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373章 李隆基:太宗后裔在此!

兴宁元年。

祝九娘与梁处仁游历江左,在河边救下一个怀抱婴儿的男子。

男子名叫刘翘,怀中的婴儿便是刘裕。

自天幕透露出刘裕称帝、诛杀司马氏全族的消息后。

本打算抛弃婴儿的刘翘连夜逃了。

原本准备抛弃刘裕,是因为养不活,只会死刘裕一个。

但现在,不管抛不抛弃,自己和刘裕都会死。

只能带着刘裕一起逃命,或许凭着刘裕的名头,还有人愿意救一把。

但现在,前有大江,后有追兵。

遇到梁、祝二人,刘翘只能将刘裕托付给二人。

自己去乱葬岗挖出一个新死的婴儿,抱在怀中,又往北方逃去。

“婴儿好像要喂奶吧?”

祝九娘低头看向自己的胸脯,一眼就看见了鞋尖,瞬间羞红了脸。

“走,去县里给孩子找个乳娘。”

祝九娘看向怀抱着婴儿,正在逗婴儿发笑的梁处仁问道:“兄长,你说这算不算是天命?”

梁处仁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反而笑着说道:“刘裕的名字不能用了,我刚才给他取了个化名。”

“梁祝玄。”

祝九娘瞬间红了脸,低下头,细若蚊蝇般反驳道:“我还没同意嫁给你呢~”

. . . . . .

隋朝。

杨勇被废了,杨广当上了太子。

盖因杨坚对杨勇彻底失望了。

同样一道题,杨勇的答案还不如一个县令的答案强。

甚至连李渊都不如。

并不是说李渊的能力差,而是现在已知未来建立了李唐,在杨坚的注视下,李渊只能选择做个饭桶。

表明自己未来得天下只是运气好,捡来的。

没有蓄谋已久、没有天命所归。

但即便如此,同样一道题给李渊,他装蠢、装傻、装不学无术,瞎答出来的答案,都比杨勇的答案强。

就可以知道杨勇的治国能力有多差,杨坚有多失望。

杨坚与独孤皇后分析之后,得出结论:杨广治国能力是有的,就是眼高手低,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索性趁着还年轻,手把手教他。

至于杨坚当了皇帝之后的荒唐事,二人也分析了,猜测是为了谋夺太子之位,压抑太久了,上位之后就放纵了。

对此,独孤皇后亲自给儿子找了数名女子充入太子府。

要放纵就趁着当太子的时候放纵,放纵够了,当皇帝的时候就厌倦了。

独孤皇后也不强求杨广一夫一妻了,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只要不惹上病、不违反乱纪、不违背道德,就去玩吧。

杨坚:那朕是不是也可以?

独孤皇后:不!不可以!

杨坚再次离家出走了,不过这次没跑远,去了李渊的住所。

“你未来当了太上皇,还能夜夜笙歌。”

“朕一个皇帝,居然……”

然后,趁着杨坚喝醉睡着了,李渊连忙进宫,将杨坚说的话,一字不漏的告诉了独孤皇后。

惹了杨坚,独孤皇后还能救一下。

惹了独孤皇后,杨坚救不了。

李渊把杨坚当做投名状,卖了。

然后,李渊一家的性命,就从随时都可能被灭族,变成了如果杨广压不住,杨坚死的时候让李渊一家陪葬。

虽然相比于死亡,更可怕的是知道了死亡时间,慢慢等待死亡。

但对李渊来说: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死。

现在至少知道了,最早死于杨坚驾崩之时。

趁着家人被送进都城,李渊让几个儿子拜杨广为义父,并送给太子妃萧氏抚养。

又与杨广定下亲事,将自己女儿嫁给他儿子,正不正妻都行。

杨广抱着被天幕称为天可汗的李世民,笑道:“表兄不想孩子吗?”

李渊没有逃避问题,直截了当的说道:“想!”

“但不见孩子,或许有一线生机。”

“孩子由我抚养,我们全家怕是等不到姨夫驾崩了。”

“你就怎么确信我不会将这几个孩子杀了?”杨广掐着李世民的脖子,威胁道。

“因为你自信!”

“表兄是想说我自大吧?”

“有区别吗?失败了是自大,成功了是自信。”

杨广松开手,婴儿李世民大口喘着气,青黑的脸缓慢变得红润起来。

“好好照顾我们的天可汗,就像自己儿子一样。”杨广把李世民递给萧氏,吩咐道。

行大礼叩谢,李渊拜别杨广。

扭身的瞬间泪流满面,却不敢回头再看儿子一眼。

. . . . . .

