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安平县男 > 第51章 安平县男

安平县男 第51章 安平县男

作者:兰陵跳跳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3 10:02:12 来源:书海阁

顾寻阳忽然就闲下来了,而且已经闲了好些天。

李绾绾每天按时去私塾学习,家里孙驼子和李二狗都已经对整个酿酒流程很是熟悉,和明月楼的交接自有周福来去办。

他成了一个甩手掌柜。

除了每天按时的接送李绾绾,他没别的事可做。

而李青峰作为府试合格的学子,也就是大家所说的‘秀才’是有入省学读书资格的,院试通过以后再往上就是参加乡试,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而今年正是乡试之年。

乡试一般都是农历八月底左右举行,考试地点是各州的州府和京城,又被称为‘秋闱’。

灵州的省学自然就是灵州书院,安平县一些拥有资格的人,如李青峰和姜玉明等人,几乎都去了灵州书院学习,以准备参加今年秋天的乡试。

再加上洛扶摇的不辞而别,让闲下来的顾寻阳有些孤独,虽说到安平县一个多月里确实也认识了不少人,但能让他无聊的时候上门拜访的却没有几个。

比如郑平老夫子,顾寻阳实在不知道去找他干嘛,再比如杨元庆那都有自己的公务需要处理。

去明月楼听曲?一个人却也没意思。

忽然想起小镜湖,不知道小镜湖里有没有鱼,不如钓鱼去?

说干就干,于是上街买了几根绣花针,弯成鱼钩的样子,又买了几根线挖了几条蚯蚓,就往小镜湖而去。

以前的顾寻阳是个钓鱼爱好者,每次看到关于古代饥荒的文字描写,总是在想没有米吃为什么不吃鱼呢,直到穿越而来才发现那时的自己有多幼稚。

首先是古代的村落真的不像后世那样到哪里都能遇上,这个时代的村落多数都是在大型的城池附近,先不说是不是到处都有河流,哪怕是你刚好生活在有些小河流的地方,那干旱到了饥荒的地步,小河流自然也干了。

哪怕有的地方还有点水,河里那点小鱼小虾也会被瞬间吃光,说不定一人一口连水都被喝光,何况是鱼?

又哪里能解决大面积的饥荒啊?

就比如现在,他在小镜湖钓了一个多时辰,也就上了几条不知名的小鱼,如果是一个成年人饿了,这连塞牙缝都不够。

而如果是大江大河,在这个以农业为主的古代,根本就没有后世那些千奇百怪的捕鱼工具,那真的很难把鱼抓起来。

如果是钓呢?

君可见上一世那浩浩荡荡的钓鱼大军,那可是十去九空军,鱼还没有钓到自己一家老小就饿死了。

而这个时代多数的捕鱼方法竟然是把水放干,简直离谱!

现在才明白孟子为什么会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这个时代鱼真的是一种奢侈品啊,和熊掌一样奢侈。

正感慨之间,忽然听到有人喊自己.

“公子,公子!”

顾寻阳一回头,就看到了飞奔而来的孙驼子,这厮身体真是好啊,一路跑过来大气都不喘。

“公子公子,圣旨,有圣旨!”

“圣旨?什么圣旨?”

在顾寻阳的印象里,虽然大夏国比自己上一世的国家小得多,可能只相当于后世的中部到南方地区,**个省的样子。

但是在这个很多很多人一辈子可能连县都没有走出去过的时代来说,这已经很大很大很大了,很多人根本就没有那个概念,不知道大夏到底有多大。

但顾寻阳不一样,他从别人的聊天里,从灵州府到京城要走多远等等因素能够大略的计算出来。

这样一想,就会在心里有个概念,那京城的是是非非离自己的生活真的很遥远,突然间听说有圣旨来,还有点懵。

就好比你本来觉得结婚是一件离自己很远很远的事,你甚至都没有考虑过,然后你女朋友突然告诉怀孕了,要你明天去领证。

孙驼子却是无比的兴奋,那可是圣旨,是皇帝下的圣旨啊!

多少人一辈子连圣旨都没有见过,更别说接到圣旨了,自家公子这是要发达了啊。

“公子,圣旨啊,皇帝的圣旨啊,杨大人差人过来说皇帝给你下了圣旨,让你赶紧去县衙接旨。”

顾寻阳心里一喜,想必是《三字经》得到了朝廷的认可?

会不会给自己封个县令当当?

然后大展拳脚,几年以后当上刺史,然后再是宰相,最后娶了几百个漂亮老婆,走上人生巅峰?想想还真有点小激动。

“走走走,去接旨!”

