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老赵的退休生活 > 第189章 老赵是多余(1)

老赵的退休生活 第189章 老赵是多余(1)

作者:抠叔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1 09:45:25 来源:书海阁

注定这一晚的他们是无眠的。

老赵就讲了他自己。

这是他第一次给别人讲自己的事: 感情的事我好像醒悟的很早,上初中的时候就知道了,漂亮的女娃好看。家里姐姐们多,过两年就有一个出嫁的,也常常幻想,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娶个媳妇,还要十里八乡最漂亮的那种。但张灯结彩的喜庆后面还有许多一言难尽的磕磕碰碰,姐姐们回娘家时不时总要说自己的家长里短,大多都是油盐酱醋的家庭琐碎。但总是绕来绕去都围绕一个钱字。大多数时候,都是母亲向姐姐们要钱。那个时候,我父亲去了,家里就我和母亲,没人挣工分,全靠母亲做些缝纫活,再就是在外工作的姐姐们接济。还总是拿我说事。而且,因为我,母亲没有少和姐姐们生气,还是毫不讲理那种。所以,我有一个不是小名的小名:多余。姐姐们都这么说,如果母亲不生我,就没有这些闲事。母亲生气的时候也说。也可以说,我的童年就是看着一个家由兴而衰的,而且,对手心向上的日子可以说刻骨铭心。

那时候家在乡下,我在城里二姐家借住上学。因为上学,母亲和二姐吵了好多次,大多都是因为我。从十岁开始,我就自己做饭,说是借住,只是给我提供了一个单独住的地方,吃饭是不管的。我呢,从这些事上,心里就有了无法言说的自卑,自己也以为自己是多余,要不是因为我,家里就没有这么些矛盾。特别是父亲去世后,我那个哥吵着闹着要分家,更让我有无地自容的想法。现在想来,还是因为嫌弃我是家里的累赘。从这个角度讲,我的世界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是冰冷的,灰暗的,缺乏安全感的,也有了一个少年不应该有的孤独和自卑。不愿和人交流和沟通,总幻想着什么时候能自食其力。

高中毕业,在上学和种地之间犹豫了好久,最终还是选择了当兵。我首先需要一个自食其力且远离家人视线的地方。

所以,退伍前,没有交过女朋友,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当兵走之前,曾经给一个女同学写过一封单相思的情书,最终还是撕了扔进厕所。

参加工作以后才开始正儿八经的考虑自己的个人问题。但第一次谈恋爱就失败了,很惨的那种。我们是先认识,后来同事介绍的。谈朋友只有半年时间,还是她托同事向我说的,她很喜欢我,我也是。可最终还是分手了,原因很简单,我没有文凭学历,只是一个下乡返城后普通人家的孩子,还在工资最低的商业企业。而她在当时效益最好的工厂,还是正儿八经的中专生。按她父母的说法,我配不上她,所以他的家里坚决反对。她告诉过我他父母的态度,但我不知道如何去化解这些矛盾。我本以为,只要两情相悦,我们肯定有美好的将来。但后来还是分手了,她顶不住她父母的压力,也得不到我的明确支持,因为我对他父母的不满意束手无策,无论如何努力,都走不进她的家门,我曾在她家门口站过不止一次,几个小时那种。她最后来见我,说是要两人去旅行,说白了就是想生米煮成熟饭。可我没有这个勇气,在工作和爱情面前我选择了个人的前途。再后来她就嫁了人,过了不到一年,她自己就寻了短见。这个事对我影响很大,第一次知道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两情相悦,还和家庭背景有关系,还得门当户对。听到她走了的消息,我连看她一眼的勇气都没有,只是自己把自己灌的烂醉。那段时间我很自责,好长时间都没缓过劲来,拒绝和别人谈感情,我觉得我没有能力给对方幸福生活的能力,负不起这个责任,而自己是多余的感觉也常常萦绕在心头。

一年多后才遇到了老周。我们从认识到结婚只有四个月。还是同事介绍的,第二次和她见面,我就把我的情况全告诉了她,她没有嫌弃我穷,没文凭、是工人、没背景。第三次她就叫我去见她母亲。第一次见,在老周宿舍坐了不到一个小时就走了,紧张的手心脚心全是汗。出门想的第一件事,如果她家反对,我该怎么办?连请老太太吃饭的话都忘了说。好在老太太说行。从第一次去她家后,我们说的就是结婚的事,所以我很感谢老周,是她让我的世界有了光亮和温暖,给了我一个温馨的家。

可这个婚结的很不易。我自己没有一分钱的积蓄。母亲给了我五百元,这是她老人家一辈子的所有积蓄,还是放了不知道多少年的第二套人民币。我去商场,人家不收,还是去银行兑换的。兑换的时候,那个营业员很奇怪的看了我好久,却又很利索地换给了我。十年后,接触到收藏,才知道,当时一张就能顶几十元用的,这是闲话。可当时没钱也不懂呀。

但我还是为自己办了一个自以为很风光的婚礼。没有房子,借了一间宿舍,给老周买了二套毛料衣服,没有钱,向同事朋友借,杨国庆就借给了两千,但我没有向我的姐姐们借一分。从结婚开始,我就背了上万元借款。

但我很满足,我不再多余,不再依靠别人施舍过日子,不用感受亲情掩饰下的无情和冷漠。所以,那时候就一个想法,此生,有信任我的老周,足矣。

很坦率的说,四十五岁以前,感情上我从来没有过其它的想法,人要知恩图报。在我最尴尬无助的时候,老周一家能接纳我,不嫌弃我,我很满足。这也是老太太能在我家住十几年的原因,她对我有恩。

所以,后来我走了那么多地方,见识过各式各样的情感纠纷,经历过形形色色的诱惑,但我还是坚守着底线,哪怕是逢场作戏,我都不屑。不是没有动过心,而是不敢,没有那个底气,穷怕了。上学的学费是母亲从姐姐们手里硬抠出来的,结婚的钱是从同事朋友四处借来的,还整整还了十年的账。工作是母亲和四姐费尽心思落实政策换来的,小家是老周给我的,我没有折腾的资本和底气。我觉得我如果犯了那样的错误,不仅仅是对不起老周,更对不起我自己的良知,母亲地下有知,都不会原谅我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