唐朝,贞观年间。

李渊没有继续夜夜笙歌,不是腻了,而是腰扭伤了。

自从得了孙神医的药,李渊已经不满足普通的姿势,开始玩起了高难度动作。

名为走访,实为巡查的魏征、程咬金等人已经到了万州。

一路上的所见所闻,都被记录成册,装满了半个马车。

随行的还有被程处默威逼利诱的一众僧人。

“是你们自请去海外传教,还是我请你们去海外传教,选吧!”僧人刚开始回答:不愿。

程处默便带着人手开始讲起佛教戒律:“自己种地、不准放贷、只能乞食。”

在程处默的谆谆教导之下,僧人幡然醒悟,将所占土地献给国家。

被程处默一纸调令叫来的兵士们不解气的踹了僧人两脚。

“你们怎么能服呢?”

“你们应该坚决不从,甚至造反!”

僧人听着一众杀才的话语,不敢抬头,任由他们踢打。

“行了,中原之地就踏踏实实的遵守戒律,去了天竺,为所欲为有点过分,但是做你们的老本行,还是可以的。”

“真的吗?陛下说的?”

“当然了!”

李世民没说过,只说了让程处默清查佛寺,怎么处理也没说,只是暗示他可以过分一点,拿出纨绔的样子。

没有要求,就是最高的要求。

自古以来,皇帝没有明言之事,都是暗示大臣自己处理。

做好了,皇帝赏。

做错了,皇帝罚。

惹的天怒人怨,大臣背锅。

因为皇帝没说过,是大臣自作主张。

程处默想了半天,觉得李世民肯定是这个意思。

爹还说我不适合当官,就我这揣摩圣意的能力,高低也得是个奸臣!

. . . . . .

武周年间。

在没有拉偏架的情况下,武则天彻底看清了武家人的能力。

贪心不是错,但你要有那个能力。

李隆基稍微拉拢一下大臣,武家人拉拢的大臣就跟着李隆基跑了。

还反过来在朝堂上,痛诉武家的种种不法行为。

武家还试过动刀兵,解决李隆基一家。

当然,武家人想的是直接闯入宫中,囚禁武则天,逼她禅让。

听到这个消息,武则天都气笑了。

若非想试一试李隆基的成色,武则天都想直接宰了武家人。

没办法造反,就只能解决李隆基。

在武则天的有意放纵之下,武家人收买了部分军队(金银、美女),定下时间,准备屠戮李隆基一家。

李隆基得到消息,许多大臣都劝他先下手为强。

“他们是用金银、美女收买的军队?”

“对。”

得到肯定的答复,李隆基也去找军队了。

不过找的是从太宗朝活下来的老兵,他们当中最年轻的已经须发尽白,有的还是残疾。

李隆基找了五十人,带着他们和乐队往军营而去。

李隆基骑着马儿立在当前,身后是五十名百战老兵,再往后是乐队。

“太宗后裔在此!”

李隆基拔剑高呼,老兵复诵,声音响彻天际。

紧随其后,《秦王破阵乐》响起。

不多时,武家人被五花大绑送了出来。

次日,武则天立李隆基为太孙。

李旦虽然生气武皇没有立自己为太子,但只是长叹一口气,也就罢了。

李旦嫡长子李成器也没有争,反而第一时间恭喜自家弟弟。

倒是韦氏和太平公主四处联络朝臣。

“焉有立太孙而无太子之事乎?”

“于礼不合!”

群臣知道有太孙而没有太子,属于滑天下之大稽。

但想了想韦氏和太平公主,群臣觉得还是不立太子比较好。

将来武皇驾崩,直接由李隆基继位。

若是立了太子,由李旦继位,太平公主和韦氏指不定闹出什么乱子。

大唐经不起折腾了,没人想再来一次武周朝了。

群臣知道二人想的是什么,无非是想学武皇一样称帝。

且不论我们支不支持,你们两个有武皇的能力吗?

“别折腾了,再折腾下去,陛下会先杀了你们的。”

有大臣劝了一句,但看二人不屑的样子,很明显没有听进去。

尊重他人命运,放下助人情节。

二人要找死,别人劝,还不听,也就没人劝了。

二人来拜访,直接闭门谢客。

朝堂遇见当没看见,路上遇见直接绕路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