二人先是回去换了套干净衣服,顾寻阳又从周福来那里取了二十两银子,提了两坛杜康酒,这才往县衙赶去。

县衙的衙役已经多半都认识顾寻阳,杨元庆也已经交代过,都不用通报,直接把二人带到了客厅。

杨元庆正在陪着一个四十岁左右面色白净身着太监服的男人在喝茶,顾寻阳并不认识只得先给杨元庆行礼。

“杨大人。”

孙驼子自然跟着行礼。

杨元庆摆了摆手,示意不用多礼。

站起来介绍道:“这位是京城来的李公公,还不快过来见礼。”顾寻阳赶紧上前一步,深深的抱拳躬身。

“草民顾寻阳,见过李公公。”

“你就是顾寻阳?果然是一表人才。”

声音尖锐,说实话有些难听,和印象里的太监声音差不多。

“接旨吧。”

杨元庆赶紧在太监面前跪下,低头看地,双手作揖抬过头顶,顾寻阳和孙驼子也是有样学样的赶紧跪下。

李公公身后两名随从中的一位双手捧着圣旨递到他面前,李公公拿过来,展开后就开始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安平县顾寻阳……(此处省略几个夸赞成语),献《三字经》,有功于社稷,赐安平县男,领良田五顷,赏绢百匹,钱千金,钦此。”

念完便有另一位随从端过来一个长方形的大木盘,上面放着绢匹,还有二十坨白花花的银锭子。

顾寻阳一时间不知道要怎么做,这接旨有没有什么讲究?

却听旁边的杨元庆小声的道:“还不快接旨。”

顾寻阳硬着头皮学着记忆中电影里的样子。

“谢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然后伸手去接李公公手里的圣旨,又站起身来接过那随从手里的盘子,递到孙驼子的手上。

然后从怀里掏出了事先用袋子装好的二十两银子。

“公公一路舟车劳顿,小小意思不成敬意,给公公和兄弟们在路上喝个茶。”这安平县远离京城,便也没有偷偷摸摸的必要,直接就塞到了李公公的手里。

李公公假意推辞一番:“这怎么好意思啊!?”

手却一点推开的意思都没有。

顾寻阳自然是上道的。

“应该的应该的。”

李公公把钱交给了身后的随从,又对杨元庆道:“杨县令,圣上有口谕。”

杨元庆急忙又跪下。

李公公这才说道:“圣上口谕:安平县令杨元庆,举荐有功,赏绢十匹银百两。”

对于很多官员来说,这赏赐的钱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名字出现在皇帝的面前,以后只需要做出点成绩,有上司一提拔,名字再出现在皇帝面前的时候,就很容易得到晋升。

而对杨元庆来说,他原本就有那个机会,自己拒绝了。

这些对他来说或许都不是很重要,当然具体如何只有他自己才清楚,不过受到嘉奖怎么说都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李公公对这少年的感观还是挺不错的,再加上手里这沉甸甸的袋子,那心情自然就好了很多,一路的疲惫也顿时减轻了很多。

“顾公子,哦不,顾县男!陛下对于那《三字经》大为夸赞,对公子的诗词也甚是喜爱,此次封爵那可是实封啊,这可是多年未有,是莫大的褒奖啊!以后该更加努力读书,将来也好报效朝廷为陛下尽忠啊。”

顾寻阳自然连连称是。

听到这李公公说陛下对自己的诗词甚是喜爱,心下想到可能是杨元庆和欧阳靖把自己写的诗也抄了上去?

这份恩情暗暗记在了心里。

杨元庆早就在听到圣旨的那一刻被震惊了,赐安平县男,领良田五顷。

这封爵本来就已经意义非凡,平民直接封爵虽然在大夏国的历史上也出现过,还不止一次,但封的都是虚爵。

哪怕有极少数的直接就跳过了男爵封为子爵,但虚爵和实封那可相差甚远。

他本来就有意提携顾寻阳,此时震惊之余自然也是要帮忙招待这李公公的,这可是皇宫里的女帝近臣,是有可能和女帝说得上话的人物。

看天色现在已是傍晚了,于是对李公公道:“公公,下官已经备好薄宴,公公舟车劳顿不如我们边吃边聊?”

“如此甚好。”这李公公倒也好说话 。

席上那李公公对这杜康酒是赞不绝口,杨元庆便也介绍了酒的来历,正是这新封的安平县男所酿。

顾寻阳赶忙表示,待公公回去的时候,送上几坛。

酒过三巡,宾主尽欢。

借着酒意,顾寻阳小心的试探着问道:“公公,那领良田五顷......”

他也明白,这赏赐之中这个才是最重要的,那县男的爵位只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说明你已经脱离了平民,成为勋贵。

哪怕是最低等的爵,那也是爵,一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贵族,区别于普通民众。

但真正让人眼红的却是那五顷良田,在古代要问什么东西最重要,那当然是土地。

李公公也是明白人。

“这个,陛下倒是没说,但既然封的是安平县男,那自然是在安平县境内,顾县男可和杨县令商议,自选一块也便是了。”

顾寻阳听罢,急忙给李公公倒了一杯酒,又给杨元庆和自己都满上。

“谢公公,谢杨大人,这杯酒寻阳先干为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