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224章 倒看明朝历史(朱厚照:宁王,你个废物,快点造反!)

【丁卯年,崇祯帝成立东厂、锦衣卫。】

大明,应天府。

“锦衣卫都裁撤了?”

“老大,看来你这儿孙也不怎么聪明嘛。”

好圣孙与自己二叔和大鱼搏斗之时,汉王爷又是猛的一拉,一条小鱼儿甩在岸上。

虽然自己两条鱼加起来,和朱瞻基的一条鱼相比,是小石子和泰山的区别。

但规则是比数量,又不是比重量。

汉王爷慢悠悠的弄着饵料,冲闭眼养神的大胖讥讽道:

“连自己的刀都不要了,还能掌控朝臣吗?”

“兴许连北京城内鸡蛋多少钱一个都不知道。”

“被文官哄得团团转,钱全进了他们兜里。”

大胖无力反驳,也不想反驳。

有这时间,还是思考一下如何钓上一条鱼来。

一万两,想想就觉得肉疼。

若是让太子妃知道自己输了一万两,小手捏住自己的胳膊,轻轻那么一扭……

是真的很肉疼!

而朱瞻基懒得搭理自己这二叔,且让他过过嘴瘾。

一反驳他,他就说自己让他绝后,这事,没法谈。

“三叔,你干什么!”

朱瞻基见赵王爷把饵料都往水里倒,出声惊呼道。

“嘘!”

赵王爷一把搂住朱瞻基,小声耳语道:“打窝。”

见朱瞻基不解,赵王眼神向后一瞥,解释道:“刚才手下的锦衣卫告诉我的,钓鱼要打窝,把鱼勾引过来,就好钓了。”

“三叔,锦衣卫没告诉你,打窝是在池塘或者流速不快的江河里用的吗?”

“你看这水速,倒下去全被冲去二叔和爹那里了!”

“不倒更钓不上!”

赵王爷嘴里说着无所谓,各凭运气。

手里却提溜着鱼竿,拉着朱瞻基跑到了最下方,朱棣和老和尚的位置。

“嘿嘿,爹,我和大侄儿换个位置,不违规吧?”

见朱棣一脸看傻子的模样,赵王爷连忙出声解释。

老和尚:“不违规。”

朱棣:“吩咐你的事,做好了吗?”

赵王爷四下张望,金承武见状连忙向永乐帝磕头行礼,退往后方。

“爹,做好了,但我觉得大臣们没那么傻,哪有那么容易中计?”

“爷爷,什么事啊?”

“哦,让他们拥立你爹做李世民。”

朱瞻基大惊失色,不可置信的问道:“爷爷,您是在开玩笑吧?”

“对啊,当然是开玩笑,难不成还能是真的?”

朱瞻基咽了咽口水,定下心神:“那到底是什么事啊?”

“小孩子不要太好奇,你若再问,我就真让他们拥立你爹做李世民!”

【同年,崇祯帝在深夜召同父异母的兄弟朱由校进宫。

“吾兄当为尧舜”!

随后,崇祯帝将皇位禅让给天启帝。

天启登基第二年,王恭火药厂大爆炸。

通过大爆炸,明朝人口锐增两万。

同年,宁远地区,从炮坑里有大量女真士兵复活。

乙丑年五月,天启帝在落水,于水中悟道,习得墨家隐藏的传承之一——制造术。

辛酉年三月,杭州大火。

同年五月,再次大火。

两次大火共为明朝新增户口两万余。

同年九月,黄河回到原本河道。

庚申年,魏忠贤效仿未来人霍光之举,为大明朝选帝。】

对于王恭厂大爆炸,有无数种推测。

有说是龙卷风,也有说是大明在研制超时代的火器,还有说外星人入侵,明朝点燃火药局与外星人同归于尽的。

但朱棣没有后人的奇思怪想,刹那之间,朱棣只想到三种可能性。

“火龙烧仓?”

朱棣毫不怀疑,官员是真的能做出这样的事,也许是烧火药,也许是烧附近府库里的东西。

“谋害皇帝?”

