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反腐之绝不容忍 > 第282章 石盘山上的一枝独秀

反腐之绝不容忍 第282章 石盘山上的一枝独秀

作者:北有渊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3 04:06:38 来源:书海阁

“大哥,这三个孩子都是你家的吗?”木见林问。

“对,三个女娃子己小学毕业,家里没钱,又没有劳动力,所以不得不停学在家干活。还有个男孩在石盘小学读书。”汉子边除草边道。

一户人家就有三个孩子辍学,简直不可思议。木见林忙走过去问最年长的那女孩,“孩子,你还想读书吗?”

女孩看了木见林一眼,嗫嚅地道:“想读,我有半学期没去上学了,成绩跟不上啦,再说俺爹不让读。”

木见林扭头看着另外两个女孩,问道:“你们两个呢?想回学校去读书吗?”

两个女孩点了点头,但神色间颇有忧虑之色。

那汉子看了木见林一眼,颇不以为然道:“兄弟,你就别问了,在石盘,像我家这种情况多得很,地坎下边苞谷地里还有几个娃娃都是小学刚毕业就回家的。哎,祖祖辈辈在这石盘山上生活了上百年,他们也没读什么书,还不是挺过来了。”

木见林心情非常沉重,他递了一支烟给那汉子,问道:“大哥,我们想去石盘小学看看,还望你指一下路。”

汉子放下锄头,往山上一指,说道:“从这里直走上去,到一棵大冬青树下往右边的沙石路一直走,二十分钟就可到学校。”

“多谢了!”

木见林、韩勇、范杰三人根据那汉子指的路线,半个小时后来到达建在半山上的石盘小学。

石盘小学有三栋楼,还是上世纪九年代由村民集资投工投劳建的,学生最多时五百余人。

“书记,我们要不要进去?”范杰问。

“先到学校外围走一圈,然后再进去看看。”

木见林从学校周边走了一圈,学校的保坎虽然砌得很高,但并没有裂缝,看来质量上还是非常过硬的。

三人又回到校门前,一个年轻女子从学校的小门走了出来,她看了三人一眼,木见林忙问:“请问你是这所学校的老师吗?”

女子点了一下头,她认真的看了木见林几眼,惊问道:“您是……您是木书记吧?”

木见林呵呵笑道:“还是被你看出来了,嗯,我就是木见林,请问老师贵姓?”

那位女教师激动地道:“木书记,我叫贺楠,是石盘小学校长。”

木见林主动的和贺楠握了一下手,笑道:“呵呵,没想到石盘小学还有一位美女校长啊,贺校长,我们三人能进去看看吗?”木见林问道。

“当然,请进!”

三人进去后,木见林在贺楠的陪同下在学校内走了一圈,他看了学生食堂、图书室、教室、厕所等重点场所。

石盘小学校园硬件设施算不上很差,但和镇上、城里那些学校根本就没法比。但有一点令木见林很欣慰,整个校园干干净净,就连一张落叶和纸屑也见不到。

“贺校长,现在学校还有多少学生?”木见林问。

“木书记,现有学生三百一十人,教师十三人,临聘人员二人。”贺楠汇报道。

“有辍学的学生吗?”木见林看似很随意的问。

“石盘村有六至十五周岁适龄人口七百四十九人,通过开学初的统计核实,共有四百八十三人在校生,其他的适龄学生均辍学……”

木见林眉头紧锁,问道:“辍学率这么高啊?学校开展控辍保学和义务教育法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了吗?”

贺楠面有难色,这了一会儿才道:“木书记,就我们石盘小学而言,每学期的控辍保学工作还是做很扎实的,但劝返学生这项工作太难做,很多孩子想读书,但家长不让读。我们的老师带着小喇叭进村入户宣传了无数次,但基本没多大效果。”

“贺校长,那你认为控辍保学和辍学生劝返工作最大的困难和堵点是什么?”木见林问道。

贺楠想都不用想。答道:“我认为还是没形成合力共抓控辍保学和辍学生劝返工作,单靠学校的力量太薄弱。”

木见林想了一下,说道:“我以前在白沙县当县长时,用的是‘七长’制抓控辍保学,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我回县里后会专门找县教育局局长谈话,教育是脱贫攻坚的重头戏,所以必须做好这篇文章,让所有的孩子接受最优质的教育。”

“贺校长是本地人吗?”

“对,我就是石盘村的,从西江大学毕业后,我选择回到家乡从事教育工作,木书记,真的很遗憾,回来八年了,现在仍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自己的一番苦心不被父母家人不理解,也许我回到石盘村教书就是一个错。”贺楠幽幽地道。

“为什么这么说?”

贺楠叹息道:“我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当年承载了父老乡亲们的太多的殷切希望啊,他们希望我远走高飞,在外边闯出一片天地,我毕业后又回到这个石旮旯,乡亲们的希望破灭了,而我石盘村却成了‘读书无用’的反面典型。”

木见林这才想起半山上那种地汉子说的话,忙鼓励道:“可能是你多虑了,贺老师放弃大城市优越条件回到石盘村教书育人,其精神可嘉,行动更是令人感动,怎么会是反面典型呢?”“贺老师,你是石盘山上的一枝独秀,是册宁县边远农村教育的旗手,总有一天乡亲们会理解你的一片苦心的。”木见林赞道。

“木书记,您……您过奖了,我做的还远远不够。”贺楠谦虚地道。

木见林换了一个话题,说道:“贺校长,你是石盘村第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也是见过世面的年轻人,在全县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中,你将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

“县委县政府已经决定,将石盘村列入全县二十个整村易地搬迁贫困村,还望贺校长在工作中给予支持。”

“木书记,工作再苦再难,我一定竭尽所能。易地扶贫搬迁首先搬的不是房子,而是搬的村民们的观念和认识。镇、村两级已经吹了风,但村民的反应很消极。”贺楠道。

“这项工作再难也得做,而且要尽快启动相关工作,镇、村干部在这个时候可不能犯糊涂。”

贺楠低声道:“木书记,石盘村虽然边远,地理环境很恶劣,但农户收的入并不低,这里的男女都有个坏习惯。”

“什么坏习惯?”

“喜欢赌钱,很多家庭就是滥赌而背上高额的债务,有人勾结外边的人到村里放高利贷收割老百姓的钱,把很多家庭害得妻离子散。”

很长时间没说话的韩勇问道:“贺老师,到村里放高利贷的人是不是岳四毛?”

贺楠点了一下头,没有说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