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公产道 > 第120章 全新理论

公产道 第120章 全新理论

作者:公产共享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6 13:25:03 来源:书海阁

只要温度超过绝对零度,由原子形成的物体就会向外辐射红外光子,温度高到一定程度就会辐射可见光甚至高能x光子和伽玛光子。

这些光子基本上都是由电子辐射出来的,从电子和伽玛光子的相互转变来看,一个电子和一个光子所含的场子数目应该相差不大,在宇宙中,物质和能量都是不生不灭的,那么电子辐射的各种光子从何而来?

按照逻辑推理,只能来自中微子。因为宇宙是中微子的海洋,中微子是宇宙中主要介质,所以电子的辐射只能是中微子转变成光子。

根据中微子能轻易穿透行星、恒星的能力来推理,中微子必须是体积小、密度小,也就是中微子比光子应该小很多,相差可能上亿倍。

电子在恒星式粒子中质量是最小的,因为电子的核子比其它恒星式粒子小得多,所以体积肯定就比其它恒星式粒子大得多。

电子核子外面的场子密度虽然比普通光子大,但也不会大太多,所以电子在和中微子同向运动时能在中微子海洋中捕捉部分中微子积聚在一起形成光子,一旦电子在原子中发生碰撞,或者在磁场中发生偏转,光子就会被弹射或者被甩出来。

行星内部火山爆发和地震的能量,都是来自中微子,一部分是中微子被电子捕捉后,再以红外光子形式释放而产生;一部分是直接来自中微子的碰撞。

这是炎龙星上现代科学理论一直不能解释的问题,恒星内部的能量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中微子。

中微子的穿透能力虽然最强,但是恒星粒子的核子部分因为密度太大,中微子不能穿过,只能绕行,绕行的同时,中微子内部的部分场子会和恒星式粒子的核子发生碰撞,从而也会损失能量。

物体直线对撞会出现能量额外叠加现象,这种能量也是来自中微子,比如两个300亿电子伏特的粒子直线对撞,产生的能量远远不是600亿电子伏特,而是达到1800亿电子伏特。

因为宇宙中中微子是各向同性,所以恒星式粒子单独存在时受中微子影响不大,只有在相互碰撞,特别是直线对撞时,因为核子部分为对方遮挡了部分中微子的撞击力,前面来的中微子撞击力减小,后面来的中微子撞击力不变。等于得到一个持续加速的力量,所以直线对撞能量就会产生额外叠加加成。

直线对撞时,粒子的能量越大,代表粒子的静止质量越大,也就是核子部分体积越大,相互遮挡中微子的截面积增大,额外叠加加成的能量比率就越大。

炎龙星上的科学家早就发现了这种现象,但却一直不能解释这种能量来自什么地方。

粒子在被加速时,静止质量会变大,这种静止质量其实是核子外面更多的场子被压缩进核子中产生的,粒子被加速,后面受到的是推力,前面受到的是阻力。

即便在我们所说的真空中,到处都有中微子这种介质存在,有介质存在就有阻力存在,在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粒子核子外面更多的场子就会被压缩进核子中。

粒子被加速器加速很难达到光速,一是因为宇宙中有中微子这种介质存在,会产生阻力,粒子被加速的速度越大,阻力也就越大;

二是我们加速器产生的推力介质不能超过光速,加速器是靠磁场来加速,磁场也是由场子形成,一旦粒子被加速到光速,磁场产生的推力就很难施加到粒子上。

只有当粒子在阻力的作用下速度低于光速时,推力才能起作用,所以有静止质量的粒子很难被加速到光速。

古义侠指出:现在物质的质量是我们人为规定的——温度为摄氏4度,1千立方厘米的水质量为1千克,在纬度45度的海平面上,质量和重量相等。

其实这根本不是质量,还是一种特定环境下的重量,这个质量远远小于物体真实质量。

为什么物体绝大部分质量不能显现出来?并且像光子、中微子之类的星云式粒子还完全不显示静止质量。

这是因为宇宙中有中微子这种介质存在的原因,只要粒子的密度小于环境中中微子的整体密度,质量就不能显现。

这和我们把不同物体拿到不同介质中称重是一个道理:我们把铁块、石头、木块、塑料等物质在空气中称重,都能称出重量来,当我们把这些物体放到水中继续称重,铁块、石块很容易称出重量,只不过比空气中要轻一些。

比重只比水大一些的塑料,也能称出重量,不过重量比空气中小多了。比重和水一样,或者更小的木块、塑料根本就称不到重量。

恒星式粒子只有核子部分才能显现出质量(重量),核子外围场子密度小于环境介质密度,不能显现质量(重量),光子、中微子整体密度都比环境介质密度小,或者一样,所以根本不能显现出静止质量。

质量是物体包含物质的多少,是天生就存在的东西,在不同介质中我们就能得到物体不同重量,这个根本就不需要搞一些奇葩的理论来解释!

古义侠提出基本力只有两种:斥力和引力。斥力是一种让物体分开的作用力,引力是一种让物体靠拢的作用力。

这和炎龙星上现在的万有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四种基本力理论完全不同。

古义侠的理由很简单:基本的东西,必须是一个体系里面最小的东西,或者体系里面其它东西都必须由基本的东西形成,这样的东西才能称为基本二字。

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风力、水力、热力、机械力之类的很多力,基本上与这四种力没有什么关系,根本不可能由它们形成,最多就是这四种力能转变成日常所见之力。

但力的相互转变,并不是这四种力的专利,其它各种力之间都可以相互转换,所以这四种力根本不可能是基本力!

古义侠更进一步提出:力是由物体之间相互传递能量而产生,能量以碰撞的方式传递(传递能量的媒介不被物体吸收),产生的就是斥力;

能量以吸收的方式传递(传递能量的媒介被物体吸收),产生的就是引力。

如果两个物体之间没有任何能量传递,那么就不会产生任何作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