王恭厂是兵工厂,又是做火药的工厂,所以明代把它安排在城内,而没把它布置在城外。

但又怕它万一爆炸影响皇宫的安全,把它安排在城旮旯的地方,距皇宫大约有六里,这是皇家经过测算得出的安全距离。

但看了后世火器之威力,加之,朱棣本人也知道火器之厉。

很难说有没有想炸塌皇宫的可能性,甚至都不需要炸塌,遇个胆子小的皇帝,不被吓死,也要吓出病来。

而朱棣心中的第三种可能性:亦是谋害皇帝。

王恭厂储备的火药,几乎全是供京营禁兵所用。

没了火药,火铳连烧火棍都不如。

而那时,皇宫禁卫形同虚设。

朱棣死死盯着天幕,平时搞怪视频都有弹幕,怎么王恭厂大爆炸,一条弹幕都没有?

大明,天启元年。

“老魏,你说该怎么办?”

朱由校对魏忠贤用起了后世惯用的称呼,对他考校道。

“让英雄查英雄,让好汉查好汉。”

君臣相视一笑,反对派们、有可能做出这种事的人,全去查。

查不出来,就一直查。

【魏忠贤迎朱常洛登基,但朱常洛的身体并不好。没想到朱常洛偶然间吃了一颗红色药丸,秒变泰森。

但朱翊钧复活,强迫朱常洛让位于他,改元万历。

己未年,万历帝向天下百姓退还加派的田赋,史称:“退辽饷。”

该事件与退剿饷、退练饷,并称明初三大善政。

同年,因为退辽饷一事,军民齐心,在萨尔浒连续打败女真七次。

公元1592年,仅存一道的朝鲜王室反攻日本,万历帝派军协助,结果大败而归。

公元1592年,哱拜和哱承恩父子在宁夏银川反叛,万历帝派李如松平叛,但大败而归。

公元1589年,播州宣慰司使杨应龙发动叛乱,万历派军平叛。

一年后,大军败退,分八路四散而逃。

壬午年,张居正复活。

一年之后,张居正提出一条鞭法,但大明皇帝及群臣反对,此事不了了之。

壬申年,朱载坖复活并登基,改元隆庆。

丁卯年,隆庆帝为了复活朱厚熜,修建了大量道观。

数月之后,朱厚熜复活登基,改元嘉靖。

壬寅年,嘉靖帝睡觉的时候,凭空出现一根绳子勒住脖子,幸好身旁有十几个宫女伺候,第一时间发现,并成功救回嘉靖帝。

嘉靖帝宣布将成祖朱棣的庙号改为太宗,并将仁宗朱高炽请回太庙。

临终之际,嘉靖帝从豹房中复活了堂兄朱厚照,传位于他。

朱厚照改元正德。】

“义子,你说我过继他当儿子怎么样?”

江彬瞪大双眼,皇爷彻底疯了?

“可您和他平辈啊!”

“谁规定的平辈就不能过继?”

“你想啊,朕若是不死,有了儿子,这皇位和他还有半分关系吗?”

“他现在就是个无所事事的藩王,过继给朕当儿子,将来铁定能当皇帝。”

“……”

“朕开玩笑的。”

“不过这宁王怎么还不造反?”

……

【庚辰年,正德皇帝落水。

次年,正德帝复活了宁王朱宸濠。

宁王为了感谢复活之恩,宣布永不造反。】

听着天幕的讲述,朱厚照傻眼了。

朕昨日推算到半夜,一切都已经规划好了,就等宁王造反,整个计划就可以开始了。

结果,你现在告诉我,他居然等了这么久才造反?

宁王是不是有些过于废物了?

“王阳明收到信,应该能懂朕的意思吧?”

朱厚照又有些担忧,王阳明看见信,会不会当朕在瞎胡闹?

念及此处,朱厚照对江彬吩咐道:“你乔装打扮一番,去找王阳明,务必和他说清朕的所思所想,让他一定要按信里的做。”

盯着天幕里自己落水而亡,朱厚照感慨道:“上千年来的江南世族,就要在朕的手里亲手覆灭,想想真是件美事。”

朱厚照没有考虑失败的可能性,历史上败了,难道有了天幕提示,还能再败一次?

朱厚照站起身来,来回踱步,喊住要走的江彬:

“不,不用乔装打扮,正大光明的去,并且对江南士绅一一拜访。”

“告诉他们朕想迁都回南京,作为交换,朕特许江南士绅组建海商,天下独一无二的海商,允许他们立海商税法、允许他们拥有私兵保护航行。”

“皇爷,他们不会信的,只会把您当傻子……”

“要的就是他们不信,这一切只是为了掩护你去找王阳明。”

江彬按照朱厚照的吩咐去做事了,但心里对朱厚照的计划……

“唉,就凭后人一句华夏最后一个圣人,你就如此笃信他?”

“但凡有点差错,满盘皆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