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反腐之绝不容忍 > 第220章 三柳亭边

反腐之绝不容忍 第220章 三柳亭边

作者:北有渊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3 04:06:38 来源:书海阁

“三八”节那天,册宁县组织女职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庆祝活动,木见林作为县委书记,这一天自然是非常忙碌的。

到了下午下班时间,木见林返回办公室,他在办公室的卫生间先了个澡,穿好衣服后准备去滨湖大道散步。

这时,晏成典抱着厚厚的文件走进来,他把文件放在桌上,压低声音问道:“木书记,你看到网上的消息了吗?”

木见林一笑:“我今天那么忙,哪有时间上网。说说看,都有哪些新闻?”

“第一个震惊全国的消息,卢省长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中纪委立案审查了。”

木见林一听,并没流露出多少兴趣,淡淡地道:“高层的事,我们少议论为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是正道。”

木见林很清楚,卢望达落马,一定与钱仲程的那些烂事有关。

晏成典接着又爆料第二个消息,“盈江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一平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经西江省委报中央批准,西江省纪委己对刘一平进行立案调查。”

木见林一听刘一平也被立案调查,心里顿时轻松了很多,刘一平犯了多大的罪,他是非常清楚的,被省纪委立案调查那是早早晚晚的事。

“木书记,卢望达和刘一平落马,一定会牵涉到西江官场的很多人,这两人在西江经营多年,这次肯定要被连根拔起,地方利益集团很快会覆灭。”晏成典分析道。

木见林回到办公桌前坐下,“这些事还是少议论为好,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是坚决拥护中央和省委决定的,这是原则问题,也是政治站上的最高体现。”

“成典,上次我要你帮我找的房子找到了吗?”木见林故意把话题岔开。

晏成典忙道:“书记,找是找到了,就是房租有点贵呢!一年的租金一万二。”

木见林笑了,要是在东部地区,肯定得翻倍。

“没关系,只要环境好,贵一点也没关系,我想尽快搬过去,这件事还得让你帮我一下。我把房租和置办家具的钱转给你,你抽时间去处理一下。”

木见林说完,他从口袋里掏出工资卡递给晏成典:“卡里有三万多块钱,是我全部的财产,家具电器买便宜一点的,能用就行。”

晏成典有些为难地说:“你是县委书记,生活起居由政府负责是天经地义的事,又不涉嫌违纪违法,你何苦要自己出这笔钱呢?”

木见林摆了摆手,严肃地说道:“大道理我就不说了,你抓紧按我说的办即可。”

晏成典叹息一声,接过银行卡转身走出办公室。

木见林缓缓走下楼,卢望达和刘一平落马,他没有一丝一毫的欣喜,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惋惜。

卢望达和刘一平是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的位置的本土干部,想当初也是勤奋实干、敢于担当作为的好干部,但随着位置越高、权力越大,政绩价值观扭曲,价值观开始错位,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做谋取私利的工具,极大的损害了人民的利益,严重损毁了党和政府形像。

他们能有今天的下场,完全是咎由自取。

木见林在滨河大道走了一圈,他正准备往回走,电话响了起来,他拿出手机一看,是王若兰打过来的。

自从上次从省医出院后,木见林基本上没给王若兰打过电话,而王若兰也是如此。

“晚上好,王护士长。”木见林主动招呼着。

“大书记,您就别损我了,您在哪儿呢?”王若兰问道。

“还能去哪儿,在办公室加班干活呗!王护士长,打电话过来是有什么事吗?”木见林很明白王若兰如果没事的话绝对不会主动给他打电话。

“哟,木书记,没事就不能给你打电话啦?”王若兰咯咯笑道。

“行了,我还不知道你吗?没事的话肯定不会打电话给我,事后告诉你,我正在滨河大道散步,你要不要过来一起走走?”

王若兰顿了一下,“好,您等我,我马上过来。”

“我就在‘三柳亭’这个位置,你直接来这里。”

“好的,一会儿见!”

木见林挂断电话,他走到‘三柳亭’里,里面有几对年轻情侣正在相互依偎着诉说衷肠。

他们见有人走过来,便纷纷起来准备离开,木见林忙道:“你们继续,是我打扰大家了!”

其中一个女孩看了木见林一眼,“咦”了一声,问道:“这不是册宁县委书记吗?您怎么会来这里呢?”

其他人一听面前之人是县委书记,急忙起身,木见林笑道:“朋友们好,我是木见林,打扰大家了,今天是三八节,祝各位美女节日快乐!”

木见林不再回避,他找了一个位置坐下来,“我出现在这里,没打扰大家吧?”

“没有没有。”众人齐声道。

木见林抬头看着亭楼上遒劲有力的‘三柳亭’三个大字,一时间来了兴趣,问道:“你们可知‘三柳亭’的历史吗?”

众人摇摇头,表示不清楚。

木见林端坐长凳上,像一位说书先生一样开始向这些年轻人讲述“三柳亭”的历史。

“三柳亭始建于唐朝末期,最初只是湖边的一个小亭子,也没什么柳树树。北宋仁宗年间,一位乡绅在湖边栽了三株柳树,几十年后,易安居士游历此次,三棵柳树己长成参天大树,易安居士意兴所致,随即填了一首词叫《永遇乐》,其中有一句‘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三柳亭’的名字据说就是李清照取的。”

这些年轻人未必知道“三柳亭”的历史沿革,但他们听木见林说得激情飞扬、头头是道,也是入了迷。

木见林继续说道:“在古代,这个长亭是文人墨客集会的地方,他们在长廊上留下很多精美诗篇,可惜的是,十四年抗战期间,‘三柳亭’中的文人墨宝被侵略者洗劫一空,而且古亭也被侵略者一把火烧掉了。”

“现在的‘三柳亭’,是改革开放后才建的,虽然设计者竭力仿古,可是现代建筑元素却怎么也表达不出亭子的历史沧桑。”

木见林正滔滔不绝地说着,王若兰则悄悄走到他的身后,也加入“听众”的行列,几个年轻人的眼睛也不由自主的移到王若兰身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