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355章 足利义绷、大内弘茂:我也可以谈,我也可以爱大明。

【#奇迹生还#】

【21年5月7日,阿美南卡罗来纳州警方接到电话,称一男子有精神健康方面的问题,并且流露出自杀倾向。

随即,警方找到了他,发现他携带有枪支,在判定他有可能威胁公共安全之后,几名警察包围了他的车辆并朝他开枪。

警方连续射击了接近五十发子弹,其中九发子弹击中了男子的身体和后脑勺,但男子并没有死亡,被送医后,经过抢救,奇迹般生还。

事后,据该男子称当时他情绪低落,坐在车里正和车外的母亲交谈,但警察赶到后并未过多询问,便集体开枪射击。

然而,阿美警方声称:射击男子是为了避免男子持枪自杀。

警方还表示将要起诉男子。】

. . . . . .

评论区:

〖还得是阿美,问也不问,警告也不警告,直接开枪。〗

〖老美他没毛病,只要我杀死你,你就不能自杀了,四舍五入我就成功的拯救了自杀的你。〗

〖有道理,曲线救援。〗

〖你说是救吧,开了50枪,你说不是救吧,确实活下来了。〗

〖50枪不是他们的极限,是弹夹的极限。〗

〖别说我开多少枪,你就说我救没救下来吧!〗

. . . . . .

【#拯救自杀#】

【23年10月16日,阿美康涅狄格州警方接到报警电话称一男子在家里朝自己脸部开枪自杀。

警察赶往后在卧室门口与该男子交谈约9分钟,要求该男子举起双手不要碰枪,在多次劝阻无果后对该男子开枪。

当局称涉事警察总共射击约十发子弹,男子在被送往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

. . . . . .

评论区:

〖看不懂的话,我科普以下三点...〗

〖三点不够,我再补充三点…〗

〖科普总结不错,我再强调最后一点.〗

〖我总结一下,就是…….〗

〖我第一次感觉文字如此难以理解,看得我一脸懵逼。〗

〖为了阻止他自杀,所以开枪射杀他,这合理吗?〗

〖当然合理。〗

〖何止合理,而且在阿美是合法的,你要自杀,劝阻无果,就可以开枪阻止你自杀。〗

〖那可以射击手或脚,让他失去行动能力就可以了啊,为什么要往致命部位射击?〗

〖你以为是咱们华夏啊,射死你又不用承担法律责任,万一射手或脚,你还有能力反抗,反杀了怎么办?当然是自己搞定你,一了百了啊。〗

大明,永乐年间。

“阻止他自杀,所以杀了他,这是什么天才想出来的办法?”

朱瞻基小小的年纪,感觉到了文字深深的恶意。

这文字所表述的内容,比佶屈聱牙的上古典籍还让人难以理解。

恍惚间,朱瞻基仿佛回到了多年前跟着先生学习《尚书》的时候。

朱棣看向朱瞻基:“想不明白吗?”

朱瞻基点了点头。

“想不明白就对了。”

“法律来源于道德,道德来源于思维。”

“不同的族群生活不一样、经历不一样,思维也就不一样。”

“朕对史书的时候,有时候也很不理解草原部落的各种行为。”

“相邻的两个邻居,只是一个种地,一个放牧,思维都天差地别,何况极西之地的蛮夷。”

“即便同为农耕,学习华夏文化的倭国,思维方式不也和我们不一样吗?”

闻言,众人脑海里瞬间浮现出了一群身材矮小的罗圈腿。

自从得知朝鲜使者被赐名之后,倭国使臣们整日提心吊胆,睡觉都是轮换着睡的,生怕某天深夜,锦衣卫来一句:“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时”,自己等人就把小命丢了。

自己等人已经按照锦衣卫的吩咐,编造……如实的记录了倭人暗杀大明皇帝恩人之事、天皇与朝鲜国王的密约(第91章)。

自己等人,还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称倭国民族的来历是源于背叛始皇的徐福,占据倭岛,自称天皇,倭岛是华夏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可交给锦衣卫了,锦衣卫说陛下看了很满意之后,就没后话了。

虽然每天有美酒、美食,但却只能在驿馆活动。

反观金承武,次日陪陛下一家人钓鱼,还被赐名维汉,后来每天还陪太子殿下跑步,最近更是跟着海军出使朝鲜。

特么的,刚开始他是朝鲜使者,我是倭国使者,大家半斤八两。

可现在他都成了大明臣子,听说还要作为大明的使团长,反向出使朝鲜。

金承武都要当着朝鲜国王的面耀武扬威,让国王跪地迎接了,我们还窝在驿馆里提心吊胆,这合理吗?

我特么也想当大明的臣子的,我也想狐假虎威回到倭国,让那群贵族、大名、武士,乃至幕府将军和天皇跪地迎接我啊!

我也可以谈,我也可以爱大明,我也可以是大明人啊!

金承武能做的,我也能做啊。足利义绷和大内弘茂潜意识认为金承武肯定卖国了,否则怎么解释他被皇帝陛下如此器重?

