吗?当地可是有近二千年的养殖传统和历史。可姐夫又反对,地都是家家户户的,谁家都有羊,上那放去?再说了,养少了不顶事,养多了本钱从那来,养大卖给谁?”

“我就自以为是了。我说我帮你们弄。刚好有几个朋友也有这个想法,就一拍即合,结果是一塌涂地。你不知道,我第一次就从山东买回来五百只基础母羊,每只羊要比当地高将近二百多元。尽心尽力地搞。那时候,我还在外地,周末、休假想办法朝回跑。刚开始还不错,当年收支是平衡的,可后来就不行了。表面上,是羊价下跌,草料价格上涨。实质上,还是内部出了问题。股东要见效益,一见面就是啥时候能有收益,饲养员要有利益,偷工磨滑不说,饲草低价高收吃回扣,还偷着卖羊,后来还赌博……我却要的是一个梦想,或者说是面子。就这么硬撑了几年,只好散了。”

“人生的几大错误,我算是犯全了。救急不救穷是其一,总是觉得一母同胞的兄弟姊妹,能拉一把是一把,何况自己比他们的日子要好一些。结果呢,把自己也搭了进去,你知道不。饲养员是我亲外甥,还白给了十的股份的。”

“还有富不还乡。后来我常常想,我富了吗,富过吗?说实话,国企的收入是高一些,但那是相对的,一年不过近二十万的收入,但从养羊到现在,十几年了,我没有给家里交过一份钱的工资,别人的闺女出嫁,又陪车又陪房的,可我只给了二十万,还是前些年存的,只是亏了老婆孩子呀。说白了,是认不清自己是个啥玩意吧了,不只是狂妄自大的原因啊。”

“总是不相信人性是贪婪的,总是把亲情、友情看的太重,这是其三。这个问题该如何说呢?性本善也好,性本恶也罢,金钱和利益往往就是人性中那个隐藏在暗处的核心驱动力。它们就像是一面扭曲的镜子,映照出人性的贪婪、自私、虚伪和堕落,让人不寒而栗。”

“物质社会里,金钱就是吞噬一切的巨大磁石,既吸引着人的心神,又催化着人的**。当金钱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时,人性的贪婪便会显露无遗。贪婪就像是一个无底洞,让人越陷越深。在贪婪的驱使下,人们会做出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为了钱财而背叛朋友,为了利益而牺牲亲人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在利益面前,人们往往会选择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自动保护自己,忽视他人的感受。可这又能怪谁呢?活着,是没有办法的事,活的好一些,这是本能也是必须。”

“让自己活的好一些,这本身没有错。但这个社会是分阶层的,对于老百姓来说,善良之心常存,靠自己的能力生活就是本份。别以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干自己能干的事,操自己能操的心就行。”

“你说你要学我养羊的本事,这是本事吗?再好的本事,在利益面前都不只一提。别人家的羊三个月就能出栏,能买一千元,你的羊养六个月才能卖一千元,这还是本事吗?这不是,这是固执,是愚。”

“好好地干你的活吧,无非就是个熟能生巧的事,我再坚持个一年半载的,把这里弄顺当了,不亏了,也算是不负朋友们的期望了,也就该告老还乡颐养天年了,人呀,终究是争不过命的。”

“本来还想着,老了,喜欢了一辈子,就安安稳稳做个牧羊翁吧,可没有想到的是,还是白日做梦了。”

“你先把羊粪发酵了吧,趁现在羊不多,把那些果树的基肥上了,这么多果树,再不好好弄,真是可惜了,见效益也快,我们终究是干活的,把心要操到是不是?”

………

老赵说着说着,头一歪,竟然打起了呼噜,连手里的水杯掉在地下摔了,都不知道。

而听话的人却一个个泪眼婆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