他能卖国,我们也可以卖啊!

某天深夜,足利义绷和大内弘茂放下脸皮,对刚回到驿馆的金维汉行大礼参拜,求他指条明路。

听到二人请教自己如何卖国,金维汉捂着肚子放声大笑。

“你们以为我是靠卖国才得到陛下的器重?”

足利义绷和大内弘茂面面相觑,难道不是吗?

“哈哈,今日你们能卖倭国,明日就能卖大明,这样的人有什么用吗?”

“大明登陆倭岛,还怕找不到卖国的倭人?”

二人掏出准备好的金银奉上,请金维汉指教。

“钱,我不会收的。”金维汉冷哼一声。

我现在可是大明臣子,永乐陛下器重我,将我放在太子身边,将来太子登基,我就是手足心腹,怎能收受钱财。

往小了说,这叫贪污受贿。

往大了说,我要是当了贪官,这不是骂陛下有眼无珠吗?

不过,既然陛下没杀他们,还好吃好喝的养着,那肯定是对他们还有任用。

正如后人所言,哪怕是一张擦屁股纸,也有他的用处。

金维汉发挥主观能动性,决定替永乐陛下分忧,提点一下倭国使臣:“人一定得有用,只要你有用,就会有人用。”

“ごしどう指导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二人一激动,连家乡话都蹦了出来。

言尽于此,金维汉也不管他们懂没懂,直接端茶送客。

望着二人的背影,金维汉暗自吐槽道:就这一激动就说倭语的样子,还想做大明臣子?下辈子吧!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回去把这话对使团众人说了,让大家都想想,自己等人究竟有什么用?

讨论半天,也没讨论出个正经用途。

还是在朱允炆时期曾出使大明,建文四年归国,这次又跟着一起来的祖阿提了个建设性的建议:“大明陛下是准备将倭国设为藩属,派遣宗室坐镇,还是准备设为郡县?”

“不管是哪种,该如何保证大明对倭岛的控制权?”

“现在可不是后世,坐飞机一天就能从大明到倭岛,若是与中原长久隔离,该如何保证倭岛是大明的倭岛,而不是倭人的倭岛?”

闻言,足利义绷与大内弘茂悟了,连忙求见朱棣,表明自己等人有让倭岛永远属于大明的方法,那就是“乃伊组特”!

一个字:杀!

大杀特杀!

不止杀天皇、贵族、大名,而是把所有男人都杀了。

考虑到祖阿提点自己,又考虑到他是佛教信徒,所以佛教徒不杀,但他们必须遵守和中原一样的戒律,不能食荤、不能娶妻生子,还要自力更生,不能拥有田地。

闻言,别说大胖、汉王了,连朱棣和姚广孝一时间都有些恍惚,到底我们是后人的祖宗,还是你们是后人的祖宗啊?

朕以为后人报仇的名义进攻倭国,所想的无非是占领金矿、银矿,再把男子抓来服劳役修路、开矿之类的。

你们倒好,直接杀!

这是不是有哪里不对?

足利义绷表示:若非大明人口不足,连女的都可以杀干净,直接迁徙大明人口。

大内弘茂表示:留下女子,将她们抓来大明,分配给娶不到老婆的平民,再留一部分在倭岛,强令各地大族必须出人去倭岛娶妻为国生子。

这是一举两得之事,不仅可以为大明贡献人口、缓解矛盾,还可以削弱宗族势力。

“这是你们二人的想法?”

“陛下,这是我们使团一致的想法。”

“陛下,您登陆倭国,随便找两个人一问,想法都和我们一样。”

朱棣不信,这得是什么样脑子,才能想出这种操作?

于是派人将祖阿请来询问,朱棣心想一个佛教徒,总不可能杀性这么大吧?

即便是姚广孝,也没有这么大的杀性。

谁知,祖阿听到朱棣的询问,表示他们二人说的没毛病。

祖阿还补充道:“佛教徒已经结婚生子的也要杀了,没有结婚的可以暂时留着,若是不能守中原戒律、不能自力更生,未来也要杀了。”

当时,朱棣一家人、姚广孝、服侍的宫女、太监的表情是这样的: (??? д ???)!!!

“这是为何?”

大内弘茂想起了汉家传统,凡是想要告诉皇帝一个道理,那肯定要借用一个故事,一问一答中让皇帝明悟。

于是,他决定给朱棣举一个例子。

“陛下,若是在华夏,有一个地主,因为压榨过甚,导致佃农快要饿死、甚至卖儿卖女也不足以维持生计,会发生什么?”

朱瞻基:“匹夫一怒,血溅五步。”

朱高炽:“若是被欺负的佃农太多,他们甚至会杀到官府。”

朱高煦:“会造反。”

大内弘茂:“可在倭国并不是这样的。”

朱棣忍不住发问:“在倭国会怎么样?”大内弘茂躬身行礼:“还请陛下允许臣卖个关子,臣还想再举一个例子。”

“刚才太子、太孙、汉王是假设地主被杀了,那如果地主没被杀呢?”

“佃农们只是把地主撵跑了,地主或是投靠亲戚、或是报官请求朝廷镇压,而佃农们占据了一大片土地会干什么?”

“在华夏,他们或许会把地主的粮食、金银财宝搬出来,大家分了,然后就跑到山林占山为王,或许还有可能占据城池造反,臣说的对吗?”

见朱棣点头,大内弘茂接着说道:“可在倭国不是这样的。”

“他们会努力种地、甚至比被地主用鞭子抽打的时候更努力,把土地产量提高,以此来让地主感到羞愧。”

“如果地主感到羞愧,愿意稍微提高一点点待遇,他们就会高呼:胜利了。”

“然后去把地主请回来,继续压榨自己。”

大内弘茂把刚才卖的关子也说了出来:“在华夏,佃农会匹夫一怒,血溅五步,哪怕一命换一命,也要拉地主一起去死。”

“而在倭国,佃农们会跪在地主面前,说着自己有多么多么努力,多么多么不容易,求地主开恩。”

“……”

朱棣想了半天,没理清楚这个逻辑,问道:“不可能所有倭人都是这样的吧?”

“难道就没有一个人敢杀人?”

“当然有……”

朕就说嘛,大内弘茂肯定是以偏概全了。

“十万个人里面或许能找出一个吧。”

朱棣:(⊙o⊙)

“祖阿,他说的可是真的?”

祖阿点点头,补充道:“倭人奴性极重,信奉万世一系,信奉贵族血统论。”

“陛下要想统治倭国,必须要杀个干干净净,否则不管派多少人过去,都会被同化。”

“倭国缺陈胜吴广、也缺张角黄巢。”

朱高煦虽然不懂倭人的逻辑,但潜意识觉得倭人奴性重,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奴性重就意味着更容易大明统治。

占领之后,将倭国天皇一系杀了,分封宗室过去,就可长治久安。

“汉王殿下,如果只是这样,那和现在有区别吗?”

“奴性重,就意味着上层不管说什么,下层都会信。”

“几百年之后,倭国想征服中原,一声令下,民众不用思考,只管进攻。”

“那时的倭国是外族,而如果按照汉王殿下所说的做,分封大明宗室统治倭国,一旦中原有变,会发生什么呢?”

“大明宗室,无比正统。”

“臣民们会像抵抗满清、倭人一样抵抗大明宗室入主中原吗?”

想起那天那场对话,朱家兄弟又再次陷入沉思。

朱高煦问道:“爹,思维应该是可以变的吧?”

“忽必烈入主中原,不也汉化了,带着汉军屠了草原。”

朱棣赏了个白眼给汉王:“你也知道忽必烈汉化了,那上层变了,下层没变,下层倒逼上层变动,换成大明与倭国会是什么样?”

朱高煦一拍脑门:“他奶奶的,还真是除了杀,没其他办法。”

“怪不得满清进入中原大肆屠杀,原来是吸取了忽必烈的教训。”

朱棣又道:“当初蒙古帝国旗下的几个汗国,你瞧他们的上层,可还有半分蒙古人的模样?”

汉王:“那就只剩下杀这一条路了。”

大胖冷哼一声,讥讽道:“枉你还领兵作战,倭岛有多少人你知道吗?将他们全杀了无非费点时间,但军队呢?”

“军队杀几百万的人,对方是军队还则罢了,但其中大部分是平民,杀习惯了,军队成了野兽,你敢让他们回大明吗?”

“那你说怎么办?”朱高煦反问道,他不信大胖能有什么好办法。

大胖:“所以用朝鲜作为试点,看一看是分封还是郡县,是杀还是治,究竟哪种效果好。”

朱高煦讥讽道:“呵,所以你就推荐了金维汉?”

“他行吗?”

“可别把事情办砸了,毁了你太子的威名。”

朱高煦冷酷的表情瞬间变得和蔼可亲,一拍脑门,恍然大悟道:“哦,忘了,太子怎么会犯错呢?”

“还可以挥泪斩马谡,对吧?”

朱高炽叹了口气,指着自己的脖子上的红印问道:“老二啊,不就些许身外之物,至于吗?”

“我差点被你掐死,不也没和你计较吗?”

“有必要和大哥针锋相对吗?”

朱高煦言简意赅:“至于,非常至于。”

“你给我一万两,这事就算完了。”

“不给,走夜路的时候小心点,别被人套了麻袋。”

大胖看向朱棣,爹,您得给我做主啊。

朱棣心虚的摸了摸鼻子,难道让朕退钱?

朕卖东西,老二买东西,明码实价,又没有坑骗老二。

老二买的食材,也都被你家媳妇和儿子吃进肚子里了,关朕屁事?

想到这里,朱棣不心虚了,义正言辞的说道:

“你们的事,你们自己解决,别打死、打伤、打残,都由你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